宁吉喆:如何更好落实中央经济工作提出的着力扩大内需

  中新经纬12月18日电 题:如何更好落实中央经济工作提出的着力扩大内需

  作者 宁吉喆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深刻分析了当前经济形势,明确部署了2023年经济工作,其中对着力扩大内需作出多处要求,提出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通过高质量供给创造有效需求,支持以多种方式和渠道扩大内需;要充分挖掘国内市场潜力,提升内需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等。对此,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做好贯彻落实。下面,我就学习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关于扩大内需重要论述谈六点体会。

  一、着力扩大国内需求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中,把着力扩大内需放在各项工作之首。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十四五”扩大内需战略实施方案》,这些都体现了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的重要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第一,着力扩大内需是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全面好转的当务之急。过去一年,面对十分严峻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中国保持了经济社会大局稳定,成绩来之殊为不易。同时,应当看到需求收缩等三重压力仍然较大,总需求不足成为突出矛盾。2022年1—11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了0.1%,其中10月、11月同比分别下降0.5%,5.9%,这反映了需求不足矛盾凸显。针对这一现实问题,2023年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度,同时优化调整疫情防控政策,有利于恢复消费、扩大内需,从而有利于促进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第二,着力扩大内需是积极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途径。进入新时代,中国经济已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社会主要矛盾转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总体上已经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呈现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特征,中国经济也必须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之路才能实现持续发展。通过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在不断拓展需求总量的同时调整优化需求结构,引导供给总量和结构相应拓展、调整和优化,有利于适应和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有利于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效益和效率。

  第三,着力扩大内需是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必然要求。世界各国发展实践表明,大国经济具有内需为主的显著特征,消费和投资需求增长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长期以来平均在90%以上,有的年份还超过了100%。近两年由于内需不足比例才有所下滑。应对百年变局与世纪疫情交织下国际环境深刻变化,我们必须从社会主义发展中大国实际出发,持续开拓国内需求的广阔空间,牢牢把握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努力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使我们的发展立于不败之地。

  第四,着力扩大内需是持续增进民生福祉的重要任务。内需一头连着经济发展,一头连着社会民生,生产的目的是生活,供给的动力在需求,内需的主体又是消费,2021年中国最终消费占GDP的比重达到55%,扩大内需必然要求扩大就业、增加收入、改善消费,这不仅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而且有利于保障和改善民生。

  第五,着力扩大内需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举措。中国有14亿多人口,约9亿劳动力资源,7亿多就业人数。人口规模巨大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着力扩大内需有利于发挥中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充分利用丰富的人力资源培育起强大的国内市场,立足中国国情,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二、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

  1979—2021年,中国居民消费水平年均实际增长7.6%,比经济年均实际增长9.2%低1.6个百分点。一方面反映了消费增长滞后于经济增长,另一方面表明扩大消费的潜力很大。2020—2021年居民消费平均实际增长率仅为4.4%,主要是受到疫情冲击的影响,居民消费亟待恢复,发挥好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作用。

  第一,要积极恢复接触型、聚集型、流动性消费。近三年来新冠肺炎疫情持续蔓延,严重影响了商业零售、餐饮、住宿、旅游、文娱、交通客运等行业的生存发展。2022年1—11月,全国交通服务类、文体娱乐服务类、旅行和咨询等商务服务类、住宿和餐饮服务类的零售额同比分别下降了28.3%、10.2%、10.2%、5.2%,这影响了上亿个体工商户和小微服务企业的收入以及就业,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恢复。要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确保优化调整疫情防控政策落到实处,确保平稳转段和社会秩序稳定,及时引导商业服务行业复工复产复市复业,翘首迎来2023年居民消费恢复性增长。

  第二,巩固和恢复吃穿用等基本消费。民以食为天,居家也要吃饭。即使是在疫情多发且严控期间,居民食品的产销还是稳定的。2022年1—11月全国限额以上单位粮油食品类、饮料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8.5%、5.3%,而服装和多数生活用品则受到了很大影响。2023年要努力提升居民基本消费、传统消费,促进健康营养农产品和食品销售,实现吃得饱、吃得好、吃得安全、吃得健康,还要吃得不浪费;同时适应生产生活秩序的恢复,实现居民正常服装消费,满足人民个性化、多样化、时尚化的衣着需求,丰富居民生活用品消费。

  第三,培育和扩大线上线下结合、互联网+、绿色低碳等新型消费。网络化、数字化叠加应对疫情变化,催生了网上购物、网上教育、网上医疗、网上会议等新业态。2022年1—11月,全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了6.4%,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27.1%,继续提高。2023年要继续支持线上线下商品消费融合发展,发展智慧超市、智慧商店、智慧餐厅等新零售业态,培育互联网+社会服务,数字+生活服务新模式,发展智慧家庭、智慧康养、智慧旅游、智慧出行、智慧广电、智慧体育等新型数字消费业态,促进共享经济等消费新业态发展,支持社交电商、网络直播等新个体经济模式发展。当前,尤其要重视发展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方便广大群众防疫抗疫、看病拿药、咨询问诊,保护人民生命健康;还要积极发展绿色低碳消费,推动电商平台扩大绿色产品销售,建立健全绿色产品标准、标识、认证、评价等体系,鼓励绿色电力交易,健全强制报废制度和废旧家电等耐用消费品回收处理体系,推广应用绿色建材,加快推动公共领域车辆和公务用车的电动化,倡导节约集约的绿色生活方式,提高全社会绿色低碳意识。

  三、支持住房改善、新能源汽车、养老服务等消费

  着力扩大国内需求,发力点是扩大居民消费需求,要明确消费重点、引导消费方向,实现消费拓展。

  第一,支持居民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中国有7亿多农村户籍人口,3亿多流动人口,2亿多农民工,每年进城农业人口转移人口1000多万,大学毕业生在城镇找工作的近1000万,从中小城镇流动到中心城市以上城市的人口也有几百万,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2020年中国城镇化率为63.9%,2021年提高到64.7%,2020年城镇户籍人口的比重仅为45.4%,均明显低于发达国家70%~80%的城镇化率。农民工、大学毕业生及其他流动人口等新市民的刚性住房需求以及部分老市民的改善性住房需求将伴随中国城镇化历史进程而在相当时间内存在,要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确保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扎实做好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各项工作,满足行业的合理融资需求,有效防范化解房企风险,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推动房地产业向新发展模式平稳过渡,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售并举的住房制度,完善住房保障基础性制度和支持政策,以人口净流入的大城市为重点,扩大保障性租赁住房的供给。

  第二,释放出行消费潜力。汽车仍然是中国居民消费的重点,其中新能源汽车又成为消费的亮点。2022年1—11月中国汽车产量达到2500万辆,同比增长5.6%;销量约2400多万辆,同比增长3.3%。新能源汽车一枝独秀,产量和销量均超过600万辆,同比增长均达100%,成为车市增长主引擎。繁荣的国内市场也培育了中国新能源汽车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1—11月新能源汽车出口同比增长也达到100%。2023年要继续推动汽车消费,由购买管理向使用管理转变,鼓励少数限购地区探索差异化通行管理等替代限购措施;还要推进二手车交易登记、跨省通办,便利二手车交易,同时要大力推进汽车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加强停车场、充电桩、换电站、加氢站等配套设施建设。

  第三,积极发展服务消费。随着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和产业结构调整,服务消费在居民消费中的比重不断提升,目前,中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中服务支出已占45%左右。2023年从需求侧看,要大力培育发展养老育幼、文化旅游、医疗健康、教育体育、家政服务等服务消费;从供给侧看,要积极促进养老、文化、旅游、健康、教育、体育等幸福产业发展。一是增加养老育幼服务消费,大力发展居家养老,推进老年友好型社区建设,推动公共设施和居民家庭适老化改造,不断发展和完善普惠托育服务体系,鼓励有条件的用人单位提供婴幼儿照护服务,支持社会力量提供普惠托育服务;二是持续推进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建设,推动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提质扩容,实施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三是促进旅游消费提质扩容,建设一批富有文化底蕴的世界级旅游景区和度假区,打造一批文化特色鲜明的国家级旅游休闲城市和街区,推进红色旅游、自驾游、文化遗产旅游、工业旅游、康养旅游、旅游演艺等创新发展,提升度假休闲、乡村旅游等服务品质,完善海洋旅游、邮轮旅游、低空旅游等发展政策,可以预期2023年必将迎来旅游业的恢复性增长热潮;四是提供多层次医疗健康服务,完善医药服务价格形成机制,加速推进医师多点执业,鼓励发展全科医疗服务,增加专科医疗的有效供给,优化健康服务、发展健康产业,提升中医药特色优势和服务能力;五是提升教育服务质量,在支持人口集中流入地区积极扩大基础教育学位供给,打造一批高水平职业院校,深入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推进学前教育普惠安全优质发展;六是促进群众体育消费,完善公共体育场馆免费或低收费开放政策,有序推进各类体育场馆设施向社会开放,推进冰雪运动进校园、进社区,普及推广山地、航空、水上、马拉松、自行车、汽车、摩托车等户外运动项目,举办群众喜闻乐见的体育项目,支持地方发展业余性体育队伍,推动体育和教育融合,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七是推动家政服务等居民服务提质扩容,家庭服务、保姆、小时工、护工、月嫂、美容美发、养生、修理洗染、婚姻殡葬等居民服务吸收了几千上亿人的就业,服务了几亿人的生活,城市里家家户户都少不了,要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品牌化、连锁化发展,引导服务者讲信用、提技能,融入社区和家庭,支持家政、养老、托幼、物业等业态融合创新。

  四、增强消费能力、改善消费条件、创新消费场景

  要多渠道增加居民收入,不断增强居民消费能力。2020—2021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实际增长5.1%,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但明显低于疫情前2013—2019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1%的年均实际增长率,必须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促进经济更好地恢复发展,有针对性地增加居民各类收入。

  目前,中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工资性收入占55.9%,大多数人都是打工者,增加收入必须稳定和扩大就业,特别是体制外众多劳动者的就业。公共工程和企业绝不能再拖欠农民工和劳动者的工资,地方政府和大企业也绝不能再拖欠中小微企业应得的款项。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经营净收入占16.8%,要鼓励和支持农民和城市居民自主经营、自我发展,为他们创造公平竞争、正常有序的营商环境。近三年,疫情对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者、自主经营者伤害较大,要进一步落实助企惠民政策、优化调整防疫政策为契机,切实增加这两部分人的收入。

  2021年,转移净收入占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18.7%,比2019年提高了1.1个百分点,表明疫情冲击下国家加强了对基本民生的保障,要在现有政策框架下继续扩大覆盖面,把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和低收入群体纳入保障范围,保障这部分人收入稳定增长。财产净收入占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8.8%,也比疫情前提高了0.3个百分点,要探索通过土地、资本等要素使用权、收益权机制创新,进一步增加中低收入群体的要素收入,同时要改善消费条件,创新消费场景。

  中国最终消费支出中居民消费支出占71%,改善消费环境主要是改善居民消费条件。一是要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制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建立假冒伪劣产品惩罚性巨额赔偿制度,完善多元化消费维权机制和纠纷解决机制,严格食品药品监管,坚决打击电信诈骗行为,让祖国大地天天都开“315消费者维权晚会”;二是完善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对各类涉及消费品生产和服务的企业平等对待,健全公平竞争审查机制,加强和改进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执法,绝不能坐视垄断而不管,绝不能让市场上劣币驱逐良币;三是加强消费领域标准质量品牌建设,加强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管理,继续推进消费的国内外标准接轨工程,健全服务业标准体系,推进缺陷产品收回常态化,健全主要消费品的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加快建设品牌强国;四是增强区域消费综合承载能力,培育建设若干具有全球影响力、吸引力的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打造一批辐射带动能力强、资源整合有优势的区域消费中心,加强中小型消费城市梯队建设,继续大力实施消费帮扶;五是打造消费应用场景,在线下要把每一个有形商品和服务市场塑造成消费者满意和享受购物服务的场景;在线上要创建网络化和数字化消费应用场景,目前中国5G用户数量已超过5.2亿户,所有地级市和县级城区均已实现5G网络应用,亟待企业和有众共同创新网络时代潜力无限的消费场景;在空间上要通过城乡更新建设,把每栋建筑、每条道路都改造成固定或流动的适宜消费场景;在展馆方面,要办好进博会、广交会、服贸会、消博会四大品牌展览,打造一批展示中国大市场潜能和国内消费优化升级、动态引进国外优质消费品和服务、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窗口和场景。

  五、通过政府投资和政策激励有效带动全社会投资

  2022年以来,国家投资政策有力有效,支持了投资持续增长,发挥了在经济增长中的积极作用,2023年要继续加力增效,更好地发挥投资在经济发展特别是供给结构优化中的关键作用。

  第一,稳投资促进了稳增长。2022年以来国家创新方式、扩大有效投资,加快下达国家预算类投资,加快地方政府专项债发行使用等,调动了民间投资积极性取得积极成效。1—11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5.3%,比上年同期提高0.1个百分点;其中基础设施投资增长8.9%,制造业投资增长9.3%。2022年前三季度资本形成支出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达到26.7%,比2021年全年提高了13.1个百分点;投资结构继续优化,1—11月高技术产业投资、社会领域投资同比分别增长19.9%,12.5%,分别快于全部投资14.6个百分点、7.2个百分点,反映了投资支持科技创新和民生建设的重要作用。

  第二,政府投资和政策性金融要加大对符合国家发展规划重大项目的融资支持。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2023年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保持必要的财政支出强度,优化组合赤字、专项债、贴息等工具,有效支持高质量发展;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精准有力,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等领域支持力度。这必将有利于支持投资有效扩大。可以期望2023年地方政府专项债、中央预算内投资、金融工具支持投资的力度将继续加大;还要坚持项目跟着规划走、资金等要素跟着项目走,对国家发展规划确定的重大项目,要加大政策性金融融资支持力度。2022年底这种好的势头加上岁末年初新的政策措施出台,必将会促进2023年投资较快增长。

  第三,加大力度支持民间投资发展。2022年以来,主要受到房地产投资下降影响,民间投资增长压力加重,1—11月全国民间投资增长1.1%,比1—10月回落了0.5个百分点,民间投资占全部投资的比重也有所下滑,这种状况亟待扭转。2023年要完善政策环境,加大政策支持,改善民间投资预期,尽快推动民间投资增速回稳向上。一是以多种方式吸引民间资本参与重大项目建设,已确定的交通水利等项目在招投标中对民间投资一视同仁,安排各类政府性投资资金对民间投资一视同仁,利用投资补助、贷款贴息等方式支持符合条件的民间投资,政府出资产业引导资金加大对民间投资项目的支持力度;二是加强民间投资的融资支持,政府性融资担保机制、金融机构贷款安排、融资方式创新、创业投资、外债便利化额度试点等方面都要支持民间投资项目,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项目要发挥民间投资重要主体作用,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试点项目目前已有22个发行上市,已经并将继续带动民间资金进入;三是引导民间投资参与重大项目,支持民企参与铁路、高速公路、港口码头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鼓励民间投资以综合开发模式参与城市基础设施重点项目建设,鼓励民间投资参与5G应用、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工业软件等新基建项目建设及运营,鼓励民间资本赋能制造业转型升级。

  六、加快实施“十四五”重大工程,加强区域间基础设施联通

  国家“十四五”规划102个重大工程可以分解为3000个左右的重点项目,2023年是“十四五”规划的第三年,必须加快实施“十四五”重大工程,支持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

  首先,要持续推进重点领域补短板投资,这些项目利当前、惠长远,迟早都要干,不会造成重复建设和浪费,迟干不如早干,小干不如大干。一是要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二是要加强能源基础设施建设;三是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四是完善物流基础设施网络;五是加大生态环保设施建设力度;六是完善社会民生基础设施;七是加快补齐市政基础设施短板,加强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建设。其次,要系统布局新基建。再次,要加大制造业投资支持力度。最后,要支持乡村振兴、新型城镇化、区域重大战略和协调发展战略投资,实施好乡村建设行动,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加快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建设,培育城市群和都市圈,支持区域重大战略和协调发展战略项目建设。

  相信在着力扩大内需等各项政策的作用下,在各方面共同努力下,2023年中国经济一定会迎来整体好转,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本文根据宁吉喆12月17日在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举办的2022—2023中国经济年会上的讲话整理而成,未经本人审定。)(中新经纬APP)

  本文由中新经纬研究院选编,因选编产生的作品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选编内容涉及的观点仅代表原作者,不代表中新经纬观点。

责任编辑:王蕾

来源:中新经纬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转载于互联网,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2年11月14日
下一篇 2022年11月14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