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米科技(688696)机构调研与投资者问答精选(20210430)

其中,接待人回复投资者的相关问题,主要问题及回复如下:

1、对公司2020年度及2021年第一季度整体情况做简要介绍:

2020年公司实现收入28亿,同比增长33.6%。由于2020年自研光机导入,成本下降较大,因此带动毛利率提升,全年归母净利润2.7亿元,扣非后归母净利润2.5亿元,同比增长172.2%。2020年公司加大了研发投入,研发费用率达到4.9%。

2021年Q1营业收入为8.15亿,同比增长62.3%,毛利率为35.23%,净利润8,900万,净利润率为11%左右。毛利率提升的原因如下:1)价格方面,今年Q1发售了新品H3S,一季度出货量1.3万台,带动了产品毛利率的上涨。2)成本方面,成本结构中40%的电子料是美金计价,人民币升值使得美元计价的物料采购成本下降;同时自研光机的比例从2020年的70%提升到了2021年Q1的90%,使得成本下降。

2021年Q1费用率有不同幅度的上升,是由于加大了各个端口的投入,国外亚马逊、国内京东、天猫导流成本上升,扩大了研发团队,使得管理、销售、研发费用均有增加。

2、第一,更详细拆解年报、一季报情况,包括自研光机比例提升情况?第二,研发方面,组织架构调整,对于研发人员部署,以及未来方向?

研发方面,今年组织架构调整是为了后面产品更有竞争力、产品研发更清晰。自研光机占比截止2020年底已经到70%。副总经理尹蕾负责产品偏硬研发,包括光机到整机;副总经理、首席技术官王鑫做偏软研发,包括算法、交互、新应用场景等更长远的探索。

3、产品研发战略思考和方向,是研发决定市场需求,还是根据市场调研的需求研发产品?

公司做产品定位有专门产品团队规划,副总经理尹蕾负责产品最终落地。产品团队对用户价值考虑更多。市场调研这些必要的工作肯定要做,产品团队会综合研发预研的技术储备、技术、需求、价值等,最终定义产品功能、属性。

4、未来推新品研发的方向如何,比如有哪些功能点?

投影产品,硬件层面主要是技术指标提升,包括亮度、分辨率、智能化系统;软件体验方面,追求更智能易用的交互,AI系统做视觉互动,把易用性做更好。

5、产品门槛体现在哪里?拉长看产业壁垒在哪?家电企业进来是不是容易?

传统家电企业目前有部分品牌是参与这个行业的,比如海信、长虹、小米等,目前来看,公司的市场份额还是领先的。

公司的优势,在硬件层面,以前是买光机,现在是自己做光机。未来是否要做芯片,是到一定体量看是否要做这件事,如果做这件事,相应我们门槛壁垒会更高。传统家电厂商做投影优势不明显,可能渠道方面传统网点销售点有优势,但是投影是电子+光学结合,而且智能投影消费人群偏年轻化,对新事物的接受程度更高,新品牌更有优势。

6、海外市场的产品、研发、渠道布局如何?

公司2016年开始拓展海外市场,2019年和谷歌达成协议开始推出搭载谷歌认证系统的产品。海外的机器和国内的机器硬件层面有一定的相通;产品策略上,我们会选择国内比较好卖、价格段等各方面符合海外市场需求的产品,同时投入新研发资源进行开发。海外消费者和国内消费者需求也差不多,国内消费者还是为了大屏沉浸的观影体验。

渠道方面差异大,海外渠道非常多,决定进哪个国家,怎么推广当地市场,都不一样。我们在海外市场产品定价偏高,根据购买力进入偏发达国家,如欧洲、美国、日本、澳洲。因为产品价格高,销售方式主要是线上线下。欧洲每个国家文化语言都有差异,每个经销商渠道都不同。我们通过经销商、代理商快速切入欧洲线下,欧洲线上是亚马逊和自己官网。美国线上通过亚马逊卖,线下Bestbuy等门店是强渠道,我们作为品牌商在海外品牌力还不够强,快速推广会有阻碍。美国还是网上先卖,再切入线下。线下展示陈列,线上是出货口。目前疫情影响下拓展人员派不过去,实现有效线下互动挺难。希望在线上通过社交媒体引流,这只能是营销的一部分。疫情缓解后,会派人去海外做线下拓展。

7、产品方向会有更多元的产品规划吗?芯片方面美国德州仪器公司(以下简称“TI”)供应风险或者国产替代可能性?

副总经理、首席技术官王鑫目前带领团队在做一些新场景产品应用研发,独立于现有产品体系。

DMD(Digital Micromirror Device,数字微反射镜阵列)或者LCOS(Liquid Crystal on Silicon,硅基液晶显示)包括3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液晶显示),我们也都在跟进。我们在整个光学投入比较多,3LCD技术我们有储备,之前也有成熟的产品上市销售,LCOS的芯片我们一直都在测试,但是只有当我们认为它可以稳定或者可以开发产品的时候,我们才会定义一些产品,目前还在尝试阶段。AR、VR我们都会去看,这些技术都和光学投影技术相通,公司有一定的技术积累,可以快速学习。

8、以一台投影为例,拆下部件成本?

一台投影,光机占一小半、然后电路板、散热系统、最后是外观组件。光机中DMD和LED(Light 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占光机一半。其他是光学组件。

9、投影技术应用于智能穿戴、AR、VR、车载方向的想法?

目前投影技术在车载HUD(Head Up Display,平行显示系统)、智能大灯等领域已经有应用。智能大灯的一种解决方案,里面就是投影机。我们自己投影做得还可以,HUD需要曲面或者前挡玻璃需要研究,光学研究会跟进,在考虑中。

10、光机自研是自己组装概念?

光机不是采购零配件然后自行组装就可以用的,还是需要设计。DMD是TI做好的,光机基于DMD进行光学设计。设计完了后,找不同供应商发包、组装是光机组装流程,并不是现成标准品。

11、公司发展激光电视的考虑?

激光电视营收占不到5%,2016/2017年我们也想把激光电视当大品类做电视替代推广,但是消费者选择不是按企业意志进行的。第一,液晶面板成本下降很快,导致大电视价格下降很快。激光电视成本很高,做很小的投影,60或80寸时候,较电视不具备性价比。激光电视优势是做到100寸、120寸时好入户、更护眼。激光电视销售通路还是在线下,销售渠道有天然区别。激光电视幕布、激光器成本下降要靠行业推动,我们保持关注、积极观望态度,目前公司激光光机也有自己研发的能力。

12、第一,我们的新品营销策略、销售策略如何?第二,关于产品本身,RS PRO2和RS PRO比较,亮度有提升,但RS PRO也是4K,还有什么区别?第三,TI新品S317TP作为最先进的芯片,存储、反应速度都有提升,从1080p到4K,为了保证用户体验,需要做哪些额外提升?第四,RS PRO价格定位有哪些方面因素考虑?

RS PRO2亮度提升非常多,拥有可变焦距,上一代是手动调整,这一代更实用,可以通过遥控器调整。整体而言,新品的芯片、配置都有提升。另外在外观方面,还有体积、滑盖设计。RS1代是长条形状,RS2代偏正立方体。

S317TP芯片是0.47里面最高端芯片之一。比如0.23、0.33、0.47都有1080p,但是0.47是最高端的。为了匹配4k显示要求,光机要重新设计支持4K的光路,硬件层面支持4K显示。画质调校、3D显示、背屏处理,整个芯片包括底层驱动调校等方面也需要研发。

13、TI芯片实现直接采购后,我们芯片成本会下降吗?

我们已经是和TI已经采用直采的模式了。直采会比没有直采便宜一点点。量起来了,TI对我们的成本可能往下降。

14、DLP(Digital Light Processing,数字光线处理)技术都用的TI的芯片?

对。我们是TI投影芯片方面的大客户。

15、关于公司之后推出新品,未来的创新会体现在哪里?

技术层面是技术指标不断更新。比较大的创新在应用场景、用户体验的智能化。

16、海外mango,horizon pro对标国内什么产品?

没有对标。

17、激光微投会对公司高价有压力吗?

激光电视卖3万多,价格偏贵。RS PRO1卖到8000左右,销量还不错。RS 系列产品价格定在8000左右,主要有以下考量,今年原材料厂商有涨价通知,Q2开始成本端有上涨压力,芯片整体供应也比较紧张。激光光源的长焦微投我们会关注,激光微投是选择更亮但牺牲了颜色,友商已经推出相关产品,我们会关注,公司在光学领域有一定的技术积累,推出这样的产品速度较快,但前提是我们认为产品的各项性能能够达到我们的要求。

18、RS PRO1当时销量?RS PRO2预约量?

RS PRO1以前月出货量在一千台左右。RS PRO2目前还处于预售,销量情况还不知道。

19、光路设计对亮度、清晰度提升有没有可以发力的点?

2019年底,自己做主要机型光机,刚做出来时候,比行业其他竞品,比之前买的光机更亮,对比度更好。这方面我们可以做出和其他光机厂、整机厂不一样的东西。具备光机设计能力后,技术和产品层面可以配合,推出和市场不一样的东西。

20、算法会深入影响到联发科芯片的控制,还是DMD芯片整体的调校?

大部分会体现在MTK(联发科)芯片应用,底层也会涉及调校,也会把TI芯片性能发挥得更好。TI 的DMD和驱动可以调校的功能和我们用的不同。市场上可能能用80%,剩下20%需要花费双倍努力去开发。我们有能力去把这个没有发挥出来的空间做更多的开发利用。

21、TI投影仪芯片产能?

具体不清楚。

22、未来1-2年最想攻克哪三个技术难点,哪三个用户痛点?

我们想把光机做更亮,同时平衡对比度、色亮度、色域。比如苹果对颜色调校会更舒服,而不是突出某一个点,牺牲其他。我们希望做到一个比较均衡的状态,能把我们其他指标做更好。

23、智能微投和电视竞争关系,和房地产竣工周期有关系吗?

我们目前的量太小了,和房地产关系不大。我们产品中,和电视有竞争关系的只有激光电视。智能微投提供了家里第二个大屏的娱乐设备。我们常举例,有电脑、手机,很多功能都能完善,如聊天、追剧,但是我们还是会买ipad、kindle,因为这些电子产品提供了不一样的体验,是专用设备。投影仪就是这样一个产品。客户购买投影仪,使用场景40%在客厅。有些客厅没电视,有电视的在电视前面安装电动幕布。60%用户放投影仪在卧室、书房、甚至厨房。与液晶电视相比,智能微投方便性和观影体验不一样,决定了其和传统电视不是直接竞争关系。智能微投做补充,但是如果产品足够好,年轻人不买电视了,只要投影,那是他们的选择。

创新产品是空间。我们专注在光影显示领域,智能微投只是一种产品。比如吸顶灯阿拉丁,可以在每个卧室都配个灯。这样的东西是新生的力量,是颠覆的创新。从家庭属性,装修时候会摆电视,但可能不看。

24、2-3年自研光机和采购光机成本差别。100%自研成本降低多少?

光机分不同型号,成本500-1000元不等。自研光机降低成本10%-15%,光机成本占比整机成本40%,整机成本降低3%-5%。

25、没上市之前怎么把市占率做到第一?

第一个是做得早,是行业第一家,我们有消费者培养,口碑传播先发优势。此外,总的来说还是产品好,产品研发、质量保证好,扩张时候保持优势。

26、电视现在价格相对大屏电视还有很多价格优势,但如果大屏幕电视往下,那对我们性价比是不是有冲击。投影技术不如液晶电视清晰度高?

首先效果显示上投影也可以做4K,和电视4K没有区别,越大屏需要清晰度越高。

27、如果大屏电视价格非常低,投影是不是有销售压力?

假设100寸电视1000块,投影3000块会有一定压力,但是投影提供了不一样的体验,可移动性强,还是满足了不同的需求。投影行业在发展,不是只是我们家。

28、我们产品竞争力上,产品技术层面,最核心技术和同类比,哪个技术点是我们优势最大,是其他短时间内投入大量人力资源不能突破?

主要还是光机层面技术。包括极米在内的厂商在2015、2016都做了大量投入,开发到现在,竞品绝大部分光机还是买外面的,他融资、投入不比我们少,结果没做出来。光机也不是投入就能做出来,还是有技术、资源、公司战略投入才能做出来。

29、这意味需要我们成熟工程师做反复算法处理?

技术路线的选择就很重要。我们最早也走过弯路,可能选择错误路线就错了。还有对团队人才的选择,市场上招光机团队,很多团队都能做,可能做出了85分水准,但是市场主流品类达到90分,做到80多分都算开发失败。我们第一款光机比我们之前购买的光机性能提升10%左右。做光机最怕做出来性能差,用了不好,不用也不好。

30、我们是供给创造需求的品类,我们光机自研研发逆向研发难度有多大?

深圳有很多公司做逆向开发,但是光机没办法。就算逆向了,也必须正向重新做一遍,才能量产。光机是精密到纳米级别。光刻机是缩小成像,是几十纳米光波长;我们是放大,是几百纳米光波长。一个光机参数测量十遍,每次测量数据都不同,是一个分布。所有产品尺寸都是分布,找不准原始设计,最后生产出来的分布就很差。

31、会不会在产品后面加个摄像头,有交互摄像头?

我们有专门团队在研究这个。

32、渠道端,有部分酒店房间都用了极米产品。青柠微影和TOB业务的空间怎么样?

我们主要聚焦在TO C。我们也发现创业型公司会买我们产品做会议室投影,因为流明足够,不需要数据线,可以联网,可以带回家。另外,足浴、私人影院、朋友聚会电影、酒店升级改造也会买我们投影仪,提供场景式大屏体验。这种一般要改系统,做点播,牌照也是线下牌照,需要对接不同足浴、酒店。我们和青柠微影合作,他们买了我们的机器,加载他们自行研发的系统后销售。

33、互联网增值服务发展战略?去年4000多万营收,净利率非常高,未来会不会多元化产品出现?

我们希望做成苹果模式。硬件足够好,产生利润,软件内容持续服务。我们目前还是顺带做,目前的机器都没有任何的开机广告。我们搭建非常丰富的内容平台,包括视频、K歌、教育。内容展示页比较好的位置,给到一些大的内容方,其他位置给转化弱的厂商。用户购买会员,我们从内容方分一定比例。还有一些内容,我们是代销或者买断模式。2020年互联网增值服务收入是4000多万,过去都是翻倍增长,用户是累积用户概念,21年Q1 159万月活,用户数一直在上升,我们用户越多,谈得分成比例有希望提高。目前互联网服务的ARPU值也在提高。2021年Q1 ARPU约10元/人,全年估算约40元/人。如果出货量具备一定规模,增值服务收入比较可观。

34、复购率?

因为渠道分散,统一ID系统没建立起来,统计复购率有难度。我们使用一些B2C渠道做过交叉对比。当时复购率低于10%,但是可能不全面,只能通过电话号码比对是否为重复购买。

35、海外产品和国内有区别吗?国内内容很丰富,海外内容情况?

现在我们5月会发H系列的海外版本HORIZON,下半年推Z系列和激光电视的海外机器。海外和国内产品硬件相通性较高,在电池、电源等方面有一些技术标准的差异。软件差异相对更大一些。国内我们的内容分发有分成,国外目前没有,需要销量大了以后,和谷歌谈业务合作。从内容角度,国外除了奈飞,其他内容平台都可以看。可以买个Dongle(硬件加密锁)配合使用,也可以看奈飞相关内容。

36、我们算是TI大客户。我们和TI合作是否有长期订单,约束力有多强?招股文件说到采购DMD芯片还是通过代理商,和代理商合作终止时间。

我们和TI合作原来走代理商,现在已经是直接合作的模式了。芯片行业缺货是客观存在的,只能和TI谈争取更大份额,产能内更多给到我们。

37、近期线上渠道退货率?

线上有7天无理由退货通道,天猫淘宝一直比较稳定,退货率10%左右。

38、未来用户运营,获客、转化、连带计划?客户运营到研发的传导?

终极思路是one ID统一用户信息,形成产品闭环。极米从成立开始就有BBS,一直是很活跃的投影仪技术交流平台,很多用户会在上面说使用情况。第二,发问卷,调研用户的机器摆放位置等,从用户服务中心部门通过周会传递给研发同事。

39、电商这块客户画像?

我们从天猫后台可以看到用户特征。目前主要集中在一、二线城市,90%客户在45岁以下偏年轻化,女性占比比男性多一点点。

40、产业链上下游比较开放,竞争力来自如何定义产品。我们怎么改善消费者痛点?需要具备更多渠道营销方面的敏感性,组织架构怎么应对?

以前投影产品痛点是亮度低,之前一直在改善亮度、清晰度。2018年开始在易用性上提高,推出自动对焦功能等等。很多用户担心机器买回去放哪,包括是否需要幕布等,很多人家里没有白墙,可能是墙纸。我们投影仪适用性很强,只要是纯色的,投上去就比较好。有纹路的就需要有幕布。

虽然我们做硬件,但是团队每天关注互联网上的用户反馈,感受用户需求。这几年我们都在做品牌投入,受制于预算,做投放都不多,更多是话题、PR层面。最近请王子文代言,也是我们对品牌重视。

41、我们的投影技术在相近行业应用有优势,请问有哪些行业?如果爱普生切入这些行业,我们优势可以保持吗?我们产品成熟度到了什么程度,跨代际产品研发周期如何?综合看,行业空间如何,包括智能微投、激光微投、应用到投影技术的综合行业空间?

我们在光学方面,做光学的HUD都可以做,3D打印技术背后也有DLP技术的支撑。这是和光学拓展可以产出的应用例子,包括投影吸顶灯,也有可能做成投影台灯,重点做哪块,看市场空间多大和是否确实有成长性。

行业内的老牌厂商,在软件及用户需求感知上有一定的落后,我们的产品迭代差不多一年、一年半推新品,在产品智能化程度上保持领先。激光电视需求是切入100寸大电视市场,很多家庭环境没有空间放。微投产品形态还没有特别成熟,TI芯片、光机有空间做进一步的技术升级,可能体积更小,可移动家庭场景会更多。阿拉丁的灯只在日本卖,2020年日本卖10万台,中国是日本人口10倍,后面看装修风格、LED灯价格、是否每个房间配,每个系数改变会造成大差异,品牌、渠道都是变量。厚雪长坡,很多路要走。

42、软硬件研发人员比例?

一半硬件一半软件。软件定义硬件,硬件提供支撑,实现定义的功能。

43、更换的周期,原因?

少数极度发烧友会隔代换,一般消费者3-5年换一次,主要是因为硬件拉不动系统了才换,和手机一样。这个角度我们机器满足3年左右使用时间没问题。

44、互联网和内容方进入这方面,会不会对内容独家限制?

内容不会成为短板,内容本来就烧钱,需要广阔渠道分销成本,内容方对我们重视,大家都是遵循商业逻辑的,哪里有资源往哪里走。百度是我们投资方,但是也没有在内容、AI产品等商业条款上有倾斜,都是基于正常商业行为。

45、日本产品情况?

阿拉丁是我们和日本百度合作,日本百度就是做互联网出身,阿拉丁做的好。自有品牌线上乐天、亚马逊也在做,日本亚马逊团队运营能力强,线上拓展较快。

46、未来销售额规划?

产品如果一旦出现爆品,可以阶梯式上升。现在的销售渠道足够扁平化,反而是产品力、定价、品牌决定销量情况。从渠道讲,运营本身带来多少价值,迟早会拉平。我们京东天猫费用率也是差不多的。我们一门心思做好的产品,也没有控制预期,我们希望尽快打出品牌、卖出产品。

47、产品策略问题,后面我们会主动和竞争对手缩短价格差,还是按自己策略。会降价抢份额吗?

我们把价格和竞品拉开,会同时兼顾市场份额变动。我拉开价格不是主动刻意为之,而是品牌、产品与客户互动的一个结果,好的品牌市场接受度更高。

48、芯片紧缺?

芯片今年很缺,我们也倾向于卖高价产品。我们会考虑竞争、供给、市场份额情况,综合定价。

49、Q1收入分渠道?

Q1收入同比增长60%。整个国内线上占比70%,国内线下20%,其他是海外部分。国内和整体增长差不多,海外Q1大幅增长,去年Q1阿拉丁没出货,海外自有品牌增长150%。

50、国内线上分渠道?

京东会多一点。Q1会是京东更主要的战场。产品系列和去年差不多,Z销量占40%左右,H销量占20%左右,销售额上Z比H高。

51、芯片问题?

我们会和TI要货,订单往高端引导。高端占营收比重、利润比重都比较高。目前来看 Q2、Q3的供应勉强能够满足,Q4还在谈。TI产线和车用芯片产线有重叠。订单爆满时候会平衡。但是TI不会让这个行业死掉,分货也不会都给极米,会综合行业内的厂商实力等因素去分配,我们是行业第一,在份额竞争中有优势。

52、和安克对比,怎么突破?

极米品牌不一定有劣势,极米做海外比较早,2016年开始培养海外用户。第一安克产品价格相比公司产品低一点,目前公司海外产品线没那么丰富,今年会把产品线补齐。第二电商运营没有安克厉害,特别是亚马逊,如果我们能够去海外做线下的渠道拓展,对海外拓展线下会有更多帮助。

53、下半年发力海外,海外费用率会更高,费用率会控制在什么水平,费用结构如何?

海外确实是我们非常看重的市场,产品虽然定价高,费用率也高,净利率和国内差不多,甚至海外投放如果能带来大效果,牺牲利润拓展市场也是可以。公司是整体看的,可以拿国内钱支持海外,海外能持续自我造血更好。把公司净利润控制在比较可持续发展的水平,投入研发做未来技术储备。华为之前做的努力都构建了基础能力,虽然费用化了,但是构筑了无形资产能力。我们希望构筑长期发展力,在其他地方进行探索。我们希望把销售费用卡低,但是关键是投放,不允许我们卡低。

54、怎么看极米这个品牌?没有一家品牌心智给消费者明显的感受。品牌内涵,怎么打造?

我们经常去分析苹果新的产品,总的体会是,苹果要么不做,要么做非常好的产品,哪怕你花很高溢价,品牌传递高科技体验感。我们也想做这样的产品,但是也有很多需要努力的地方,但是发展了7年和发展了几十年公司做出的产品肯定不一样。我们规模有限,和企业的发展阶段有关。上市后聘请了王子文做形象代言人,也是我们在尝试的过程。

55、公司的芯片供应状况如何?后续是否会出现短缺情况?

目前全行业普遍缺芯,公司关键芯片是从TI购买,现在也处于供应紧张状态。我们从去年开始策备原材料,全力满足销售端的需求,但供应紧张的情况目前还是存在。

56、芯片供应紧张在2021年Q4会缓解吗?

今年全年供应压力应该都很大。

57、在缺芯的背景下会如何调整销售策略?

公司会倾向性地将资源集中到高端产品,以此优化营收和盈利。

58、毛利率上升的三个因素各自的贡献分别是多少?

2021年Q1受人民币兑美元升值影响,导致毛利率提高2个百分点左右。H3S 2021年3月份才上市,所以影响占比较小,大约不到1%。光机自研比例上升,对毛利率的提高也有一定贡献。另外海外占比也在上升,而海外产品的定价较高,因此对毛利率也有贡献。

但今年Q1开始大宗原材料价格上涨,我们的供应商也在涨价,因此下半年涨价的影响会逐渐体现,面临成本上涨的压力。

59、2021年Q1海外收入是什么水平?

海外整体收入是1亿左右,销量3万台左右,其中阿拉丁产品和其他智能微投产品收入各为5,000万左右,阿拉丁出货量是1.6万台,由于阿拉丁去年Q1基本没有出货,因此5000万都是增量。除阿拉丁以外,其他智能微投产品销售收入的增幅约为150%。

60、2021年Q1收入高增长的原因是什么?未来预期如何?

(1)受疫情影响,春节期间大家减少出游,产品在春节前销售情况非常好,一季度销量同比持续增长。(2)H3S新品上市带动了产品销量。(3)海外智能微投产品销售同比增速较快。

61、未来的发展重点是国内还是海外?未来海外的占比会到多少?

未来海外是战略重点,我们用7年时间做到了中国第一,将来的目标是全球第一。预计海外销售额至少和国内持平,但由于海外市场规模大,海外收入可以比国内更高。此外对于国内市场,我们也会持续优化产品、加强渠道建设。

62、海外的产品定位和国内有区别吗?

目前海外市场销量较高的、在亚马逊的销量榜单中靠前的,主要还是单价较低的单片LCD产品,产品体验和极米的产品相比差距较大。今年下半年我们要把国内的中高端产品推向海外,虽然在价格、渠道方面都有压力,但是我们认为这是正确的方向。因为国外用户的使用体验要到70-80分以上才会形成传播效应,所以必须要推出体验好的中高端产品,建立品牌及产品口碑,起到教育消费者的作用。

63、在国内定价5000元的产品在美亚上定价多少才能达到差不多的利润水平?

由于海外运费、关税等比国内高,因此海外版本机器定价会更高。未来在海外市场电商和线下渠道占比应该是均衡的,比如我们在欧洲线下渠道的布局完善,在日本线下渠道的消费者体验非常好,单价越高的产品消费者越愿意在线下购买。

64、在日本的线下渠道布局的是自主品牌产品吗?

是的,日本线下渠道是自主品牌的产品,线下渠道和日本软银合作的。

65、亚马逊平台上的产品是按照销量排名,是不是需要教育平台才能实现海外市场的发展?

国内的京东按GMV排名,有利于好的产品脱颖而出。亚马逊是按照销量排名,便宜的产品排名会更靠前。我们持续在和亚马逊沟通改进规则,整体来说比较难,但是我们会持续不断地尝试。我们的海外策略是两条腿走路,只做线上难度很大,还要同时发展线下,做好品牌PR公关。

66、海外需求和国内有什么不同?销售费用怎么规划?

目前国外市场对家用投影仪认知和中国6-7年前的水平差不多,产品以灯泡机为主,要频繁更换灯泡。但海内外消费者本质的需求是一样的,并且国外房子更大,更需要大屏。目前阶段消费者的认知度还不够,还需要加大宣传。

海外销售费用整体高于国内,因此需要留出毛利空间来营销,海外利润率预计和国内市场差不多。

67、公司为海外运营做了哪些准备?

今年年初把海外运营团队搬到了深圳,在深圳找到了很多有海外运营经验的人才。团队主要做海外线上市场,除了亚马逊还在做自己的官方网站,因为海外用户更愿意在官网购买产品。产品方面下半年也会发力。海外的产品线和国内比较像,内部研发等资源会向海外市场倾斜,多维度布局海外市场的拓展。

68、未来如何完善海外市场售后服务?

今年在建设海外本土的仓库和服务团队(自建和合作都有),力求提升用户体验。因为疫情影响进度略有些慢,但之后会持续推进。

69、除亚马逊之外,是否尝试了其他营销方式,如Tik Tok?

有,深圳有很多外籍人员,有不错的关注度,能够帮助公司做产品海外推广,公司会持续增加在海外的营销渠道。

70、在欧洲市场是采用代理商的模式吗?欧洲产品和美亚类似吗?

是,与各国顶级的代理商合作,去年有一些国家做得不错。欧洲的产品和美亚类似。

71、海外投影仪市场空间有多大?

美国亚马逊平台上的销售额有3亿多美金。但海外市场现在的状态和中国5-6年前差不多,还在起步阶段,未来空间巨大。

72、为什么在海外市场以便携式投影仪为起点?

因为便携式便宜,是一个好的切入点。

73、为什么2021年Q1海外产品的收入环比下降了?

因为阿拉丁在日本的销售是买断模式,类似于批发,不是零售给消费者,因此销售量有周期性。有全年订单的目标,预计下半年会有更多的订单交付。

74、去年研发投入大幅增加,新增的研发投入主要用在何处?

主要是光机方向和软件方向,两方面投入都很大。

75、硬件、软件研发的人员比例是多少?

纯硬件(不含光学)和软件人员比例是1:2,光学和纯硬件人员比例是1:1。

76、激光电视产品会有新品推出吗?

下半年会在色彩、亮度方面有迭代、更新。

77、公司和谷歌、奈飞的合作进展如何?

在两年前已经和谷歌达成了战略合作,获得了安卓TV的授权。但奈飞对创新产品的推动缓慢,合作谈判比较艰难,我们在借助美国TI的资源谈判,目前处于沟通阶段。

78、在海外推高端产品,内容端会不会制约用户体验?

安卓TV能覆盖很多影视资源,只缺奈飞,会有一定的影响,但不能因为这个问题就放弃中高端产品。

79、国内消费级投影仪一年的出货量是300万台,和电视差距比较大。投影仪未来的定位是替代电视吗?

我们的愿景是每个家庭都拥有一台投影仪。现阶段投影仪的定位还是电视机的补充,我们期望通过消费者教育来让用户感受到投影带来的沉浸化的观影体验,提高投影仪的认可度。目前一线城市消费者的接受度高,一线城市的年轻人认为投影仪的使用频率比电视更高。随着线下布局、品牌宣传的推进,我们将逐步扩展到二三线城市,实现全覆盖。

公司有三类产品:1)智能微投,优势是便携,创造了不同于电视的新奇使用体验,解决了电视、手机不能够满足的需求,是一种大屏的娱乐终端,不能简单地说和电视是替代关系。2)激光电视,使用超短焦技术,和80-100寸的电视直接竞争。优点是屏幕大,方便安装,并且护眼,竞争力很强。3)创新产品,如在日本推出的阿拉丁的灯,既是吊灯也是投影仪。因此我们认为这种产品的需求不是按家庭计算,而是按照房间计算,每个房间都可以有一台,能够同时解决灯光和卧室电视的需求。

80、投影仪在一线城市的渗透率有多高?

我们通过京东、天猫渠道的销售收入占比在60%以上,前十城市的销量占到了50%。这样来计算的话,一线城市的渗透率绝对值还比较小,约为1%,但相对二三线城市数值较大。

81、传统投影仪龙头未来会进入消费级投影仪市场吗?

他们已经推出了家用投影仪产品,但竞争力并不高,因为并没有针对家用产品的痛点做出改进。比如某品牌去年推出了家庭专用的机型,但智能化程度不够。在智能化方面日系公司反应速度比中国公司慢很多。我们在日本销售的产品一体化程度、体验都优于日系品牌的机器,因此销量更高。

82、光机自研的壁垒有多高?其他竞争对手可以模仿吗?

竞争对手可能可以做出来,但是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家用投影仪的光机需要有高分辨率、高亮度,同时体积要小,制造难度很高,我们积累了三年的经验,对手需要花费很长时间研发,做出来之后的竞争力也不一定高。

83、光机自研对降低成本贡献有多少?

整体上有3%-5%的降幅。

84、2021年Q1线上、线下收入增长情况如何?

2021年Q1总收入同比增长60%,其中海外自营同比增长150%,国内整体收入同比增长50%,线上同比增长55%,线下同比增长34%。

85、为什么2021年Q1国内线下增幅相对不高?

因为今年线下渠道战略转型为零售,砍掉了批发业务,因为批发模式不可控。虽然线下收入增速不快,但增长更扎实。未来线下占比会逐步上升,并且质量更高,可控性更高。

86、如何看待对手推出的LED短焦投影、激光长焦投影产品?

激光长焦的优点是亮度特别高,问题是色彩较差。激光长焦基本上是70%左右的NTSC色域,但我们的LED长焦是88%的NTSC色域。如果激光长焦要做到和我们相同的色域水平,必须要牺牲亮度,或者是提高成本。此外,激光的衰减曲线比LED陡峭很多,导致刚开始使用时激光可能更亮,但一段时间之后会变暗,甚至比LED产品更暗。在长焦产品上LED是在亮度、色彩和成本三者中比较均衡的选择。我们目前在研究如何在不牺牲色彩的条件下制造激光长焦产品。

LED超短焦产品的概念很好,但现有技术很难实现,需要性能更好的光学仪器才能实现。

目前激光电视上做得比较好的品牌主要用的是三色激光,色域没问题,但是亮度相对低,是一种比较均衡的选择。我们的激光电视色域更好,但要用更高的成本来实现亮度。我们认为家用投影仪的色彩非常重要,未来会在保证色彩的基础上提高亮度。

87、公司内部统计的智能微投的需求结构是什么样的?

我们的产品商用较少,家庭场景中,客厅、书房/卧室场景各占50%。教育场景也有应用,但是在交互方面有痛点,我们还在持续研究更好的解决方案。

88、产品的使用频率是多高?

我们产品的使用频率为240分钟左右,月活用户占总用户的一半左右。2021年Q1有159万月活用户,互联网增值业务营收为1,500万,平均每月500-600万。2020年ARPU值是28元,今年Q1单季是10元,全年估算是40元。用户基数、ARPU值都有提升。ARPU值提升有两个原因:1)互联网平台在提价,我们的分成比例不变,因此收入提高。2)我们加大了互联网运营的投入,如提高内容质量,优化展示界面等。

89、在海外的ARPU值是多少?

海外还没有ARPU值。因为现在是谷歌授权模式,还没有话语权,未来品牌做大了才能和谷歌谈分成。

90、智能微投行业未来3-5年增速如何?

近几年家用投影仪每年有40-50%的增长,未来行业的增速取决于产品的技术水平、海外市场拓展情况等因素。

91、去年激光电视销量有所下滑,对未来的预判如何?

销量下滑是因为我们的成本高,售价高。并且激光电视主要在自营门店渠道销售,去年疫情对线下的影响很大。激光电视对线下体验的要求很高,而我们的渠道优势在电商,因此比较吃亏。激光电视的增速快,但基数小,在我们的营收中占比不到10%,未来会持续投入和观望,可能不会主推,而是根据渠道拓展情况决定销售策略。今年会在海外推激光电视,可能会有增长。

92、互联网增值服务收入中应用分发和影视内容服务分别占比多大?

影视内容服务占比90%,应用分发占比少,因为应用价格本身比较便宜。

93、为什么销售费用增加了很多?

因为平台服务费和运营推广费用增加了。平台服务费是入驻平台的固定收费,运营推广费包括营销、广告等费用。后续情况要看网上的引流成本是否上升,另一方面我们也在做私域流量,来降低引流成本的影响。

94、全年毛利、净利率的展望?

预计全年毛利水平和2021年Q1持平,净利率在10%左右。

附:活动信息表

(此稿由证券时报e公司写稿机器人“快手小e”完成。)

来源:证券时报e公司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转载于互联网,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1年4月9日
下一篇 2021年4月9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