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测试——概念篇

文章目录

  • 1、衡量软件测试结果的依据—需求
  • 2、测试用例的概念
  • 3、软件错误(BUG)的概念
  • 4、软件的生命周期
  • 5、开发模型和测试模型
    • 5.1 开发模型
      • 瀑布模型(Waterfall Model)
      • 螺旋模型(Spiral Model)
      • 增量模型和迭代模型
      • 敏捷模型
    • 5.2 测试模型
      • V模型
      • W模型

1、衡量软件测试结果的依据—需求


满足用户期望或正式规定文档(合同、标准、规范)所具有的条件和权能,包含用户需求和软件需求。

IEEE定义:软件需求是 (1)用户解决问题或达到目标所需条件或权能(Capability)。 (2)系统或系统部件要 满足合同、标准、规范或其它正式规定文档所需具有的条件或权能。 一种反映上面(1)或(2)所述条件或 权能的文档说明。它包括功能性需求及非功能性需求,非功能性需求对设计和实现提出了限制,比如性 能要求,质量标准,或者设计限制

在多数软件公司,会有两部分需求,一部分是用户需求,一部分是软件需求
:可以简单理解为甲方提出的需求,如果没有甲方,那么就是终端用户使用产品时必须要完成 的任务。该需求一般比较简略
:或者叫功能需求,该需求会详细描述开发人员必须实现的软件功能

大多数公司在进行软件开发的时候会把用户需求转化为软件需求开发人员和测试人员工作的直接依据就是软件需求

软件需求是测试人员进行测试工作的基本依据


需求是测试人员开展软件测试工作的依据
在具体设计测试用例的时候,首先需要搞清楚每一个业务需求对应的多个软件功能需求点,然后分析出每个软件功能需求点对应的多个测试需求点,然后针对每个测试需求点设计测试用例。
过程如下,业务需求—>软件功能需求点—>测试需求点—>测试用例

软件测试——概念篇
步骤动作: 期望的结果:
进入注册页面,选择注册 系统展现注册页面
输入符合要求的单位名称、单位邮箱、密码、确认密码、组织机构代码、验证码,并确认同意》《用户注册协议》,提交注册信息 系统进行注册操作,发送激活邮件。注册成功后,跳转到注册成功页面,并提示用户进行激活操作
进入注册用的邮箱,进行激活操作 激活成功
用注册的邮箱和密码,进行登录操作 登录成功,系统展示欢迎页面
测试方式 手工
重要性 重要
测试环境 CHROME,IE10+
测试前提 系统运行正常,邮件服务器已开启
功能模块 注册登录

测试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以下问题:

1.不知道是否较全面的测试了所有功能
2.测试的覆盖率无法衡量
3.对新版本的重复测试很难实施
4.存在大量冗余测试影响测试效率

测试用例的产生就是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

3、软件错误(BUG)的概念

  1. 当且仅当规格说明是存在的并且合理,软件功能与需求规格说明不相符合,这就是软件错误
  2. 当需求规格说明书没有提到的功能,判断标准以最终用户为准:当程序没有实现其最终用户合理预期的功能要求时,这也是软件错误

软件测试——概念篇

瀑布模型在软件工程中占有重要地位,是所有其他模型的基础框架。瀑布模型的每一个阶段都只执行一次,因此是线性顺序进行的软件开发模式

优点

1.强调开发的阶段性
2.强调早期计划及需求调查
3.强调产品测试

缺点

1.依赖于早期进行的唯一一次需求调查,不能适应需求的变化
2.由于是单一流程,开发中的经验教训不能反馈应用于本产品的过程
3.风险往往迟至后期的测试阶段才显露,因而失去及早纠正的机会

瀑布模型的一个最大缺陷在于可以运行的产品很迟才能被看到。这会给项目带来很大的风险,尤其是集成的风险。因为如果在需求引入的一个缺陷要到测试阶段甚至更后的阶段才发现,通常会导致前面阶段的工作大面积返工,业界流行的说法是:“集成之日就是爆炸之日”。尽管瀑布模型存在很大的缺陷,例如,在前期阶段未发现的错误会传递并扩散到后面的阶段,而在后面阶段发现这些错误时,可能已经
很难回头再修正,从而导致项目的失败。但是目前很多软件企业还是沿用了瀑布模型的线性思想,在这个基础上做出自己的修改。例如细化了各个阶段,在某些重点关注的阶段之间掺入迭代的思想。

在瀑布模型中,测试阶段处于软件实现后,这意味着必须在代码完成后有足够的时间预留给测试活动,否则将导致测试不充分,从而把缺陷直接遗留给用户

螺旋模型(Spiral Model)

一般在软件开发初期阶段需求不是很明确时,采用渐进式的开发模式。螺旋模型是渐进式开发模型的代表之一

螺旋模型对于那些规模庞大、复杂度高、风险大的项目尤其适合。这种迭代开发的模式给软件测试带来了新的要求,它不允许有一段独立的测试时间和阶段,测试必须跟随开发的迭代而迭代。因此,回归测试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

软件测试——概念篇
scrum的基本流程如上图所示:
  • 产品负责人负责整理user story,形成左侧的product backlog
  • 发布计划会议:product owner负责讲解user story,对其进行估算和排序,发布计划会议的产出就是制定出这一期迭代要完成的story列表,sprint backlog。
  • 迭代计划会议:项目团队对每一个story进行任务分解,分解的标准是完成该story的所有任务,每个任务都有明确的负责人,并完成工时的初估计。
  • 每日例会:每天scrum master召集站立会议,团队成员回答昨天做了什么今天计划做什么,有什么问题。
  • 演示会议:迭代结束之后,召开演示会议,相关人员都受邀参加,团队负责向大家展示本次迭代取得的成果。期间大家的反馈记录下来,由po整理,形成新的story。
  • 回顾会议:项目团队对本期迭代进行总结,发现不足,制定改进计划,下一次迭代继续改进,已达到持续改进的效果。

5.2 测试模型

随着测试过程的管理和发展,测试人员通过大量的实践,从而总结出了不少测试模型,如常见的V模型、W模型、H模型等。这些模型与开发紧密结合,对测试活动进行了抽象,成为了测试过程管理的重要参考依据。

V模型

软件测试——概念篇
W模型又叫双V模型,W模型增加了软件各开发阶段中应同步进行的验证和确认活动。W模型由两个V字型模型组成,分别代表测试与开发过程,图中明确表示出了测试与开发的并行关系。测试的对象不仅是程序,需求、设计等同样要测试,测试与开发是同步进行的

优点:有利于尽早地全面的发现问题。例如,需求分析完成后,测试人员就应该参与到对需求的验证和确认活动中,以尽早地找出缺陷所在。同时,对需求的测试也有利于及时了解项目难度和测试风险,及早制定应对措施,显著减少总体测试时间,加快项目进度

缺点:需求、设计、编码等活动被视为串行的;测试和开发活动也保持着一种线性的前后关系,上一阶段完全结束,才可正式开始下一个阶段工作。无法支持敏捷开发模式。对于当前软件开发复杂多变的情况,W模型并不能解除测试管理面临着困惑

来源:你好,冯同学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转载于互联网,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2年8月23日
下一篇 2022年8月23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