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测试基础理论整理

软件测试师担当“质量管理”的角色,及时地纠错,及时地更正,保证产品正常运行。

一、什么是软件测试/h1>

经典定义:测试是为发现错误而执行程序的过程。

IEEE定义:使用人工或自动的手段来运行或测量软件系统的过程,以检验软件是否满足规定的要求,并找出与预期结果之间的差异。

二、软件测试对象/h1>

软件测试对象包括:程序、需求、功能、设计等等。

软件测试基础理论整理

4、缺陷具有群集特性,系统的缺陷可能集中在某一小块代码的bug里。

5、测试的杀虫剂悖论。如果一直用同一种测试案例来进行测试,那么很容易存在不同类型的bug,应该对系统进行评估,并用不同的案例进行测试。

6、测试的二八原则。考虑到测试效率,应该用80%的时间精力对20%的重要的模块进行测试。

7、测试活动依赖于测试背景。针对金融银行方面系统的测试着重在安全性,针对通信方面系统的测试着重在系统稳定性、大数据方面。

四、软件测试的分类

1、按软件内容结构和实现:

1)白盒测试:已知产品的内部工作过程,可通过测试证明每种内部操作是否符合设计规格要求,所有内部成分是否经过检。

2)黑盒测试:已知产品功能设计规格,可以进行测试证明每个实现的功能是否经过检查。

3)灰盒测试:介于白黑之间,在关注输出正确的同时,考虑内部的实现逻辑。

2、按照是否执行程序:

1)静态测试:不执行程序本身,反通过分析或检查源程序的语法、结构、过程、接口等。

2)动态测试:运行被测程序,检查运行结果与预期结果的差异

3、按照开发阶段:

1)单元测试:是针对软件设计的最小单位——程序模块,进行正确性检验的测试工作,一般包括逻辑检查、结构检查、接口检查、出错处理、代码注释、输入校验、边界值检查。

2)集成测试:在单元测试的基础上,将所有模块按照设计要求组装进行测试。

3)系统测试:把已确认的软件纳入实际环境中,与其他系统成分组合在一起进行测试。

4)验收测试:产品发布前进行的保证用户能正常使用的测试过程。

4、按测试目的:

回归测试、压力测试、性能测试、稳定性测试、其他专项测试。

五、测试模型

1、V模型 软件测试基础理论整理

相对于V模型,W模型更科学。W模型是V模型的发展,强调的是测试伴随着整个软件开发周期,而且测试的对象不仅仅是程序,需求、功能、设计同样要测试。测试与开发是同步进行的,从而有利于尽早地发现问题。
局限性:W和V模型都把软件的开发是为需求、设计、编码等一系列串行的活动,无法支持迭代、自发性以及变更调整。

3、X模型 软件测试基础理论整理

软件测试过程活动完全独立,贯穿于整个产品的周期,与其他流程并发地进行,某个测试点准备就绪时,就可以测试准备阶段进行到测试执行阶段。软件测试可以尽早地进行,并且可以根据被测物的不同而分层次进行。

各模型的特点:

1、V模型——非常明确地标注了测试过程中存在的不同类型的测试。
2、W模型——非常明确地标注了生产周期中开发与测试之间的对应关系
3、X模型——指出整个测试过程时探索中进行的。
4、H模型——软件测试是一个独立的流程,贯穿产品整个生命周期,与其他流程并发地进行。

来源:baby mountain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转载于互联网,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19年2月2日
下一篇 2019年2月2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