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个人总结

2019


原本想在12月底就写一下总结的,但是12月底一直在忙一个紧急版本,如今到年前最后一周了,该发的版本都发了,也没啥紧急的任务要做,恰逢周六,静下心来总结一下我的2019吧。

2019算是比较平凡而意义重大的一年,所谓平凡,回望全年,Nothing special,按部就班的毕业,按部就班的进入工作岗位,按部就班的进度人生;而所谓意义重大,仔细想想,从校园到社会,虽然没啥惊喜,但也算是人生中承上启下的新节点,还是蛮有意义的。

总结下来,2019年算是围绕两个主题展开:毕业入职

毕业


前半年基本上在忙毕业的事,因为实验室的缘故,研一研二没有任何论文产出,All in 老板项目。好在老板人品还挺好,好好听话干两年活,虽然没学到任何有用的东西,但是最后保毕业,不算太差吧。

毕业前想起来刚入学的凌云壮志,那个时候读研的目标很明确,一心想要做科研,想读博,想当老师。2年过去了之后,发现自己当初的梦想都喂了狗,这其中,一半拜导师所赐,没错,导师摧毁了我科研的梦想;一半则是自己不够给力吧,倘若当初自己再强一点考上一志愿,而不是被迫调剂,也就不会沦落至此了吧。然而生活的残酷与精彩就在于,凡事一旦选择,便再无从头再来的可能。

好在我逆商还行,总能在自己没得选的时候及时的调整好不合时宜的心态,并在被动选择中做出自己的选择,科研不成,做个码农也不错,或者说,做个技术大佬也是一件很有难度、很有追求、很有意义的事。

于是磕磕绊绊一路走了过来,被导师当做小白鼠一样忽悠去做开发,把论文中的理论转换成产品(然后去申项目,你懂得),把算法落地到实处,虽然当初做的东西都很low很扯很没有意义,但是想想自己能够在无人指引的情况下,从零开始,把一个最终近万行的项目一点一点堆起来,从Windows端到Android端,面面俱到并越来越好,然后去参加各种各样的比赛,体验、试错、屡败屡战,到最终获奖,从校赛到省赛……这个过程,自己还是挺满意的吧。

毕业最后一年并没有太大难度,虽然前后经历了教育改革和翟天临事件,但还好是有惊无险。半年多时间,先后水完一篇专利和一篇很水很水的小论文,然后在此基础上再水完大论文,算是达到毕业要求了,最后答辩也是波澜不惊,答辩主席对我工作评价还挺高的,算是给自己研究生3年画上一个完整的句号吧。虽然自己科研很水,但是最后大论文写了60多页,还是蛮感动的,沉甸甸的,那是我逝去的青春。上一次写这么多的word文档还是研二参加互联网+大赛的时候,和几个师弟师妹合力写完了80多页的项目规划书,今生余年,大概不会再写那么多字了吧。

入职


其实挺意外的,没想到自己最后会来这里上班,更没想到自己本来心心念的C++算法落地岗位,最后阴差阳错的成了Android客户端开发。

刚入职的那段时间内心挺难受的,第一次感受到一种莫名的恐惧和惶恐,不知道是调岗带给我的压力,还是业务上的压力,或者说,第一次进入社会的那种不安与焦虑,对未知的惶恐,对未来的迷茫……种种种种,总之最开始那段时间每日都如履薄冰,但如今看起来,其实挺无所谓的,很多时候,让我们感到恐惧的,不是恐惧本身,而是我们自己。没什么好担忧的,莽就行了。

不知道是不是研究生期间运气太差了,否极泰来,入职之后好运不断,先是调到了最核心的业务组,部门福利好的一批。然后又分配了业内最牛逼的导师,带我的几个同事都是那种【平时只有在网上才能见到的】大神,从工作到生活,无论是技术上还是为人处世上,都受益匪浅。研究生期间总是渴望着能有一个大佬带我飞,如今算是终于遇见了。希望这次能把握机会,快速成长。

入职半年,没啥工作输出,更多的时间是在熟悉业务逻辑,给各位大佬打打后手,写写UI,一方面是自己刚从C++转过来,太菜了,复杂的逻辑不敢让我写(会拉低整个组的指标),另一方面,我们组的业务逻辑实在太复杂了,50万行代码……教你做人。

个人成长上,算是短时间内实现了Android的转型吧,啃了几本大厚书,该看的书和教程,基本上都刷一遍了,但有些比较深的内容需要经年累月的熟练使用才能有更深刻的理解,目前还处于懵逼状态吧,但一般性业务基本上都能独当一面了。

感觉与在学校不同的是,工作上所学到的不仅仅是XXX开发的技能,更多的是一种工业化标准,这个难以一言蔽之,概括来讲大概就是——

  • 代码规范。我之前对代码规范的理解仅仅是命名规范,但实际上代码规范涵盖的方向十分全面,解决一个问题可能有一万种方法,但是如果要一群人来做的话,就要选定一种最合适的解决方法,这个规范包括设计思想实现思路,具体来讲,写代码要用哪些框架、遵循哪些设计模式、如何避免模块间耦合、怎么写是最合理的……都是要慎重考虑的,因为这些都极大程度的影响解决问题的复杂度。
  • 业务流程。一个业务需求,从诞生到落地,经历了很多环节:从策划到评审,从开发到测试,接口联调、线上问题、数据分析等等,中间N多环节,要跟不同部门的同事打交道,一起来分析解决问题,对各种工具的运用,对各方面的协调,这些都是在学校前进所经历不到的。
  • 跨部门协作。在学校写一个XXX系统,可能到前端到后端,需求、UI、客户端、服务端、测试……所有工作一个人就干完了,那往往是因为系统不够大、不够复杂、做的不够精致。实际的产品输出,往往每个细节都要追求极致,所以岗位就会不断细分,前端可以分交互设计师、UI设计师、客户端开发,而后端的服务器又可以根据功能类型分为好几种……所以跨部门协作就变得很重要,我所见过的大佬,无一例外都是交流上的高手。

总的来说,工作了之后,技术是立体的、多维的,不是一个点。我记得我当初本科的时候学《软件工程》《项目管理》这些课感觉贼无聊,不仅无聊而且十分扯,但当我真正进入工作岗位的时候发现软件工程是如此鲜活,许多课本上的概念应用到实际当中,作用是如此巨大,果然,大牛们必胜总结出来的经验没有一点是多余的,只是我境界达不到罢了。

还有一点感触比较深刻就是《设计模式》,最开始看设计模式只是因为面试会问到,或者人人都说这个重要,所以才去看的。但是说实话,我当初看的时候感觉太抽象了,甚至很多模式都有一种宛如智障的感觉。但当你真正深入到大型项目中,真正大量阅读Android源码之后,你才会发现这些设计模式的经典之处,合理之处,以及无可取代之处。你可能会在某个抓耳挠腮阅读源码的午后,浑浑噩噩的脑袋忽然间灵光一闪,一拍大腿,大喊一声 “唉来是这样!”,设计模式的魅力大抵如此。

总结


2020年第一个月已经快要结束了,时间真快,不过今年开局还是蛮好的,先是工作上能够独立输出版本了,然后部门年会和公司年会上分别中了一等和特等奖,这可能是我继阴阳师之后,最欧的一次了。回顾2019,一切如计划中进行,期待2020能够厚积薄发,有更多精彩发生。

来源:大山喵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转载于互联网,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0年1月16日
下一篇 2020年1月16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