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试感悟(针对手动、黑盒)(转)

水因地而制行,兵因敌而制胜——测试感悟(针对手动、黑盒)

北大方正技术研究院 李守亮

19996

编者按:这是一篇好文章,不在于他的文笔,而在于他的用工作,用心总结。是他的工作经验和心路历程的记录,值得大家学习

一直以来,总想写一写关于测试方面的文章。今天,真的接到这个题目时,却欲言又止,迟迟不能落笔。在这里,我也只将自己的实际经验介绍给大家,抛砖引玉,和大家共同探讨。

刚开始做测试的同事会有一种感觉,认为测试实际上是在充当这个产品的第一用户。也有人认为,测试其实很简单,没有什么技术可言。

其实,测试说易也易,因为进入门槛低;说难也难,因为测深测精不简单。黑盒测试很讲究策略,测试也是一门学问。

初涉测试的心路历程

        对测试的认识,每个测试人员都有一个过程。我对测试的认识,在每个阶段各不相同,其中也走了不少弯路。在此,我用第三人称把自己对测试工作的认识过程写出来,希望后来的同事能从中得到启发。

第一阶段学习+验证

对于新来的同事,刚刚涉及测试,往往踏不下心来。感觉测试是件没完没了地事情,并且单调重复、枯燥乏味,没有激情、没有成就感。这是很正常的现象,刚进入一个新的岗位,总有一个适应过程。

在这一阶段,新员工需要做的事情是,先学会使用所测的软件,熟悉他的每一个功能,弄清楚每一个功能的正确效果应该是什么后才开始尝试着去找一些肤浅的问题。这一阶段的感觉是:测试实际上就是验证产品每个功能的有效性。新员工这一阶段虽然不太出成绩,但却很重要,因为这是以后工作的基础。

第二阶段与开发对立的误区

   当熟悉了所测产品的功能,并且找到测试的感觉后,就开始较深入地测试了。

在这一阶段,新员工会逐渐发现一些严重的BUG。当看到自己发现的问题被解决后,才真正感觉到自己在参与产品的生产。渐渐地,渐渐地,就会感觉到测试其实也挺有趣。尤其是发现一些死机或特别严重的错误时,有时会兴奋上几个小时。这是他进入状态的必然过程。

此时,他对测试的认识是:测试,就是要找出产品的缺陷,是证明当前产品不可用的一种行为。这一阶段非常值得注意!很多软件公司常说:开发和测试的行为是对立和矛盾的,这实际上是测试工作的误区。

第三阶段与开发主动配合

   随着测试经验的积累,对工作的认识也逐步深入。最后,他会发现,开发和测试之间,本质上是一个合作的过程,目标本是一致的。都是为了尽量减少发布产品中的错误,达到用户可接受的程度。于是,他会更多地站在用户角度考虑问题,测试的目的也越来越明确,工作也越来越主动。

第四阶段责任感+验证

   当经历了产品的几个生命周期之后,从不断的需求、开发、维护、升级循环过程中,逐渐认识到,测试实际上是降低产品风险的一种行为。逐步认识到,测试介入的环节越早,风险也就越小。

在和最终用户多次打交道,亲身体验用户的心情之后,油然而生出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对测试的理解也随之升华为一种产品意识:测试工作和研发工作,实际上是一种荣辱与共的关系,取得的成绩和造成的失误,其荣誉和责任是同等的。此时,当他发现一个致命的错误或缺陷时,第二阶段的那种兴奋也许只会存在3秒钟。此时的他,更多考虑的是怎样帮助研发组尽快地把该问题解决掉。在这一阶段,测试工作中更注重产品的实用性和易用性。

   从学习阶段对产品的验证,到与研发的对立,到主动地和研发配合,到一种责任感使命感自发地对功能的验证,这是一个高级测试人员所必然要经历的一个心路历程。  

测试中的几种思维方式

   测试能否出成绩及测试工作的优劣,与个人的素质和修养有关。

测试工作说易也易,只要认真、负责,就能做出一些成绩。但说难也难,测试讲究很多方法和策略,要测的精,问题定位的及时准确,规律找的准确有效,那是需要下一番功夫的。在此,我把测试中常用的几种思维方式共享如下:  

正向思维  

         在测试一个产品之前,需要做的重要事情是,熟读产品的设计文档,详细了解每个功能的正确效果。然后针对每个模块,顺着程序员的思路,逐个验证,以验证测试功能的有效性。这是以后深入测试的基础,也是做自动测试的前提。

         搞清楚每个模块是干什么的,弄清楚正确的效果,才知道什么是错误的。这是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如果在这方面不下功夫,也就很难测试出有价值的BUG。因为,很明显的错误结果可能就在你眼前大摇大摆地经过,而你却认为这是正确的!我就曾经一度陷入这一误区,好在很快地补上了这一课。  

逆向思维  

         关于逆向思维,我有两种解释,一是针对开发人员。

开发人员在调试或自测时,总爱顺着已有的思路进行。所以,在很多情况下容易忽略自己所犯的错误,例如边缘条件检查,异常处理等等。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是因为你可以跳出他的思维定式,从另外的角度来思考问题。所以,只要你肯动脑筋,不按他的逻辑进行检测,就一定能找出许多破绽。  

关于逆向思维的第二种解释,是针对具体问题。

当发生严重问题时,首先要保护好现场,然后努力地回忆,努力地理清思路。要善于从错误现象的最后一步往前倒推。例如死机问题,仅一个现象并不能说明问题,关键要找出它的规律。规律有时是最后一步操作导致,而有时则是前几十步操作的累加,这需要我们追忆刚才的几十步操作,并大胆怀疑其中的疑点,有目的的undoredo。这一招叫顺藤摸瓜,抓住规律的尾巴,从最后一步开始。  

跳跃性思维  

         我也称它为联动思维。

有时,一个问题表现出来的现象和问题的本质会差着十万八千里,这类问题的规律也极难准确地捕捉到。处理这类问题,需要有扎实的测试基本功,并对产品非常地熟悉,才能把表面上毫不相关,却有着千丝万缕关系的孤立的两点联系起来;才能从一处错误得到启示,联想到其他模块也可能存在类似的问题……  

关于测试技巧  

黑盒测试,尤其是手工黑盒测试的业绩,有七成决定于个人因素。

测试需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要有主人翁精神。任何工作只有敬业才能做出成绩,工作主动了,自然会得到回报。  

在很多情况下,问题的现象出现了,但规律却不明显。当问题提交后,在开发那里却死活不能重现,这种情况是很尴尬和无奈的。所以,作为一个出色的测试工程师,仅仅捕获到问题的现象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找到其规律,甚至弄懂它更深层次的原因。

遇到这类问题怎么办多人可能就此放弃了,因为说他是无规律或不能重现事件。在我看来,这种说法是错误的。我认为,一定要树立起一个观念,那就是:来源:applejuzi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转载于互联网,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09年11月23日
下一篇 2009年11月24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