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学中开展软件类讨论组一些想法

这个事情最早是我们团队的马博士提出来的,大意是希望团队中软件方向的学生能有一个交流的机会,相互学习,相互带动。

后来陈博士表示支持,这个事情就开始准备,我本人也希望团队中的成员能营造起这样一种学术的氛围,前面也努力过,有些教训和想法,贴出来,大家多提意见。

其实学生报告的方式我也尝试过,应该是陈博士在教育部学位中心的那段时间,当时带着软件方向的研究生和本科导师制的学生一起做过这种尝试,当时是每个学生报一个题目,每周一次,报告完大家讨论,我感觉效果不好,学生基本上是念ppt,后来也稍微改进了一下,每个人设计一个实验,大家跟着做一下,最终结果基础好的学生讲的内容太难,基础不好的学生讲的内容太容易,没有营造起整体学习的那种氛围。   教训:软件方向的所有学生都听一个内容,这种一刀切的方式不现实,原因很简单:学生基础差别大,没有共同语言,不论谁主讲都是一种“摧残”。   我的想法是:编程不是先学后做的,而是在做中学的。   我的建议是:任务驱动——老师推,学生做。老师把握方向,学生为主完成。 把学生分成几个组,每个组技术好和技术差的平衡一下,老师把目前咱们团队的做完的或者没有做完的项目,进行分解任务,根据任务去讨论和学习。每个老师带1-2个组,小讨论以组为单位,时间不固定,大讨论所有同学参与,每周或每两周组织一次,各组汇报自己的进展,讲解关键技术,营造一个竞争的氛围。   我给这种方式起了个名字:计划统筹下的市场经济体制。上层老师抓,就行计划经济一样,把时间资源都规划好,起好推动和监督作用;下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自主学习,自主讨论,关键问题老师参与决策。   举个例子: 最近半年带了几个网络和计算机的本科生,大家就做一个项目(手机基站定位,程序分三块,一块是android手机端,一块是socket端接收手机端数据,一块是web端调用百度地图展示位置),大家总能找到自己感兴趣的领域,我根据学生的兴趣,分了两组,手机端和服务器端,技术好的学生负责一些关键技术和整体架构,技术不好的同学先负责查资料,写些测试类的程序(基本上都是网上能找到的,现成的程序改一下就行的),每天都有汇报(程序提交svn,检查),每周都要看进度,到现在为止,效果还可以,基本上能完成一个项目,有些地方实现的比我自己实现的还要好,学生整体能力也能提高。   个人想法,仅供参考。

来源:itjoy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转载于互联网,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13年4月4日
下一篇 2013年4月5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