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车竞赛技术报告 | 节能信标组 – 华南理工大学 – 华工雨花队

▲ 图3.1 车模整体外观图

3.2 传感器的设计安装

??整车传感器包括:灰度摄像头;9轴传感器;电机编码器。

3.2.1灰度摄像头的安装

??使用三角结构,将摄像头架设如图。

▲ 图3.5 BMX055传感器

3.2.3编码器的安装

??编码器使用电机自带编码器,安装于电机后轴,获取电机的旋转信息。

▲ 主控板安装

3.3.2电源驱动板的安装

??电源驱动板的主要功能是将超级电容的电压升降压至12V供电机使用,通过H桥电路控制电机的快慢,达到对车模速度的控制目的。该板并不需要进行人机交互,故放置于主板下层是合理的。

▲ 超级电容板安装

3.3.4充电板的安装

??充电板体积较小,故安装于车模前部,与充电线圈相连接,同时连接后部的超级电容组,充电时为其补充电能。

▲ 整体设计效果图

3.4.1车身设计

??车身使用3D打印技术打造,使用尼龙材料,强度与韧性符合负载强度需求。

▲ 万向轮实际安装图

▲ 电机与后车轮安装实际图

▲ 裸板实物图(正)

▲ 主板实物图

4.2.1 电源管理模块

▲ MCU最小系统原理图

4.2.2 人机交互模块

▲ 人机交互原理图(2)

??人机交互部分采用了一块IPS屏幕显示信息方便之后的调车,同时还采用了一个蜂鸣器以便在车运行时了解车的状态。另外采用了一个五向开关和一个4位拨码开关实现调参,其原理是当某一个开关被触发时会在对应端口产生一个低电平,再经过74HC148这款八线三线优先编码器编码在单片机的对应端口产生信号,从而被单片机检测到并配合相应程序实现特定功能。通信部分是采用了NRF方案,最后还设计了一个SD卡的接口,方便获取摄像头采集到的数据。

4.2.3 传感器模块接口

智能车竞赛技术报告 | 节能信标组 - 华南理工大学 - 华工雨花队

4.2.4电机模块接口

▲ 电源驱动板裸板图

▲ 电机驱动电路原理图

▲ 无线充电电路原理图

▲ 龙邱科技接收线圈商品图

??串联绕制电感使用的是200Litz线在T106-2磁芯上绕制21匝而成,电感值约为6.1????。

▲ 5串3V,50F法拉电容实物图

4.4.3充电电路参数的计算与调整

??设接收线圈电感值为??0,输出电感值为????,并联电容值为????,串联电容值为????,LCC基本电抗??0=??0??0,谐振频率??0=150??????。 通过公式 ????=??02????0 ????=12????0??0 ????=1(2????0)2(??0?????)

??初步计算得输出串联电感????=3.5????,并联电容值为????=320????,串联电容值为????=110????。

??由于该套参数设计的电流值仅为3A,假设接收效率为50%,即最大接收功率为36W,则需超级电容充到12V才能达到最大功率,充电速度太慢。因此需增大充电电流,在接收线圈不变的情况下,即减小基本电抗??0,由上述公式可得,应减少输出电感值????,增大并联电容值????。经过实验,当输出电感值为????减少,即绕制线圈匝数减少,充电的电流却大大减小,不能达到预期效果,猜想可能是Litz线匝数会影响充电电流上限值,因此最终做了一个均衡,同时增大并联电容值????和输出电感值????,虽然偏离谐振参数,牺牲一定的充电效率,但换取更大的充电电流,最终使总体充电功率得到提升。

??经过尝试,最终的充电电路参数分别为输出串联电感????=6.1????,并联电容值为????=469????,串联电容值为????=110????。最大电流输出约为8A,在5V左右便能达到最大功率接收,5串50F超级电容从0V-14V平均充电功率约为37W,充电效率约为50%。

 

第五章 智能车控制软件设计


5.1软件系统框架

??控制系统由四个模式组成,每个模式包含主循环部分和中断部分,如下图所示。

▲ 模式切换图

??1. 电量充足时,系统主要在主模式和寻灯模式之间切换,看到灯则切入主模式,看不到灯切入寻灯模式。
??2. 电量不足且车模接近信标灯时切入停车充电模式,低速接近信标灯直至稳稳地停在灯上充电。
??3. 充满电后自动切回主模式。

5.4图像采集与处理

??我们使用总钻风摄像头作为图像采集的传感器,使用大津法将采集到的灰度图像转为合适的二值化图像,然后进行列扫描和行扫描判断白点数量多寡,从而确定信标灯的坐标centerX和centerY。上半图为灰度图像,下半图为二值化图像。

▲ 位置解算示意图

??如上图所示,根据两次近灯处的偏航角及上一次信标灯上车模的转向,我们可以计算出车模按照上一次转向转过了多少度角,若差值超过一定的阈值则反转此次的转向,反之则延续上一次的转向。

5.6电机PID控制

??PID控制是控制工程中应用最为广泛的调节器控制规律。问世至今70多年,它以其结构简单、稳定性好、工作可靠、调整方便而成为工业控制的主要技术之一。PID控制主要由比例、积分、微分三个部分组成,单位反馈的PID控制原理框图如下图所示。

▲ AURIXDevelopmentStudio的开发界面

6.2调试过程

6.2.1图像调试上位机

??要分析车模在行驶时的摄像头实时信息,必须采集小车在行驶过程中灰度摄像头的实时数据,我们采用的是用SD卡存储图像数据,然后用电脑图像调试上位机分析。它是调试的必备工具,包括软件和硬件部分。
??1)硬件方面
??硬件上设计SD卡槽,连接单片机的SPI接口。单片机接收传来的实时数据并利用SPI通信写入SD卡。
??2)软件方面
??使用C#编写图下调试上位机界面,对SD卡的摄像头信息进行解析,同时在上位机程序内编写图像处理程序,处理SD卡的图像信息,可以在电脑进行脱机调试,寻找跑车时出现的程序缺陷,达到调试改进图像处理程序的效果。

▲ 匿名上位机的波形界面

??连接匿名上位机需要将数据处理成特定协议的数据帧,上位机才能正常地解码,才能显示正常的波形。对此我们在底层程序中写了一个数据传输函数调用库,对数据进行协议处理后再使用UART发送到电脑匿名上位机。其中发送一个数据的子程序如图,发送多个数据的子程序与之类似,可参考源码。

智能车竞赛技术报告 | 节能信标组 - 华南理工大学 - 华工雨花队

 

第七章 模型车主要参数


7.1智能汽车外形参数

  • 长230mm,宽200mm,高330mm

7.2传感器个数以及种类

  • 总钻风灰度摄像头1个
  • 电机编码器2个
  • 9轴传感器1个

7.3赛道信息检测精度、频率

  • 赛道信息检测精度:2mm,频率是50Hz

 

第八章 结语


??一路走来磕磕碰碰,殊为不易。

??最后的两天也目睹了许多他人不尽如人意的结局,想着要是换做是自己在那个位置又该当如何,大概也是心有不甘吧。但我们还是被眷恋的,无论临近之际碰到了怎样令人忧心的问题,结局终归还是令人满意的,就算还是有一丝小小的遗憾,但也能够释然了。回顾这一段不算短的时光,我们的付出最后也带来了我们所期望的结果。

??人生在于体验,我们一直希望能这样做,而我们也一直在努力地践行这样的想法,不断地经历,不断地感悟,丰富自己的阅历,拓宽自己的思维和眼界,不该迷失在自我否定与自我满足中。极尽自己所能去探索和积累,找到自己长期热爱的事物。

??智能车给予了我们许多很独特的东西,无论是是物质上的还是精神层面上的,名利有,成长亦有。也让我们学会了当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之时,应当抛却许多执念和偏见,望见更加广阔的天空,看见真正本质的东西,体验这人世间许许多多的风景,得到新的感悟并持续地发展。

 

参考文献


[1]蔡栩嘉,刘海刚,陈冠成,李勇祥,庄越.摄像头智能小车设计与控制算法研究[J].工业控制计算机,2018,31(12):98-101.
[2]颜循进.恩智浦杯全国智能车竞赛之PID调节[J].科技风,2020(10):263.
[3]卓晴,黄开胜,邵贝贝.学做智能车[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7.

■ 附录

● CPU0代码:

i

nt core0_main(void) {     disableInterrupts();//禁能中断  get_clk(); //获取时钟频率,务必保留  // MID_Buzzer_Init();  //总初始化     Total_Init();  //***********测试所用的初始化函数*******************************************  //    Test_Init_1();//编码器电机初始化测试并显示在IPS上 //    Test_Init_2();//IPS调试界面测试 //    Test_Init_3();//测时序 //   Test_Init_4();//摄像头测试 //    Test_Init_5来源:卓晴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转载于互联网,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1年8月2日
下一篇 2021年8月2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