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中国软件业承接跨国公司外包业务研究 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 10-01-11 15:25:00 ] 作者:李凡 编辑:studa20

  内容提要 软件业外包的发展 在促进软件业升级的同时可以为中国 提供相对稳定的就业机会,是企业 自主创新的必然选择。针对当前软件业外包发展中存在的产业集中度低、人才匮乏、成本优势不足、管理不完善等问题有必要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解决。本文根据分析提出了相应对策,为软件外包业未来发展提供了解决思路。
  关键词 软件业 外包 跨国公司
  
  随着科学 技术的飞速发展,一国的综合国力、经济 实力及政治 地 位等各方面都与IT产业有着越来越紧密的联系,作为Ⅱ产业支柱行业的软件业成为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关键产业之一。为了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保持优 势,控制和减少企业成本以满足对信息技术及信息系统的需求,欧美发达国家选择了在本国以外开发软件,即产生了软件开发的离岸外包业务。所谓外包,即企业为 降低成本、保留核心业务和提高竞争力而将部分业务委托给外部企业的一种商业行为,是社会分工不断细化和技术发展相结合的产物。该业务为中国软件企业的发展 提供了新机会。
  
  一、软件外包发展的意义
  
  (一)软件业外包是中国软件业发展的现实选择。
   发展我国软件产业,应依据我国的基本国情。自主创新是产业发展的最高层次,但需要一定的产业基础作支撑。我国软件产业目前处于国际产业链的中低端,产品 附加值较低,完全强调自主创新没有现实基础。就我国软件业的实际状况而言,国际化水平低是发展的关键瓶颈,而应用软件大规模向国外推广的时机尚不成熟,因 此在安全领域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软件的同时,大力开展外包业务,才能促进软件业走向成熟、走向国际化,给中国软件业的发展带来新的契机。
 

新形势下中国软件业承接跨国公司外包业务研究 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 10-01-11 15:25:00 ]    作者:李凡    编辑:studa20
   软件外包服务在中国尚属摸索阶段,但大幅度的业务增长已经引起广泛的关注。在中央和地方政府对软件外包行业的政策和资金支持下,中国的软件外包市场规模 迅速扩大,软件外包已经成为中国软件出口的主导模式。国际数据公司(Intcma-tional Data Corporation,简称IDC)最新发布的报告《中国离岸软件外包市场2008—2012年预测与分析》显示,近年来,离岸服务外包市场的规模和成 熟度均保持强劲增长态势。2007年,中国离岸软件外包市场规模达19.7亿美元,2001—2007年间几乎每年软件外包市场规模的增长速度都在40% 以上,见图1。
  但从国际外包市场的横向比较来看,中国软件外包规模还是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IDC预计,到2012年中国软件外包的市场 规模将达到89.5亿美元,五年复合增长率达到35.3%。与印度、爱尔兰等国家相比,虽然增长势头迅猛,但还处于比较落后的地位。印度、爱尔兰2004 年时软件外包的市场规模即分别达到114.3亿美元和97.5亿美元,都超过了我国2012年预计达到的规模。
  一般来讲,在全球发包市 场,北美地区(主要是美国)占40%的业务,主要发包给印度;欧洲占30%的业务,主要发包给爱尔兰;日本占10%的业务,主要发包给中国和东南亚国家, 同时菲律宾、巴西、俄罗斯、澳大利亚等也加入了世界软件外包的竞争行列。诸多国家在国际软件外包接单市场上的争夺,给我国软件业发展造成了新的竞争压力。 2007年,中国来自欧美的业务快速增长,同比增长60.6%。但日本市场仍然是中国离岸软件外包的主体市场,占我国总体市场规模的51.8%。在过去的 十年中,日本市场为中国离岸软件外包市场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但随着日本离岸服务业务进入稳定发展期,今后几年内,来自该市场的业务增长速度将会放缓。

  三、软件外包业发展 中面临的问题
  
  (一)企业 规模较小。产业集中度低。
   虽然近年来我国软件产业发展速度很快,软件外包企业数量不少,但企业的规模都很小,产业集中度低,缺少“航母型”的大企业。根据易观国际的最新统计数 据,2008年第三季度,根据厂商软件外包收人进行排名,东软名列第一;第二位和第三位分别为浙大网新和海辉集团。图2显示,前五名软件外包企业市场份额 之和为22.8%,不足全国市场份额的四分之一,总体产业聚集度比较低,集团优势不强。比较而言,印度软件产业园区在外包中的集聚度达到80%以上,而刘 绍坚(2008)通过实地调研却发现北京、上海、大连、西安等主要软件外包城市的集聚度还不到50%。截至2006年底,57.6%的软件企业年营业收入 在500万元以下,超过1亿元的企业不足5%,排名第一的东软集团2008年业务总额也仅为5亿元左右。而印度外包公司早在2006年时平均营业额差不多 就是10亿美金级别为主,前几名已达到30—40亿。
  软件外包企业规模小,使得我国在承接国际软件外包业务时受到一定限制。这是因为企业 规模体现的不仅仅是人数的问题,也从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其在业内的从业时间以及承接业务的能力,规模过小将使得企业在承接大型国际软件外包项目时受到发包商 的质疑。印度目前已有了多个国际软件企业,如Tata,Wipm,Infosys等著名的印度软件外包公司,65%的印度软件公司都具备了承接大型国际软 件开发项目的能力。国内最大软件外包企业东软集团员工总数为14000人,而印度Infosys公司员工总数即达到6万人之多,比较之下,在欧美等大企业 对某些软件业务进行整体外包,须要大量人力时,国内企业的竞争力就显得薄弱了。
  (二)软件人才匮乏。
  人才是软件产业最重要的资源,但国内企业目前的状况是缺乏核心人才梯队,市场开拓能国际经济 合作2009年第5期力弱,人才结构呈现典型的“橄榄状”,即出现高端和低端两头人才匮乏的局面(产业上层的项目经理、系统设计师和管理人才短缺,产业基础的程序员也比较稀少),而处于中层的系统工程师数量却极大膨胀,这对软件外包业的长期发展非常不利。
  与此同时,高校教育 与企业实际需求的脱节导致了软件专业毕业生缺乏符合企业实践要求的编程能力,而绝大部分企业对于在职员工的人员培训不太看重。“中国 软件人才生存状况”调查发现,60%的国内软件企业没有对员工提供必要的职业规划。高校教育存在的问题与企业培训缺失双重问题共同加剧了技术人员紧张的状况。
  (三)管理不完善。
   软件企业在日常的项目沟通、执行过程中不按照规定的制度进行。中国软件业在管理中对规范性要求不高,很多时候比较随性,不遵守固定的管理流程。在世界软 件业中,美国梅隆·卡耐基大学软件工程研究院研发的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简称CMM)等级证书深具权威性。CMM在帮助企业改进内部过程的同时,通过其高 效的管理方法使企业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和用户满意度。欧美发达国家在选择软件外包承接商时,对该证书的取得与否非常重视。中国目前仅有29家软 件企业获得了CMM5(CMM15)级评估,而印度则有上百家计算 机软件公司获得了5级证书。
   从软件企业的宏观管理角度来说,行会对企业运营过程实施统一调控、管理的力度不够,同类软件企业重复开发现象较严重,专业化分工尚未形成。在面对国际大 项目时,仅仅通过竞相杀价的手段进行恶性竞争,扰乱了正常的软件外包市场。2006年年底,为了争取全球最大的发包企业通用电气的订单,一家中国供应商将 外包价格下调40%,不惜采用负利润手段抢单,却没有受到行会的惩罚。这种情况如果长期持续,将导致整个行业的利润率下降。目前,印度公司软件外包的利润 率平均为22.93%,而中国企业的利润率仅为7.42%。
  (四)成本优势不明显。
  第一,工资成本优势受到挑战。降低成本 是软件开发离岸外包的首要原因。低廉的人才成本一直是中国软件业在外包领域的优势,但近年来软件外包企业聚集城市如北京、上海等地的工资上涨幅度较大。北 京软件业年平均工资从2006年的69006元上涨到2007年的80973元,上涨幅度为17.34%;同期,上海软件业年平均工资从59952上涨到 68384元,上涨幅度为14.06%。软件业工资水平的上涨使得中国相比于菲律宾、越南等亚洲新兴软件业外包国家的成本优势降低。
  第 二,隐性成本值得关注。除了比较容易引起关注的工资成本外,外包业务中还有容易被忽视的隐性成本。软件外包业的产成品是无形的,企业在承接服务的过程中必 须有顾客的参与,因而服务的质量、与顾客的沟通效果显得尤为重要。财富500强公司的前90名在考虑外包风险时候首要考虑的是服务质量,其次就是文化的适 应度。这两个因素所涉及的隐性成本或多或少都与语言因素紧密相关。一些跨国公司发包企业认为中国的英语 水 平只是做到认识字母,但并没有理解英语,而印度、爱尔兰在语言和文化认知度方面却得到了跨国公司的认同。其中爱尔兰根据欧洲地区需要二十多种不同语言的软 件市场,将外包企业定位为美国软件公司产品、欧洲化版本的加工基地,成为美国公司进入欧洲市场的门户和集散地,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占领欧洲软件外包市场。中 国企业由于语言、文化与欧美发达国家的距离较远所引起的隐性成本上升必须予以重视。
  
  四、发展软件外包业的对策
  
  (一)充分利用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大力发展中国软件外包业。
  从全球宏观层面上来看,金融 风 暴在全球蔓延,软件业跨国公司更需要通过降低人力成本减少企业开支,尽可能的增加利润。印度软件外包的十年繁荣带来了软件人员工资平均每年11.5%的上 涨,高于中国软件业员工工资平均每年上涨7.5%的速度,加之原本印度软件人员工资水平就高于中国,这个显性的成本差异不可谓之不大。在欧美跨国公司极力 控制成本的时候,中国企业如果能适时提供物美价廉的人才,在软件外包业的竞争中具备优势。对于菲律宾、越南等在软件外包发展中的价格更为低廉的“后起之 秀”,中国软件企业则应充分发挥已有的外包项目经验优势,抢占市场。总之,将价格和经验两种组合优势充分发挥好,是在金融危机下的明智选择。
  印度最近的政治 、 经济形势不太稳定在某种程度上增强了中国企业在软件外包业的竞争力。绑架事件后,印度处理危机事务的能力受到强烈质疑,跨国公司开始为在该地投资的风险进 行重新考量。印度外包巨头萨蒂扬公司、威普罗等公司传出的经济丑闻,更加影响了其在软件外包市场的形象。另外,美国跨国公司的软件业多属于整体外包,对印 度的软件业依赖过强,为了避免软件外包承接商联盟优势的形成,也在考虑将部分IT软件业外包给印度以外的其他国家。据PC预测,以2009年800亿美元 全球软件外包份额推算,美国计划从印度转移出来大约65亿美元,这对于中国软件外包企业无疑是个利好消息。
  (二)加强软件外包企业内部管理和外部管理的协调统一。
   企业内部管理与国际惯例接轨。软件外包企业应按照ISO9000体系和CMM体系实施生产经营管理,并聘请独立的第三方对软件进行测试验证,提升中国企 业软件产品的服务质量和国际形象,增强其在外包市场上的竞争力。大企业在从事软件工程项目的同时,应逐步形成以产品开发为核心,以专业服务体系为依托的发 展模式,争取在国际外包市场中取得大型软件产品开发项目,最终形成规模,成为业内的“领头羊”。
  行会切实发挥自身作用,规范国内市场竞争秩序。软件业内部企业间的激烈竞争是经济规律 的 内在体现和客观现实,本身无可厚非,但行会应正确处理、协调和规范这种竞争关系,制定合理的、有力度的保证制度,维护行业整体利益。对于那些随意破坏市场 价格体系的企业要有切实的处罚措施,维护良好的优胜劣汰市场机制。对有能力的大的软件外包企业须通过建立软件外包项目支持中心,加大在欧洲、美国、日本等 软件市场的宣传,进行充分的形象展示,使资源向高竞争力企业集中,实现整个软件外包业的规模化。
  (三)积极推进校企合作,向软件外包企业提供技术人才。
   前已述及,我国高等教育培养的学生存在与社会脱节的现象,不能适应企业的需要。在这方面,爱尔兰的教育方式很有特点,其软件专业的第三学年一整年都在企 业第一线实习,第四学年的大部分时间用于独立设计。因此大学毕业便具有实际工作经验和项目领导能力。有很多专家认为,爱尔兰培养的信息技术人才,比美国的 更训练有素,更具创造力。
  鉴于我国的实际情况,模仿爱尔兰模式将学生送到企业可能有难度。笔者认为,要将学生培养成企业需要的人才,高校 教师本身必须先对企业的实践有所了解,因而从高校软件课程教师中选派优秀者在企业接受实践考核,了解市场需求,不失为现实可行的办法。软件企业也可以将职 业培训机构建在高校,利用高校的师资优势,对在职员工加强英语和相关基础课培训。总之,通过校企合作为软件企业提供丰富的人才储备,为未来国际外包市场的 竞争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加大自主创新力度,打击盗版。
  软件业有着清晰的上下游产业链条之分,我国软件外包须认真把握好 自己在国际分工上的定位。代码编写、数据录入等下游工作可以吸纳“软件蓝领”,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就业问题,但这样的工作长期下去却不能形成企业的自有品 牌;只有加大自主创新力度,增强承接流程咨询、系统分析等上游业务的能力,才能真正在国际外包市场上站稳脚。为保护企业积极性,找准市场定位,在加大创新 力度的同时,我国应大力打击盗版。这方面,印度有些经验值得借鉴。印度的知识产权保护以立法作保障,司法、行政和民间三方积极互动、紧密配合,构建起了独 特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跨国公司与印度做外包的二十年中没有发现知识产权的争议,而在中国却面临这种挑战。盗版问题既使跨国软件发包商产生顾虑,也同样会 打击国内高技术企业创新的热情。因此,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已经是关乎我国软件业长期、健康发展的问题。转贴于 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http://www.studa.net

来源:cheng1100o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转载于互联网,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10年1月11日
下一篇 2010年1月11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