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从计算力到智算力的跃迁,如何筑牢数实相融的智算底座?

毫无疑问,今天计算力就是生产力已成为业界共识,特别是计算力作为数字经济时代的关键生产力要素,更成为了挖掘数据要素价值,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核心支撑力和驱动力。

在此过程中,由计算力驱动的数字经济除了以信息产业这一独立的经济形态出现之外,更以计算力的方式渗透到千行百业,在驱动传统经济转型升级和效能优化的同时,也催生出了全新的产业体系,成为支撑数字经济向纵深发展的关键基础设施。

但与此同时,随着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进步,人类社会更以加速度进入智慧时代,而传统计算也正向着智慧计算升级,计算力也逐渐升级成为了智算力,而智算力的出现和发展,又为创新提供了一种可量化的技术力量,正所谓“有多少计算力,就有多少生产力,有多少智算力,就有多少创新力”。

5815f8cad1aedbb1b621a92b06af604e.png

浪潮信息CEO彭震

这也意味着计算力本身就是生产力,而在这背后也的确创造出了不可估量的独特价值,尤其是当数据与人工智能乃至机器学习的不断结合,越来越多的行业用户也正在加速以AI算力为代表的智算力投入。最为典型的就是在金融领域中的智能客服和风险管控等领域,智算力就大大节省了人工坐席成本、提高企业客户工作效率;在制造业,智算力也推动实现了智能制造,加速了数字工厂的建设;在科研领域,智算力正辅助药物发现,用于蛋白质折叠体结构的研究、抗菌耐药性基因的检测和识别以及新药的开发,同时极大的缩短新药研发上市时间等等。

来自《2021-2022全球计算力指数评估报告》中的评估发现,对于算力投入较大的行业同样在新技术的应用上投入靠前,其中互联网、金融和制造在算力投资和AI投资中均位前列。与此同时,目前智算力也对交通、工业、农业、医疗、金融等传统行业的渗透不断加速,应用场景也从通用场景进一步拓展到行业场景,这不但也导致了传统算力正加速向智算力升级和演化,同时更让世界各国都在加快算力产业升级的进程。

例如,中国的《“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就明确提到,数字经济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的主要经济形态,统计显示,2020年,我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GDP)比重达到7.8%,而到2025年,这一比重预计将达到10%左右。此外,国内大规模的“新基建”以及近期启动的“东数西算”工程也正让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在各传统行业深度应用,推动各行业在生产方式、商业模式、管理范式等方面发生深刻变革。

在浪潮信息CEO彭震看来:“过去几年计算力就是生产力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而国家也正通过新基建把计算力变为数字经济发展的驱动力,通过数实相融合,可以说给整个社会的生产力带来的巨大的变化。而全社会的数字化转型中,又驱动了传统算力的升级,因此未来在数字化描绘的这个世界中,智算力会变得无比的关键,唯有智算力才能实现创新,而这背后的关键正是智算中心,其核心就是利用算法、数据、智慧算力改造生产力,将生产力变为全社会的创新力,实现新旧动能的转换,由此中国的整个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也会迈上一个全新的台阶。”

解读背后的四大全新挑战

可以看到,当计算力转变为智算力之后,生产力的“三要素”劳动者、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同样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其中,劳动者从单纯的人,变成了“人+AI”;劳动对象从单纯的矿物、农作物等自然物质,延伸至数据,“物质+数据”成为智慧时代的劳动对象;原来的机械、电机等劳动工具,同智慧计算融合,则推动了生产工具的智能升级。

而在中国,经过多年的持续积累,千行百业的算力资源投入以及由此形成的海量的数据资源、巨大的应用需求、开放的市场环境的有机结合,尽管也形成了我国智算力发展的独特优势,但更对算力、算法、能耗、生态等方面提出了更大的挑战。

正如彭震所言:“数实相融是一个逐级演进的过程,我们将面对更复杂的场景、更巨量的信息以及更高效的决策需求,需要以全新的智算架构,融合算力、算法、数据、网络,推进数实相融,推动质量变革、效率提升以及新旧动能的转换。”而这也意味着智算力背后的新型的基础设施也需要升级乃至重构,具体来看:

首先,在算力方面,在智慧时代,算力需求规模不断扩大,算力供给与需求矛盾越来越突出,可以看到数据显示全球数据中心的算力规模正在规模化增长,预计2020年到2025年算力需求将增加30倍;AI模型算力需求平均3.4个月就会翻一倍;此外,即使是单一的应用场景算力需求也变得越来越海量化,如达到元宇宙实时沉浸的渲染效果,所需要的算力就是当前水平的100万倍。但是,目前的计算机体系结构并不适合于多元算力的互联融合,发展智慧计算,就需要创新计算体系结构,解决多元算力融合挑战。

8ae659298d9e975d1e720b6ef54fe2d1.png

最后,在生态方面,目前整个市场也面临着系统垂直封闭和生态复杂离散的挑战,包括系统重复建设,全而不强,同时芯片架构“五花八门”、开发库绑定芯片、AI框架互操作性差等等,而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云、大数据、AI技术不同流派互不兼容,AI技术同云、大数据以及传统应用之间也互不兼容,导致当前AI创新减缓,产业发展越来越依赖于应用,推动不同技术流派的融合,才能彻底打破应用瓶颈,实现智算产业的良性发展,以及实现生态的繁荣和蓬勃发展。

由此可见,当智算力已成为推动中国数字经济和“新基建”建设的核心驱动力的关键时刻,如何破解其中的算力、算法、能耗以及生态中的全新挑战,不仅是“当务之急”,更是“刻不容缓”。

筑牢数实相融的智算底座

在此背景下,浪潮信息也全面升级了数实融合基础设施框架,加速构建面向智慧时代的算力、算法、数据、互联的创新体系,构建良性发展的智算产业循环,由此更好地筑牢数实相融的智算底座。

一是,持续推动算力、算法基建化,实现智算中心的普惠。彭震表示,算力和算法是智算中心的核心,要想产生一流的智慧,就必须要有一流的算法,同时算法的高效运转要依赖领先的算力,算力基建化和算法基建化相辅相成。

因此,在算力维度,浪潮信息将持续巩固算力系统、云数智软件平台层面的优势,提供硬件重构的智算整机系统,包括通用计算系统、智算加速系统,也会面向海量数据和高速互联提供智算存储和数据中心交换机产品。同时,浪潮信息还将技术栈持续往底层延伸,面向不同的场景,开发定制化的AI加速、网络加速和存储加速产品,最终形成覆盖物理设施、芯片/加速卡、整机系统、系统软件的领先产品体系。

1345ed628e11a1912ebc3b9964447311.png

在这方面,浪潮人工智能产业研究院在去年已发布全球最大规模中文人工智能巨量模型“源”,而在IPF2022上,浪潮信息又发布了由“源”大模型生成的最新技能模型,包括知识增强的对话模型、知识检索问答模型、中英文翻译模型、古文理解模型。“源”大模型可以更加快速地生产出专业的技能模型,从而在更多专业场景中实现小型化、轻量化的落地运作。目前,“源”大模型也已经落户南京智能计算中心,同时在上线不到5个月的时间内,有超过200家单位试用,支持了100多个行业应用。

二是,坚定投入液冷技术的研发创新,通过全栈布局液冷,使能绿色算力。目前,浪潮信息已在冷板式液冷、热管式液冷、浸没式液冷等各类型的产品上都实现了大批量的部署,同时亚洲最大的液冷数据中心研发生产基地——天池也对外公开亮相,天池基地构筑了从研发、测试、生产、交付的全链条液冷智造能力,年产量高达10万台,更实现了业界首次冷板式液冷整机柜的大批量交付,能够帮助用户数据中心PUE值降低至1.1以下,而整体交付周期仅为5-7天之内。

6d759d7add90315ff8f75e16d22206fb.png

此外,浪潮信息还发布了“钱塘江”液冷智算中心,升级算力基础设施方案。“钱塘江”液冷智算中心是浪潮信息联合燧原科技打造的绿色智算中心整体解决方案,采用浪潮信息先进成套液冷技术,智算中心整体PUE值也降至1.1以下。

“全栈布局液冷,已成为浪潮在绿色低碳时代一个非常重要的策略,目前浪潮正和很多的行业客户一起合作,探讨未来整个液冷技术的标准该怎么制定,液冷的产业化生态怎么去构建,同时我们也希望通过技术的创新,申请更多的液冷专利,由此在未来整个液冷产业的制高点上形成更加有竞争力的地位,推动整个中国的液冷产业更为长久和可持续性的发展。”彭震说。

三是,共建元脑生态,加速行业智慧的构建,筑牢数实相融的智算底座。为解决生态复杂离散,产业AI落地困难的挑战,浪潮信息于2019年牵头发起了元脑生态计划,聚合了具备AI开发核心能力的左手伙伴和具备行业AI整体方案交付能力的右手伙伴。而在2022年,浪潮信息还将继续推行“智算合伙人”计划,持续壮大元脑生态,具体包括升级元脑平台AIStore、加速分销智慧转型、行业智能方案共创、伙伴赋能加油站等四大举措。为此,浪潮信息将为伙伴培训技术专家5000人以上,增加行业智算方案开发费用投入。

aa276e321d22bf6e71bc6983ee661a0d.gif

申耀的科技观察,由科技与汽车跨界自媒体人申斯基创办,18年企业级科技媒体工作经验,长期专注企业数字化、产业智能化、ICT基础设施、汽车科技内容的观察和思考。

b76e07dc6b2f6b90beba52595ef7eada.png

文章知识点与官方知识档案匹配,可进一步学习相关知识算法技能树首页概览34466 人正在系统学习中

来源:申耀的科技观察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转载于互联网,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2年2月19日
下一篇 2022年2月19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