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时不同往日:VS2010十大绝技让VS6叹服

“从来只有新人笑,有谁听到旧人哭,程序员的心,好难懂~~”

自从微软最新的Visual Studio 2010发布之后,昔日备受程序员们追捧的开发工具Visual Studio 6最近却备受冷落,总是哼唱着这首歌来排解自己的郁闷。它总是抱怨说:“程序员们都是些喜新厌旧的家伙,一看到新的Visual Studio 2010发布了,就把我Visual Studio 6忘在了一旁,它Visual Studio 2010有什么好的VS2010能做的事情,我VS6照样都能做!”

1

通过自定义开始页,在IDE中订阅感兴趣的RSS

除了自定义开始页这一件事情Visual Studio 6不能做而Visual Studio 2010能做之外,基于WPF构建的IDE还带来很多有用的特性,这些都是Visual Studio 6所不具备的。例如,在VS2010中,代码的选择不再是一整片的反色显示,而是非常漂亮的半透明渐变显示,让整个代码选择非常清新自然,同时也更加醒 目。另外,代码编辑器中字体的自由缩放,更完美的代码显示等等,这些都给程序员带来前所未有的畅快的编码体验。

第二件:支持多显示器,世界更宽广

在Visual Studio 6的年代,程序员们基本上都是一个人使用一个显示器进行工作,但是随着现代应用程序规模越来越大,开发工具越来越复杂,在进行开发的时候,我们常常希望能 够一边编写代码,一边能够直观地看到界面的变化,同时我们还想开着搜索引擎查找资料等等。这种情况下,多显示器已经成为我们开发工作的实际需要了。面对开 发工作对多显示器的需要,Visual Studio 6除了在多个界面窗口之间不停切换之外别无他法,显得束手无策。而基于WPF技术构建的Visual Studio 2010则可以天然的支持多个显示器,在多显示器环境下,我们可以把VS2010中的多个窗口布置在不同的屏幕上。比如我们可以将代码编辑器放置在主显示 器中,将输出窗口,类图窗口,代码定义窗口等等提供辅助信息的窗口放置在副显示器中,这样我们就可以在主窗口中编辑代码,同时有需要的时候,可以及时地从 辅助窗口中得到一些有用的辅助信息。VS2010对多显示器的支持,对于网站开发人员特别有用,他们可以用一个显示器来显示页面的代码,一个显示器来显示 页面的预览效果,再也不用在页面视图和代码视图之间不停的切换了。 可以想象,多显示器可以极大的提高我们的开发效率。

使用Visual Studio 6的程序员看着使用VS2010的程序员在多个显示器之间游刃有余,只有羡慕的份了。

1

live error帮助及时发现错误,现场解决问题

第五件:可视化的Ribbon界面设计

由于Visual Studio 6诞生于上一个世纪,它所能够创建的应用程序界面,都是普通的Windows窗口和控件等,在现在的人们看来,就像出土文物一样古老。所以,Visual Studio 6的应用程序界面设计一直以来都受到程序员们的诟病。很多时候,我们都不得不采用其他方案来弥补Visual Studio 6在应用程序界面上的不足,例如采用皮肤来美化应用程序的界面,采用Flash作应用程序的界面等等。

随着Office 2007的发布,它改变了以往传统的下拉式菜单和控件组成的用户界面,取而代之的是全新的被称之为“Ribbon”的固定式工具栏界面。微软声称这种新的 用户界面能够使用户更容易地使用软件的各项常用功能,例如Word 2007中的保存,设置格式,插入图片等常用功能,都可以从Ribbon界面快速地访问到,从而提高用户的生产效率。随着Windows 7的发布,它更是推波助澜,将Ribbon界面普及到了各个角落,更多的应用程序开始采用这种新型的用户界面,例如我们常见的画图程序,以及专业的 AutoCAD,SnagIT软件等等。Ribbon界面已经成为一种界面发展的趋势,但是Visual Studio 6在应用程序界面方面却是捉襟见肘,眼睁睁看着华丽的Ribbon界面大行其道却使不上劲。

虽然Visual Studio 6在应用程序界面设计上无所作为,但是Visual Studio 2010显然不会错过这场好戏,从MFC应用程序向导到MFC类库对Ribbon界面的支持,从可视化的Ribbon界面设计工具到Ribbon界面的 XML文件编辑,Visual Studio 2010对应用程序的Ribbon节目提供了原生的全方位的支持,让我们使用Visual Studio 2010可以轻松地创建Ribbon界面,为我们的应用程序穿上华丽的外衣。

1

给应用程序添加Jump List特性

第七件:对并行计算的支持

随着Intel和AMD不断推出多核心的CPU, 一芯多核,成为越来越普遍的事情。从单核到双核,从双核到四核,再到八核等等,毫无疑问,我们开始进入一个一芯多核的时代。软件是运行在硬件之上的。当硬 件发展了,软件也要做相应的变化,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面对多核时代的到来,软件世界的并行计算开始兴盛起来。如何更加充分地利用 CPU的多个核心何发挥多核的威力,带来软件性能上的提升何简便地实现并行计算,使自己开发的应用程序充分地利用硬件升级所带来的性能提升些问题,无不困扰着我们这些多核时代的程序员们。

面对并行计算的挑战,Visual Studio 6的应对方式还是老一套——多线程开发。但是,传统的多线程开发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线程的创建,调度,挂起,销毁等等,都在挑战着程序员们的脑力,耐心 和细致。稍不留意,就可能犯错,导致线程死锁,线程冲突等等问题,多线程开发成了龙潭虎穴,很多程序员望而却步。

面对并行计算这个站在 广大程序员面前的拦路虎,VS2010当然是迎难而上了。VS2010提供了新的库和工具,让程序员们可以轻松简便地开发并行计算应用程序,从而充分利用 多核CPU的计算能力。新的并行模式库(Parallel Patterns Library)在一个比操作系统线程更高的高度对并行计算进行了抽象,让程序员们不再直接跟比较危险的线程打交道,而是在另外一个更高的抽象层次,用新 的Task来表达我们对可以同时执行的多个任务的封装,使得并行计算的程序更加容易理解和开发。除了PPL之外,VS2010还添加了多个线程安全的容 器,这些容器可以应用在并行计算的应用程序中。多线程程序的开发是一件麻烦事,多线程程序的调试更是一件麻烦事。为了解决这个问题,VS2010改进了它 的调试器,同时提供了多个专用视图,例如线程视图,通过这些视图,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各个线程的执行情况,从而轻松地完成多线程应用程序的调试。

1

Visual Studio 2010中的UML图

在架构管理方面,VSTS 2010通过新的架构浏览器(Architecture Explorer)和架构层图(Architecture Layer Diagram),以图形化的方式描述系统架构,从而使得项目中的技术人员或非技术人员都能以模型透过图形化的方式进行协作,以及定义企业与系统功能。

现在,架构师可以使用VS2010中的UML来描述系统的各种行为,而程序员也能够很直接地在VS2010中浏览架构师所使用UML描述的系统结构,并用编程语言将它们实现。这样,当架构师和程序员都在说同一种语言的时候,团队中的沟通就更加顺畅了。不像VS6仅仅是程序员的工具,现在,VS2010不仅受到程序员的欢迎,同时也成为架构师的最爱了。

第十件:VSTS——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在 VS6的时代,基本上是一个单兵作战的时代。从本质上讲VS6只是一个代码编辑器和编译器,一个项目组中只有程序员在使用VS6进行编码。而项目中的其他 角色,各自使用自己的工具软件进行工作,长枪短炮齐上阵好不壮观。项目经理使用Project,Excel等制定项目计划,进行任务划分和分配,架构师使 用Rose进行架构设计,到了测试人员那里,他们又使用开源的CPPUnit等工具进行测试。这些工具软件被简单松散地集合在一起,几乎可以称得上八国联 军了。各个软件之间无法进行信息流的沟通,软件开发流程和项目管理流程两者是完全分裂开的,导致信息在项目内部的阻塞,造成项目成员之间的沟通不畅。

微软看到了这种软件开发趋于团队作战的趋势,同时也看到了VS6这种近乎单兵作战各自为政的现状,所以在Visual Studio Team System中提供了协同一致的应用程序生命周期管理工具,让参与软件开发的各种人员,从架构师到开发人员,从项目经理到测试人员,都能够更加容易地在整 个应用程序生命周期管理(ALM)过程中进行协作。是的,你不再是一个人在战斗!

VSTS——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VS2010的应用程序生命周期管理

Visual Studio Team System为项目团队中的各种角色提供了合适的工具,并且将这些工具以Team Foundation Server为核心整合在一起,增强了软件开发团队中的沟通与协作,使得整个团队不再是单兵作战,而是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这十件事情,你VS6是不能做啊,不能做啊还是不能做啊VS2010不怀好意的问道。

“罢了罢了,不用再说了!”还没等VS2010说完,VS6就打断了它的话。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真是长江后浪推前浪啊,你VS2010这一身的本事,我VS6是无论如何也赶不上啊!看来我是该进历史博物馆了。喜欢我VS6的程序员们,换用VS2010吧,它会是下一个经典的VS6。”

来源:筱炊iBike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转载于互联网,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11年1月1日
下一篇 2011年1月1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