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 摘自:《创业就是要细分垄断》

读书笔记 摘自:《创业就是要细分垄断》(作者: 李开复 汪华 傅盛)


本质上来说创业就是奔着垄断去的。——汪华

序言

除了理想、胆略、眼光、术业有专攻、个人魅力以外,创业者最需要的资源就是创业成功的投资人作为导师,为创业者们投入时间、金钱与指导,还有同领域、跨领域创业者之间的合作与联盟。

创业过程中必须面对的战略方向、融资架构、产品定位、品牌塑造、企业文化、人才激励、用户运营、危机公关、财税筹划等重要课题做深入讲解和分析。

幂定律,幂定律是创业过程中融资、战略、人才各方面都存在的定律。了解这一定律,才有机会在创业一开始就成为垄断者,从非常小的专注点做起,并在垄断形成后快速扩张,做大一个潜在的市场,成就一家伟大的公司。

创业者就是要做“天下大乱”中的“农民起义军”,趁势而起,抓住新垄断产生的时机,建立壁垒,快速增长、快速扩张,直至垄断整个市场,实现从小垄断到大垄断的完美目标。

第一章 互联网创业基本法则:成为细分市场垄断者 – 李开复

创业是一将功成万骨枯,平均值毫无意义

正态分布对创业者做的事情是没有意义的。

幂定律就是X的负一次方,即X分之一。

它跟正态分布完全相反,正态分布的意思很容易理解,就是都在中间,极端的情况很少。幂定律告诉我们其实没有什么平均值,平均值是没有意义的。

这里写图片描述

资本追逐幂定律,VC赌的是超级冠军

实际上是有一家回报几十上百倍的公司把大家的值拉高了。

创新工场五年基金的实际回报情况是,最高的回报是200倍,还有很多一倍的没有得到下一轮投资,还有少数是零倍的。

创业者应该考虑下VC(Venture Capital,风险投资,简称VC)的思维模式,因为创业者是跟VC要钱的,VC怎么想跟创业者该怎么做有很大的关系。

投早期的VC,对两三倍的回报率是没有兴趣的。

这里写图片描述

很多创业者还是有点儿借钱的心态,觉得自己拿了VC的钱,赔掉了真不好意思。其实不是这样的,VC不是银行,而是赌创业者会成功。赌的时候95%都会错,这是正常的。创业者下一次可以再给VC赌赢的机会。

这里写图片描述

商品定价200元时能卖出1800多份,300元时能卖出1400份,而后者的利润更高,那卖方就会用垄断的优势来坑买方的钱。

垄断者绝对不是坏人,而且所有创业者都要逼自己成为垄断者,这样才能融到2000万美元,才能成为顶尖者,才能让自己的公司成为领域内最棒的。凭自己功夫打拼出来的垄断,和凭借政府许可等方式达成的资源性垄断是不一样的,前者是伟大的、值得竖大拇指的。

这里写图片描述

我们从商业史中能学到这几点:第一,如果你的公司成为一个垄断性的公司,它的价值会比其他所有竞争对手加起来都要大无数倍:第二,一定要从非常小的专注点做起,其他的事情不要做;第三,成功者一般会经历图1-8中的五个步骤。

任何一个垄断的巨头都会被其他的后来者颠覆,因为科技的进步速度比任何事物都快。

科技的发展速度是越来越快,我们不用担心那么多,把创业做好、垄断做好,做到上市,赚到钱,成为价值上亿美元的公司,就算你被人颠覆了也没关系,你做出一家伟大的公司,可以再做出第二家。

这里写图片描述

在工业社会中,一个最好的、最有效率的工人或许比一个一般的工人能多生产20%~30%的产品。但是,在信息社会中,一个最好的软件研发人员,能够比一个一般的人员多做出500%甚至1000%的工作。
——李开复《我的人才观》

创业者首先要成为这样厉害的人,其次要去挖这样的人为己所用。

所以创业者遇到一个厉害的人才时,要提出非常好的条件让他加入你的公司。

我的一个好朋友找到了一个技术牛人,花了一个半月的时间三顾茅庐,终于把那个人才挖过来。他花了45天去说服那个人才,给了很好的待遇,像合伙人地位、公司股份等。后来,那个人才用一周时间研发出的技术超过了别的公司五年的成果。

我一直非常相信顶尖人才的价值,创业者在创业初期甚至要花一半的工作时间去挖人,一定要把最棒的人留在自己身边,如果比自己还厉害就更好了。

创业者应该希望公司雇的每一个人都能提高公司的平均水平,而不是公司十个人,他能力排第九就可以。

挖人才的时候不能只靠钱,虽然钱、股份很重要,你还要能够讲出公司的愿景,让他们知道,在你的公司里他们可以扮演伟大的角色,甚至让公司变得更伟大。

这里写图片描述

第二章 创业就是奔着垄断去的 – 汪华

互联网创业的本质

互联网抹平了交易壁垒

创业获得大的成功是相对罕见的事情,也不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创业里最重要的因素,第一个是对现状和未来的独立思考,而且是非常深切的思考。

无论是打法,还是当时面临的市场机会,都是独一无二的。

创业的第二个重要因素是强大的执行力,能迅速将思考进行迭代、尝试,一旦成功就进行扩大。

创业者要牢记一点:没有什么固定的真理,或者一定要怎样做。

小小的创业公司,只有十几杆枪,还刚起步,天使轮才融了几百万人民币,却想着要打败某某大公司,要做一件大事,成就大事业,甚至整合巨大的行业。

对这些创业者,我要泼一点冷水:“创业90%都会失败。”

实话实说,这些执行力和努力是必需的,如果不拼命你肯定不能赢,聪明也是必需的。但是,这些不是必要的手段,没这些精神不能赢,但只有这些,十有八九也赢不了。

在我看来,大部分创业公司能获得成功,能在短期内干掉原有的行业或者干掉原有的大公司,本质上是因为市场产生巨大变化。即使赢了,凭的也不是你的真实能力。打败巨人的是市场环境,是巨人在世界变化趋势下自己衰落而败。

互联网的本质就是连接和信息交换。

有了互联网之后,信息对称了,交易壁垒降低,交易成本降低,广义的产品信息更容易到达用户,产品更容易被发现,交易的匹配速度自然变快了。

有了互联网之后,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可以统一市场和消费者的思想,减少消费者对市场的选择。

比如,每个地方可能都有当地类似快餐的食物,全世界加起来可能有几十万种,但是以前每个人被自己的地域所限制,能看到的只有十几种。互联网连接之后,每个人能看到的快餐食品有几百种,但全世界也就只剩下这几百种食品了。

这里写图片描述

诺基亚失败的最根本原因是用户需求迁移,因为在诺基亚时代用户的需求真的是打电话,而到了今天,整个平台和技术或者用户需求已经迁移到为了上网而使用手机,这是根本性的变化。

垄断是获得高市值的唯一方式

持续的高增长就是垄断

为什么一家公司特别值钱,甚至一家当前收入还很低的公司却可以拥有很高的市值个词叫PE(市盈率),如果不考虑炒作或者其他情况,一个公司PE越高,它的股价就越高,但是PE的高低在正常情况下是由投资者对公司未来的期待值决定的。

投资者的期待值有两个,该企业的增长率和增长能持续的时间。

互联网的交易无摩擦性使市场规模可以做到极大的增长,互联网还能把分散的小市场统一成一个大市场,把市场变平、变大可以造成更大的垄断。

其实说到根子上,互联网唯一的商业模式本质上就是增长和垄断。

一家公司只要走在通向垄断的必经之路上,哪怕现在不挣钱,将来却一定可以挣到钱。

互联网是人类历史上到现在为止最好的造就独裁和垄断的场所。

历史上从来没有任何一家公司可以全球化地控制人类在某个方面的需求,而随着“互联网+”的推进,这样的公司会越来越多。

这里写图片描述

天下有两个最不能学的创业偶像,一个是“钢铁侠”埃隆·马斯克,一个是乔布斯。

特斯拉造一辆电动汽车,花了十年时间做研发,解决了无数生产供应链的问题,到最后哪怕是巨头来跟随它都会很难,更不要说其他的创业公司。

以小米为例,它在早期就是通过前四个要素建立跟竞争对手的区隔,但是它现在通过收购芯片厂商、整合产业链、海外拓展之类的手段,试图建后两种优势。

在创业刚开始的时候,我们就要考虑自己将来有没有可能在这个市场里形成垄断;如果要形成垄断的话,可能形成一种什么形态的垄断。

从长远角度来讲,已经变平或即将变平的领域,又或者将来会变得很平的领域一定会产生垄断。如果你觉得一个地方即将变平,现在还没有产生垄断的话,这就是你的机会。

如果你占了很大的市场份额,但是你不敢为所欲为,不敢收钱,因为你一为所欲为、一收钱,你的份额就没了,或者你害怕你的份额没了,这不叫垄断,这只是看起来大的市场份额而已。

如何做到“小垄断”

颠覆式创新是创业公司的唯一玩法

电子邮箱领域真的没有垄断者。第一,没有任何人真的靠电子邮箱挣到大钱;第二,供应商还是不少的。

电子邮箱对应的是沟通和通信的需求,还有分享的需求。

电子邮箱不能垄断最大的原因是,它的产品形态有问题。

如果在一个领域你发现做不到垄断,千万不要因此放弃这个市场,或者认为这个市场的垄断是不可能的。因为垄断本身是针对需求,而不是产品形态。这对你来说反而是一个机会:在一个巨大的市场里,现有的产品没法垄断,就看你能不能把需求切割,创造一个能垄断市场的产品出来。

我们要当风口上的那只猪,还要从小的领域开始做起。怎样平衡要进一个大市场,又要从一个小的垂直市场切入,这基本上是每位创业者天天要解决的问题。

这里写图片描述

垄断细分市场是为了立足更大的市场

那我们有没有可能选择一个足够小的细分市场,迅速培育这个细分市场,以细分人群的传播力逐渐扩展影响力呢对创业者来说是不是一种机会呢然,这有赖于我们的判断力,判断这个细分市场不是所有人都看得上而且在乎。

还有一件事情很重要,即使我们要选择一个细分的市场去建立自己的细分垄断,长期的大市场依然是首先要考虑的目标。因为很有可能你进入一个细分市场五年后,发现它真的就是一个细分市场,而且这种情况发生的概率是99%。

这里写图片描述

做细分市场不是根本目的,只是为了将来做更大市场采取的手段。

把时间放长远一些,细分市场肯定处在一个大领域中,这个大领域最晚也要在五年之内出现变平的趋势,这样就会携着你在细分市场积累的优势和资源去征战。

第三章 创业公司到底做什么 – 汪华

“小垄断”怎样建壁垒

抹平别人制造的壁垒,让别人的子市场没有意义

广义来说,市场是由需求决定的。

真实的市场是按现实中的壁垒来划分的。

要定义一个小市场,就用比较低的壁垒。

水位的高低,或者水坑的数量,会跟着世界的变迁随时变化。

而抹平别人制造的壁垒,让别人的子市场没有意义,也正是我们自己的机会。

创业公司增长范式的四阶段

因为创业者的资源有限,所以还有一个很实际的问题,就是只能分阶段扩张。创业者要有非常明确的目标感和节奏感,因为钱和资源都十分有限,更不能靠碰运气做事。

创业从战略上来讲是追求不确定性的机会,但是从战术上来讲要追求高度的确定性,否则你就会死。

在天使轮、A轮包括小A轮的时候,创业者做事的本质就是寻找滩头阵地,不是做增长,不是做数据,而是找到自己的第一个范式。

如果找不到那个切入点,所有事情推倒重做都没关系。

这里写图片描述

我们找到第一个切入点,或者说我们“从0做到1”,真正目的不是做出一个“1”,而是为了“从1做到N”做准备。

抢滩登陆本质上是为了找到用户真正的需求,并且去印证我们找到的打法能不能满足这个需求,同时累积团队的执行力,找到可以大规模复制的方法论,确定我们将来要进行大规模复制和增长的时候,核心的KPI是什么。所以找到切入点本身不是目的,只是手段。

这里写图片描述

所以本质上来说,我们抢滩头阵地的第一个目的是找那个切入点,第二个目的是在这个切入点上磨炼、磨合,为将来打真正的硬仗和竞争做准备。

为什么是你、你的团队能赢

广义地说,找滩头阵地时考虑的要素只有几个:首先,定位一个市场需求或者一个问题;其次,找到一个与以前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完全不同的新打法,有优势的新打法;再次,选择一个子市场、子云层,或者子客户群;最后做起来。

第一,你要能够成为第一批发现这个事情的人。如果你对这个领域,或者某个打法并不是特别熟悉,凭什么你比别人早发现变化或需求二,如果你或你的团队并不是很擅长某个打法,或者很熟悉某个用户群、某个市场,凭什么你在后面的执行中能赢虑到这些框架条件,你最终要从团队的特点出发。

经常有人说“伟大的想法在开始阶段会显得荒谬或者不可思议”,这点我认为是不对的。伟大的想法之所以一开始显得比较荒谬或者不可思议,只是因为信息不对称,所有伟大的想法从出现的第一天开始就是合理的。

你是不是真的很熟悉即将要做的事情和你要选择的那个大市场,熟悉你要选择的打法,这一点在最初就要想清楚。

要么你特别熟悉一种打法,可以把这个打法应用到新的市场上。

要么你非常了解一件事情本身,就像我在谷歌和互联网公司里工作,所以非常了解安卓和移动互联网的情况。

总之,创业者真的要了解自己和自己的团队,千万不要做不擅长或者不了解的东西。

这里写图片描述

最好是选择一个市场上已经存在的需求,而且直接从需求本身出发。前文举过电子邮箱的例子,就是说不要从产品形态出发定义自己要解决的问题,而是从需求出发。这个需求既有可能是普通消费者个人消费的需求,也有可能是企业或者商业链条里面企业的核心需求。

一般情况下,你想去解决的需求最好是大领域里面的关键问题。在一个大的领域里肯定有非常多的需求需要被解决,但有的需求重要,有的需求不重要。

你要解决的需求最好是这样的:一、它原本就有非常大的问题、非常大的劣迹;二、这个需求有非常大的供给没有被满足;三、它本来有非常高的成本,有非常高的链条,或者有非常高的不对称性。

Uber有那么高的市值,它在欧美的分公司一年已经有上亿美元的利润,因为它向这个市场提供了大量全新的供给。Uber解决问题的核心程度远比团购大很多。

什么叫解决普适性的问题是当你在垂直市场里把需求问题解决得很好之后,可以去辐射更大的人群。

我们一开始要致力于解决普适性需求,哪怕是从小市场做起。

很多创业者容易犯一个错误,就是乔布斯陷阱。创业者总觉得自己要做一个特别完美的产品,并且不断堆叠技术,让它变得越来越好。但是,改善性需求的市场爆发力不大。

堆叠技术需要高质量的员工、更复杂的运营,而你的扩张成本和扩张速度是别人的四五分之一。最后你只能被那些做得比较糙,但是扩张速度快很多的人干掉。

中国有一句俗话,叫“先圈地再优化”,就是这个道理。

但是“先圈地再优化”有一个根子里的前提条件,就是你圈的地本身是从0到1级别的,如果不是,你通过补贴砸钱,只是从1做到1.2,这种圈地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要范式简单、避免多边市场、避免跳板思维,总结下来就是一句话,避免变数和复杂性。创业公司要解决的问题,不要有太多的因素掌握在别人手里,以致不能通过自己的运营和努力改变。

创业公司想做一个局,让所有人都进来,这是绝对不可能的。

从A到B的思维方式就是,我真正想做的事情是B,B的事情才有价值;但是为了把B做起来,我先做A,A做到一定的程度就可以给B导流量之类的。

第一,创业的每一个环节都只有50%做成的可能性,多绕一个环节成功率就呈数量级降低。第二,创业者做的很多事情是有时间窗口的,如果你要把A做成了再去做B,有可能A还没做成的时候,就有别的创业公司直接抄后路把你的B给做掉了。

你如果有跳板思维,就要把跳板去掉。你如果想先做A再做B,要么把B忘掉,想想只把A做强了是不是已经保证这是一个好公司;要么想想有没有直接做成B的方法。

垄断的最大武器是高性价比

我们要找到一个新的打法,或者说是换一种打法,至于这个打法是什么样子,各行各业都不一样。判断是不是找到了一个新的、有效的打法,可以直接从结果来看。

第一个判断标准是,跟原来的打法比,你的新打法是不是有绝对的破坏性。最大的破坏性体现在成本极大降低,就是所谓的性价比,它是最有威力的一点。

这个低性价比必须是你选择的打法从理论和结构上能实现的,而不是补贴带来的。

这里写图片描述

第四章 与众不同是最好的经济回报 – 傅盛

与众不同的战略是从0到1的基石

战略比执行力更重要

互联网的管理或者说互联网的突围,来自找到目标、设定好路径,再把资源聚集。

有种说法叫“现象即规律”,当某个现象发生的时候,它背后一定存在某种规律。

创业者看到一个现象的时候,一定要学会找到现象背后的规律。

创业者拥有建设性的心态很重要,如果某人做强了、某件事做成了,它就代表着某种规律。

尤其是连续创业者,一定要不断地提取规律。

公司的好坏就等于战略层与执行,或者战略层与组织能力,就是创始人制定一个好的战略后组织、执行得怎么样。创业者要把战略方向和执行力摆在同一个维度上思考。

创业者一定要具备这种矛盾的能力,既能看大局,又能沉下去,这两者的结合很重要。

美国公司最牛的地方是,它能找到一个很好的切入点,建立一个从0到1的基石。

没有高增长的战略要快速放弃

寻找业务蓝海的核心,就是找到不同点。在高速发展的时代,新市场不断地涌现,寻求不同点是最经济的回报

当你的竞争对手在做一些事情的时候,你要从各个方面去寻求和它不一样的突破点。

如果你在一段时间内不能达到一个高点进入自增长状态,或者在一段时间后就很难再增长了,那你可能就是出现某种问题了。

但反过来想,某个方向的机会可能很大,但它真的适合你吗许正是因为你不具备在这个领域开拓的能力,所以你无法成功。

考量是否放弃的时间不能太短,6到12个月是比较合适的。

如果你还要坚持原来的方向,要么改变原来的方法,因为它有问题;要么在团队的配备上找到最关键的人。

其实从某种意义上讲,创业公司的时间成本是消耗不起的,互联网时代,机会是最大的成本。创业者要快速调整,大方向可以不改变,但是做法一定要变。

时间是核心的标准,能够证明你的选择到底有没有机会。

找到更高的维度,降维打击

在创业过程中,花时间去思考整个方向和商业模式的重要度,远远大于执行。

无论你有多忙,一定要花时间去思考战略和方向,而且要培养出自己的思考模式。

雷军在更高的维度上想清楚了,一旦进入手机市场就是居高临下的打击,这种打击是其他竞争对手无法承受的。

创业者一定要丢掉自己的执行力比大公司更好的幻想,才能正确看待你的战略。

唯一能摧毁渠道的只有互联网公司。可当时互联网巨头BAT没法做手机,它们不能拿出几百人投入到这个项目里。传统手机厂商不可能毁掉渠道、BAT不可能做手机,而传统渠道手机的毛利达到50%,为什么手机不能像PC一样毛利只占百分之几呢几件事一想通,再加上小米的团队很强,就成就了小米手机。

差异性是小公司取胜的唯一机会

移动客户端、国际市场之外,我选择的第三个差异化就是清理。大战术上我还会再耍一些小花招,从来不在国内宣传我们在做海外市场了,Clean Master连国内版都没有,就是奉行“哈巴狗”战略,坚决不咬人。所以一个小公司千万不要把自己的商业模式、战略思路讲得太清楚了。

一个大公司的战略动员能力是远远超出你的想象的。

创业者在思考战略时,一定要把执行这一环不虚无地细想,要把自己团队的能力、自己在什么位置、要制定怎样的方式都想清楚,用普通部队也能打胜仗才是你的价值。

但你要能够看到:在最初只有三到五个创始合作人的时候,每个人都是干将级的;可当你的团队扩大到一定规模的时候,平均素质就不一定这么强大了。所以,优秀的战略要能保证你在开战之后就已经有七分胜算了。

海报也是战略的一部分

CEO和创始人的核心职责是一样的——战略创新。

如果创业是一个阶段,等你的公司扩张到一定阶段的时候,你要不断地转型。

找到方向,再用合适的执行力去把它做出来,我觉得这是创业者、CEO或管理者非常重要的能力。

如果没有能力做到这个穿透性,那这件事你就不能做,因为你做了就不是好战略,好战略一定是能做下去的。

靠社会化营销冲出大公司围堵

所谓的势能应该是,俯冲的时候找到一个开阔地,就是所谓的蓝海,而你的对手还不怎么强,你可以迅速地建起一个比较强的阵地。

抓住社会热点话题,不断地做营销,总有机会搭上一班车。

我画了一个大三角,产品、PR和渠道,这个三角很重要,这个时代你的核心任务就是在短时间内引爆人群,建立认知,然后让竞争对手来不及复制。

用目标简化管理

业务带管理,核心还是把业务做好,积小胜为大胜,业务做好以后就有机会去把大家统一起来,至少给大家信心。

长征的时候四渡赤水很重要,仔细想想四渡赤水就是来回跑嘛,但是每一次都在打小胜仗就有可能让大家认可你。

现在信息传递太简单、太快了,你不需要以前的非常强的层级化管理去完成管理的目标。

用目标去简化管理是非常重要的,当你有一天花了很多时间在不同的产品上的时候,你就要反思这些事情是不是真的要做,如果把公司变成一个极简的构架的时候,就降低了管理的难度。

大家做业务的时候,要把目标不断地简化,整个战略方向变简单,以此简化管理,这是第一个要点。

总之就是要通过互联网的思路让整个公司变得更扁平、更公开,不要担心太多的所谓保密问题,让大家都有参与感。用互联网的思路管理公司,让用户帮助你管理,这也是小米极力推崇的粉丝文化。

火车头战略三部曲

第一步:预测

定战略第一步是寻找方向,也叫预测,第二步是找到关键的破局点,第三步就是all in,把资源围绕着它展开。

这里写图片描述

预测的准则我觉得就是要创造新市场,一定不要在过去的市场上纠缠。

这里写图片描述

破局点的寻找,其实本质上就是产品形态的寻找。

今天不是工业时代,不是制造能力为王的时代,今天是生产过剩、消费者主导的时代。

破局点的特征就是极简、差异化、自增长。

这里写图片描述

第一,破局点要极简到只剩一句话,如果一句话说不清楚可能就有问题。

“移动、社交、金融、游戏。”微信红包厉害在哪里,这八个字讲得非常清楚。

今天上来就是“饿了么”,这种极简化是要深入骨髓的,因为移动互联网时代的选择实在太多了,用户打开的App也太多了。他们需要这种简单。

第二,破局点一定要保证差异化。

第三,破局点要能自增长,这是非常重要的。

第三步:all in

找到破局点之后就是all in,不要有任何犹豫,应该把所有的资源尤其是你自己的资源放在这个破局点上,想尽所有的办法,一直努力到无能为力。

要把侦察兵转化成十面埋伏。韩信打仗时没有那么强的名将,他在单兵作战上差很多,但他最后用所有的资源布了个十面埋伏,即便是项羽也突围不出去。

投资者问过我Clean Master的壁垒在哪里,我说从技术上讲有大数据什么的,但最重要的壁垒是在资源上。

当你看见了风口,就要坚决地投入,迅速地建立领先地位,如果进入胶着状态,你花再多的钱也打不赢这场仗。

有的时候你做晚了就丧失了机会,做早了就把公司搞死了。

如果你有机会拿到一些风险投资,千万不要空烧钱,大军要按兵不动,做更多的侦察和推演,一旦发现了这样的点,就全力以赴往前冲。

三年前花同样的钱可以获得三倍的用户,所以在早期坚决all in效率更高。

思考战略的方法:现象及规律

既要重视在单点上突围,也要看到更广的机会,而且要学会用资源将两者聚合在一起,不断突破自己的心理界限。不要总是在你自己的范畴内把事情想小,要有大的格局观,又要有单点突破,这是要不断锻炼自己的。

预测、破局点和all in,核心就是“火车头”(成为某个垂直市场的第一)。

大家在创业过程中,一定要不停地做这些思考,再结合自己执行的彪悍,实现真正的崛起。

后记

伟大的垄断者要做成三件事

作为一个公司的创始人,如果你要做百亿美元的超级独角兽,你要做三件事情:

一、引领公司的文化和使命,二、汇集顶尖人才,

三、让自己变得更强大。这三件事不可以授权给团队做,是创始人自己必须要做的事。

“任何认为自己可以做出Airbnb的人,只要参观一次Airbnb,就再也不会有任何跟这个公司竞争的念头。”

Airbnb的文化基本上就是三个词——“Bea host(成为房子的主人)”。

Airbnb的公司文化是什么呢要求每一个员工、每一个高管、每一个房东都要尽好应尽的职责。

很多房东申请出租自己的房子,但是被拒绝,因为Airbnb非常重视用户的体验。

把文化体现在公司产品服务上,让房东、租客同样享受到这种文化,并且参与其中,这一切都让我们非常感动,深深理解了这个公司会成功不是靠产品运营,而是它的文化贯彻在整个公司里面。

硅谷不仅是一种文化,一种代表科技、开放、分享的文化,而且是非常好的土壤,基于开放、科技、分享的原则,土壤中诞生了很多不同的苗子、种子,发展了很多伟大的公司,而任何一家伟大的公司都有着独特且有情怀的文化。

如果要打造一个价值百亿美元的公司,创始人一定要知道公司的使命和文化是什么。因为使命是公司的灵魂,是有情怀价值的,这样优秀的员工才会考虑加入你的公司。这个文化和使命一定要能够解决真的问题,能够激励员工,而不是一句套话、废话。

客观、可评估的引导力量。

我们如果能找到这样的顶尖人才,一定要给他巨大的奖励,给他放权,给他最高的经济利益,让这种人才能够加入我们。

作为创业公司CEO,你的30%的时间应该花在人才身上,其他时间应该拿来树立公司的文化,让自己更强大,这三件事情应该占到你80%~90%的时间。因为人才是那么重要,尤其是初创期的20个人,所以CEO要拨出更多时间来找适合公司的人才。

对这些人才一定要慷慨,要把公司的股份、足够多的利益让给他们。你是要一个只值100万美元的公司80%的股份,还是要一个值10亿美元的公司,虽然你只占20%的股份一个更划算,我们心里都很清楚。

随着公司壮大,你一定要非常清楚10%的核心员工是谁。

谷歌、微软、苹果这三个伟大的公司都相信,一流的老板雇的是一流的人,二流的老板雇的是三流的人,所以当一个二流的人进入你的公司,你的公司就开始往三流走了。

一流的人是有自信的,虽然你这方面比他强,但他在别的方面可能比你强。

作为一个聪明人,你想怎么被管理,就怎么去管理人。

对员工放权也很重要。

这些超级独角兽的CEO的共同特点是偏执、强大,他们绝不是四平八稳的。超级职业经理人可能既会管理,又能带大团队,既懂产品,又懂文化管理,但是他如果不够偏执、自信和强大,他做不成百亿美元的公司。

无论他最后是否成功,他都是强大、偏执、自信、不怕困难的。

还有个特征是“think big”,一个偏执的人是敢想得非常大的。雷军想得很大,但是谷歌想得更大。

他不再和朋友比较财富,也不乐于对外讲一些大话,他总是在想下一个阶段还能做什么更伟大的事情。

创业者绝对不能把上市当作目标,因为未来还有更长的路、更伟大的路要走。


===========文档信息============
读书笔记由博主整理编辑,供非商用学习交流用
如本文涉及侵权,请随时留言博主,必妥善处置
版权声明:非商用自由转载-保持署名-注明出处
署名(BY) :dkjkls(dkj卡洛斯)
文章出处:http://blog.csdn.net/dkjkls

来源:dkjkls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转载于互联网,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18年1月16日
下一篇 2018年1月16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