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门子微课第一期:未来智造业」全程回顾

演讲 1 石勇:智能制造引领制造业变革

机械工业信息研究院的石勇副院长是长期从事制造业研究的资深专家,他由全球视角着眼又落地中国,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智能制造产业的全景画卷。

智能制造已经成为全球主要国家转型升级的主要发力点,韩国、日本、美国、德国都相继提出了各自的制造业发展战略。以智能工厂、智能产品、智能供应链相互支撑的智能制造体系正在加速构建,预计智能制造在未来四年将产生3710亿美元红利 中国也正在全方位推进智能制造的发展,加强顶层设计,并实施了一系列与之相关的专项、试点示范和规划。美国密歇根大学的研究结果表明,中国智能制造市场开放程度高、增长速度快,简而言之,有速度、有规模、有潜力。 智能制造已经成为制造业未来发展的全新驱动要素。智能制造带来了产业生态的系统性变化,比如,生产方式从过去的“少样多量、大量制造”向”少量多样、长尾效应”发展,市场竞争力从过去的成本、价格向价值创造和应用发展。

智能制造也催生了制造、销售、服务的新模式,如科学技术驱动型产业、客户需求驱动型产业、效率提升驱动型产业等。总而言之,智能制造已经成为驱动制造业变革的引擎。

2 戴霁明:离散行业的智能制造

西门子中国创新中心数字化企业解决方案研发中心总监戴霁明来自成都,曾参与筹建西门子在中国的首家数字化工厂,他从亲身经历出发分享了离散行业突破四大挑战的秘诀。

当前,离散行业主要面临着四大挑战:缩短上市时间、提高灵活性、提高效率和提高质量。我们为离散行业找到了突破这些挑战的方法的方法,就是数字化企业。在过去的20年中,数字化解决方案的不断完善,提供了生产力持续改善的基础。

离散行业整个产品全生命周期的流程可以分为五步:产品设计、生产规划、制造工程、生产执行和服务。这五个环节在统一的数据模型下,将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融合起来,产品的数据信息也得以不断丰富。我们称之为“数字化双胞胎”,是数字化企业解决方案的核心。

「西门子微课第一期:未来智造业」全程回顾数字化将为离散行业带来怎样的改变呢?以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为例,看一下其生产流程的革新。之前,我们是外壳设计、模具制造、注塑、塑料外壳制作一步步地做,现在设计环节完成后可以直接生成CNC程序,灌注到加工机床做出外壳,使生产变得更高效、灵活。在西门子成都工厂,还形成了闭环的数据流,不断迭代、优化生产。

实现数字化企业的技术包括TIA(全集成自动化)、PLM(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软件)以及MES/MOM等。当然,数字化企业不是一蹴而就的,以上三种技术可以分阶段去实施。

3 罗问贤:让数据创造价值 西门子中国研究院流程行业工业4.0研究开发中心主任罗问贤长期从事流程行业自动化解决方案的研究和业务开发,他分享了流程行业迈向“工业4.0”方面的独到见解。 当下流程行业面临着与离散行业同样的四大挑战。为帮助流程工业企业解决这些问题,西门子提出了“一体化工程”解决方案。 一体化工程如何实现呢?首先,介绍一个重要的工具——COMOS工厂工程设计软件。用COMOS进行一体化设计,可以通过面向资产的方法实现数据的一致性,用于基础设计、详细设计和工程建设及升级改造环节。COMOS还可以与西门子的DCS PCS7集成在一起,无缝传递工程数据。 COMOS的一体化工程平台和一体化运维平台可以实现工厂的数字化移交,也就是说通过多专业基础设计数据库、系统仿真环境、3D虚拟现实环境,实现数字化虚拟工厂和实际工厂同时移交。数字化还能帮助流程企业实现全方位多角度协同设备运维管理。

通过“一体化工程”和“一体化运维”,我们可以实现柔性生产、制药行业的无纸化操作、一体化能源管理等,也就能看到这样一幅流程行业数字化企业全景图↓↓

「西门子微课第一期:未来智造业」全程回顾 对话

工业4.0”和“中国制造2025”的环境下,国内外企业如何相互合作、共同进步?

石勇:“中国制造2025”和工业4.0方向是一致的,产业变革的核心都是智能制造。中国和德国有很多合作,我国在进行智能制造体系、标准建设。在框架搭建过程中,中德双方一年一次交流,合作大于竞争。

戴霁明、罗问贤:西门子作为数字化企业解决方案提供商,是“工业4.0”和“中国制造2025”战略目标的参与者和支持者,我们正在也会继续与中国伙伴合作,各自发挥优势,合作实现智能制造这幅蓝图。

企业向智能制造发展面临着哪些压力和问题?如何克服?

石勇:困扰我们的是基础材料,基础加工等传统的“老四基”,以及智能制造的新“四基”——传感器、工业软件、工业互联网、工业云等,未来中国做智能制造,如果老四基不解决,新四基不能有所突破,智能制造这条路走起来将非常困难。 戴霁明:基础性的工作确实很重要,比如生产研发环节规范性的问题。这些做得好,数字化平台才可以让企业如虎添翼。精益求精的思想永不过时。此外,企业要选择适合自身发展阶段的数字化转型方案,并勇于尝试;同时要注重培养掌握核心技术的人才、团队。

未来的智能制造时代,企业需要怎样的人才?

石勇:目前来看智能制造人才非常缺乏,高端人才和技能型人才都缺。将来需要的人才是复合型人才、跨领域的人才,懂制造技术和生产机制的人最受欢迎。

戴霁明:智能制造涉及多个专业和学科,有工艺、制造、自动化,当然还包括IT,没有一个人可以覆盖所有领域。在各自的领域内做深、做透,都是在积极地融入智能制造。

问答 Q:要实现数字化工厂,如何打通部门壁垒,保证数据在业务层面顺利交换?

戴霁明:研发、生产等各部门需要协同合作,数字化工具可以帮助你实现这一点,用统一的数据模型将设计、生产、物流、供应链等各环节融合起来

Q:有没有大数据方案可以解决流程工业的工艺和设备问题?

罗问贤:我们可以利用大数据对重要设备进行预维护,也可以进行实时优化。目前,西门子中国研究院在电力行业已经有实际的应用。

Q:“工业4.0”来了,中小企业怎么办?有没有低成本的智能制造解决方案? 石勇:智能制造更多是政府主导,是大企业主导,再下一步是中小企业。作为中小企业,如果要加入供应链体系,和大企业对接,必然要进入智能制造体系,符合智能制造标准。

戴霁明:智能制造优先解决的是技术瓶颈问题,如航空航天、高端装备制造和新能源等。中小企业可以从小范围开始实验

来源:网络转载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转载于互联网,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16年10月9日
下一篇 2016年10月9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