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山前线我军牺牲烈士都是如何安葬的?轮战中曾发生重大改变

——老山战场亲历记之六

文/大漠单骑

本文为大漠单骑原创首发,网站、移动APP、微信公众号等媒体如转载请务必取得本作者同意,个人自媒体、论坛等如转发请务必保留本作者署名,违者将追究其侵权责任,勿谓言之不预也。

这是一个不堪回首的沉重话题,又是一个必须面对的严酷现实;战争的血雨腥风难以表述,和平的岁月静好愿君珍惜。

一提起当年在中越边境云南老山前线牺牲的解放军烈士,人们通常会想到庄严肃穆的麻栗坡县烈士陵园,这里安葬着960位烈士,其中大部分是1984年在老山作战中牺牲的。但你可曾知道?这仅是我军在老山作战初期牺牲的烈士,在延绵近六年的老山作战中,还有上千名烈士并未安葬在这里。因为在1984年12月之后,老山前线牺牲烈士安葬方式发生了重大改变,即“由土葬改为火葬,由当地烈士陵园(麻栗坡县)安葬改为送回烈士家乡烈士陵园安葬”。这一改变出自偶然,却又是必然,更加体现了一种人文关怀和实事求是的精神。当时,我们济南陆军学校参战见习学员队正配属南京军区1军1师在老山前线作战,亲身经历了这一全过程,在此就谈谈这一改变的来龙去脉。

老山前线我军牺牲烈士都是如何安葬的?轮战中曾发生重大改变

云南省文山州麻栗坡县烈士陵园。

01中越边境作战我军牺牲烈士在南疆安葬的由来

麻栗坡县烈士陵园并非建于老山战役打响的1984年,而是始建于中越边境自卫反击作战的1979年2月。1979年这场为期一个月的边境作战,我军参战部队主要隶属广州军区(东线)和昆明军区(西线),在歼敌11万余人(含地方武装)的同时,我军牺牲7千余人,参战民兵、民工、向导、翻译等牺牲数百人。当时与越南接壤的我国广西、云南边疆地区少数民族众多,殡葬方式仍以土葬为主,我军各参战部队在撤军后,将牺牲烈士遗体就近安葬在广西、云南25处烈士陵园中(其中广西9处、云南16处),安葬方式则入乡随俗也采取了土葬,规模较大的有广西龙州县烈士陵园、靖西县烈士陵园,均有上千名烈士。这些长眠于南疆的烈士原籍以粤、桂、滇为最多,川、湘、黔较多,豫、鄂、鲁、苏、赣、皖、闽、冀、浙、陕、晋、沪、甘、京、辽、黑、吉、津、宁、蒙、青、新各数百人到数人不等。由于我军对越作战部队驻地以及牺牲烈士原籍以华南、西南地区为主,当时国家和老百姓还不富裕,交通也不发达,如此集中安葬这些牺牲烈士,既可告慰他们的英灵,也使大部烈士亲属、原部队官兵祭扫烈士时相对方便一些。

1984年开始的老山(含八里河东山)、者阴山作战(也称为“两山”作战)是1979年对越自卫还击作战的延续,在1979年至1984年之间,中越边境在法卡山、靠矛山、罗家坪大山、扣林山等多处骑线点也爆发了激烈的战斗。这一阶段作战牺牲的我军烈士,延续了1979年的安葬方式,就近安葬在当地的烈士陵园内,为此又新建了2处烈士陵园,一处是广西凭祥市夏石镇法卡山烈士陵园,另一处是云南文山州西畴县南疆烈士陵园(安葬者阴山牺牲烈士),在扣林山、老山等牺牲的烈士则安葬在麻栗坡县烈士陵园,仍继续采取棺木装殓土葬的方式。

1984年4月28日,解放军昆明军区14军40师打响攻打老山的战斗,战前40师准备了50口棺木,但老山之战打得异常艰难和惨烈,至5月3日我军已牺牲249人,大量烈士遗体送至麻栗坡烈士陵园因无棺木而无法下葬,后方只得紧急赶制棺木入殓烈士遗体。4月30日,昆明军区11军31师胜利收复者阴山,战斗之前,31师提前准备了200口棺木,结果这一仗在师长廖锡龙的精心组织指挥下,全师牺牲不到100人,廖师长也一战成名。

老山前线我军牺牲烈士都是如何安葬的?轮战中曾发生重大改变

1984年4月30日攻打者阴山主峰我军牺牲烈士。

1984年5月之后,“两山”转入艰苦的防御作战阶段,战斗不时爆发,越军反扑的重点是战略地位极其重要的老山东翼662.6高地和那拉方向,其中以7月12日松毛岭之战规模最大,越军投入一个加强步兵师的兵力轮番进攻,在14小时后被我军彻底击溃。至1984年12月换防前,坚守“两山”的11军、14军、各边防团及加强配属部队又有300余人牺牲,烈士遗体陆续安葬在麻栗坡县烈士陵园、西畴县南疆烈士陵园内。

02引起老山牺牲烈士安葬方式改变的原因

1984年7月下旬,根据中央军委的命令,南京军区1军(加强配属12军36师、炮9师等部队)作为全军首批轮战部队开赴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开始为期3个多月的临战训练,准备接替昆明军区在老山和八里河东山的防守部队。期间,全军10所军事院校参战见习学员配属1军各部队代职。到1984年11月下旬,1军各部队开始陆续接防老山、八里河东山防御阵地,至12月9日完成接防。正常情况下1军将继续沿用昆明军区当地部队安葬烈士的方式,牺牲烈士遗体将会安葬在麻栗坡县烈士陵园内,本来1军各师的政治部已提前进行了这方面的准备,包括建立战地烈士工作组,准备棺木、白布、新军装等等。

一切的改变源自一次例行工作会谈,或者说是偶然中的必然。

1984年10月的一天,1军1师政治部负责地方工作的副主任袁西有与麻栗坡县县长杨兴跃在烈士陵园内进行了一次工作会谈,本来会谈的主题是1师与地方政府如何衔接好安葬烈士的诸多事宜。但当杨县长说到在1984年5月之后,有大量烈士亲属来到麻栗坡县烈士陵园祭奠烈士,本省籍烈士亲属路途还近些,外省籍尤其是北方籍的烈士亲属来一趟真不容易,舟车劳顿不说,花费也不小,同时军地双方的接待工作压力都很大。正是说者无意听者有心,杨县长的话引起细心的袁副主任的思考:1师原驻浙江杭州市,部队官兵以浙、沪、苏、皖、赣、鲁籍为多,还有更远的地方暂且不说,将来烈士亲属仅从华东地区前往交通闭塞的西南边陲就极不容易。轮战部队是否应有别于当地部队?如果将烈士遗体在当地火化,再将骨灰送回烈士家乡的烈士陵园墓地安葬,这对方方面面不是更有利么。

袁副主任返回部队后,把这一想法与师政治部主任高武生进行了沟通,形成了一致的意见——“烈士就地火化,骨灰送回家乡”,作为政治部的建议提交到师党委会议讨论决定,得到师党委一班人的一致赞同,这个意见后经逐级上报,得到解放军总政治部、国家民政部的批准。

老山前线我军牺牲烈士都是如何安葬的?轮战中曾发生重大改变

1师兴街火化场烈士工作组细心为烈士清洗、换衣、整容。

鉴于1师的任务是防守战况激烈的老山,伤亡必将是所有部队中最大的,1军决定就由1师设立火化场,承担所有轮战部队牺牲烈士遗体的火化,36师、炮9师等部队则不再设火化场。此时已到11月上旬,1师政治部火速调整烈士工作准备方向及人员编成,在烈士工作组中新成立由21位干部战士组成的火化组,选址在西畴县兴街镇建立火化场,又从云南大理定制了400个大理石骨灰盒。11月29日烈士工作组人员全部到达兴街,投入紧张的各项准备工作。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1军这次烈士安葬方式的改变,意义重大和深远,不仅完全符合本部队的实际,也惠及到其他军区轮战部队。因为自1军开始,后续各轮战部队牺牲的烈士,都采用了这一方式,一直延续到老山作战结束。这些轮战部队分别来自济南军区、兰州军区、北京军区、成都军区等,基本都是驻北方的部队。而单独轮战的15个侦察大队,还有来自更远的沈阳军区、新疆军区等。得益这一改变,各轮战部队牺牲的1157名烈士,来自祖国的四面八方,基本全部在烈士家乡的烈士陵园墓地安葬了。

03兴街火化场——全军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军人战地火化场

兴街镇位于文山州西畴县西南部,是西畴、麻栗坡、马关、文山四县交汇处,一条穿镇而过的文(山)天(保)公路与老山前线相连。1师之所以选址兴街镇建立火化场,除了交通便利之外,这里有西畴县民政局一处简易殡仪馆,本是为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牺牲烈士而建,有一些基础设施可利用。

1984年12月9日下午4时许,1师兴街火化场接收了来自1师炮团第一位牺牲烈士的遗体,当天这位烈士经烈士工作组登记、清洗、整容、换装、拍照等程序后进行了火化,烈士骨灰入殓骨灰盒后暂存在火化场。于是,从这天起1师兴街火化场成为我军有史以来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全部由军人操作的战地火化场。

之后,1军在老山、八里河东山与越军发生大小战斗100余次,尤以1985年1月15日至19日的战斗最为激烈,也是1984年“7·12松毛岭大战”后规模之最大,史称“1·15大战”,我军在歼敌1200余人的同时,有104名官兵英勇牺牲。当这么多浑身是血和肢体残缺的烈士遗体陆续汇集到兴街火化场,那场面极其令人震撼和痛心,战争的血腥和残酷直面扑来。3月8日1师1团在攻打小尖山的战斗中,“硬骨头六连”副指导员谢关友负伤多处壮烈牺牲,将他的遗体火化后,从骨灰中发现了11块弹片。

到1985年5月底1军及加强配属部队撤出老山和八里河东山,共歼敌5007人,其中毙敌2840人,伤敌2164人,俘敌3人,1军及加强配属部队共牺牲397人(1军发源地洪湖湘鄂西苏区革命烈士陵园中建有397位烈士英名的纪念墙)。但这些烈士兴街火化场只送走361位,还有36位烈士因被敌炮火直接击中或用爆破筒与敌人同归于尽而尸骨无存,后来安葬他们的墓穴内并未有骨灰只是衣冠冢。

老山前线我军牺牲烈士都是如何安葬的?轮战中曾发生重大改变

2018年清明节湖北洪湖,1军一等功臣、特等残疾军人展亚平出席1军397位老山烈士英名纪念墙落成仪式。

我军是正义之师、仁义之师,历来重视战地烈士工作,这也是战时政治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我军在老山前线对此的具体要求是:烈士遗体不能落在敌人手上,烈士遗体要及时后运不得搁置。为了做到这两点,许多战士甚至献出了自己的生命。我所在的1师2团2营在担任军工任务期间,就有多名军工战士在前沿抢运烈士遗体过程中牺牲。这值不值?完全值,他们同样是真正的英雄。中国有“死者为大”的历史传统,战场上善待烈士遗体,不仅是为了告慰英灵、藉慰亲属,也是为了保持和激励军队官兵的士气。因为每一个上战场的人都会想,我牺牲后会被怎样对待?一支不善待烈士遗体的军队,值得你去拼命么?老山对面的越军为什么打不赢我们?7·12松毛岭大战后越军上千名阵亡者就在那腐烂发臭而无人敢收尸,仅这一点越军就输了。

老山前线我军牺牲烈士都是如何安葬的?轮战中曾发生重大改变

济南陆军学校参战见习学员李法堂烈士。

在1985年1月15日老山145号阵地反冲击战斗中,我校见习学员李法堂率领一个班勇猛冲锋,被敌炮火击中光荣牺牲,终年23岁。李法堂烈士原籍山东省掖县(现莱州市),1962年5月出生,1981年1月参军,1983年6月入党,济南陆军学校2大队6中队1984年毕业学员(已分配至26军77师),配属1师2团3营8连代职副排长。这是一个十分阳光帅气的小伙子,他牺牲前我们刚见过面相谈甚欢,转眼间阴阳两隔令人唏嘘。当1985年2月28日我们学员队完成参战见习任务返回济南陆军学校时,我们将李法堂烈士的骨灰盒一路带回。3月6日,我校隆重举行李法堂烈士追悼大会,之后,李法堂烈士骨灰安葬于掖县烈士陵园墓地。

虽说是“青山处处埋忠骨”,但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国家的强大,让那些为国捐躯的英雄“回家”,不是一种更好的选择么?

来源:大漠单骑81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转载于互联网,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1年1月15日
下一篇 2021年1月15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