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学院专业,就业冰火两重天!河北经贸大学就业数据深度分析

河北经贸大学是河北省重点建设的骨干大 学,是一所以经济学、管理学、法学为主,兼 有文学、理学、工学和艺术学的多学科财经类大学。

同一学院专业,就业冰火两重天!河北经贸大学就业数据深度分析

一、高校毕业生就业趋势分析

(一)单位就业为毕业生的主要就业去向,数量上呈现走低趋势

单位就业是指签订就业协议形式就业、签订劳动合同 形式就业、国家基层项目、应征义务兵、其他录用形式就 业等。学校本科毕业生毕业去向包括单位就业、升学、出 国(境)、自主创业和未就业主要五种形式。 从近三年学校的就业数据分析,毕业生的就业去向以 单位就业为主,2015至2017届毕业生直接选择单位就业 的人数占毕业生总人数的比率分别为81.81%、77.46%和 78.69%。其中,会计学院的本科毕业生人数最多、占比最高,具有较强的代表性,2015至2017届毕业生直接选 择单位就业的人数占学院毕业生总人数的比率分别为 84%、82.02%、77.91%,单位就业呈现走低趋势。 在单位就业中,民营企业成为吸纳毕业生的主力军, 党政机关、国有企业和其他事业单位也是毕业生选择 的热门单位。

同时,随着国家对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 划、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大学生应征入伍政策 的推广,高校毕业生应征入伍、参与国家及地方基层 项目的人数相应增加,成为新的职业选择。

(二)国内升学成为毕业生的新趋势,且升学读研的比率稳中有升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教育事业的不断投入以及对人 才质量要求的提高,升学的比率也在不断提高。学校毕业生升学读研的比率也稳中有升,成为继单位就业之后的第二大主要毕业去向。学校2015届本 科毕业生4509人,其中468人国内升学,升学率为 10.38%;2016届本科毕业生4666人,其中425人国内 升学,升学率为9.11%。2017届本科毕业生4623人, 其中492人国内升学,升学率为10.64%。其中,会计 学院2015届本科毕业生升研率为10%,2016届升研率 为6.33%,2017届升研率为13.55%,且均为毕业生第 二大毕业去向,与学校整体就业趋势相一致。与此同 时,选择考研“二战”的同学人数不断增加,以适应 社会对高素质人才需求。

此外,随着中国开放程度的提升、国际视野的拓 宽以及适应人才国际化的要求,部分学生选择出国 深造且逐年呈上升趋势,2015年至2017年出国深造 学生分别占毕业生总人数的比率为0.07%、0.92%和 1.15%。

?

(三)毕业生选择职业与专业相关度较高

从2015年至2017年学校的就业质量报告分析,各 专业毕业生选择职业与专业相关度较高。以2017年的 数据分析为例:2017届本科毕业生就业率在90%以上 的专业35个,其中资产评估、信息与计算科学、农村 区域发展、工程管理、广告学等9个专业本科毕业生 的就业率达到了100.00%,实现了充分就业。2017届 本科毕业生中认为目前工作岗位与所学专业相关的占 89.83%,其中“专业对口”所占比例为58.46%;由此可见,学校专业设置与目前的社会需求大体一致, 毕业生能够学以致用。其中金融学院、会计学院、文化与传播学院、工商管理学院、信息技术学院本科毕业生专业相关度最高,专业相关度分别为98.65%、98.41%,96.88% 、91.30%、90.77%位居前五,均高于学校89.83%的总体水平,这也与学校的办学特 色相关。

(四)毕业生的就业行业流向第三产业,与国家 的产业政策契合

从总体上看,2015至2017届本科毕业生的就业行 业主要流向“服务业”、“金融业”、“信息传输、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学、工商管理类及计 算机科学与技术等相关专业也是学校的热门专业。 2015至2017届本科毕业生选择服务行业占单位就业的 比率分别为73.89%、80.54%、79.61%,而制造业的 占比仅为4.45%、2.57%、2.30%,传统制造业的就 业相对滑落。

同一学院专业,就业冰火两重天!河北经贸大学就业数据深度分析

图1 2015至2017届毕业生就业行业流向分析

资料来源:本研究整理

由此可见,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国家加大改革 力度,进行经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及供给侧结构性改 革,产业政策着力向信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在 此大趋势下,相关行业对毕业生需求量不断增长,就 业结构必然会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而改变,毕业生流 向信息产业和服务业等第三产业顺应了国家经济发展 的“新常态”。第三产业成为吸引我校毕业生就业的 主要产业,同时,毕业生就业的行业布局与学校专业 设置及培养定位相契合。

(五)毕业生就业地区结构不均衡,主要集中在 京津冀地区

河北经贸大学2015至2017届本科毕业生的就业地区主要集中在京津冀地区,河北省内 就业人数占单位就业总人数比率高达 75.85%、76.87%、76.64%,北京占比

分别为7.73%、8.55%、8.16%,其中 省内主要流向了石家庄市,占比高于 80%。从就业地区流向统计数据分析, 京津冀地区成为本科毕业生就业吸引 力较高的区域。这与学校所在地、毕 业生生源结构等因素有密切关系,同 时受京津冀一体化、雄安新区战略部 署等国家宏观政策的深远影响。

河北经贸大学位于河北省会石家 庄市,省内生源占总人数的70%以上, 而省内生源又以石家庄市、保定市等 居多,因此毕业生的就业结构主要以 省内为主。同时,河北省内环京津, 京津成为毕业生的重点择业地区。随 着京津冀一体化步伐的加快以及雄安 新区战略部署的推进,人才一体化发 展成为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目标 的智力支持和重要保障,越来越多的 毕业生会选择到此就业。

二、高校毕业生就业趋势中存在问题

(一)毕业生就业数据统计时点问 题有待商榷

我校就业质量年度报告的数据统 计时间节点为当年的8月31日,这个 时间节点不能准确客观地反映该年份 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原因有二:一是 因为许多用人单位规定毕业生在6月底 取得毕业证学位证后要经过3个月的 实习期或见习期,之后才签订劳动合 同,这部分学生确定不能在统计日期 前(8月31日)交回就业材料,因而 没有被算作就业群体(或质量就业群体);二是因为部分省份的国考或省考单位入职日期常在8、9月 份之后,签订就业协议常常在10月份或更晚,在统计截止日期之 前(8月31日)也不能交回就业材料,这部分已就业同学也未被统 计进来。因此,建议适当延长就业数据统计时间节点到当年的10 月底或12月底更科学,能更加客观准确地反映当年毕业生的就业 状况。

(二)总体就业率与质量就业率差别较大

根据我校2017年就业质量报告,学校广告学、酒店管理、资 产评估、电子信息工程、工程管理等专业就业率达100.00%,表 面看,就业率让毕业生、学校和社会各方满意,但这个100.00% 是含有人才代理部分的,部分同学实际上没有参加工作,而是把 档案托管到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因此,这种就业率应算作总体就 业率。而质量就业率应包含合同就业、签约、升研、出国读研、 公务员、基层项目、参军入伍、自主创业等,总体就业率与质量 就业率差别较大。如会计学院会计学专业2016届毕业生总就业率 92.11%,质量就业率52.23%,二者相差39.88%;2017届毕业生总 就业率90.62%,质量就业率65.06%,二者相差25.56%。我们认为 质量就业率能够更客观、科学、准确地反映毕业生的实际就业状 况,让社会公众能更直观的观测到高校各专业的就业质量状况。

(三)同一学院,不同专业就业冰火两重天!不同专业毕业生的就业不平衡问题比较突出

同一学院专业,就业冰火两重天!河北经贸大学就业数据深度分析

图2 会计学院2015至2017届毕业生专业平衡度趋势分析 资料来源:本研究整理

作为高校,既要着眼于实现整体的就业率,也要注重各专业的 就业率。我校在实现整体就业率较高的同时,不同专业的就业不平 衡问题也比较突出,这种不平衡表现在:不同学院之间的专业本身 不同带来的差距之外,同一个学院内部的相关专业的毕业生人数、 就业人数和就业率的差别也比较大,以总毕业生人数居于前两位 的会计学院和金融学院这两个大学院来看,其内部的各专业间相 差甚大,会计学院的会计学专业2017年毕业生人数是629人,审计学专业毕业人数为55人,财务管理专业人数更少只 有3人,会计学和审计学的总体就业率分别为90.62% 和92.73%,财务管理就业率要远低于会计学和审计 学,因为只有1人就业,就业率33.33%(学校就业 质量报告未做体现),金融学院的金融学专业2017 年毕业生人数是324人,投资学、保险学和金融工程 专业毕业人数分别是44、43和38人,就业率分别为87.04%、84.09%、81.58%和79.07%。金融学相关专业和会计学相关专业是我校热门专业,就业率差别 背后,相关专业的平衡发展也是需要关注的一个重 要问题。

同一学院专业,就业冰火两重天!河北经贸大学就业数据深度分析

图3 金融学院2015至2017届专业平衡度趋势分析

资料来源:本研究整理

(四)自主创业有较大提升空间

教育部强调:让千千万万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力 竞相迸发、充分释放。在这样的背景下河北经贸大 学创业人数虽填补了空白,但真正实现自主创业的 人数并不多。2015年自主创业3人,占比0.07%; 2016年自主创业3人,占比0.06%。2017年就业质量 年度报告中未分析就业学生中的创业人数,只是指 出“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数量较少,创新活动规模较 小,层次和水平不高”,因而在“大众创业,万众 创新”的背景下,如何更好实现我校创业推动就业 也是需要认真研究的一项课题。

(五)慢就业、不就业等新情况涌现

如何实现我校学生充分积极的就业是要持续加强 改善的一项工作。2017年就业质量年度报告中指出或拟出国”,不急于就业的占9.92%,有单位接收, 但地点不满意的占7.63%。总体来看,未就业的主要 原因是就业单位与个人期待不相符、二战考研等。本 科毕业生没有接收单位的主要的原因是“自身竞争力 不足”和“就业岗位需求与自己专业水平不匹配”。 岳昌君、周丽萍(2017)通过对2003-2017年期间进 行的八次全国高校毕业生抽样调查数据显示毕业生确 实存在有业不就的现象。因此未就业学生的求职 动机、就业观念、求职竞争力和职业生涯规划能力也 需要教育和引导。

三、高校毕业生就业趋势路径探析

(一)调整就业数据统计截止时间,完善数据统 计口径

目前就业质量年度报告的数据统计截止日期为当 年的8月31日,上文已经分析这并不能准确客观地反 映该年份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建议适当延长就业数据 统计截止时间到当年的10月底或12月底,这样签约与 合同就业的学生的就业材料基本上都可以交上来,并 将就业总体就业率与质量就业量结合起来进行统计公 示,这样就业统计数据能更加真实全面地反映当年毕 业生就业状况,增强就业对教育教学的反馈价值,并 对其他有关方面的决策提供有价值参考。

(二)平衡专业发展,提升整体水平

一是加大对弱势专业的扶持力度。配齐配强师资 队伍,坚持“用好现有人才,引进急需人才,培养骨 干人才”的原则,以教学团队建设为核心,以加快学 科带头人和中青年骨干教师队伍建设为重点,坚持吸 引高层次人才,培训有潜质教师,在适度扩大师资队 伍规模的同时,着力调整好师资队伍结构,按照课程 特色和研究方向配备教学、学术梯队,建设一支符合 专业建设和改革要求,具有较高的教学科研水平,适 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师德高尚、业务精湛、成果卓 著的师资队伍,推动各专业平衡协调发展。同时针对 学生就业专业对口度不高的专业,学校应建立健全专业 设置、建设和监测管理机制,增强专业建设与社会需求的良性互动,形成就业与招生的联动发展格局。

来源:志愿填报找勋哥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转载于互联网,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18年9月9日
下一篇 2018年9月9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