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又提中国农村的文章为什么引来那么多反驳?

一篇又提中国农村的文章为什么引来那么多反驳?

一篇又提中国农村的文章为什么引来那么多反驳?

从昨晚开始,题为《残酷底层物语:一个视频软件的中国农村》的一篇公号文章传遍朋友圈,不少朋友纷纷转发评论,表示心情很严重。

这篇文章列举了某款软件APP上一些人的自虐博眼球行为,指出在农村自虐式求关注、儿童早熟、教育漏洞等等问题严重,客观上展现出一副与我们想象中不同的、原始而野蛮的农村图景。

在这端午佳节应该和谐安康的节日,看到这样的文章让人深感不安,但今天开始,又有数篇指责这篇公号的文章涌了出来,有质疑这是为某个APP做宣传的,有指责小题大做的、观点太片面的,还有的说这就是在妖魔化农村。

还记得今年春节“一个农村儿媳眼中的乡村图景”、“上海女子因江西男友家中晚餐而分手”、“农村彩礼动辄数十万,大龄男性结不起婚”等文章满天飞吗?还记得这些内容引发的争论吗?

又到节日、又是农村话题,为什么又牵动了人们的神经,都说自己的文章深刻剖析了农村的现实,但是为什么引发的不是更深刻的反省和对策,而是一轮轮的多角度的反驳?真实的农村现实图景到底是怎样的?

《残酷底层物语》遭到了怎样的反驳?

反驳理由一:选材局限。

一篇又提中国农村的文章为什么引来那么多反驳?

有作者打开了文章中提到的APP,称看到的不是满眼的“猎奇、怪诞”,而更多的是一群展现和分享自己日常生活的人,一群骄傲于自己画技舞技歌技的人,他们并没有所谓的“自虐倾向”,但也拥有着大批粉丝。事实上,几乎不可能存在一个社交平台上全体用户都趋近于同质化的现象。那么作者的选材,自然就需要有所选择,而我们看到的内容证明了,《残酷底层物语》作者选择了用他认为“原始、粗鄙、野蛮”的材料来证明他的观点。

反驳理由二:逻辑混乱。

一篇又提中国农村的文章为什么引来那么多反驳?

在谈论儿童的段落中有一段话是这样的:“相信每一个看过的人,都会对这里面小孩子的不正常早熟和粗鄙感到不适。这些小孩子怎么是这个样子的呢?这些孩子的父母都干嘛去了?”这里所谓的“不正常早熟”指的是“东北小胖”、“少年鼓王”、“少女母亲”等群体,他们背离了作者对于“儿童”这一群体的想象,或者更准确一点说,是作者认为社会应该具有的对于儿童成长过程的共识。

那么成长应该是什么样的呢?在光洁明亮的产房里面出生,三岁幼儿园,七岁上小学,十五岁开始早恋,十八岁高考,大学生活充斥着游戏社团实习兼职,大学毕业顶着一个大学文凭领起了工资,有一些自己的小爱好,虽然可能一事无成但是却至少得做到热爱科学,保持卫生,这样才算正常吗?

反驳理由三:替代发声

一篇又提中国农村的文章为什么引来那么多反驳?

作者笔下的农村“充满了一种和文明、现代化完全格格不入的野蛮情绪”,“两个如黑白一样对称的板块”——农村与城市、文明与野蛮的对立昭然若揭。这是一种高高在上的俯视,不论是什么样的行为都有其复杂的成因,在农村生活中简单套用城市的要求是不合意且不切实际的,甚至是异想天开的。

作者以一种城市中产阶级的眼光远望农村,然后指出其中存在着大量与自己想象不符的地方并要求改正,这一点是不可接受的,因为“城市中产阶级的眼光”本身就是一种建构出来的东西,并不具有天然的正当性。

如果用一种置身事外的立场去观察和记录,很容易会出现事与愿违的情况,也就是农村的真实被“片面的真实”所掩盖,由此又成为了“失语”的存在。

反驳理由四:论据不成立

一篇又提中国农村的文章为什么引来那么多反驳?

1,首先,为什么这款APP会聚集一批农村人?

这是和公司产品运营导向有关的,APP公司产品引导什么用户群,就会出来的效果。这里面依然有疑点,APP里面的表演者是否是真的农村人,或许是互联网公司惯用手法,利用水军炒作吸引眼球(不知道什么是水军的自行百度一下什么叫水军),农村人口6亿多,通过几百万真假难辨的农民聚集者的APP去定论农村现状,说上面都是现实农村人不成立!

2,通过虚拟网络去评判他们的真实生活现状是否成立?

相信大家都有社交网络的经验,时不时的发朋友圈什么的,大部分时候并不是本意,也许是为了传达某种东西,比如装酷,秀恩爱,秀智商,秀努力,秀创业,秀朋友,目的是表达自己是一个怎样的人或者传达一种信息。但是这些在网络上传达出来的信息始终是虚拟的信息,虚拟和现实差了十万八千里的距离。更何况一个充满娱乐性的视频APP,更是离现实远。

3,没有调研就没有发言权

从文风来看,一点也不了解农村,拿农村和一线城市比较简直是另一个神逻辑!农村确实和城市有差距,差距还不小,文化教育方面非常突出,但是不像文章里说的那样极端。

如果这篇文章出现在上海的语文高考考场上,不考虑立场问题,可能会是一篇高分佳作,因为确实做到了“评论他人的生活”;但是作为一篇尝试探讨城乡差异的文章,根本没有注意到多元化的可能,就像是想在中国照搬西方制度一样,忽视了实际的情况,至多大概也就是一个及格而已。

那么,真实的农村生活到底什么样子呢?

在农村的人、离开农村的人和根本就没在农村生活过的人,在不同人的眼中有不同的真实农村,你说与你想象差得太远也好,你理解不了也好,它的真实就在那里。我们选择一个时段里的农村场景给你看看,或许根本代表不了你心中的农村真实,但在周遭的某一片绿油油的土地上,这也许就是日常,不惊人也不全面,至少让你看到其中的一些代表。

一篇又提中国农村的文章为什么引来那么多反驳?

这是农村院子中的一颗枫木树不知道多少年了,记得小的时候我们就开始在这颗树下玩了,现在又过这么多年了,枫树依然长青,这颗树我们称它为古树,当然像这样的老树了已经剩得不多了,因为老了,这是大自然的规律吧,老了终会离去。

一篇又提中国农村的文章为什么引来那么多反驳?

农村的栅栏,主要用手围起鸡鸭,不致于吃到其它的农用家里作物!

一篇又提中国农村的文章为什么引来那么多反驳?

看看我们的房子吧!木的,冬暖下凉,就是这样的

一篇又提中国农村的文章为什么引来那么多反驳?

这样的猪肉看到是不是非常想吃呢?每年家里都会做很多的腊肉给城里的亲戚朋友送去。太好吃了哦!把鲜肉分块,然后在肉投一食用盐,然后一起放几天,再上扛。

一篇又提中国农村的文章为什么引来那么多反驳?

熏好的猪脚,这是最好的!这个是拿给亲戚家拜年的!

一篇又提中国农村的文章为什么引来那么多反驳?

农村吃饭的各种吃法,醉翁之意了!重要的不在吃饭,而是家里有多少人吃,这才是关键。人越多财气越旺!热情大方属于农民是没有错的。

一篇又提中国农村的文章为什么引来那么多反驳?

从小开始就会放牛了!你们会电脑,我会放牛!也是不错了!我能把牛当玩具,你肯定是不行的!

一篇又提中国农村的文章为什么引来那么多反驳?

萝卜这个季节性的东西,我们能保持下来就是晒干了,切丝,晒干,基本家家都会晒那一些,以备不时之需。特别六月没有菜的时候,大家就是吃这个了!这个可以做成酸菜,还可以直接炒着吃,反正城里人很少吃过就是了!

不要羡慕,因为你不是农村人!当然了谁又稀罕这个呢呵呵。

这个是白萝卜丝,当然还有红萝卜丝了。每一种口味都不一样。真的农产品量就是那么的少。也是那么的任性,不是你有钱就可以有的。再说了,谁又稀罕萝卜丝呢。

很多的朋友都羡慕农村生活,其实农村生活,不是那么的好玩了,除非你很有钱,把家安在农村,只是为了健康的生活,那是可以的。因为你的方式是不一样的。

而我们农村,除了吃的,基本不花钱,但是家里确实没有钱,如果有点什么问题,去看医院就是很困难的了。

如果老人生病了,在医院里花了2万多元,由于借得不多,后面儿子和媳妇都在外面打工,努力还钱呢. 也许几万元对于一个城市里的人来说,不算什么,可是在一个农村家里,也是一个不小的数目了,因为收入太低了,一年下来也积不了多钱的。

一篇又提中国农村的文章为什么引来那么多反驳?

也不是像大家说的一样,农村都不种地不种田了,那么留在农村的人吃什么,留守老人,虽然什么都还能做,明显感觉到他们已经力不从心了。很多的事,做起来并不那么顺心顺意!

农村的留守老人就是这样的情况,女儿有自己的家庭很少回来看他们,儿子就不用说了,如果离家很远,更没有时间回来看他们了,年也很少回来过的,就是因为工作抽不开来呢。我常思考,这样的生活真的快乐吗?

一篇又提中国农村的文章为什么引来那么多反驳?

山上到处都是,吃吃这个,也是很不错的哦。估计很多的人一辈子也没有吃过;

现在也许改变了很多,如果种田的,也都能有一台打米机器,就是简单的把自己家里的稻子打成米,不是为了卖,只是自己家里吃;

一篇又提中国农村的文章为什么引来那么多反驳?

农村结婚,也不是传说中的那种排场大的吓人的,只是这是一种传统的风俗,结婚了,家家户户都来帮忙来吃饭,并没有什么大碍,因为在一起一个村,大家都是亲戚,互相帮忙没什么,吃饭也没什么,也不会计较人多钱少或者什么的,正因为缺钱,所以感情才显得那么重要。

一篇又提中国农村的文章为什么引来那么多反驳?

也没什么了,农村生活大体也就是这样的,虽然很多地方抱怨,存在很多的问题,但是这些都是事实,因为你没生活在农村,你不知道,你生活的农村也不一定是这样,有人认为农村富了,有人觉得农村还在穷,但那都是你亲自见到的,才是最真实的,你都没有生活在农村过,又拿什么来评论?

来源:中国之声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转载于互联网,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16年5月5日
下一篇 2016年5月6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