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打驴”被紧急叫停,“滴滴打人”在这个地方却很火爆!

来源:金融家(ijrjia)

作者:金融家@不狗

滴滴打驴,这样算虐待动物吗?

此驴非彼驴。滴滴打车你听过,滴滴打驴你听过吗?连“黑出租”、自行车都能搞成创业项目,小电驴为什么不行?为此“黑摩的”挂上共享的名义,走上了“滴滴打驴”的康庄大道。

然而,还没来得及等大风刮起,刚刚上线的“驴的出行”网约电动车就被叫停了。2017年12月18日,南宁市交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驴的出行”接单客运经营行为涉嫌违规,已叫停相关服务。

“滴滴打驴”被紧急叫停,“滴滴打人”在这个地方却很火爆!

网约电动车被监管叫停

日本的“滴滴拉屎”已经盈利了,印度的“滴滴打人”让警察失业了,听说还有“滴滴叫鸡”正在生产的路上,没有滴滴做不到,只有你想不到!

身披绿马甲,头戴小红帽,哪里需要哪里跑!“滴滴打驴”你是不是也没想到?

近期,广西南宁街头出现了一批身着绿色外套,头戴小红帽的“小电驴”司机,他们穿梭在街头巷尾,随着手机“滴”的一声提示,便奔向指定的目的地。

知道滴滴打车,应该很容易理解这个滴滴打驴的新型出行方式。跟网约汽车一样,在打车软件上后输入起点和终点,平台会就近派单。乘客可以选择呼叫电动车、摩托车、三轮车,这几类车辆的车主也可以在平台接单、送货,兼职赚钱。

不同的是从原来铁包皮换成了皮包铁。而号称“电车之城”的南宁,碰上滴滴打驴的创意似乎就是天作之合。

自2002年南宁“禁摩”后,电动车数量急剧上涨。截至2017年7月底,南宁市区注册登记的电动车已达205.1万辆,居中国各城市前列。

在南宁,电动车的使用率也很高。南宁闹市区一位看车师傅表示,电动车停车白天收费1元,晚上收费2元,他每天的收入能有1000多元——数字反映出南宁电动车数量的庞大,也映射出滴滴打驴市场的商机。

据了解,上述电驴司机均来自一个名叫“驴的出行”的网约电动车平台,这款电动车版的叫车软件被网友称为“滴滴打驴”。该软件上线仅几天时间,平台下载量就达到5000次,电动车注册量也将近500辆。

除了打驴业务,该平台同时还提供全新和二手电动车售卖、电动车配件展示售卖以及个人闲置商品发布销售等服务。

“感觉电动车挺好的,环保便捷,规范化就好了。”广西学生马林认为,网约电动车的火爆说明市民有需求。

“三个九”也表示:“去过南宁的人都知道小电驴在当地的地位。南宁公交车太慢,小汽车太堵,地铁又太少,其他交通工具去不了的地方小电驴都能去。”在南宁有个段子大概能表达南宁人对交通的无奈:偷个电瓶车养你!

滴滴打驴看似深得人心,不过好景不长,上线短短几天,中途还时运不济遇上了连夜雨,12月18日南宁市交通运输局发布声明称,“驴的出行”接单客运经营行为涉嫌违规,已叫停相关服务。

据南宁有关部门表示,南宁市禁止电动车、摩托车、三轮车等非机动车从事道路旅客运输经营。因此,如果有电动车、摩托车、三轮车通过“驴的出行”平台或其他方式接单进行客运经营,均涉嫌违规,交通运输部门将依法对其进行查处。

一场大雨浇灭了滴滴打驴的热情。

驴死谁手?

“这个平台不是说不可以拉客了吗?我还能不能坐啊?”虽说已经违规被叫停,但我一位正在南宁旅游的朋友25日帮忙测试了一下,打驴服务似乎仍在正常运行。

面对客户的质疑,驴的师傅似乎也没有什么概念:“我们一般都是拉人啊,这个东西可能正在争议阶段吧,我也不知道……”据这位师傅表述目前“生意还可以”。

面对监管叫停,有很大一部分声音在为小电驴鸣冤。事实上,滴滴打驴有一个善意的出发点。

“驴的出行”所属的驴来驴往公司创始人黄乐称自己曾是一名滴滴司机,看到南京有大量电动车资源,就首创了这个网约电动车模式。

驴来驴往打出的口号是“怕堵车,用驴的出行”,很好的抓住了大城市容易堵车的痛点,这也是多年来电动车一直经久不衰的关键。

“拥有一部电动车,就能月入5000!”驴的出行的口号让本来就电驴老司机们激动了起来。

在南京、杭州这样的城市,由于交通环境确实不尽人意,加上电动车并没有遭到禁止,每天上班成片的电动车大队随处可见,他们既不坐公交,也不乘地铁,更不会打车,只有在这些城市真正生活过的人才知道,电动车才是这个城市最快的交通工具。

但便捷、便宜却不能成为滴滴打驴的免死金牌。说到底,打驴的和打摩的的性质一样,加上运营方面资质不去全,滴滴打驴无疑就是“黑摩的”了。

黑摩的

“黑摩的”主要是指那些在城区非法上路、非法拉货载客的三轮车、摩托车。危害大但根治困难:一是从业者多为困难群体,取缔后面临生计问题;二是大多数乘客认为“黑摩的”便利,不配合取证;三是车主往往“打一枪换一个地方”,躲避执法。

更有人忿忿不平:“滴滴打车这样的‘黑出租’都能上路,为什么滴滴打驴‘黑摩的’就不能拉客?”

说实话,新服务确实很方便快捷,但在运营资质不全的情况下,万一发生事故,责任划分和理赔都是难题。一句话,除了本身电驴载人的安全系数偏低之外,它的风险承担能力也相对较低。

除此之外,就像官方所定义的,黑摩的从业者多为困难群众,也就是说,如果在载客过程中出现了意外事故,这些人同样无法承担损失。

驴的叫停的原因很简单,安全问题。不论从行驶者资质、车辆来源、抑或车辆质量等方面看,都没有严格的审查机制来兜底。

实际上,滴滴打车的存在也一直备受争议,在环保减排的倡议下,显然电动车更符合时下主题。但安全是根本,单从这一点,驴的生存下去的可能性就很渺茫了。

而面对监管叫停仍然上路接人的行为,当地很多人表示,南宁电动车很多,别因为这样非法运营让大家都不能上路了!

意外的收获

尽管经历了短暂的红火,短命的滴滴打驴也给未来留下了一些可能。

从现在已有的数据看来,“驴的出行”仅推出3天、APP下载量就已经破5000的发展速度和不少人热捧甚至支持合法化的呼声或可证明。

业内人士刘兴会表示:“尤其对当前处于野蛮疯长阶段的共享经济而言,“驴的出行”实际上给予了公众很多积极的思考和启示。”

首先,从融资与运营模式来看,“驴”复制的是网约车模式。

也就是说,其运营企业只是一个连接智能手机与司机客户端的双边平台,是一个智能管理系统。既不用N轮融资用以应对高企的准入成本,也不用投入人力物力来维持后期的管理和运营,属于低成本的运作模式。

单单只从市场经济角度而言,滴滴打驴相对于共享单车之战的烧钱更有生命力。短时间内快速上涨的业绩就是很好的证明;

其次,从市场定位来看,“驴的出行”瞄准的是网约车与共享单车市场的中间地带,既提供短途快速轻便的客运服务,也就是空白市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总是惹非议,驴的出行之后或许会有真正尝到鲜味儿的人;

除此之外,较之于出租车私家车等机动车辆而言,电动车保有量要大得多、分布面也广泛得多。如果将这部分海量闲置资源投入运行,对城市公共交通系统无疑是一种有益的补充。这在道路拥堵、公交拥挤、打车难的很多大中城市尤其明显。因此,从解决市场痛点来看,“驴的出行”可谓定位清晰,应该说很有市场前景。

刘兴会认为,滴滴打驴的横空出世又早早夭折,只不过由于缺少前期细致的筹划与规范,后期运行中也未规避安全隐患。也因为准备工作不足导致其存在合法性失去了基础,被叫停肯定就是理所当然的命运了。

另外,驴的的市场需求量也反映了部分地区交通问题,有需求就有市场,驴的出现找到痛点和空白,只不过用力失当而已。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国内网约摩的并非驴的出行一家,只是南宁作为电驴之城,首先爆发出监管问题而已。

东南亚:驴的王国

说到网约摩的,东南亚称王没人敢争抢。

·优步看重的越南市场

越南是东南亚名副其实的摩托车王国,9000万土地上却有超过4500万辆摩的,即平均每两个人就拥有一辆摩托车。

这也让Grab、优步等知名网约车平台嗅到商机。2014年11月,Grab在越南正式推出GrabBike网约“摩的”服务;去年4月,优步也在越南推出名为“UberMOTO”的网约“摩的”服务。

·泰国版滴滴打驴

GoBike是一个泰国网约摩的平台,近日该公司宣布获得480万美元的Pre-A轮融资,投资方包括一批私募股权公司、家族信托以及高净值人群,主要来自东南亚和欧洲。之前这家公司于2016年3月获得了100万美元种子轮融资,投资方包括香港、马来西亚、新加坡以及泰国的一些投资人。

平台上的驾驶员不仅能接送客人,还能去配送包裹、文件和杂货等。同时食品和衣服配送的垂直行业能为用户带来更多增值便利,目前GoBike主要在曼谷经营。

·印尼的多功能网约摩的

根据2015年印尼摩托车覆盖率给出的统计表了,人均摩托车的占有率到达了百分之80之多,去掉老、幼、及其他身体因素不能够驾驶的人后,几乎人手至少一台以上的摩托车。

比如风靡印尼的Go-Jek摩托叫车软件,在功能上与我们使用的滴滴打车、Uber相差无异,甚至还能提供摩托外卖、代购、快递等多种服务,仅在印度尼西亚就有超过20万的全职“摩的司机”而Go-Jek的创始人也凭借看准摩托便利性的深远目光,成功在去年融到了5.5亿美元的资金。

·最贵的摩的

当然摩托车并不是经济水平落后的标志,像在一些欧美发达国家比如法国、英国、俄罗斯也都有着正规合法的摩托出租公司。

一些为旅行而生的摩托车,在设计之初就预留出了大量的储备空间,所以即使客户有着少量行李运载的要求,也是能够轻而易举搞定的事情。国外这类旅行车型的收费标准大概在每小时80欧元上下(折合人民币大概600元一小时)。

事实上,在国外开摩的载客并不简单,这些摩的驾驶员大多为“有着十年驾龄以上的老司机”,甚至他们提供的服务更为完善,比如保险、后座头盔消毒等流程应有尽有,车型方面也多为豪华旅行车为主。

写在最后

不久前我因为工作原因到中山出差,出发的时候当地的朋友再三强调“不要打的士,打摩的”。虽然嘴上答应,但我还是忍受不了肉包皮的风险,于是下车后变习惯性地随手招的士。

但在上客区问了4、5辆的士之后,只有1辆愿意载我去往目的地,要价50块,而我在百度地图上的驾车路线显示只要驾驶7分钟。

不是只有汽车站这类“经济特区”才这样,随后在当地停留的几天里,无论是短程还是远途,的士给我的感觉只有一个“坐地起价”。

即便如此,直到我离开我都没有坐过摩的,朋友说我矫情。但比起打摩的出现事故,我更愿意咬咬牙多花点的士费“肉疼”。

我不知道有多少人和我一样,对摩的载人有这样的看法,但滴滴打驴所存在安全隐患确确实实存在着,就行我心里那个疙瘩,很难化解。但他却又是某些地方某个场景的最佳出行选择……

来源:瞭望消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转载于互联网,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17年11月21日
下一篇 2017年11月21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