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隐与令狐楚在东平有段“蜜月”交往

文 | 刘德民

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字义山,玉(谿)生,又号樊南生,祖籍怀州河内(今河南焦作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今河南郑州荥阳)。后世出于尊重,提到李商隐时,大多不直呼其名,特以“义山”称之。

我文题为“义山文采东平成”,就是说李商隐的文采是在东平培育的。李商隐一生之所以与东平发生关联,与唐朝另一位名人令狐楚有着直接的关系,其中的故事容我细细道来。

李商隐,朦胧诗的鼻祖

李商隐与杜牧合称“小李杜”,又与李贺、李白合称“三李”,与温庭筠合称“温李”。李商隐的诗歌流传下来的约600首,在咏史诗方面有很高的成就,借古喻今,指正政事,成为政治诗的一种特殊形式。李商隐创作了许多无题诗,是李商隐独具一格的创造。它们大多以男女爱情相思为题材,意境要眇,情思婉转,辞藻清丽,声调和美且能疏密相间,读来令人回肠荡气。“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等仍在流行的诗句,皆出自其诗中。

李商隐被视作唐朝后期最杰出的诗人。许多评论家认为,在唐朝优秀的诗人中,他的重要性仅次于李白、杜甫、王维等人。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诗坛出现了一种崭新的诗歌创作模式—朦胧诗。朦胧派诗人大多采用象征与比喻的表现方法,通过虚实相生、含蓄隽永的表现形式,在语言意境当中营造出一种朦胧的艺术感。而人们通过古今对比,追根溯源,发现李商隐的无题诗就具有朦胧诗的特点,他的“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一诗就是个典型,所以许多人把他当做了朦胧诗的“鼻祖”,此类创作风格,在现代诗坛上仍有重要影响。

令狐楚与东平

令狐楚,(766年-837年),唐代文学家,宜州华原人。唐德宗贞元七年(791年)中进士,初任太原掌书记。唐宪宗时,升任职方员外郎、知制诰。唐太和二年(828年)十一月,升任检校右仆射(音ye)、天平军节度使、郓州刺史、郓曹濮诸州观察使。太和四年(830年)他奏请朝廷将原东平县改为天平县。太和六年天平县废入须昌县,属郓州。

天平军节度,简称天平节度使,为唐朝、五代、北宋今山东省西南部地方的藩镇节度使之一。唐贞观八年(643年),郓州移治须昌县。当时天平军节度使、郓州的治所均在东平(今东平湖内埠子坡)。

令狐楚具有很强的政治才能,“长于扶理”,尤善于治理地方。唐代诗人温庭筠有《劝令狐相》说他,“自从元相(丞相,指令狐楚)登庸后,天下诸侯尽带铃。”他到任后,郓州发生大旱,老百姓颗粒无收,甚至发生人吃人的惨剧,虽然官府有钱能够用来购买粮食,社会上的不法商户看到有利可图,纷纷乘机哄抬米价,这让负责采购的官员很头疼,一时间不知道如何应对。

令狐楚得知后想了一个妙招,他故意在公众场合询问衙役现在的米价,郓州管库里有多少仓,仓可存多少米?然后故作姿态,掰起手指做计算,说如果官府开仓放粮这次危机就能度过去了。这个消息很快被城里那些囤粮的商户们得知,恐怕官府放粮后米价下落,都急忙降低了米价。后来,令狐楚下令将赈灾粮改为赈灾钱,分给百姓们,由百姓自行到商户那里去买粮食,成功度过了灾年。阅许多文章以讹传讹,错把“郓州”当做“兖州”,应予纠正为是。

唐太和六年(832年),令狐楚改任太原尹、北都留守、河东节度使等职务,离开东平。在东平的4年时间里,除了留下大量政绩以外,也是在这里悉心培养李商隐的四年。李商隐的文学才华与政治才干,都是在东平起步的。

才子幸得贵人助

李商隐不到十岁,父亲李嗣去世,他和母亲只得从父亲任职的浙江扶柩还乡,过着清贫的生活。李商隐可谓文学天才,“五岁诵经书,七岁弄笔砚。”回乡后曾跟从一位精通五经和小学的堂叔受经学文,十六岁时,写出了两篇优秀的文章(《才论》《圣论》,今不存),获得一些士大夫的赞赏,其中就包括时任太平军节度使的令狐楚。

令狐楚在唐代中期的诗坛上,是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人物,被公认为当时“文坛三绝”之一。令狐楚才思俊丽,常与刘禹锡、白居易等人唱和,能文工诗,史称“于奏制令尤善,每一篇成,人皆传讽。”时人评价其诗“宏毅阔远”,尤其擅长绝句。当时古文家后继乏人,令狐楚遂得以四六文(即骈文)为世所称,被“言文章者以冠”。其骈文“隶事生动,犹得子山(庾信)遗意“(高步瀛《唐宋文举要》)”,被誉为庾信之后的古文文宗。

令狐楚的先祖为令狐德棻,是初唐著名学者,在文史方面就有颇高的建树。但凡国家有修撰史书之类的文化工作,他都无不参与,令狐氏也成为唐朝的功臣之家。令狐楚就是出生在这样的仕宦之家、书香门第。令狐楚幼年时期跟随担任太原功曹的父亲身边,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也受到了良好的教育。他从小聪颖异常,在文学方面表现出了很高的兴趣和天赋,五岁的时候就能写出文章。

令狐楚跟白居易是好朋友。令狐楚到洛阳任官后的一次宴会上,白居易把李商隐写的文章给令狐楚阅读,令狐楚大为赞赏。他非常欣赏喜爱李商隐的才华,于是动了把他纳入门下的心思。宴会结束没几天,令狐楚派人把李商隐请入府中。

李商隐到来后,令狐楚发现李商隐不仅文采好,而且谈吐不凡,就把他介绍给自己的两个儿子,让他们一起学习。李商隐在家乡族叔那里学到的毕竟有限,虽然已善诗能文,但尚不会写骈文,而骈文正是令狐楚的长项。令狐楚告诉他:“如果想考中进士的话,必须学习写四六文。这样的文章是考官们喜欢的,也是时下流行的。”然后把四六文的一些要求及格式一一讲解给他听。

令狐楚在洛阳待了半年时间,调任山东任太平节度使,虽然李商隐还没考中进士,但令狐楚给了他一个巡官的角色。这就是李商隐与东平发生关系的由来与起始。

在东平期间,令狐楚给了他很好的待遇。不但继续教他学习四六文,还经常带他参加一些官场活动,让他在宴会上展示才华。令狐楚的儿子令狐绹考中进士后,也来到东平父亲的官邸。李商隐经常与令狐绹一起学习,还一起结伴游玩。

李商隐在东平留下的诗作

其一,唐太和三年(829年),十六岁的李商隐跟随令狐楚踏上了到东平赴任的路上。李商隐就路上所见,写了一首《随师东》的诗,从这首诗的题目可窥见,李商隐已经把令狐楚作为自己人生的老师对待了。

随师东

东征日调万黄金,几竭中原买斗心

军令未闻诛马谡,捷书惟是报孙歆

但须鸑鷟巢阿阁,岂假鸱鸮在泮林

可惜前朝玄菟郡,积骸成莽阵云深

这是一首政治讽喻诗。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各个藩镇拥兵自重,自收租税,俨然就是一方土皇帝。在诗中作者托古讽时,讽刺唐廷暴露的军事、政治腐败现象。这首诗中间四句连用典故,比喻恰切,讽刺辛辣,正反相间,对照鲜明,还用“未闻”“唯是”“但须”“岂假”等词语加以串联,新颖多变,一气呵成。

其二,李商隐到郓州不久,作了这首《细雨》诗。这里表达了李商隐希望在郓州学成之后,朝里有大人举荐,得到重视的心情。诗中“白玉堂”,指天宫,相传中唐诗人李贺临死时候,看见天上使者传天帝命令召唤他上天给新建的白玉楼撰写记文。李商隐跟随令狐楚在东平学习骈文,目的也是为日后参加进士考试累积才华。

细雨

帷飘白玉堂,簟卷碧牙床。

楚女当时意,萧萧发彩凉。

屋外下起了阵阵细又密的雨,好像天上飘下的帷帘,蔚蓝的天空好像用碧色象牙塑成的卧床。雨丝好像神女披拂着光彩照人的秀发,潇潇洒洒发着光亮,透露出阵阵凉意。此诗联想丰富,意境优美,虽然是写雨,但通篇不见一个“雨”字,构思之妙,让人回味无穷。清朝大学士纪晓岚《玉溪生诗说》中评价说,“小诗之极有者。”

其三,此诗作于唐太和四年(830年),李商隐在东平跟随令狐楚一年的时间里,令狐楚对李商隐关爱有加,政治上栽培,文学上悉心传授,而且在李商隐经济困难时还经常给予物质上的资助照顾,二人已经情同父子,更有文学上的师徒之恩,李商隐内心对令狐楚充满感激之情。于是,李商隐以书信方式给令狐楚写了一首诗。

谢书

微意何曾有一毫,空携笔砚奉龙韬。

自蒙半夜传衣后,不羡王祥得佩刀。

这首诗是李商隐为谢令狐楚传授奏章之学而作。《旧唐书-李商隐传》“商隐能为古文,不喜偶对。从事令狐楚幕,楚能章奏,遂以其道授商隐,自是始为今体章奏。”令狐楚的文采有多好呢?唐德宗喜欢好的文章,当时令狐楚在太原负责书写文书,其中有一些写给皇帝的奏章。皇帝发现从太原发来的奏章文采不凡,很是欣赏。后来有一次,太原军中叛乱,叛军挟持令狐楚,威胁他伪造遗表,为兵变开脱,令狐楚临危不惧,“搦管即成,读示三军。”叛军听了他所写文章,竟被感动得流下眼泪,令狐楚用一篇文章平息了一场动乱。

此诗,表达了对令狐楚深深的谢意,并对未能报答他的知遇之恩而感到惭愧,情真意切,又踌躇满志。因为骈文、奏章之类文体属于公文性质,是一个人从政的必备才能。李商隐得到令狐楚这样的高手的真传,似乎大好前程在向他招手。此时的他,人在东平,心里却对京城长安有着十分的向往。

唐太和六年(832年)二月,令狐楚改任太原尹、北都留守、河东节度使,与李商隐一起离开东平。

令狐楚与李商隐的后续事

在唐代,考取进士除了参加正常的考试,还得有一定的背景。令狐楚的儿子令狐绹得益于父亲在官场广泛的人脉,早于李商隐考中进士,并已经顺利进入了官场为官。

此前,李商隐也多次参加进士考试,但由于无人推荐,每次都名落孙山。公元837年,李商隐又一次参加进士考试。考官高锴与令狐楚是好朋友,令狐楚想推荐李商隐,不便直接推荐,于是让与高锴关系也不错的儿子令狐绹出面,为李商隐求情,正因令狐父子的提携,李商隐终于考中进士。就在这年,令狐楚病危,临死前还把撰写遗表的任务交给了李商隐。

令狐楚去世后,李商隐接受了泾源节度使王茂元的聘请担任掌书记,又娶了其女儿为妻。当时朝廷处于“牛李党争”,双方形同水火,势不两立。令狐楚属于“牛党”,而王茂元属于“李党”。这在当时的人看来,李商隐属于叛离师门,为人不齿。后来“李党”失势,岳父又去世,李商隐彻底失去了靠山,而他与令狐绹的友谊早已不存,二人渐行渐远,虽也多次示好,希望得到重用,却不得令狐绹原谅。所以李商隐的内心是纠结的,他的许多诗具有让人难以揣摩的朦胧感,实际也与其这种特殊经历有很大关系。

李商隐,如唐代诗坛的一颗流星,也曾在东平历史的天空划过,闪耀。东平的山,东平的水,滋养了他的文采。尤其公元829年那场飘洒在东平的细雨,永远凝固于诗册中。

作者简介:刘德民,农业银行山东省泰安市东平县支行。2011年创作出版了大型通俗性研究专著《贯中故里说水浒》(中国文化出版社),在各类报刊发表短篇小说8篇,诗歌20 篇,散文20篇,曲艺、电影短剧本2篇,其中短篇小说《退钱》获得金融文坛征文三等奖,短篇小说《马三柱贷款》获得山东省农行征文一等奖,散文《城记》获《今日东平》“美丽东平·变化在我身边”征文一等奖。

壹点号山东金融文学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6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来源:齐鲁壹点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转载于互联网,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2年10月5日
下一篇 2022年10月5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