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立医疗:“彩超+内镜”双轮驱动,研发储备丰厚保证长期增长

(报告出品方/作者:西部证券,吴天昊,陆伏崴)

一、公司是国产领先的超声及内窥镜设备供应商

1.1、管线布局持续丰富,助力公司成为行业领军企业

开立医疗于 2002 年由姚锦钟先生(我国超声仪器工业的先行者和奠基人之一)创办,公 司主要从事医疗诊断及治疗设备的自主研发、生产与销售。成立二十年以来公司已经形成 以超声和内窥镜两大产品管线为主的业务格局。超声设备领域方面,自 2004 年推出第一 款全功能便携彩超以来,公司超声设备业务布局持续加速,近年来持续推出高端彩超 S60、 P60 系列产品,当前公司已成为国内领先的超声设备供应商之一。内窥镜领域,公司业务 布局同样在持续加速中,2016 和 2018 年公司分别推出代表国产领先技术水平的 HD-500 和 HD-550 系列产品,临床效果十分优异,此外在高端镜种领域,公司已逐步突破放大内 镜、超细内镜和刚度可调内镜,填补了多领域国产空白,当前公司已成为国产内窥镜领军 企业。

1.2、高层科研背景深厚,聚焦研发驱动长期发展

实控人合计持股44.74%。截止2022H1,董事长陈志强及总经理吴坤祥分别持股22.37%, 二人为公司实际控制人,合计持股 44.74%,其余董事及管理人员合计持股比例较低,整 体股权较为集中。

实控人及其团队具备多年超声仪器研究背景,保障公司长期聚焦技术开发,构建核心竞争 力。公司实际控制人陈志强先生和吴坤祥先生均具备 15 年以上超声仪器研究经验,公司 自成立以来,长期坚持研发驱动战略,注重科研团队及研发中心构建。 1)科研团队:截止 2022H1 公司研发总人数达五百多人,其中硕士及以上学历占比超过 40%,拥有国家青年千人、广东省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深圳市高层次人才等多名研发领军 人才,主持国家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深圳市技术攻关重点项目等多项科技攻关项目。

2)研发中心:截止 2022H1 公司除深圳总部的研发中心外,还设有美国硅谷研发中心 (Sonowise)、美国西雅图研发中心(Bioprober)、日本东京研发中心(开立日本)、上海 研发中心(上海爱声)、哈尔滨研发中心(哈尔滨开立)、武汉研发中心(武汉开立),开 展包括下一代超声系统、高性能探头、高清内窥镜、超声内镜、血管内超声(IVUS)等 新产品的研发,并拥有多名具有数十年行业经验的资深技术专家。

开立医疗:“彩超+内镜”双轮驱动,研发储备丰厚保证长期增长

1.3、疫情负面因素渐消,彩超+内窥镜双轮驱动业绩加速

疫情下整体业绩有所波动,2021 年恢复显著。公司 2022H1 实现营业收入 8.36 亿元,同 比增长 30.00%,2016-2021 年复合增速为 14.96%,2020 年营业收入同比下降,主要是 由于新冠疫情爆发对公司国内和国际业务均产生了影响,国内业务由于国内疫情逐步控制 2020 年实现了正增长,而国际业务由于海外疫情的持续爆发未恢复到正常水平,2020 年 全年国际业务收入下滑较大,导致公司整体收入下滑。2021 年随着国内疫情控制良好, 海外疫情也有所好转,公司各项业务逐步恢复到正常水平,归母净利润也实现了较快的增 长。

超声+内镜贡献核心业绩,内镜占比持续提升。2022 年 H1 公司超声业务占总营业收入的 65.0%,内窥镜及镜下治疗器具占比 32.6%。公司内窥镜收入占比逐年提升,从 2016 年 的 5.03%增长至 2022H1 的 32.6%,在内窥镜领域,公司已推出了全高清消化道内窥软镜 系统、三芯片 2K 硬镜、4k 硬镜系统等产品,收入增速有望保持在高水平,在营业收入占 比预计将进一步提升。

海内外市场齐头并进,疫情下国内占比有所提升。国际营销方面,海外销售产品持续改善, 以超声为例,伴随公司高端产品 S60、P60 的稳步装机和新一代中高端产品 Elite 系列的 上市,公司在海外市场的中高端渠道拓展得以进一步加强;国内方面,公司紧抓渠道建设, 加快核心代理商培养,目前公司营销网络覆盖各级医疗机构,特别是在三级医院的市场推 广力度和市场占有率越来越高,同时借助三级医院的品牌影响力,在二级医院、民营市场、 基层医疗市场都得到了较好的发展。

公司整体费用率控制良好,毛利率处于较高水平。公司销售费用率长期保持在较高水平, 但总体呈现下降趋势,2020、2021、2022H1 分别为 27.89%、25.37%、22.28%,公司 财务费用率维持在极低水平,2020、2021、2022H1 分别为 2.74%、0.63%、-1.60%。 公司毛利率长期看相对平稳,长期保持在60%以上,2020、2021、2022H1分别为66.45%、 67.38%、65.22%,净利率方面,除 2020 年外公司均维持在较高水平,2020 年一方面因 为疫情影响公司收入下滑,另一方面系公司子公司上海威尔逊未完成业绩承诺导致计提商 誉减值较多所致。

开立医疗:“彩超+内镜”双轮驱动,研发储备丰厚保证长期增长

彩超业务、内镜业务毛利率均维持在较高水平,内镜业务毛利率提升趋势明显。公司彩超 业务 2022H1 毛利率为 63.52%,近五年均保持在 60%以上,2019 年有所下滑主要是受 到政府财政支出、医保控费等影响,内窥镜及镜下治疗器具业务 2022H1 毛利率达到 69.76%,且整体呈现上升趋势,主要是公司高端产品不断推出,且高端产品毛利率较高, 带动该类业务毛利率提升明显。研发投入持续加大,驱动技术成果加速收获。2016-2022H1 公司研发费用率均在 20%左 右,研发投入占比较高,2022H1 研发费用率为 18.80%。截止 2022H1 公司及子公司已 拥有境内外各项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及外观设计专利共计 720 项,拥有软件著作权共 213 项、作品著作权 13 项,产品技术达到国内领先和国际先进水平。

二、内窥镜行业高速增长,产品持续升级助力公司启航

2.1、内镜检查具备多重优势,应用场景十分广泛

内窥镜是临床中常用医疗器械,通常搭配内镜诊疗手术耗材使用(内镜设备可重复使用, 诊疗耗材通常为一次性),主要通过人体自然腔道或人工建立的通道到达靶部位,发挥对 局部病灶进行观察、组织取材、止血、切除、引流、修补或重建通道等作用,具有微创优 势,能有效缓解外科领域出血、疼痛和感染等问题,应用场景十分广泛。

根据镜体的软硬程度和应用场景,分为软性内窥镜(软镜)和硬管内窥镜(硬镜)。1)从 设备结构及成像原理来看,软镜镜体主要由光导插头、操作部、插入部和先端部四部分组 成,先端部配备的微型图像传感器到达靶器官后,主机装备的冷光源所发出的光经镜体内 的导光纤维导入受检体腔内,传感器接受到体腔内黏膜表面反射来的光,通过将光信号转 化为电信号,将靶器官实景图像传输至主机监视器的成像界面,供临床医生检查。2)从 应用领域层面来看,与硬镜相比,软镜具有物理可弯曲的特点,主要通过人体自然腔道进 入到达靶器官及组织,具备微创优势,因此具体应用于消化道及呼吸道领域,而硬镜则主 要经过外科切口进入组织部位,与软镜相比创伤性较大,主要用于腹腔、耳鼻喉、关节、 子宫、膀胱等领域。

2.2、软镜需求持续增长,进口替代空间广阔

软镜行业景气度持续提升,市场规模保持快速增长。2019 年全球软性内窥镜市场销售额 规模预计为 118.5 亿美元,2015-2019 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 9.18%,高于同期全球医疗器 械行业的平均复合增速。2015 年中国软性内窥镜市场销售额规模约 28.7 亿元,2019 年 达到 53.4 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 16.79%,随着消化道早癌筛查的普及和内窥镜新术式的 开展,未来国内软性内镜市场将继续保持较快增长,预计到 2025 年销售额将达到 81.2 亿 元。

开立医疗:“彩超+内镜”双轮驱动,研发储备丰厚保证长期增长

我国消化系统癌症发病率在所有癌症中处于领先地位。根据国家癌症中心的数据,2015 年我国新发消化道肿瘤中的胃癌、结直肠癌和食管癌的发病人数为 103.62 万人,其中男 性癌症发病前十位中,胃癌、结直肠癌和食道癌分别位列第二位、第四位和第五位,占比 分别为 13.08%、10.46%和 8.23%;女性癌症发病前十位中,结直肠癌、胃癌、食道癌分 别位列第三位、第五位和第九位,占比分别为 9.14%、6.84%和 3.86%。

我国胃镜、结直肠镜开展率较低,增长空间较大。根据《中国消化内镜技术发展现状》统 计,中国的胃镜、结直肠镜开展率与国际发达国家相比,均存在不小的差距。 i.胃镜开展 率。通过对美国(2009 年)、德国(2006 年)和西班牙(2007 年)每 10 万人胃镜开展 率对比来看,美国的胃镜开展率最高,每 10 万人有 2,234.82 人。中国 2012 年的开展量 与德国 2006 年开展量相当,但与美国相比,差距较大。ii.肠镜开展率。通过对美国(2009 年)、澳大利亚(2005 年)、爱尔兰(2008 年)、德国(2006 年)、西班牙(2007 年)、 英国(2006 年)和加拿大曼尼托巴省的每 10 万人肠镜开展率对比来看,美国 2009 年的 肠镜开展率最高,每 10 万人有 3,724.70 人开展,而中国每 10 万仅 435.98 人开展,差距 巨大。

三巨头垄断我国软镜市场,进口替代空间广阔。根据澳华内镜招股书披露,2018 年奥林 巴斯占据全球软镜市场 65%份额,宾得医疗和富士胶片各占 14%,三家日系巨头凭借先 发优势和成熟技术优势,总计占据全球市场超过 90%的份额。此外,2018 年奥林巴斯在 中国市场的市占率超过 80%,高于其在全球的平均水平,三巨头市占率合计约为 95%, 以澳华和开立为代表的国产龙头占比均为 2.5%左右。三巨头垄断我国软镜市场,进口替代空间广阔。

2.3、公司内窥镜管线持续丰富,HD-550加速放量助力板块高增长

高性价比 HD-550 加速放量,驱动内窥镜收入持续高速增长。自从 2013 年入局内窥镜行 业以来,公司持续拓宽产品管线,2018 年推出重磅产品 HD-550。 2021 年疫情平稳内窥 镜业务收入大幅增长,HD-550 收入占内镜整体收入比例达到 50-60%,三级医院收入占 比达到27%左右,累计完成200多家的装机,此外在HD-550上镜体主机比已经超过3.5:1, 临床认可度持续提升,2021 年全年实现收入 4.28 亿元,同比增长 39.03%。2022 年一季 度 HD-550 装机持续突破,顶级三甲医院如北京友谊、武汉协和、上海中山顺利装机且临 床反馈良好,2022 年上半年 HD-550 销售占比进一步超过 60%,2022H1 内窥镜业务实 现收入 2.72 亿元,同比增长 51.47%。

开立医疗:“彩超+内镜”双轮驱动,研发储备丰厚保证长期增长

内窥镜管线布局持续丰富,使用场景覆盖消化科、呼吸科、耳鼻喉科及外科。公司内窥镜 系列包括 HD350、HD400、HD500、HD550、SV-M2K30、SV-M4K30 等,全面覆盖软 镜高、中、低端市场和硬镜市场。

1)软镜方面,2019 年推出了聚谱成像技术(SFI),SFI、VIST 同 HD-550 系统相结合, 为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了完整解决方案。结合多波长光源 VLS-50/55 及 EUS-500 超声内镜镜体等,公司在电子内窥镜高端市场竞争力进一步提升。2)硬镜方面,公司先 后推出 SV-M2K30、SV-M4K30,同腹腔镜超声系统相结合,目前公司已成为国内唯一可 提供硬镜-超声联合解决方案的厂商。此外公司软镜镜体种类正在不断丰富,消化科首次 推出国产超细胃肠镜和放大胃肠镜;呼吸科高清支气管镜在临床使用中得到了三甲医院专 家认可,性能与进口产品相当;外科硬镜已经实现自主研发、自主加工,可为用户提供高 品质国产硬镜。

HD550 是公司内窥镜高端产品,技术水平媲美国际巨头。HD-550 配备公司最先进内窥镜 技术,其中 SFI 聚谱成像技术图像具有高亮度、高黏膜血管颜色对比度的特点,不改变粘 液、食物残渣、粪便的基本颜色,可在中远景下进行观察,有利于消化道早期疾病的诊断; VIST 光电复合染色成像技术强调浅层黏膜结构的同时可以保证照明亮度和提升浅层微血 管与中层血管颜色对比度,使医生能更清晰观察病变边界;此外 HD-550 还可呈现 1080P 全高清画质,图像清晰且细腻。与国内外主要竞争对手同类产品相比,技术水平处于国产 领先地位,媲美奥林巴斯、富士、宾得三大国际巨头。

HD-550 与国外主要竞争对手新代产品相比具有价格优势。根据澳华内镜招股书数据,从 终端售价中值来看,公司 HD-550 产品价格为 163.05 万元,2020 年澳华内镜 AQ-200 产 品终端价格为 175.9 万元,而同时进口厂商如奥林巴斯 CV-290 价格为 233.18 万元,富 士胶片的 ELUXE-7000 终端价格为 256.65 万元,宾得医疗的 EPK-i7000 终端价格为 228.35 万元,国产品牌普遍比进口品牌低约 20-30%的价格,较为具有性价比。

2.4、研发加速驱动新品上市,切入百亿硬镜市场+凸阵超声内镜获批有望带来新增量

新产品陆续通过注册,产品竞争力明显提升。2021 年以来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下,公司内 窥镜产品注册通过支气管镜、超声内镜、光学放大内镜、刚度可调内镜以及细镜,补足了 公司内镜产品种类不足和高端功能缺失的短板,产品竞争力大幅提升。随着国产医疗器械 技术水平的进步,加上政府鼓励医疗器械的自主创新、支持采购国产设备等政策的支持, 国产医疗器械实现进口替代的趋势将不断加速。

开立医疗:“彩超+内镜”双轮驱动,研发储备丰厚保证长期增长

公司切入百亿硬镜细分赛道,有望打开内窥镜增长空间。2015 年中国硬镜市场规模为 39 亿元,2019 年增长至 73 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 13.62%。当前我国硬镜市场依然被进口 品牌垄断,2019 年我国硬镜市场前五大厂商均为进口品牌,总计占比接近 90%。

在此背 景下公司快速推进硬镜产品布局,继 2019 年 SV-M2K30 上市后,2021 年初公司又推出 性能优异的 4K 硬镜 SV-M4K30。SV-M4K30 在技术方面采用开立自主开发的图像处理算 法,图像画质更清晰;成像方面支持 BT2020 广色域显示,色彩呈现更逼真,视频帧率 达 60fps,调光迅速准确无拖影,显著缓解术者眼部疲劳;临床应用放面电子染色技术与 腔镜照明用多波长 LED 光源联动,可实现多种特殊光成像功能,支持腹腔、胸腔、宫腔、 泌尿、关节、耳鼻喉等全外科手术模式,满足不同临床诊疗需求,适用于 1-4 级全级别手 术。具备多重优势的 SV-M4K30 有望助力公司入局硬镜百亿市场,打开长期成长空间。

收购事项落地丰富内镜诊疗耗材业务,商誉减值风险出清保障公司稳健发展。2018 年公 司成功完成对威尔逊与和一医疗的收购,该两家企业主营的内窥镜内镜诊疗耗材业务,将 与公司的内窥镜业务产生良好的协同效应,能更全面地满足临床科室的整体需求,有利于 公司内镜业务的快速拓展。由于威尔逊、和一医疗 2018-2020 年净利润分别为 2507.78、 2476.20、-248.75 万元,合计 4735.23 万元,未达到业绩承诺 8919.46 万元,按照最初 签订的股权转让协议交易对手方需要进行业绩补偿,相关金额约为 4000 万元。2020 年度 由于上海威尔逊受疫情影响大未完成业绩承诺,导致当年计提较多商誉减值(约 2 亿), 本次计提后公司商誉余额较低,重新轻装上阵。2021 年随着国内疫情逐步好转,威尔逊 业绩逐步回暖,进一步发挥与公司主营业务的协同作用。

超声内镜技术取得突破,公司成为继奥林巴斯、富士与宾得三巨头之后,全球第四家掌握 超声内镜关键技术的企业。超声内镜结合内镜与超声技术优势,通过内镜观察粘膜表面的 病变形态、通过超声可以清晰显示消化道壁及周围脏器的良恶性病变,对食管、纵膈、胃、 十二指肠、胰胆系统和肾上腺等处的良恶性病变的定位、定性诊断和介入治疗具有极高的 价值,公司于 2021 年 8 月获得超声电子上消化道内窥镜 NMPA 注册证,超声内镜作为介 入领域的高端医疗设备,工艺复杂度高,技术实现难度大,公司填补了国产内镜在该领域 研发的技术空白,成为国内首家具备高端彩超和高端电子内镜研发和制造能力的医疗器械 企业,同时也是继奥林巴斯、富士与宾得日本三大内镜厂商之后,全球第四家掌握超声内 镜关键技术的医疗器械企业。

环阵超声内镜广受专家称赞,凸阵获批有望带来新增量。在第 24 届全国超声内镜学术研 讨会暨同济超声内镜介入诊治高峰论坛上,作为首款国内自主研发的超声内镜 EG-UR5 (360°环阵超声内镜)在本次大会上受到了专家的高度关注,临床展示时 EG-UR5 优秀 的超声图像和良好的操作手感受到了与会专家的一致好评。此外公司具备造影穿刺功能的 凸阵超声内镜(EG-UC5T)21 年 4 月获得 CE 证书,22 年 8 月底刚获得 NMPA 注册证, 未来凭借优异的临床优势,超声内镜系列产品有望快速赢得市场认可,为公司带来新增量。

开立医疗:“彩超+内镜”双轮驱动,研发储备丰厚保证长期增长

三、超声设备迈向中高端,聚焦技术开发驱动长期发展

3.1、超声技术向高端迈进,彩超检查临床价值巨大

医用超声仪器是根据超声波原理研制的用于医学诊断和疾病治疗的医疗设备。超声波检查 的工作原理是将超声波发射到人体内后,遇到体内界面时发生反射及折射,在人体组织中 被吸收而衰减,由于人体组织的形态结构各异,因此其反射与折射以及吸收超声波的程度 也就不同,医生通过仪器所反映出的波型、曲线,或影像的特征,结合解剖学知识、正常 与病理的改变,便可诊断所检查的器官是否正常。

彩超根据影像功能可以分为二维、三维、四维三类。二维彩超仅在黑白超基础上叠加彩色 血流信息;三维彩超则将二维平面图像进行软件处理拼合,形成更加直观的立体静态图像, 目前市场上多数彩超都可实现三维功能;四维彩超在三维基础上增加时间矢量,形成立体 动态影像,医生可以实时观察人体内部器官动态,例如,妇产科四维彩超可以清晰观察到 胎儿面部及器官的发育情况。根据产品定位,彩超可分为高、中、低端三类;中低端彩超 价格相对低廉,但也能满足一般诊疗需求,而高端彩超在功能与性能方面较中低端产品具 有更大优势。此外,根据应用领域可分为通用型及专业型,通用型即适用于全身检查,专 业型可专门用于心脏、妇产、麻醉介入等科室使用;根据安装方式,还可以分为台式和便 携式彩超。

彩超应用场景广泛,具备各类疾病筛查优势。彩超可广泛用于产前检查、心脏检查、腹部 器官病变诊断、恶性肿瘤辅助诊断等各种临床场景,几乎覆盖全身所有器官的病理学筛查, 是一种十分有效的临床医学检验设备。根据《超声检查在健康体检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人员应用超声仪对 2350 名健康人群进行肝、胆、脾、肾等多种器官的检查,同时对女性 检查子宫、附件,男性检查前列腺,结果发现疾病总检出率为 27.23%,病种由高到低依 次为脂肪肝、胆结石、肝囊肿、胆囊息肉、肾囊肿、肾结石,且年龄越大疾病检出率越高, 男性高于女性。研究结论表明超声技术快捷方便,诊断准确,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3.2、国家政策大力支持国产医疗设备并限制进口产品,中高端彩超进口替代有望加速

政府采购政策要求将驱动设备供给端向国产彩超显著倾斜。2021 年 10 月,国家财政部 及工信部联合发布《政府采购进口产品审核指导标准(2021 年版)》,通知中明确规定政 府及事业单位采购国产医疗器械及仪器的比例要求,文件中规定在超声领域,除了具备心 脏超声、具备手术定位引导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建议 50%采购国产外,便携式彩色超 声诊断仪、(全数字)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等均建议 100%采购国产。此政策驱动下, 未来彩超国产化率将持续提升,进口替代有望显著加速,而以迈瑞、开立、祥生等为代表 的国产领军彩超供应商将持续受益。

开立医疗:“彩超+内镜”双轮驱动,研发储备丰厚保证长期增长

老龄化驱动检查需求增长。近年来,我国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随年龄增长,毫无疑问各 种慢性疾病将纷至沓来,而彩超凭借广泛的应用场景及疾病筛查优势,临床检查需求将持 续增长。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5 年,我国 65 岁以上人口基数约为 1.45 亿人,占总 人口比例 10.5%,2021 年增长超过 2 亿人,占比进一步提升至 14.2%。老龄化加快促使 各类慢性疾病患者人数持续扩大,而慢性疾病是引发人体各种脏器发生严重病变的前兆, 因此对于各类慢性疾病患病人群应该及早就医筛查。根据 2021 年《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 鉴》,2008 年调查地区慢性疾病患病率 15.74%,2018 年增长至 34.29%,短短十年时间 内患病率翻倍,若以当年全国人口基数估算,患病人数由 2008 年的 2.09 亿人增长至 2018 年的 4.78 亿人,年复合增长率为 8.64%。

医疗机构彩超总量超过 16 万台,患者高检测需求驱动我国彩超销量持续增长。2015-2020 年我国彩超检测需求长期维持在日均检测 800 人次以上,其中,三级医院是彩超检查主要 提供端,二级医院次之,一级医院和民营医院日均检测人次较少。高健康检测需求下,我 国各级医疗机构对彩超设备的需求量仍将持续增长。

2016 年我国彩超销售总量约为 3.00 万台,2020 年增长至 4.29 万台,年复合增长率为 11.85%,预计 2022 年将增长至 5.63 万台。从医疗机构彩超设备数量角度来看, 2020 年我国各级医疗机构彩超设备总量为 16.29 万台,其中数量最多的为基层医疗机构的 4.85 万台,二级医院以 4.27 万台次之, 三级、一级和民营医院紧随其后。从单院设备保有量来看,三级医院以 13 台遥遥领先, 是第二名的二级医院的 3.25 倍以上,是基层医疗机构的 19 倍以上。由此可见当前我国彩 超设备入院特征为三级医院单院设备较多,虽然基层医疗机构凭借基数庞大,占据更多设 备数量,但单院保有量仅 0.68,还有大量基层医院未配置彩超设备,未来彩超设备进入基层医疗机构的空间依然巨大。

低端彩超需求度下降,中端彩超需求度持续提升。随着彩超设备技术持续发展,当前我国 彩超市场正处于技术快速迭代阶段,伴随患者医疗需求升级,各级医院购买力持续增强, 低端设备的需求占比正在快速下降。2017 年低端彩超占比 56%,2020 年下降至 35%, 而在此期间中端设备正在快速迭代低端设备市场,2017 年中端彩超设备占据 15%的市场 份额,2020 年增长至 45%。此外高端设备方面,由于产品性能较强,更换率不高,同时 作为需求主体的三级公立医院配备已经完全,因此高端超声设备市场需求也在持续下降, 2017 年高端彩超需求占比 29%,2020 年下降至 15%。我们认为医疗机构对超声设备的 需求无疑会综合考虑设备检测性能和价格因素,而高中低端设备价格递减,因此未来中端 设备替代低端设备完成后,又将开启高端设备替代中端设备的市场趋势。

预计 2030 年中国超声设备市场规模将超 200 亿元,中高端设备贡献核心增量。2015 年 中国超声设备市场规模为 69.9 亿元,2020 年增长至 99.2 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 7.3%, 在人口老龄化加重,人民健康意识提升,医疗检查需求快速增长趋势下预计 2030 年行业 规模将增长至 216.2 亿元。从细分赛道来看,高、中、低端设备 2020 年市场规模分别为 75.0 亿元、45.0 亿元和 7.0 亿元,预计 2025 年将分别增长至 110.2 亿元、66.1 亿元、10.3 亿元,由此可见中高端市场才是未来彩超行业主要增量所在。

开立医疗:“彩超+内镜”双轮驱动,研发储备丰厚保证长期增长

超声整体国产化率较高,中高端彩超国产化率快速提升。经过国产厂商多年来的不懈努力 以及在国家政策支持下,我国超声设备国产化率快速提高。从细分赛道来看, 1)低端超声方面,近年来由于我国超声市场走向成熟,低端设备逐步被技术含量更高的 中高端产品取代, 2017-2020 年我国低端超声国产化率持续下降,由 2017 年的 92.5% 下降至 2020 年的 70%,但是整体来看,低端设备方面国产替代进程基本完成,且未来低 端设备将被逐步淘汰,因此不再成为市场关注焦点。 2)中、高端超声方面,设备国产化率正在快速提升, 2019 年中、高端彩超国产化率分 别为 29.20%、8.20%,随着国产彩超设备技术持续进步, 2020 年中、高端彩超国产化 率分别增长至 36%、10%,尤其中端产品的国产化率短期内提升十分明显,中高端彩超进 口替代空间广阔。

国产厂商市场份额快速提升,销量层面国产龙头领先。1)从市场份额角度来看, 2019 年全球三大超声龙头 GPS 共计占据我国超声市场 41.87%市场份额,国产领军企业迈瑞、 开立分别占据 19.40%、4.15%的市场份额。2)从销售量角度来看,在 2021H1 中国超声 市场招投标出货量中,前四名分别为迈瑞、通用、飞利浦和开立,迈瑞以 29%的市场份额 领先第二名通用 10%。

3.3、公司彩超核心技术持续迭代,高筑技术壁垒驱动中高端产品加速放量

技术优势助力中高端彩超快速放量驱动业绩增长,短期波动后收入增速重回正轨。自 2012 年开始,公司紧跟行业发展的步伐,战略性放弃 B 超业务,彩超业务收入持续增长,由 2012 年的 4.03 亿元增长至 2018 年的 9.88 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 16.10%。2019 及 2020 两年,受政府财政支出、医保控费及新冠疫情等因素带来的负面影响,彩超收入出 现一定下滑,短暂业绩波动并不影响公司彩超设备的市场竞争力。

2021 年以 60 平台为主 的高端彩超加速放量,占公司超声收入的 20%,加上 50 平台保有的 25%份额,高端彩超 占比已经达到 45%。2021 年公司彩超业务增速重回正轨,全年实现收入 9.46 亿元,同比 增长 20.61%。2022 年上半年,在国内分级诊疗、医疗新基建、鼓励采购国产设备等行业 政策进一步驱动下,公司高端彩超 60 系列销售占比显著提升, 22 年上半年整体彩超业 务实现收入 5.43 亿元,同比增长 25.59%。

开立医疗:“彩超+内镜”双轮驱动,研发储备丰厚保证长期增长

彩超技术持续突破达到国产领先水准,媲美外资巨头。近年来,开立在彩超关键技术、核 心部件及主要技术指标方面持续取得突破,已经达到国产领先水准,与进口品牌 GE 医疗 及飞利浦等相比,无论是在超声的技术性能还是硬件方面差距正在逐渐缩小。此外,在彩 超设备技术含量较高的探头方面,公司正在持续优化内涵技术,公司自主研发的探头具有 高密度、高灵敏度、超宽频带等技术特点,尤其在单晶探头领域已经处于国际先进水平, 同时探头类型丰富,包括线阵、凸阵、相控阵、容积探头、经食道、术中探头、腹腔镜探 头等,应用场景十分广泛,覆盖人体各个器官。

高中低端超声管线全覆盖,中高端彩超性能卓越。多年来公司持续聚焦彩超设备核心技术 开发,从低端进军中端,又从中端迈向高端领域,彩超技术水平持续升级,满足在全身、 妇产及介入等领域的临床应用需求。陆续推出配备开立最先进技术的 S60 和 P60 系列高 端彩超,相关产品凭借优异的图像质量、简洁的操作流、准确的智能识别、丰富的探头配 置、面向多科室的临床解决方案,已获得三甲医院专家的高度认可。 S60 台式通用彩超:1)搭载 Wis+技术平台(基于深度学习算法的高速系统平台):带来 更快的响应速度和成像帧频,提升检查流畅度。2)探头:搭载腹部单晶体探头( C1-6A )、 新型复合材料探头( 12L-A )、高分辨率容积探头( VC2-9 ),可真实还原组织原貌, 再现解剖细节。3)配备 S-Fetus 产科扫查助手:缩短操作时间,提升准确率,单次按键 操作。

P60 台式妇产科专用彩超:1)搭载 Wis+技术平台:深度学习算法系统与 2D 和 3D 探头 技术的结合,减少了人机交互操作并获得更出色的图像。2)配备 S-Fetus:自动识别标 准切面、自动测量并录入报告。一个按键,即可快速、高效地获取胎儿生理指标,简化产 科检查操作。3)S-Pelvic 技术:通过多种腔内及腹部容积探头提供从二维、三维到四维 的优异图像品质,实时快速获取三维容积数据。

高端彩超 S60 和 P60 搭载的 SF(S-Fetus)技术展现出优异的临床价值。根据《新型智 能产前超声技术在中晚孕期产前超声检查中的应用价值》,为探讨新型智能产前超声技术 (SF)技术(开立医疗联合深圳妇幼保健院及深证大学开发的智能超声技术),包括标准 切面自动识别与获取(SFDA) 技术和生长参数自动测量(SFM)技术的临床使用价值, 研究人员采用配备 SF 技术的开立 S60 型超声诊断仪,探头型号为 C1-6 型腹部凸阵探头 (频率 1.0~6.0 MHz、中心频率 3.2 MHz),仪器具有影像存储和回放功能。

开立医疗:“彩超+内镜”双轮驱动,研发储备丰厚保证长期增长

1)测值的重复性测量结果比较:2 操作者使用 SFM 技术对同一标准切面进行 2 次测 量,结果显示同一图像 2 次测量的结果几乎全部一致。同一操作者使用传统技术对同一 标准切面进行生长参数重复测量,散点图显示,BPD、HC、AC 和 FL 的重复性测量中, 分别有 8.30%(5/60)、6.67%(4/60)、5.00%(3/60)和 6.67%(4/60)位于 95%的一 致性界限范围外。结果表明 SFM 技术测量结果更稳定。2)传统超声技术及 SF 技术测量所需时间比较:3 个切面及对应参数获取所需时间比较, SFDA 技术使用的时间为传统方法的 30.58%、37.47%、73.36%,总时间为 41.39%;4 个生长参数测量所需时间比较,SFM 技术所需的时间为传统技术的 12.10%、4.95%、 5.80%、15.24%,总时间为 7.79%。结果表明 SF 技术可大大节约测量时间。

3)标准切面获取成功率:使用 SFDA 技术对 1005 例胎儿进行切面判断、获取及测量, 各标准切面识别、获取及生长参数测量,结果显示切面 A、切面 B、切面 C 一次获取的 成功率为 95.02%、96.71% 和 99.00%,总体成功率为 98.00%、99.10% 和 99.60%。 结果表明 SF 技术对自动切面获取的成功率可达 99%以上,单次切面获取的成功率可达 95%,准确性较高。4)生长参数测量成功率:生长参数 BPD、HC、AC 和 FL 测量的一次成功率为 100%、 100%、98.80% 和 99.70%。对于已经获取的标准切面,使用 SFM 技术测量生长参数, 记录测量的成功率及成功测量所需次数,生长参数 BPD、HC、AC 和 FL 测量的一次成 功率为 100%、100%、98.41% 和 99.80%。结果表明使用 SF 技术中的生长参数自动 测量功能时,其准确度可达 99%以上,单次测量的准确度可达 98%以上,完全可满足常 规产前超声检查的需求。

高端彩超具备竞争优势,妇产科专用彩超 P60 国内领先。目前国产厂家主要推出的是通 用型超声,心脏、妇产科等专科超声仍以进口厂家为主,我们认为公司在 60 平台衍生推 出的风影系列 P60 台式妇产科专用彩超,目前与国产同类妇产科彩超产品相比具备一定竞 争优势,与国际巨头飞利浦及 GE 医疗的差距正在不断缩小。

下一代智能超声技术研发进程持续加速,血管内超声预计下半年面世。目前公司无论是在 超声核心技术领域,还是管线丰富度均已具备较强竞争力,然而由于彩超设备对技术要求 度极高,且人工智能时代彩超设备偶联 AI 技术后,将持续获得技术升级。因此目前公司 持续加大在关键技术及核心设备方面的研发投入,公司用于心血管超声检查的血管内超声 (IVUS)成像设备预计 2022 年下半年获得国内医疗器械注册证,此外公司也正在加速进 行新一代超声技术及高性能探头研发,2022 年 5 月发布的第四代人工智能产前超声筛查 技术具备较较强技术竞争力。随着新品陆续上市及技术持续升级,将助力公司彩超业务持 续增长,有望持续提升市占率。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精选报告来源:【未来智库】系统发生错误

来源:认是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转载于互联网,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2年8月21日
下一篇 2022年8月21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