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大家都在点赞Win Terminal,我决定给你泼一盆冷水》的商榷

对《大家都在点赞Win Terminal,我决定给你泼一盆冷水》的商榷

原文观点

今日 Linux 中国发布了一篇文章 《 大家都在点赞 Windows Terminal,我决定给你泼一盆冷水 》 。该文主要观点引用如下:

  • Windows Terminal 是一个套在 Windows 操作系统原本的 CMD、Powershell、Windows Subsystem for Linux(WSL)之上的一个界面更加漂亮、功能更加强大的终端工具。严格来说,它是套在 CMD 、Powershell 之上的一个终端。
  • 它也只是一个终端而已,而不是一个更加好用的 Shell。
  • Windows 用户所吐槽的命令行不好用不在于其表面,而在于其没有一个足够好用的 Shell。
  • 看起来,Windows Terminal 和 WSL 的结合,已经非常完美了,但作为一个 Shell 来用的话,又显的过于笨重。
  • WSL 无论做的再怎么好,无法摆脱它只是一个运行于 Windows 系统中附属的子系统。无论 WSL 做的再好,本质上并没有比虚拟机做的更多。
  • 作为生态的打造者,微软真正可以做好的是,打造一个能够在体验和生态上与 Unix Shell 一致的 Shell,或者是干脆提供 Bash、Zsh 等常用 Shell 的原生支持(WSL 虽然支持 Bash、Zsh等,但依然是需要先进入 WSL 才能使用,但你可以畅想一下,如果 CMD 变成了 Bash,会是什么样的呢?)。
  • 对于广大使用 Windows 开发的用户来说,一个闪闪发亮的、现代化的、功能强大的终端固然很好,但好的终端只不过是锦上添花之举,而一个强大好用的 Shell 才是真正能够雪中送炭的东西,只有一个足够好用的 Shell,才能成为 Windows 命令行世界的救世主。
  • 关于原文更完整的观点,请参阅原文。这里针对原文观点和表达一些不同意见的商榷。

    Terminal 与 Shell

    诚如原文所说,Windows Terminal 其实是一个窗口而已,真正执行的是里面的软件,但是 Windows Terminal 并不如原文说的那么一无是处。众所周知 CMD、PowerShell 默认进入以后是没有标签的,想要使用多个只能多开窗口,管理起来不如够方便,而且配色也是影响使用者快速定位问题的一个重要指标。而这次的 Windows Terminal 不但解决这些问题,还能够支持 emoji,可大大提升在里面所运行的程序的使用体验。

    再来说说什么是 shell ?一个 shell 是提供用户与操作系统交互的界面/入口,当我们在命令行中输入各种命令时,其实就是在执行一个应用程序,shell 将这些程序送往内核进行执行,所以最终还是要归到内核的系统调用,此外广义上的 shell 其实还包括了图形界面。

    让我们来看看第一个点:

  • Windows Terminal 是一个套在 Windows 操作系统原本的 CMD、Powershell、Windows Subsystem for Linux(WSL)之上的一个界面更加漂亮、功能更加强大的终端工具。严格来说,它是套在 CMD 、Powershell 之上的一个终端。
  • Windows Terminal 准确来说就是一个支持配色的更加现代的终端入口,也不能说是嵌套什么 CMD、PowerShell、WSL,你想怎么使用它取决于你想进入什么样的命令行解释器。举个 Linux 下的例子就是我可以在 konsole 下使用 fish、zsh、bash 等 shell 解释器。

    更好用的 shell?

  • 它也只是一个终端而已,而不是一个更加好用的 Shell。
  • Windows 用户所吐槽的命令行不好用不在于其表面,而在于其没有一个足够好用的 Shell。
  • 看起来,Windows Terminal 和 WSL 的结合,已经非常完美了,但作为一个 Shell 来用的话,又显的过于笨重。
  • 关于这里,我觉得原文作者忽视了 Shell 与 Terminal 的区别。Shell 作为一个命令解释器,必然有自己的语法。而 Linux 生态系统中已经很好用的 shell 就有 fish、zsh、bash 等,但是这些语法也不是所有都兼容的,而且一个好用的 shell 一般只是用户感觉上的东西,没有很明确的指标。Windows 用户在有了 WSL 之后可以使用任何 Linux 已经有的 shell 解释器,这其实已经足够解决问题了,毕竟这些工具的改进是为了吸引 Linux 平台上的开发者,而不是为了一个毫无经验的小白准备的。

    此外,原文作者提到的 Windows Terminal 与 WSL(搭载完整内核) 结合作为 shell 使用的话,无异于高射炮打蚊子。这点我也是强烈反对的,首先 shell 只是一个命令解释器,它其实不负责命令的执行,最终所有的程序都要传递给系统调用,如果底层的系统调用不支持,那么该 shell 脚本也是无法执行的(内核不会有反应、或者报错),所以你要使用 shell,那么必须要求有底层内核的支持,这不是什么高射炮打不打蚊子的事,而是你必须要知道其实 shell 它自己本身就是个解释器,没有别的特异功能而已。

    一个更好用的 shell 也许是值得吸引人的,但是其实 shell 的语法也不见得多好用,很多反人类的,只是我们已经学习接受了这种语法所以认可它。另一个方面是历史问题,要想你写的脚本一次编写处处执行,那么最好就是 bash 兼容了,否则别人为了执行你的特殊语法,还要装一个能读懂你的 shell 语法的解释器。

    wsl 与虚拟机?

  • WSL 无论做的再怎么好,无法摆脱它只是一个运行于 Windows 系统中附属的子系统。无论 WSL 做的再好,本质上并没有比虚拟机做的更多。
  • 我其实觉得这句话没有道理,为什么这样说呢,确实 WSL 不会比虚拟机做的更多,因为你虚拟机安装的是一个完整的操作系统,但是 WSL 优势是什么?

    WSL 的优势就是不需要虚拟机,你便可以使用大部分 Linux 的生态,这是向开发人员示好。而且 WSL 不需要长期运行一个虚拟机,在 WSL1 的时候,你实际执行应用 WSL 会把系统调用转成 NT 系统调用。而 WSL2 将包含完整 Linux 内核,还将支持 Docker(此处无法得知它具体的实现,不做推测)。WSL1 的限制很多,使用起来不是特别方便,这个有使用过的朋友应该很有体会,但是 WSL2 既然能运行 Docker,那么有了 Docker 我就有了一切。

    生态体验?

  • 作为生态的打造者,微软真正可以做好的是,打造一个能够在体验和生态上与 Unix Shell 一致的 Shell,或者是干脆提供 Bash、Zsh 等常用 Shell 的原生支持(WSL 虽然支持 Bash、Zsh等,但依然是需要先进入 WSL 才能使用,但你可以畅想一下,如果 CMD 变成了 Bash,会是什么样的呢?)。
  • 对于广大使用 Windows 开发的用户来说,一个闪闪发亮的、现代化的、功能强大的终端固然很好,但好的终端只不过是锦上添花之举,而一个强大好用的 Shell 才是真正能够雪中送炭的东西,只有一个足够好用的 Shell,才能成为 Windows 命令行世界的救世主。
  • 这两个观点也是不攻自破的,我既然可以使用 WSL,那么我本身就拥有了 Linux 的生态。如果是希望写 bat 批处理而能有 bash、zsh 的这些体验,那么确实是需要一个新的 shell 满足 Unix Shell 语法,再来解释 Windows 下的命令行,可是这其实也是不需要的。因为本人发现在 WSL 里面执行一个 exe 程序是完全可行的,因此可以用这种 shell 语法去编写我的脚本,oh nice!!体验非常统一啊有没有?

    locez@Lenovo-PC~> pycharm64.exe ### 会启动我的 pycharm

    locez@Lenovo-PC~> git.exe | xargs echo

    我的观点

    我本人认为,微软的这些拥抱 Linux 的举措,其实就是在吸引 Linux 上的开发者而已,开发者想要的工具,如果能够在 Windows 下就能直接使用,那对我们这些开发人员来说无外乎是喜报。工具多一个总不是坏事,但是如果它真的值得使用,那么用户一定会增加,这就是需要微软来做的事情了。我本人是双系统用户,在打游戏娱乐方面我一定会使用 Windows,做开发写代码我会切换到 Linux,曾经写一个很小的软件也是如此。但是后来 WSL 出现了,简单的脚本我可以在 Windows 下就直接完成并且提交,不需要重启系统,然后继续玩我的游戏,美滋滋。

    另外就是 Windows Terminal 与 WSL2 的出现会解放我现在系统上的一些工具,例如 git bash、gpg4win 等。如果 WSL2 真的有完整的系统调用,那么我现有的 Windows 上的开发环境便不再需要,专注于游戏娱乐,但是一进 WSL 便是我工作学习的地方。

    点击“了解更多”可访问文内链接

    来源:Linux中国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转载于互联网,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19年4月3日
    下一篇 2019年4月3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