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阅读计划:《偏见的本质》

朋友曾经给我发过一份联合国中文性别包容性语言指南,旨在帮助联合国工作人员在交流中能够使用包容性语言,防止在表达中带有歧视。出乎意料的是,自认为是性别平等主义忠实的拥护者的自己,按照指南的要求,也已经在日常很多表述中踩过雷。在灵魂受到拷问时,朋友告诉我,作为一个女生,她也是如此。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表明隐性的性别歧视已经深入到我们日常语言中去,伪装得如此之好,以至于大部分人都无法发现它隐藏的语义。又或者说,我们带有偏见的目光似乎深入骨髓,即使在性别议题上,男女也同样如此。

偏见是如此地习以为常,渗透在每个人的目光中。我们有时候很想知道,不喜欢和有偏见之间的界限在哪,偏见从何而来,它可以真正被消除吗?又或者,如何从日常的对话中发现隐藏的偏见,又如何挖掘它的动因?

这样的工作,早在六七十年前,就已经有一位心理学家做了精彩的工作。

二战后不久,美国正处于民权运动高涨的时期,人们对信仰、性别、肤色等议题尤为敏感,冲突也格外激烈。心理学家奥尔波特敏锐地观察着社会活动中的珍贵样本,用心理学的方法去分析背后的动因,最终写成了这本《偏见的本质》,时隔六十年依旧是该领域的经典之作。

冬日阅读计划:《偏见的本质》

作者从八个部分分析了偏见的来源、文化因素和性格等方面的关系,我们可以将这本书作为理论指导手册,去发现日常生活中关于偏见的秘密。

内群体与外团体

在传染病学上有一个有意思的「地图炮」事件,那就是梅毒的扩散和命名。当欧洲人将天花病毒带到美洲并给土著居民带去灾难的同时,也将梅毒带回到了欧洲。当这种危险的疾病在欧洲大陆上肆虐时,人们带着恐慌和厌恶给它起了很多名字:梅毒,在俄罗斯,它被称作波兰病;在波兰,它被称作德国病;在德国,它被称作法国病;在法国,它被称作意大利病;在意大利,他们称之为法国病。,而在中国北方,又将她广东疮。

从命名上,我们就可以看出各个地区人们之间的鄙视链。大家天然地认为不受自己待见的邻居在生活作风上也颇有问题。

冬日阅读计划:《偏见的本质》

刻板印象似乎是全球性的通病,图中就是美国人眼中的欧洲各国状态。

这就是典型的偏见带来的结果。作者在命名中将其称之为「内群体」与「外群体」,内外之间的视角是不公平的,作者提到了一种有趣的理论:

所有群体都会逐渐发展出一套具有自己典型符码、信念、规范与“敌人”的生活方式,以满足他们自己的适应需求……个人必须与群体拥有相同的喜好与敌人。

无论是对抱有敌意的邻国,还是小团体之外的竞争对手,我们常常会不自觉地抱团排外,因为这是内群体凝聚力和归属感的来源。而地域是人们天然的属性,也是最常见的内群体,于是,「地图炮」成为人们最常见的偏见之一。这也是为什么当我们打开社交软件时,常常可以看到那么多赤裸裸的地域歧视言论。因为这些背后的键盘侠们,真的是在向那些幻想中的敌人射出最恶毒的子弹。

当对外群体的偏见根深蒂固时,有时候甚至无需使用贬义词,某些看似中性的词汇本身就会带有一种不假思索的选择,或者说,语言在脱口而出之前,就已经被「污染」了。

语言土壤中的偏见之花

当认识了一个新朋友,互相加了微信,为了防止忘记Ta是谁,我们常常会在备注里加几个词,给这位陌生的朋友做一个快速的画像。

在诸如添加「文学社社长 个子高 机械系」和「做饭好吃 短视频博主 」之类的备注后,我们的大脑也会迅速建立起一个分类检索系统,以保证在看到这些备注后能够迅速回忆起一个大概的印象出来。

不幸的是,语言的惯性会将我们推向一个思维的陷阱中,不可避免地待上了感情色彩。例如第一个备注,给你的印象是什么呢?是不是一个个子很高,气质忧郁但又理性的学长?我们猜测他或许还会打篮球吧。

而第二个备注,或许是一位厨艺很赞,拍照也很好看的女孩子吧?

我们将这些标签与固有的印象结合在一起,最终得到了一个印象。但是或许,机械系的那位社长是位个子高挑爱打篮球的女生,而厨艺超棒的却是一位男孩子呢?

语言的陷阱不止于此,当我们说出一个词的时候,可能它本身携带的情绪就已经掺杂其中了。而即使还有诸多别的便签,它们的声音都太小了,会被某一个词所掩盖。作者将它称为高强度标签。

例如当看到新闻标题中有「女司机」时,很多人就会在脑海中形成一个强大的便签属性,这个便签的声音强到我们会忽略其他,并且还会吸引来很多其他的不应与之相关的属性。我们在无数个段子中听说过吐槽女性司机驾驶技术堪忧的故事,在没有科学依据表明性别与车技之间有相关性的前提下,往往会情不自禁地带入「她开车一定很烂吧」。而事实上,根据统计,上海市女性司机的交通肇事比例明显低于男司机。

冬日阅读计划:《偏见的本质》

印象与事实之间的差距

当一个标签过于瞩目时,我们往往会忽略其他,有时候甚至是忽略理性。对此,作者有一段精彩的描述:

因此,我们所使用的每个标签,尤其是那些主要的高强度标签,都会使我们的注意力无法聚焦于具体可感的现实。这个生活着,呼吸着的复杂个体—人性的最基本单位—从我们的视野中消失了。

语言偏见的消解

在2018年,当孟晚舟在枫叶国被不公正地拘留后,有一些报道的内容却让人觉得有点不可思议,大意是堂堂某国,竟然如此欺负一个弱女子,还给她戴上了电子脚铐。

为什么女子前面要加上弱呢?女子为何就是弱呢?这个词语给我们的感觉好像是一个柔柔弱弱、林黛玉式的姑娘,但是它没有告诉我们,这其实是一位大公司的首席财务官。但弱女子三个字,却不公平地剥夺了这一切,将她归入到了弱势的分类中。

那么如何消解这样的语言偏见呢?

奥尔波特认为:

要是一个人摆脱对种族或政治的偏见,就有必要同时将他从字义崇拜中解放出来。

因此,任何减轻偏见的方案中都必须包括大量的语义治疗。

语义治疗,就是让人们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表达与事实之间是否有等价的关系。我们再看看开头提到的那份《中文性别包容性语言指南》,里面关于性别包容性的策略很值得我们在其他方面参考:

使用非歧视性语言;

根据沟通需要,可以表明被指称对象的性别;

如不需要,不要强调被指称对象的性别。

从语言本身修正起,大概就是消除偏见的基础疗法了。而除了语言之外,这本书中还探讨了与偏见相关的其他因素,阐述与内容都很很值得称道。

不过这本书读起来并不容易,作者使用了大量的概念和理论来探讨社会偏见这一普遍性难题,在阅读时大脑需要高速运转来解析接收到的种种新知识。但它却又可以是一本轻松愉快的手边读物,我们翻到任何一章,都可以津津有味地开始读起,了解日常生活中种种不可思议的现象背后的潜在动因。于是,当我们合上整本书,再打量周围的社交世界时,会发现在看似错综复杂的冲突背后,不过是内外两个群体之间在相互喊话。

不同群体内的人们往往只睁开了一只眼睛,看到的更多的是自己,眼角的余光偶尔会打量一下围墙之外的世界。我把它称之为“眇一目的世界”,模糊不清,充满偏见。

那么读了这本书之后,我们或许可以做一个社会观察家,睁开双眼,仔细打量着被围墙与沟壑分离着的,划界而治的的世界。

来源:撒野趁年华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转载于互联网,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0年10月18日
下一篇 2020年10月18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