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芒种时节话麦收,甘苦相伴亦情深 回顾亲历的“三夏战争”

芒种时节话麦收 甘苦相伴亦情深

—————回顾曾经亲历的“三夏战争”

文|刘春梅

傍晚时分,凉风习习,空气清新,天边布满流光残照,云影霞层,再过几天,就是“芒种”节气了。我遥望着家乡的方向,眼前呈现出金光灿烂、一望无际的麦田,大自然又将上演一场收获大战,往昔岁月的“战斗故事”,在我大脑的荧屏上,自然而然的回放了一集又一集……

随着气温的升高,伴着布谷鸟的欢唱,碧波荡漾的麦田已变成金色的田野。微风吹来,阵阵麦香裹着泥土的芬芳。“三夏”大忙的帷幕将正式拉开。此时夏熟作物开始收割,秋收作物需要播种,这是农人一年中最忙的季节。一幅动人的丰收美景如诗如画展现在广袤的大地上。

回忆|芒种时节话麦收,甘苦相伴亦情深 回顾亲历的“三夏战争”

上世纪七十年代的农村,每逢小满节气过后,乡亲们就开始修木杈,买木掀,挑镰刀,选扫帚等农具,以做好麦收的前期准备工作。“芒种”节气一到,男女老少俨然像蓄势待发的战士一样,冲向麦田“主战场”,奋不顾身抢收小麦,呈现出一种”虎口夺粮”的繁忙气氛,更像是一场声势浩大、场面壮观的、没有硝烟的农民“战争”。

一群群人马奔向黄蜡蜡的田野里,为实现颗粒归仓的目标,农人们争日抢时打“歼灭战”,以最快的速度,收获着一冬一春孕育出的果实。那真是人力、畜力、物力、财力齐上阵,人欢马叫的冲锋在麦浪滚滚的金色里,头顶烈日,挥汗如雨,披星戴月的日夜奋战,脚下的每一寸土地,都饱尝着农人们的汗水。

回忆|芒种时节话麦收,甘苦相伴亦情深 回顾亲历的“三夏战争”

通向场院的小路上,人头攒动、脚步匆匆,运麦子的独轮车及地排车,车轮滚滚,尘土飞扬。在那个缺少机械运输工具的年代,把地里的麦子运到场院里,绝对是一项庞大的工程。麦子进了场,还需要摊场、翻场、牛拉碌碡轧场、扬场等工序。因此,牛的每一枚足印,都成了粮食通向人们肠胃的关键印章!

小麦从发芽、分蘖到抽穗,吸收日月精华、沐浴阳光雨露,历经严寒酷暑;从收割到颗粒归仓,历经割麦、捆麦、运输、摊晒、轧场、扬场、晒麦粒等程序。哦,这是天、地、人共同参与的一场场“酸甜苦辣”!

80年代初,农村实行了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的种田积极性空前高涨,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开创了农耕史上最高纪录,可是农业生产工具还很落后,基本上还是传统的手工操作。乡亲们面对麦收这时间紧,任务重的现实,既有丰收的喜悦,又有劳动的辛劳,更有对这场“战争”的畏惧。乡亲们真的是日夜兼程,废寝忘食的抢收这来之不易的汗水结晶。

回忆|芒种时节话麦收,甘苦相伴亦情深 回顾亲历的“三夏战争”

麦收大约需要半个月时间,如果天不作美,战线还要拉长,有时候需要一个月的时间。记得有一个天气晴朗的上午,我父亲和哥哥负责运麦子,我和母亲在场院里,用木杈把一大剁麦子摊开后,连翻带抖的整了好几遍,准备下午轧场。带着浑身的疲惫,刚回家吃了几口饭,忽然又发现一大片黑云,从西北方向的天空迅速弥漫而来,大有”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气势。一家人放下饭碗,疯也似的跑到场院,把刚刚晒好的麦子堆起来,盖上塑料布。有时候,刚把麦子堆起来,天空又像魔术师一样,露出了太阳,让人啼笑皆非,这类事情不胜枚举。扬场,更是体力与技术的完美结合。我父亲是很有名气的扬场“专家”。父亲以优雅的姿势,用扬掀铲起混有麦糠的麦粒,高高的抛向空中,画出一道土黄色的弧线,那轮番上演的条条弧线,犹如绘画艺术大师泼墨挥毫、即兴而发的力作,呈现在天地之间,充满诗意!它定格在我灵魂的仓库里,永不消逝,我时常在这土黄色的弧线中顾望徘徊,回味这永不再现的幸福时光。

回忆|芒种时节话麦收,甘苦相伴亦情深 回顾亲历的“三夏战争”

记得那几年,我所在的外科病房里,经常有”胃、十二指肠穿孔”的病人急症入院。这都是因为过麦期间,吃饭经常急急落落,饥一顿饱一顿造成的。因为我是农民的女儿,每当听到病人痛苦的呻吟,看到家属着急、无奈的表情,我发自内心的同情他们,因此,我对病人倍加呵护,精心治疗与护理。那期间,我和很多病人建立了深厚的友谊,直到现在,还有好多我曾护理过的病人和我保持联系。

有一年,我父亲与几个乡亲们集资,合伙买了一台脱粒机,取代了牛拉碌碡轧场。这脱粒机是需要好多人协同操作的。其中有开机器的、有续麦子的、有往脱粒机旁边运麦子的,有堆麦粒的、有剁麦草的。脱粒机高速运转,麦糠尘土漫天飞扬,人人爆的黑头黑脸,分不清眼睛、鼻子、头发、就像一尊尊“包公雕塑”。

回忆|芒种时节话麦收,甘苦相伴亦情深 回顾亲历的“三夏战争”

当时,脱粒机还属新生事物,大家操作也不熟练,因此就日夜兼程的忙碌。有一天,我的庄乡大爷刘书成困得实在不行,在往脱粒机里续麦子时,一不留神就把左手续了进去,当时,大爷的左侧上肢血肉模糊、鲜血直流,实在是惨不忍睹,我急忙给大爷的左侧上肢系上止血带,把伤口简单的包扎起来。紧接着,三个壮劳力在自行车后座拴上绳子,再把绳子的另一端拴在地排车上,拉着大爷快速赶往县医院,我骑自行车随后赶到,和值班大夫商讨了大爷的最佳治疗方案。由于大爷的左手伤势太重,最后只好选择了截肢手术,留下了终生残疾。

那几年,此类事件屡见不鲜,实在令人痛心,因此,把那时的麦收比喻成一场战争,一点也不过分。经过几度打拼,几度劳累,麦收终于结束了,虽然我的胳膊被晒得脱了一层皮,其实就是一度烧伤。没有经过此战争场面的人,无论如何也体会不出其中的艰辛付出,更体会不到“粒粒皆辛苦”的真正内涵。

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农业机械化的洪流浩浩荡荡,功能各异的农业机械先后出现在田野,联合收割机开进麦地里,伴着隆隆的机器声,三天两晌整个麦收就宣告闭幕,大大缩短了收种时间,令人惊叹!过去那种用镰刀割麦,打场、晒粮的现实场面很难再现。那曾经的麦收记忆,就让它永远留在文人的笔格里,留在摄影师的影像中吧。

回忆|芒种时节话麦收,甘苦相伴亦情深 回顾亲历的“三夏战争”

芒种时节,“一收一种”,不仅道出了节气的内涵,更道出了人生的真谛。我们的人生同样需要种人品、种能力、种修养,才能收获事业、收获人生品质,收获幸福。

回忆|芒种时节话麦收,甘苦相伴亦情深 回顾亲历的“三夏战争”

(注: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回忆|芒种时节话麦收,甘苦相伴亦情深 回顾亲历的“三夏战争”

刘春梅,60后,禹城市人民医院退休干部,爱好运动,读书。喜欢用文字叙述所见所闻,抒发情感。

欢迎下载“齐鲁壹点”app

通联信箱:599268545@qq.com

本文内容由壹点号作者发布,不代表齐鲁壹点立场。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我要报料

来源:齐鲁壹点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转载于互联网,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0年5月3日
下一篇 2020年5月3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