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教育者手记|隽亚琼:不放弃每一个残障孩子

记者 巩悦悦 策划整理

编者按:即日起,齐鲁晚报·齐鲁壹点《青年说》栏目策划推出“乡村教育者手记”,为乡村校长和教师提供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分享教育一线的所见所闻所感,助力乡村教育先行区建设。

以下是山东沂源县特殊教育学校教师隽亚琼的教育手记:

时间如梭,不知不觉我在特殊教育战线上已默默耕耘了26年,一路走来,用平凡的一颗心无私奉献着,用执着的爱温暖着可爱的残障孩子们,用责任践行着教师的职责。

乡村教育者手记|隽亚琼:不放弃每一个残障孩子

让爱贴近心

“小铭这孩子从出生就经历了很多苦难,双脚不能走路,眼睛弱视,我特别心疼。”小铭奶奶眼含泪珠向我倾诉着。

“为了给孩子进行康复治疗花掉了家里所有的积蓄。”这是一位残障孩子家长的无奈。对于家长的诉说我都非常用心地倾听,给予家长理解与同情,并随时切入话题进行安慰与鼓励,与家长产生共情、产生信任。

试问:家长爱自己的孩子吗?当然爱。

试问:老师爱自己的学生吗?毋庸置疑,当然爱。

因为爱,学生、家长和老师才走到一起。

家长爱孩子,老师爱学生。为了这一个共同目标,常倾听家长心声,让学生和家长的心慢慢贴近班集体、融入班集体、贴近教师的心。

让爱指引心

孩子的进步和成长,离不开老师的谆谆教诲、也离不开家长的辛勤培育,更离不开孩子自己的身残志坚。

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是密不可分的、相互融合的。但老师、家长和孩子又都有各自的责任。为此,我设计了“爱与责任”的亲子活动课,让学生、家长与教师明确各自的职责,明白学生应该做什么、家长应该做什么、教师应该做什么?只有责任明确清楚了,各负其责才会相互协同前进。在活动中,通过“要我说”“我要说”“我想说”等环节,让学生、家长和教师的心相互贴近、相互理解、共担责任,这样更有助于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长。让每一个学生、家长在相互交流中共同参与、积极融合、压力释放、调节情绪,让家校形成教育合力、携手前进,感受亲子活动的力量。不放弃对每一个孩子的一线希望,让彼此的心在亲子活动中跟随爱的脚步指引前行。

“老师,我今天才知道家校共育的力量原来这么大”亲子活动后一位家长感激的说。

让爱感动心

“我们的爸爸、妈妈每天都很辛苦,那你有没有对爸爸妈妈说我爱你呢!”

看到孩子们一个劲的摇头,我就知道了孩子们的心思。

有的怕自己说不好、不敢说;有的性格腼腆,不好意思说。

为了让孩子们能够大声地对家长说我爱你,为了让孩子们和家长来一个大大的拥抱,更为了家长和孩子的亲子关系更加融洽,亲子活动“有爱大声说出来”在我的创意下产生了。

“爸爸妈妈,你们辛苦了!”

“我爱你们!”

孩子们大声的喊出来了,并给家长深深地鞠了躬,这时家长们眼含热泪并对自己的孩子说:我也爱你,宝贝!家长伸出双臂给孩子一个大大的拥抱,孩子和家长紧紧相拥。一句“我爱你”、一个简单的拥抱,蕴含着巨大的力量,温暖了学生、感动了家长,这是心与心的交融。

让爱融入心

我知道引导学生和家长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义不容辞的责任,作为班主任要时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爱国、爱党情怀真正融入学生和家长的内心。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起来,起来,起来,我们万众一心……”高声齐唱红歌、画笔绘就祖国山河、书写对联赞颂中国的强大……一系列的亲子活动在我的精心设计下如期举行了。

“老师,这是我和儿媳还有孙子第一次一起上电视”小涵奶奶说。

“我这么大岁数了还是第一次唱红歌,心里很激动……”小源爷爷说。

这是“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亲子活动结束后,家长们骄傲地说。在活动中每一个学生、家长都对中国共产党、强大的中国从本心里产生自豪感,拥有一颗中国心。在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中,我经常组织学生传承红色基因以爱接力,先后举行了“党旗飘扬我心向党”“党的光辉照耀我”等家校共育亲子活动,学生和家长在活动中爱国、爱党的觉悟不断提高。这些活动多次在电视新闻、学习强国发布,并获得山东省教育厅“学习新思想”优秀案例。

乡村教育者手记|隽亚琼:不放弃每一个残障孩子

让爱浇灌

“老师,我的头发为什么会飞起来呀?”

“老师,杯子里的水为什么会变颜色啊?”一双双渴求知识的小眼睛盯着我。

残障孩子仿佛一棵棵柔弱的小苗,需要用更多的爱和知识浇灌才能成长。

针对残障孩子记忆力差、容易健忘的特点,我把“玩”融入到教育教学中,逐步提高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突出特色,想方设法让孩子们“玩”出花样、“玩”出特别。我利用课余时间精心制作了100多件教具、学具,及时的运用到教育教学中去,并带领孩子们尝试变色龙、静电魅力、跳动的盐巴等试验活动、孩子们眉开眼笑、跃跃欲试。让残障学生在玩中学习、在玩中学会自己探索,在探索中建立自信,进一步提升了心理承受力、抗挫力,培养了学生积极参与、团结合作的精神和良好的意志品质。所带班级两次荣获“淄博市优秀少先队集体”。

让爱夯实心

让残障学生学会劳动、学会生活,为走向社会夯实基础,让其成为一个自食其力、残而有为的人,是每一个特教老师期望的目标。

“孩子小又有残疾障碍,我真的不忍心让他做家务。”

大包大揽成了家长的习惯。所以我在教学中强调培养学生自理自立能力贯穿到每一个教育环节中。我带领家长从放手开始,让学生自己洗手、洗脸、洗袜子,从拿起笤帚、抹布开始,从铺床、叠被练习,给孩子营造适合的家庭劳动氛围。

“老师,小涵每天回到家知道自己洗脸、洗脚、刷牙了。”

“小铭现在吃完了饭就会自觉地收拾餐桌、刷碗。”

家长们非常欣慰的和我交流着孩子们在家做家务的情景。在与家长的共同努力下,孩子们更加热爱生活、热爱劳动了。我趁此机会先后举行了“我是小管家”、“煎饼美食创新大赛”(在《齐鲁少年报》头版头条刊发)、“环保手创献祖国”等家校共育的亲子活动,让学生和家长共同体验劳动过程、欣赏劳动成果、感悟劳动付出。

不放弃是我作为一名特教教师的初心,让心跟随着爱不放弃每一个残障孩子,携手每一位家长,领着孩子们一条路一直坚持走下去。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6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来源:齐鲁壹点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转载于互联网,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2年10月26日
下一篇 2022年10月26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