堆花如云 塑锦成画 长治堆锦在创新中传承

堆花如云 塑锦成画 长治堆锦在创新中传承

山西省长治堆锦,用丝绸、锦缎以极具立体感的形式,诠释出了传统国画和雕塑的艺术,享有“立体国画”和“软体浮雕”的美誉。它不同于传统的绘画,亦不是普通的刺绣,而是用丝绸锦缎、特殊纺织品、布料重新诠释传统意义上的绘画,“堆花如云、塑锦成画”,化平凡为神奇,变质朴为华美,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

长治堆锦起源于民间香包、针扎,形成于明清时期,艺人们将市场上的戏曲用品和散落民间的各种布艺中的一些艺术元素加以提取、整合,制成了一种既非刺绣又非布艺,但却保留了丝绸质地和立体造型的华丽工艺品。这一具有惊人艺术效果的新型工艺品装入木框,制成中堂、座屏、条屏等各类装潢形式,作为华贵的礼品馈赠给当时的巨商富贾,风靡一时。清末、民国时期,长治市内炉坊巷著名堆锦艺人李模、李时忠父子历时3个月精心制作的一套四季条屏“春夏秋冬”,以独特的造型和精湛的工艺,于1915年荣获巴拿马博览会银质奖,蜚声海内外。2008年,长治堆锦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中国网记者 董宁 摄影

堆花如云 塑锦成画 长治堆锦在创新中传承

一幅堆锦作品从构思创作开始,基本要经过:画稿、描稿、分拆、塑型、包丝绸、染色、描绘、拼堆、调型、拼接、上板、定型等十几道工序。仅作品中的一个人物,就需要几十甚至上百个部件拼接。中国网记者 董宁 摄影

堆花如云 塑锦成画 长治堆锦在创新中传承

在长治堆锦传承人、长治市工艺美术协会秘书长闫向军和父亲闫德明、兄弟闫向辉共同打造的长治堆锦博物馆中,记者看到了这些精美的作品。图为长治堆锦博物馆的镇馆之宝、闫德明的作品《金母元君朝元图》,其中涉及的技法就有三十项之多。该作品也在第十四届深圳文博会中获得金奖。

堆花如云 塑锦成画 长治堆锦在创新中传承

长治堆锦作品《金亩元君朝元图》历时两年完成,使用各色绸、缎、纱、绫、线、珠等材料近50种。其中光金母元君前面台安上的一朵“玉花”,就由294个包绸缎的小件组合而成,其中最小的部件宽度不足两毫米,整副花朵看不到一丝毛边和线头。其制作难度和拼贴难度都属堆锦工艺的极限。中国网记者 董宁 摄影

堆花如云 塑锦成画 长治堆锦在创新中传承

为了最大限度体现作品中的人物或者动物逼真,堆锦工艺不惜通过手工把丝绸的经线或纬线去掉,经过细致梳理,做成仿真皮毛的效果。中国网记者 董宁 摄影

堆花如云 塑锦成画 长治堆锦在创新中传承

传统的堆锦制作,需要制作人有良好的美术基础,并有多年堆制经验,从画稿、描稿、分拆、塑型再到压纸捻、絮棉花、贴飞边、包丝绸、染色……一系列特殊而繁琐的制作工艺,让堆锦的制作难度大大提高,这就使得它在很长一个时期,只在达官显贵、豪商大贾们的庭堂陈设,“养在深闺人未识”。中国网记者 董宁 摄影

堆花如云 塑锦成画 长治堆锦在创新中传承

传统的长治堆锦采用棉花粘贴在硬纸板上,再将丝绸黏贴包裹于棉花之外的工艺,最后在丝绸上画上图案,完成作品。硬纸板和棉花等材料在保存上存在一定局限性。闫向军父子三人等长治堆锦传承人在最大限度地保持长治堆锦的基本特色和手工艺品属性的基础上,对部分工序进行大胆的技术改造,将现代科技与传统工艺有机结合,有效解决了堆锦制作繁杂的问题,他们用在硬质材料上雕刻代替了硬纸板和棉花,以“硬胎”换“软胎”,不但把老工艺“无法做、做不好、做不快”的工艺过程,变得“做得了、做得好、做得快”。而且使堆锦在表现形式上立体感更强烈,与此同时,他们在题材、构图、色彩、装潢形式方面做了大胆尝试,使其能满足当代人的审美习惯和要求。中国网记者 董宁 摄影

堆花如云 塑锦成画 长治堆锦在创新中传承

经过改良的堆锦,先在硬质材料上雕刻出作品的骨骼,再黏贴各色丝绸和锦缎,更好的体现出“立体国画”和“软体浮雕”的特点。随着计算机软件和3D打印的发展,堆锦制作的准入门槛降低了,效率提高了,更多的普通人开始参与到欣赏、制作和消费长治堆锦的行业中来。中国网记者 董宁 摄影

堆花如云 塑锦成画 长治堆锦在创新中传承

和传统工艺相比,改良后的工艺在细节体现方面更加逼真,减免了在丝绸上画画的工序,降低了制作难度和成本。中国网记者 董宁 摄影

堆花如云 塑锦成画 长治堆锦在创新中传承

技术改良后,堆锦的创作精髓更加集中在构思的巧妙和制作的精细方面,当创新技艺达到要求之后,闫向军把中心放到了非遗的传承和推广上,他开始面向社会免费招收学徒,并在高校开设了课程,长治堆锦逐步在濒临消亡的逆境中峰回路转。中国网记者 董宁 摄影

堆花如云 塑锦成画 长治堆锦在创新中传承

闫向军告诉记者,堆锦传承是一份义不容辞的责任。现在,他将长治堆锦逐步推向量产,带动周边的困难家庭和自己一直制作堆锦,很多普通人通过简单培训,就可以自己在家里加工堆锦零部件。2018年,闫向军的堆锦工作室首次实现了盈利,这一多年来需要政府扶持和保护的非遗产品,通过几代人的传承和创新走向了市场。中国网记者 董宁 摄影

来源:图片中国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转载于互联网,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19年1月9日
下一篇 2019年1月9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