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风七夕”受追捧 中国民众花式过节

中国农历七月初七是七夕节,又名乞巧节、七巧节、双七、香日、星期、兰夜、女儿节或七姐诞等,是流行于中国及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起源于对自然天象的崇拜,后被赋予了妇女乞巧及牛郎织女的传说,2006年5月20日,七夕节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宋代文人笔记《醉翁谈录》中曾记载:“七夕,潘楼前买卖乞巧物。自七月一日,车马填咽,至七夕前三日,车马不通行,相次壅遏,不复得出,至夜方散。”可见古代七夕热闹非凡,但从清代中期以后,传统以乞巧为主题的七夕节就逐渐衰败,到清末民国时期,传统的七夕节渐渐淡出了民众的视野。现今更是一度被西方情人节所替代。但近些年,国人逐渐回归传统,举办一些复刻古代礼节主题的活动,在七夕当天掀起了阵阵“古风”。

“古风七夕”受追捧 中国民众花式过节

8月17日晚,中国传统七夕节之夜,身着汉服的少女们行走在福州三坊七巷成为一景。当晚,福州举行以“情天巧日·汉风霓裳”为主题的2018福州市“我们的节日·七夕”文化活动。(图片来源:中新社)

“古风七夕”受追捧 中国民众花式过节

江西省婺源县篁岭古村当日上演“礼拜巧姐”“鹊桥相会”“男耕女织”等中国古代七夕传说情景,身着古装的“牛郎”与“织女”在鹊桥相会。(图片来源:中新社)

“古风七夕”受追捧 中国民众花式过节

鹊桥佳期,开封清明上河园举办首届七夕文化节,再现东京汴梁七夕盛景。来自全国各地的20名“准新人”,身着凤冠霞帔,乘船同渡,骑马坐轿,在一场典雅庄重的宋式婚礼中感受婚姻的神圣与美好,在万名游客的见证下喜结连理。(图片来源:中新社)

“古风七夕”受追捧 中国民众花式过节

福州三坊七巷的福建民俗博物馆举办以“星汉璀璨映民俗七夕同庆鹊桥情”为主题的活动,现场进行福州婚庆民俗展示、传统闽剧展演、七夕主题互动游戏等,吸引众多市民及游客参观体验。(图片来源:新华网)

“古风七夕”受追捧 中国民众花式过节

穿针乞巧是最早的乞巧方式,始于汉,流于后世。七夕节,内蒙古博物院内举办七夕活动:当织女纺车纺线、穿针“乞巧”等,吸引小朋友体验。图为8月17日,小朋友学习操作纺车纺线。(图片来源:中新社)

“古风七夕”受追捧 中国民众花式过节

湖北省博物馆“礼乐学堂”推出“巧度七夕”教育活动,通过“爱情文物”寻宝、“穿针乞巧”体验、古代婚俗情景剧表演等方式,让参观者加深对古代婚俗和节日习俗的了解。图为小朋友在湖北省博物馆体验“穿针乞巧”。(图片来源:新华网)

“古风七夕”受追捧 中国民众花式过节

传统节日七夕节,人们通过各种方式表达爱意,甜蜜过节。福州55对夫妻身穿红色唐装,携手走进金婚盛典,庆祝中国传统节日七夕。永结同心、夫妻对拜、互敬香茶、互换信物……仪式中,他们或大方,或害羞,或激动,但不变的是眼中对彼此的爱意和坚定。活动现场,温情满满。(图片来源:中新社)

“古风七夕”受追捧 中国民众花式过节

8月17日,来自海峡两岸的600多位姻亲代表相聚福建省晋江市金井镇围头新娘主题园,参加于此间开幕的第五届海峡两岸(晋江金井·围头)七夕返亲节。图为两岸姻亲代表在“鹊桥”前合影留念。(图片来源:中新社)

“古风七夕”受追捧 中国民众花式过节

8月17日,在河北省武安市举办的集体婚礼上,新人抛起礼帽和红盖头。(图片来源:新华网)

“古风七夕”受追捧 中国民众花式过节

8月17日,火爆国外社交软件Instagram(照片墙)的“网红墙”亮相广西南宁。当日是农历七月初七,在Instagram(照片墙)上爆红的伦敦美人鱼、夏威夷海洋等背景墙悉数亮相,吸引大批市民及情侣前来合影留念。(图片来源:中新社)

“古风七夕”受追捧 中国民众花式过节

8月17日,在建设中的江苏常州地铁2号线一处隧道内,一名女士给自己的老公深情一吻。(图片来源:新华网)

“古风七夕”受追捧 中国民众花式过节

浙江绍兴某商场别出心裁的推出“失恋展”也吸引不少市民驻足观展。活动负责人表示举办“失恋展”的初衷是希望用积极的方式,和自己过去和解,开始新的生活。本次展览从开始征集到展出,花费近一个月时间,共征集99件展品。(图片来源:中新社)

来源:欧洲时报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转载于互联网,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18年7月13日
下一篇 2018年7月13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