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因调查——那些年被科技巨头毙掉的项目

来源:TechCrunch

作者:Tony Scherba

翻译:蒲公英创业吧

不是所有创意都能变成赚钱的利器,哪怕是人人看好的创意也会随时被当垃圾丢掉——Google Here就是这样一个被拉里佩奇丢到垃圾箱的巨型明星项目。

Google Here是一个允许企业通过搜集地理位置信息与用户进行交互的产品。它能让你在诸如GAP之类的商店购物时收到一条限时折扣的二维码。也许你也从中看到了无限商机,但佩奇并不打算赚这个钱。

WHY?

尽管Google Here的理念很酷,但企业和消费者显然更为警惕它潜在的隐私侵犯风险。Google Here告诫我们即使规模再大,go die也是分分钟的事。没有项目会因为规模大的优势而保证不被腰斩,金钱,时间,愿景和市场契合度都是关乎项目存活的潜在风险因素。

首先是资金问题。一些项目被勒令取消是因为它们激增的成本超过了公司可接受范围——往往这也是项目规模超出控制的信号。一旦项目的时间线拉长,资金力度加大,功能需求扩增,项目就会比之前预期的更难完成。最终,公司会因为捉襟见肘的资金链终止这个项目。

HealthCare.gov,美国联邦在线医疗保险系统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我敢肯定它的需求清单会随着网站的开发越列越长。系统的部署还没开始,有关方面给出的预算就达到惊人的5亿美元。如果不是联邦政府开发这个项目,它肯定会因为耗资巨大被叫停。

其次是时间。如果没有时间限制,任何公司都有机会完成一个利润丰厚的项目,但市场是高速变化的,并不是每个公司都有关键的资源可以让一个项目快速实现以获得快速回报。

Google对智能手机硬件业务的短暂入侵解释了为什么时间永远是科技项目需要考虑的因素。在用125亿美元收购了手机业巨头Motorola之后,Google发现,尽管拥有大量的资金,他们也无法短时间内在手机硬件市场形成有效的竞争力,因为市场过于饱和,竞争太过激烈。于是22个月之后,Google以仅仅29.1亿美元就将Motorola亏本甩卖给了联想集团,整个智能手机硬件项目就这样被决绝地砍断了。

愿景是否一致也是重要因素之一。很多时候公司提出一个绝妙的想法,但它却与公司的整体发展策略没有任何关系。打个比方,Home Depot(家得宝,美国的家居连锁店)的高管可能对自驾代步车Segway有一个非常棒的想法,但Home Depot的业务范围显然并不涵盖运输方面,增加一个不相关的产品很大程度上会使客户对现有产品的理解产生混淆。

再举一个Facebook Home的例子。Facebook Home是一款运行在安卓上的桌面定制软件,这个项目从一开始就注定意味着失败。Facebook的业务基础一直围绕在社交联系层面,从未涉及日臻成熟且竞争激烈的移动平台。尽管目前Facebook Home还没有夭折,但它几经尝试依然没有找到Android在对抗iOS时可利用的独特商机,从技术上来讲,这是非常失败的。

最后,产品与市场的契合度也尤为重要。一个公司可能拥有一切所需要的资源,甚至产品也与公司整体的长期战略部署相一致,但如果没有任何用户对产品本身感兴趣,那这个项目最终也会死掉。

拿Google Glass来说,它的想法极具创意非常赞。看过终结者的人肯定都想要体会一下电影中的情节–仅仅盯着某样东西就能获取它的相关信息。Google Glass在技术上无疑可以达到这个高度,但它却存在另一个严重的问题: 它很难去解决我们生活中真正紧迫的需求,换句话说,我们很难通过它去真正改善彼此的生活质量。更别说,随着这种高科技带来的(在隐私侵犯方面的)社会影响。

别犯同一个错误两次

我们可以调笑Google这些众所周知的失败,但是另一方面,我们也必须得称赞它的透明度与勇气。长达数月耗费数百万资金的投入之后,它依然能保持成熟平稳的心态告诉大家“我们需要重新考虑一下”。这很难,但这也是每一个决策者所必须要有的决断力。

一旦执行者们不再努力追寻解决方案而是开始不停发问,花大力气捍卫没有价值的创意,又或者是试图在没有任何适当测试的前提下发布产品,那么,是时候砍掉这些项目了。

虽然不是所有的技术都可以转化成生产力,但公司确实可以通过很多技术来降低项目开发迭代中的成本。为了避免项目最后被强制叫停,在一开始就不宜将它们铺的太大。不断进行测试也是非常有必要的,每段时间都应该做一个团队回顾,整理吸收旧的概念和经验。一旦情况发生变化,项目走向失败,一定要坦然接受及时止损。

着手开发一个项目之前,所有的团队成员应该坐下来认真的思考一下,确认你们已经将上述四个方面的问题处理妥善。例如,如何降低该项目开发迭代的成本?该项目的愿景是否与公司整体的战略部署相一致? 它能解决客户的哪些需求?一旦项目开始实施,时常回顾是非常必要的,同时也要从客户的角度多做一些用户测试。很多问题会隐藏在深处直到项目后期才会被发现。

其次,所有的执行者最好都能退一步从整体上思考项目,不要只关注最后的结果,而应该更多地去改善过程。认真细致地检查一下在项目上花费的时间是否大大超过了预期,整个项目是否已经超过了预算? 如果是,那应该继续执行还是叫停它?

不要害怕重复利用已有的概念。一旦有人发现了节省时间或节约成本的小技巧,应该立即分享给整个团队,尝试在新的开发场景中运用这些技巧。想一想你们在以前的项目中都面临过哪些挑战,是如何攻克的,能否运用到现在的项目中? 要知道,创新并不总是需要全新的概念,有的时候将过去的概念用到新的领域也是非常有效的。

最后,当你感觉到项目失败的警示信号时,不要误入了沉没成本误区(编者注: 沉没成本误区是指,为了避免损失带来的负面情绪而沉溺于过去的付出中,选择了非理性的行为方式。这里指意识到项目可能失败却仍继续跟进不及时叫停)。而应该汲取教训,感谢团队所做的工作,及时叫停,快速止损,毕竟不可持续的项目持续的时间越长就越难完成。

总结一下,不是所有的项目都注定成功,也不是所有的失败都是浪费时间。Google Here也许会死,但是它的创意和理念,无疑会被吸收进其他的项目。不要认为项目腰斩了就是最后的结局,在一个新的领域,它也可以是通往成功的大门。

来源:蒲公英商业解密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转载于互联网,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15年11月3日
下一篇 2015年11月3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