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工孟晓军:军事科研领域的“追潮者”

新华网消息(记者贾启龙):孟晓军,新疆军区某雷达修理所总工。31岁就成为兰州战区最年轻的高工,获得30余项全军科技进步奖的创新人才。

近些年,他始终紧跟世界军事潮流,不断调整科研思路和视角,引领全军最年轻的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迈向一个又一个科研领域的巅峰。

技术垫底,孟晓军已是小荷微露尖尖角

10年前,孟晓军在全军C3I领域已是小有名气的青年俊才。当时作为主研人,他已取得了10余项全军科技成果奖。其中,最让大家佩服的是,29岁的他,当年因《高原轻型抢修车组》获得全军科技进步一等奖。这在一个大军区,如此年轻的军队新秀,取得这样大的成果,尚属首次。当年,他就被评为新疆军区首届“昆仑卫士”。

其实,在石家庄军械工程学院学习雷达专业的他,自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在计算机刚普及的年代,已敏感地认识到,计算机技术将会成为21世纪最重要的发展领域。经过苦钻勤学,在毕业前,当大多数人还对计算机感到陌生时,孟晓军已开始计算机编程,并参与了多项国家和军队大型科研项目,一跃成为依托软件工程,在雷达维修领域最早攻关的探路者。

毕业不到10年,孟晓军已应用计算机技术,完成了现役雷达装备的智能检测研制。之前,全军雷达检修、检测处于半自动化状态。每次,基层部队大型雷达装备出现故障,只能采取远程输送的方式,不计算成本,进行送修上门的办法。

孟晓军研制的便携式雷达智能检测设备仅一个皮箱大小。经推广,基层一线技术骨干都可以以最快速度判断出雷达的故障点,并依据这个设备系统给出的维修建议,迅速恢复装备性能。

一个小的技术革新,给边疆部队维修保障带来的是一场革命性的颠覆。智能检测,在那个特殊年代,竟然创造了部分雷达装备大修不出新疆的奇迹。从莽莽昆仑到大漠戈壁,列装了各型雷达装备的多支部队,迎来了军队维修保障观念变革的里程碑。

高原军械抢修车组是由6辆针对高原装备研制的轻型野战抢修车组成,涵盖了步兵、炮兵、防空兵、陆航等10余个专业的现役百余型号装备维修设备。基于当时最新的维修技术、设备、材料、工艺,历时3年,在青藏高原地区经数十次的试验,这套车组的出现,开创了我军高原装备抢修的历史性纪录。

这套车组因适应性强,可进驻任何高原寒区,且功能强大,几乎覆盖了现役所有型号的军械装备保障技术支持,在多次重大军事行动中,发挥了无可替代的特殊作用。

当时的孟晓军,作为同龄军事科研工作者,已是“小荷微露尖尖角”。那时的他,已在微小的变革中感受到了新兴科技对传统装备维修方式前所未有的冲击。那时的他,考虑更多的是如何实现个人技术的突飞猛进。也正是这些年在技术领域的不断积累,为他实现军旅人生第一次华丽转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理论冲击,孟晓军的事业与荣誉已至巅峰

2009年,孟晓军第一次迈上了军旅人生的巅峰。那年,他已成为装备保障战线一颗璀璨的明珠,先后被解放军四总部表彰为“全军学习成才先进个人”“装备技术保障能手”,被兰州军区表彰为“科技功臣”,在全区部队做先进事迹报告。

这一年,孟晓军主研的科技成果进步奖已达28项,一举成为兰州战区科研领域的红人。这一年,军队维修技术保障单位迎来了新装备快速列装,对科技人员维修理念、能力全新挑战的新困境。

同年,虽然孟晓军所研发的炮兵C3I维修箱组获得了军队科技进步奖。但他心里已经感觉到作为传统科研思维的新成果,迟早会因不适应新时代而被淘汰。

联想到曾经一些单位参与的科研革新项目最终被束之高阁的命运,孟晓军心绪难平。他认识到,如今的时代已不是纯技术的比拼。长期在同一领域耕耘,只会陷入思维定势,那时,他渴望在科技领域迎来一场思想上的冲击与嬗变。

2010年,对孟晓军来说是一个思维定势发生锐变的一年。这一年,他与二炮、空军研究所联合完成了多项跨专业、跨领域科研项目。这些成就,对长期从事科研探索的孟晓军来说是一个心灵触动。第一次,他感受到了技术融合所迸发的惊人力量。

同年,孟晓军由此受启发而研创的“通用装备三维仿真开发系统”获得了国防专利,通过了国家软件著作权登记,这项成果在多个军兵种内得以推广,这是多年来全军为数不多适用多兵种、多专业的通用开化软件。由此,孟晓军广受全军科研领域“泰斗”们的关注。

从那时起,孟晓军又开始了第二次华丽转身。组建团队,发挥顶尖人才优势,改变军队科研工作模式,成为孟晓军的新追求。

观念变革,孟晓军开始了新一轮探索

2014年,作为全军为数不多的装备技术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负责人,孟晓军迎来了全面收获的一年。作为导师,培养的第一名博士后顺利出站。以他为首,以博士为主体的12人科研攻关团队,当年取得了3项全军科研成果。工作站组建来,累计完成10余项重大科研任务。

2012年,兰州军区在全区范围成立了10支人才科研攻关团队。孟晓军的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占了近一半的科研量。同年8月,孟晓军得到了数位院士的指点,并专程来疆共同调研。

那次最大的收获是在院长的指导下,筹建了装备高原性能检测与评估实验室,将新疆军区高原驻训部队多年来采集的海量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处理。在取得初步成果的基础上,与某高校“PHM”实验室,联合攻关所审报科研项目,并于今年通过了评审。

今年7月以来,孟晓军和他的团队驻守雪域高原,连续采集相关数据,对该成果的可靠性进行实地检验。院校“PHM”实验室派两名博士,配合刚刚出站的博士后赵丰文,在山下同步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处理。经试验判断:所有指标都达到了项目研制任务书的各项要求。

某炮兵部队列装的远程火箭系统由于造价昂贵,对部队训练形成制约。孟晓军团队主动承担了某型训练弹设表研究任务。在机关的指导下,团队赴北京、南京等军队院校研究所调研,并成立了数名博士后、研究员、资深教授参与的联合攻关团队。8月,两个团队分别在高原和山下进行了远程火箭实射验证,摸清了该型武器利用另一型号火箭弹种进行训练的各项参数,提高了部队实战训练水平。

“我们的探索是无止境的,尽管这条路可能遍地荆棘。但做为科技领域的带头人,就应是一个不懈怠的追潮人。唯有如此,才不会固步自封。”孟晓军说。

来源:新华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转载于互联网,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14年8月13日
下一篇 2014年8月14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