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车软件:成也补贴,败也补贴?

□青岛日报/青报网记者 王沐源 孙欣

打车软件“烧钱”补贴过去之后,近来有乘客经常遇到一个奇怪的现象:使用打车软件呼叫出租车长时间得不到应答,身边的空车却接二连三驶过。出租车司机的软件使用率和积极性都在降低,要么长时间不接单,要么乘客额外加小费才接单……总之,打车软件不如以前那么给力了。那么,出租司机的态度是否影响乘客的软件使用率?补贴是否对出租车司机的积极性起到决定性作用?再进一步说,打车软件的补贴制度本身是否是制约软件发展的关键?

补贴退潮打车软件还有多少刚性需求?

供小于求决定乘客保留软件VS使用成本提高逼退乘客

我感觉从一开始,很多乘客就对打车软件产生了一种“刻板印象”:使用软件必然能很快、很便宜地打到车。当然,这与打车软件以烧钱补贴迅速占领市场的策略不无关系,在巨大的利益催动下,出租车司机拉客的积极性格外高涨,而乘客在“顾客如上帝”般的服务中也变得娇惯起来。但事实上呢?有谁规定使用软件就必然能打到车?只有供求关系才能决定打车的成功率。自始至终,打车市场都是供不应求。有数据显示,全国每天有5000万人次在打车,打到的只有3000万人次,出租车的满足率只有60%。最初的那种“刻板印象”之所以会形成,只是因为在烧钱补贴的刺激下,司机对订单的争抢追逐给乘客造成一种供过于求的假象。如今补贴缩水,供求关系趋近于真实,出租车司机积极性降低,这让乘客感到失落。但不管司机态度如何,也不管软件打车是否像以前那般给力,我相信大部分用户还是会保留软件,因为只要供小于求,多一个软件,乘客就多一分争取到稀缺服务的可能。王沐源

软件要在出租车资源配置中起到作用,前提必须是司机与乘客双方都对其有同等程度的认可。但是,现如今招手打车成功率逐渐恢复正常,打车软件的成功率降低,说明司机对软件的态度开始变得消极甚至抵制。司机态度的转变直接导致了乘客等待时间变长或是软件显示有车却无人接单、加小费才有车的情况。这就推高了乘客使用软件的时间和金钱成本。作为打车市场主体的乘客,必然要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即以最低的时间和金钱成本打到车。所以,乘客必然会降低软件使用率,更多地选择路边招手。有人甚至有可能放弃出租车这种工具,而选择其他的出行替代品,诸如公交、地铁或专车等等。孙 欣

补贴是否决定了司机的使用积极性?

补贴对司机来说只是赠品VS非刚需工具必须有利益刺激

打车软件的确培养了出租车司机拿补贴的习惯,但同时也培养了他们使用移动互联网设备进行资源优化配置的习惯。事实上,与后者相比,前者的充其量只是“赠品”罢了,只不过软件争夺市场的时候,给出的“赠品”比较大,有点“喧宾夺主”的意味。不过,无节制补贴不可持续,这是用脚指头想想都能得出的结论。随着打车软件在市场上站稳脚跟,很多司机已经渐渐习惯了“赠品”的缩水。且不说聊胜于无,即便取消“赠品”,出租车司机还是能从打车软件中享受到好处,那就是优化行程安排,降低空驶率。有业内人士研究,软件出现以前,北京、济南等地出租车白天空驶率接近40%,夜晚高达60%,而使用打车软件,空驶率能降低到20%左右。这简直是“节油神器”“招财童子”啊有木有,与这种可持续的、实实在在的好处相比,补贴这种短期的蝇头小利又算得了神马。王沐源

出租车市场供小于求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在这种情况下,作为供方的司机具有更大的选择权,因此出现了挑客拒载等现象,造成了乘客的打车难。打车软件最初之所以能迅速普及,其中一个原因是乘客用它能快速打到车。快速打到车的原因是,司机在大额补贴的刺激下,更愿意抢单,但出租车市场最根本的供需矛盾却并未改变。现在,补贴大幅下降,软件的吸引力大大降低。作为市场上更具话语权一方的司机,软件并非刚需,因此补贴的刺激作用就更加明显。更何况,司机使用软件还要面临被延长收款时间,提现手续较繁杂等问题。软件打车正变得日益困难,就是一个绝好的例证。孙 欣

补贴让打车软件透支市场预期?

补贴只是锦上之花VS补贴寻求短期利益破坏正常发展

窃以为,只有供求关系才能影响打车软件的发展,比如私家车极大普及且油价格外亲民,或者公交车人人有座且从家门口直达目的地……只要人们有打车需求,而软件有利于满足这种需求,就没有什么能制约打车软件的发展。补贴的增加会增加投机用户的逐利需求,补贴的减少却不会减少刚性用户的用车需求。因此补贴对满足用户打车需求来讲,只是个“锦上添花”的事。真正对用户需求影响较大的是软件打车成功率,就像有人说用软件打车还不如到路边拦车管用。但说到底,这只是个别用户的经验之谈,没有更大的样本数据作支撑。用软件进行更科学的资源分配,还是靠经验去路边“碰运气”,怎么想都觉得前者更靠谱、更有前途。王沐源

打车软件希望将供需双方更快速衔接起来的初衷毋庸置疑,但补贴制度的不当使用却给市场带来了畸形的发展。起初的大额补贴给市场造成了巨大泡沫的同时,也提高了司机与乘客双方用户对软件的预期。如今,补贴回归常态,用户的心理落差必然使其产生对软件的抵制心理,尤其是处于优势地位的司机一方。现在,软件根据乘客所在位置与等待时间等因素来判定是否对接单司机给予补贴以及补贴数目的多少,却被很多司机利用为赚取补贴的一种手段,因此出现了故意不接单,或延迟接单的现象。司机的使用热情降低,乘客的利益屡屡被牺牲,对双方用户来说,打车软件都变得越来越鸡肋。孙 欣

来源:青岛新闻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转载于互联网,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15年2月21日
下一篇 2015年2月21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