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AS软件创业,如何做纳税筹划?

接上文提出的问题:王总真实想要的是什么呢?会计又该如何把没赚钱要交税这事说清楚呢?那么《税收风险提示提醒函》又是什么呢?

1、王总真实想要的是什么?

王总其实表达的是“不赚钱还要交税”的愤怒和“交这么多税,还不知情”的自责,这时他需要的是情绪共鸣。因为无论从财报上,还是税金缴付上,都好像和他没有关系。财报上看不出来,因为增值税是价外税,只有从现金流量表上才能看出来,而中小企业按月编制现金流量表的并不多。而从税金缴付上,通常都是会计申报后,三方协议就从公司账户上直接划款了,和你老板没关系。

我是老板,付钱出去竟然我不知情,“不恼火”才是反常的。

2、那会计又该如何说清楚呢?

1)是共识的问题。就是现金流,关切现金流是会计和创业期老板达成共识的重要内容。

创业很艰难,尤其是新技术新背景下的创业更难,可能存活率不到千分之一。像之前的百团大战,最后就活了美团一个,打车大战,最后也只有滴滴笑到了最后,还有像电商、网络社交等等,互联网模式下的创业,结局几乎是只能活头部的几个,如果市场规模小的话,可能只能活一个。所以,这类新技术新背景下的公司,老板只有一个目标,就是想尽办法让公司活下去,所以他们最关注的就是现金流。

所以会计首要的是能保证客观真实的反应企业经营实况,而不是刻板的遵循会计准则,放大税会差异。比如小企业会计准则第七十一条就规定:小企业应当按照企业所得税法规定计算的当期应纳税额,确认所得税费用。就说明小企业所得税的会计处理是遵循“税会合一”的模式,也就是说是税法优先。比如用户一次性付1年开全额发票,如果当预付款来分摊确认收入,就会产生很大的税会差异,可能某期的财务收入都不够付增值税的。其实真没这个必要在早期就引入权责发生制,就按开票记收入就行。

其次是要在现金流的角度上管理企业的纳税行为,包括纳税金额和缴纳时间,因为税金确实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企业的现金流,也就是企业的存活空间。这样,就能和老板的关切高度一致,也能帮助老板监控到不利于现金流掌控的现象。比如销售提成是按回款总额提取的,如果出现合同终止的情况,提成是要不回来的,甚至还可能会利用这种情况刷单。再比如可以建议开发在线客户自助开票的应用,作为线下开票机制的补充,并设置开票条件如充值不开票,消费才开,以达到延缓开票目的。因为增值税是形式大于实质,你开了票就得确认增值税收入,就得交税。

这里的共识基础就是,凡是有利于现金流增加的,就能比较容易和老板达成共识。

2)是强调纳税人权利比纳税义务更有利于沟通展开。

关于纳税人意识,它包括纳税人的权利和义务。而会计过往的习惯,可能是法律法规学多了吧,很容易只强调纳税意识,也就是只强调纳税遵从的义务下展开沟通,没注意“人”的主观情绪,忽略了“人”,只会让沟通对象有对抗情绪,很难让沟通顺利进行。

所以,如果从权利上展开,比如从纳税筹划的角度,把“买软件送收银机”,改成“买软件1元租收银机”,这样既达成促销目的,也可以避免收银机被视同销售,达到递延纳税的目标。

同样,这里就要会计改变只凭发票做账的习惯,积极参与到各类业务合同的审批流程或商业模式设计中去,从纳税人权利也就是税收筹划上切入,尽量选择对企业有利的税收政策加以运用,在税法的框架下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这样沟通一定可以顺利展开。

3)是创造可视化的沟通对象,是业税相融的关键。

业务和财税,最大的问题是各自有不同的话语体系,甚至是财务和税务都不相同。比如大多数老板通常把现金流余额叫作赚钱,会计是按权责发生制下的收入减成本费用的盈余称之为利润,而税务上则把税前利润称之为“应纳税所得额”。

这里可以简要地说下什么叫税会差异,简单来讲,财务有持续经营的假设,而收税只针对纳税年度的全部事项的净结果,不考虑后续年度中的可能结果,白话就是不认可会计假设。就是财务讲的是昨天的故事,税务则是讲今天的故事,这和老板说的秋后纳粮是一个道理。收税要考虑征收效率,有粮才能收,会计假设会产生账面有利润但收不到税的情况。就像资本公积转增资本,自然人股东并没有实际的收益,所以税收上给了5年的分期缴纳个税政——

常说业财融合,其实中小企业更优先的应该是业税融合,刚才讲不同的话语体系是融合的障碍,但更落地的是需要有一个具体的、可视化的沟通对象,不能依据账簿或报表,老板和业务人员都不懂。所以只能是会计往前跨一步,掌握更多的数据分析和可视化报告工具,比如税眼看账报告,就是这样一款反映税务风险情况的沟通工具。

最后,我把今天的分享总结下。主题是“公司没赚钱,如何说服老板交税”。我先分析了王总恼火的原因,其实是他不明白要交税的原因,也就是为什么,除了纳税人权利需要被被尊重之外,还关系到企业的现金流和权限,这是他恼火的核心,如果他现金流宽裕的话,早交和晚交不会动肝火的。

然后分享了三个说服王总的方法,一是从老板的关切,现金流角度容易达成共识;二是从有利于纳税人的权利角度更容易展开沟通;三是创造可视化的汇报成果,更有利于完成沟通。

祝大家赚多钱,交对税!

哦,忘了说《税务风险提示提醒函》了,篇幅太长,下篇再说!

来源:牛快计之春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转载于互联网,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2年10月10日
下一篇 2022年10月10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