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一高中生一个月窃取100000000条公民信息……保护个人信息,你应该知道这些

来源:经济日报

“高中生窃取1亿条公民信息被抓获!”

近日,这条刷屏的新闻引发了网民的极大关注。这件事大致经过是这样的:

一名出生在五线城市的高中生,利用自己的“高智商”,在商业网站找到诸多高危漏洞,后又尝试翻墙,登录暗网网址,自己编写出一款软件,批量获取公民信息。不到1个月时间,数据库中便存储了上亿条个人信息,获利2万元……

惊!一高中生一个月窃取100000000条公民信息……保护个人信息,你应该知道这些 惊!一高中生一个月窃取100000000条公民信息……保护个人信息,你应该知道这些

看完新闻,有网友表示,1亿条公民信息竟然轻易被一个高中生窃取,真是细思恐极;还有网友认为,这个高中生是放错地方的天才,由于法律意识淡薄,最终酿成悲剧。

惊!一高中生一个月窃取100000000条公民信息……保护个人信息,你应该知道这些

问题一:非法获取上亿条个人信息,咋处理?

非法获取公民信息事实确凿,已上诉法院

该案承办检察官徐静超认为,该案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精准,危害公民个人信息安全甚至是国家数据信息安全,现已上诉至法院。

值得一提的是,犯罪嫌疑人在犯罪时还没有成年,属于未成年人犯罪,应当依法从轻或减轻处罚。

问题二:从法律上讲,哪些信息属于“公民个人信息”?

姓名、身份证号、联系方式、住址等

北京市中闻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李亚律师认为,大数据时代的数据买卖和交易非常频繁,在交易中涉及到公民个人信息的内容才涉及违法问题。

司法解释明确的“公民个人信息”包括姓名、身份证件号码、通信通讯联系方式、住址、账号密码、财产状况、行踪轨迹等。

问题三:收集买卖公民信息,后果有多严重?

贩卖50条公民个人信息即可入刑!

2017年6月施行的两高司法解释明确,向特定人提供公民个人信息,以及通过信息网络或者其他途径发布公民个人信息的,应当认定为刑法规定的“提供公民个人信息”。

其中,“情节严重”的认定标准包括: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行踪轨迹信息、通信内容、征信信息、财产信息50条以上的;违法所得5000元以上等。

惊!一高中生一个月窃取100000000条公民信息……保护个人信息,你应该知道这些

问题四:信息泄露后,有可能带来哪些危害?

引发电信诈骗、网络诈骗,甚至敲诈勒索、暴力追债等

公民个人信息一旦泄露,后果真的很严重,甚至远远超过你的想象。

最为常见的是,生活中,你或许莫名其妙地遭遇“精准广告”的骚扰,推销者知道你的电话、姓名,甚至家庭住址等信息。

专家认为,利用网络贩卖公民个人信息,极易引发其他犯罪,成为电信诈骗、网络诈骗等犯罪的根源,甚至会与绑架、敲诈勒索、暴力追债等犯罪活动相结合,以至带来无尽的伤害。

问题五:明明信息保护得不错,为何还是被泄露出去了?

可能是“内鬼”与中间商勾结形成交易链条!

据报道,一般情况下,买卖信息的中间商根据客户需求,找“内鬼”精准查询相关信息,然后加价转卖。而有时候,中间商之下还有分销商,甚至达到五六层之多。

警方发现,这些“内鬼”涉及银行、教育、酒店、快递、保险、网购、汽修等多个行业,他们与各自信赖的中间商相勾结,形成错综复杂的交易链。

据了解,从“内鬼”到销售的链条末端,一条信息价格翻了数倍。如一条车辆信息,“内鬼”查一条可能赚10元,经数次转手后,售价可高达数百元。

问题六:生活中如何保护个人信息?

基本信息不随意泄露,改掉4个不良习惯

公民个人在投资理财、购买房屋、登记快递过程中,不要随意提交姓名、身份证照片、个人资产证明、银行账户、地址等个人隐私信息。

专家建议,4个不良习惯或许会将个人信息很容易就泄露出去↓↓

1. 随意扫描二维码,下载可疑应用软件。

2. 盲目授权APP,忽略用户协议和隐私政策。

3. 轻信商家免费套路,随意填写个人基本信息。

4. 贪图小便宜,连接一些场所免费WiFi。

说到这,有些网友或许已经不淡定了,感觉自己的个人信息分分钟就要不保啊!专家向网友们建议,虽然不要疑神疑鬼,但小心驶得万年船,做好自我保护总没坏处!

来源:中国经济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转载于互联网,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19年9月25日
下一篇 2019年9月25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