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印度快过中国跳过制造业发展阶段,直接发展软件产业?

丰登街小编特地请教了相关行业的专家,得出两个原因。

以下是专家解读

为何印度快过中国跳过制造业发展阶段,直接发展软件产业?

第一个原因:软件行业生态较为特殊。

软件行业,或者整个信息技术行业,作为新兴行业,其信息开放性,使得美国在软件业发展的时候,大部分企业诸如IBM等所走过的弯路,所试过的错,已经变成行业的基础经验,作为后来者的印度不需要再走一遍,即使你起步的时候没有任何核心经验,但是一代人的人才储备在行业,工程标准,培养体系成熟的情况下,印度并不是一穷二白的,有大量的先行者积累下来的东西。

其次,软件业是建立在需求上行业,在工程体系成熟后,行业的分层就很明显了,做技术标准,做设备,做服务都是不同的人在做,印度并不需要了解整个信息技术的生态,才能做服务,实质上大量的底层东西,所以印度人只要会用,不需要精通,就可以通过市场需求来组建自己的层面的体系。

新兴技术行业对于核心主体的捆绑性相对松散,这是后发技术的优势,因此它能够渗透和扩张到所有产业的方方面面,印度人也会有足够的空间既定成熟的体系上寻找自己的空间。。

故而,印度软件业在因为一两代留美工科人才和廉价劳动力打造的软件代工业,并在这个领域取得成就,这是很正常的事情,但这不等于其信息技术产业体系有了大发展,尤其是底层方面依然是空白。更何况,印度起步的软件代工业,是一个行业生态非常短的区域,他不需要大量的产业配套,更多的是依赖于与西方无缝衔接的国际分工环境,和极为廉价的中等劳动力。

而工业就不一样,任何一个工业的突破都是整个行业体系的突破,他与作为产业主体的工业能力,产能,技术积累是完全挂钩的,没有哪一个工业领域能够逃开这些,而且任何一个工业领域的发展往往都是全新的问题,你必须要变革现有的,成熟的工程技术方案,才能够获得解决。一个大飞机项目,就几乎涉及整个中国的工业部门,从基础材料,到机械,到航空工程,到组装,到发动机等等,几乎对于整个国家的工业体系考量。

即使相对小的领域,比如特高压输电,几乎颠覆了一系列的行业标准,大到解决外绝缘性和过电压与绝缘配合问题,以及电晕特性的研究,特高压与实际铺设环境(诸如噪声,防干扰,线路防护),设备更新等等,小到加工一个线路钢管塔的行业标准,都进行全面的变革。而这个变革是行业几十年的工作积累,甚至全球同行确立的完整的技术研究体系。。任何制造业的实质提升,他都必须依托整个工业体系的完整和成熟。这一点行业生态和软件业是不一样的。

为何印度快过中国跳过制造业发展阶段,直接发展软件产业?

第二个原因:制造业与软件产业行业门槛不一样,没有可比性

制造业的产业需求完全不一样,制造业首先对于整个国家的产业体系的要求非常高,一个产业的建成涉及到交通,基础教育,基础设施,原材料技术,劳动力市场的良性分层等等方面,才能够达到基本的运行标准。而这些东西需要长期的积累,然后才能有突破。。

比如说,印度首先需要一个建成一个基本的产业基地,并能够做出常年的维护和发展规划吧。以印度政府的执行力,很难做得到。

最起码,首先需要足够的技术工人吧,而印度的基础教育至今文盲率暴高,大多人无法接受优质的基础,更何况完整的技术工人培训体系。

另外发展制造业,需要基本的产业配套,运输方面需要大规模的铁路,公路建成。要提供长期而稳定的电力供应。

发展制造业需要全方位的工程师培养体系,而不是仅仅靠印度几个理工学院来做精英化教育吧,因为工业对于工程师的需求是全方位的,工业的研究方向也非常琐碎,需要专注,体量也非常得大。

印度的轻重工业体系虽然在原材料领域做了一些发展,也能够有一定的制造能力,但是以上这些必须条件几乎就是印度相关产业发展的瓶颈。。

而新兴技术行业,门槛依然很高,但是主要集中在人才上面,而不是需求于夸张的产业配套。。

依赖于一个成熟的,精英的工程师培养体系,以及对于知识产权的保护,还有整个行业生态与国际接轨,并且依赖于国际共享的行业经验。这个门槛很高,要做好依然非常不容易,美国的整个行业体系的建成也是个艰难的过程。

但是单就印度的情况而言,印度更多的是积累了一两代精英化的人才,利用行业经验进行起步,并部分完成了人才培养的建设,以及利用廉价的中等水平劳动力,在国际分工体系里面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定位,并良性发展了而已。这样是印度某几块软件领域腾飞的原因,但其实印度整个信息技术产业的品级,依然也是不高的。

来源:用户4077643915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转载于互联网,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15年5月18日
下一篇 2015年5月19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