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人青岛埋备件,传说!明代,中国南京古塔备件,甩德国五百年

老王话宝之十七:备份

用的好好的电脑,忽然就开不了机。请来网络技师看,胖胖的师傅说,要重装系统。那就重装吧。一个多小时后,机子好了。不过,要用着顺手,还得自己动手,按装其他软件。临走,师傅说,已经做了备份,下次装机就简单了。

德国人青岛埋备件,传说!明代,中国南京古塔备件,甩德国五百年

备份的好处,随处可见。网上流传一故事,青岛的下水道好,暴雨之下很少积水。水道多是德国人所修建,他们做事严谨,为避免水道零件损坏所带来的不便,在入口附近埋藏有备件,一旦坏了,换上就行了。这个故事,让国人惊叹好久。不过,最近有人说这是个虚拟的故事。

不管故事真贱,类似备份的方法在中国古代就有。明代永乐十年间,朱棣为了纪念母亲,在南京修建报恩塔,此塔是九级琉璃宝塔,外为白瓷砖,上覆五色琉璃瓦。当时人们称这是“中国之大古董,永乐之大窑器”。永乐皇帝封它为“第一塔”,欧洲人称之为世界奇观。可惜,1856年毁于太平天国战火。

德国人青岛埋备件,传说!明代,中国南京古塔备件,甩德国五百年

晚明张岱在他的《报恩塔》一文中说,“塔上下金刚佛像千百亿金身。一金身,琉璃砖十数块凑砌成之,其衣折不爽分,其面目不爽毫,其须眉不爽忽,斗笋合缝,信属鬼工。”读来,恍若佛像就现面前。报恩塔的琉璃砖也是有备份的,琉璃砖同时烧成三份,一份用于建塔,两份按照编号埋藏,如果某块损坏,就将编号报工部,挖出一块进行修补。所以,塔身修补之处和原来一摸一样。

德国人青岛埋备件,传说!明代,中国南京古塔备件,甩德国五百年

文稿备份往往令文人头痛。不备份不行,备份则是浩大工程。明代史学家谈迁撰写完400余万字的史书《国榷》,前后六易其稿。不幸的是,完稿后,书稿遭窃。这打击,可不是一般的大。没有备份的情况下,或者重写,或者放弃。此时,谈迁已经53岁了,又经四年努力,《国榷》重新完稿。不过,这部书印刷出版就到1958年了。

德国人青岛埋备件,传说!明代,中国南京古塔备件,甩德国五百年

据说清初书法家王铎,将的他完成的书法作品刻成木板,以为备份。很多,文人将或抄录,或留草稿,这是一种备份;也是一种习惯。这种备份,总是有遗憾,个别字句难免不一致。

复写纸进入中国后,文稿备份问题总算解决了。在一藏友手里,看到了一本发黄的书,翻开内容与兰州的名胜古迹有关。字迹极工整,仔细看却不是小楷,而是圆珠笔,蓝色笔迹,显然是复写纸写出来的。书稿是“陇上宿儒”韩定山的文稿。

德国人青岛埋备件,传说!明代,中国南京古塔备件,甩德国五百年

韩定山是甘肃陇南文县人,为清末甘肃存古学堂的毕业生之一,1912年加入同盟会,曾任冯玉祥十二军军部秘书长,1953年被聘为甘肃省文史研究馆馆员兼驻馆秘书。韩定山著作甚丰有《阴平国考》、《文县耆老传》、《彷徨集》、《更生集》、《甘肃历史自然灾害录》、《兰州市名胜古迹概述》、《河西杂咏》等二十余部。这些作品都是韩定山先生一笔一划抄写出来的。这本用复写纸写出的书稿,显然是定山先生所作的备份。尽管复写纸一次只能写三四份,但却为给很多人解决了问题。

德国人青岛埋备件,传说!明代,中国南京古塔备件,甩德国五百年

就藏家而言,能得到这样复写的手稿,也算是很有意义的藏品了。

按网络技师的叮嘱,我将所有的文稿图片,备份到一网络硬盘,应该放心了吧,却担心用时网络崩溃。有时候,想象还是复写、复印、冲印照片,这样的备份好。软硬件故障都不怕。最重要的是,老照片、手稿放久了,就有了温度,也有了价值。

德国人青岛埋备件,传说!明代,中国南京古塔备件,甩德国五百年

兰州老王原创作品,非经书面授权,禁止任何形式转载,违者必究。

来源:陇史荟王文元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转载于互联网,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17年8月22日
下一篇 2017年8月22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