禾多对话纵目

禾多对话纵目

禾多对话纵目

作者:阿正

编辑:Mark

出品:红色星际(ID:redplanx)

头图:禾多科技宣传片

开工之日,禾多的倪凯突然接到了清华师兄纵目科技唐锐的电话。

纵目和禾多都是以软件起家,纵目选择软硬一体,全面发力;而禾多则一直坚守在软件领域。此次通话的主要目的是两个师兄弟各自向对方取经,禾多取自动泊车的经,纵目取高速辅助驾驶的经。

禾多对话纵目

1、泊车和高速辅助驾驶交锋

禾多(泊车):我认为泊车市场未来会很大,但是目前市面上的玩家水平表现都很一般,师兄怎么看?

纵目(高速):你是说那个评测视频吧,那个测试结果我看了。目前市场上的泊车水平确实层次不齐,一方面是这个市场刚起步,另一方面是消费者还没有完全接受。

从我们公司的经验看,封闭园区应该是最早落地的。首先它没有太多的法律障碍,安全边界也比较宽,其次B端的客户购买力和需求更大,而公开的停车场则落地相对慢一点。

你们的高速辅助驾驶市场怎么样?

禾多(泊车):最近的安全风波确实造成了一些影响,但我相信未来市场是广阔的。我们主要为主机厂提供软件技术支持,根据主机厂给我们的反馈,如果现在新车不配备辅助驾驶功能,基本都卖不出去。

所以主机厂现在对辅助驾驶公司特别友好,他们宁愿多增加一点车辆成本,也会标配辅助驾驶。

听说你们也在布局高速辅助驾驶,我们也在布局泊车市场,咱们正好可以多切磋切磋。我们的泊车业务马上就要量产了,HoloParking 系统可以在所有场景实现无人停车和取车。

我们的想法是打造由本地数据驱动的量产解决方案,构建从人工智能算法到嵌入式系统,从大数据闭环到系统迭代进化的完整布局。

在高速方面,我们希望定位方案跟高精度地图结合起来,形成高精度定位产品。

纵目(高速):如此看,我们会逐渐地成为“友好”的竞争对手。

双方哈哈大笑。

其实不瞒师弟,之所以布局高速辅助驾驶这块,主要是主机厂的需求太强烈了,近期我们将与几家车企量产一些项目,不过目前我们的重点还是在泊车方面。

一方面我们认为AVP商业落地挑战小,另一方面,这个场景也是一个走向L4级使用场景的发端,一个必经之路。在这个场景的建设中,我们可以不断地迭代自动驾驶计算平台和人机交互应用系统。

我们的特长是视觉技术,把我们自研的环视摄像头、毫米波雷达和超声波传感器耦合在一起,可以保证AVP产品的一致性。

禾多(泊车):师兄说得不错,产品的一致性确实非常重要。我们在最近的泊车测试中,发现了很多技术问题。

比如说停车场的环境很多样化,地图构建这块难度很大(高精地图难度更大);小型车对成本非常敏感,停车场对于改造成本分摊也没有具体方案等等。这些都需要我们和合作伙伴去探索、协同解决。

师兄对这些问题有什么看法?

纵目(高速):问题肯定是有的,而且多种多样,这才是我们这些公司存在的价值。停车场里的结构确实十分复杂,而且部分地下停车场的光线十分昏暗,传感器都用不了,一些地上停车场则还需要考虑特殊天气的挑战。

你刚才说的那些问题,有些是行业难题,不是我们一两家就能解决的。我相信你们在做高速辅助驾驶产品的时候,遇到的问题肯定不会比我们(AVP)少。

禾多(泊车):高速测试肯定有很多问题,既然你们也想做这块,从战略方面给你们一些指导(我们踩过的坑)。首先要把自己的研发时间表跟客户的时间表准确地对上,平台方案在交付的时候是需要进行裁剪的,不同的客户有不同的需求,研发节奏也需要根据客户的需求进行调整。

其次,要去适应不同客户的车辆平台和硬件平台,我们做的软件系统和软件集成最终要有很好的适配性,不论是新的车型,还是新的传感器配置,都需要我们的软件能安全地跑起来。

最后还有一个验证问题,在单个城市做测试是不行的,这样的产品没办法交付给客户。要以客户为中心,来定制我们的测试计划,不管是在他们的生产基地还是在他们的产品(未来)集中交付所在地,我们都需要去测试每个场景,来保证软件的适配性和安全性。

这些是我们在做高速辅助驾驶软件方面遇到的一些问题,希望师兄做的时候能先有一个大纲。另外,我们在思考泊车场景是不是和车路协同结合起来,更好落地?

纵目(高速):谢谢师弟的分享。你说的车路协同技术,在泊车领域应该叫做车场协同吧?现在自主泊车的研发阵营里主要有两派,一派是单车智能派,主要通过提高单车智能的方式来实现自主泊车,还有一个是车场协同派,他们通过对停车场端的设备改造,来实现汽车的自动泊车。

虽然我们也发布了Drop’nGo综合解决方案,其中包括针对停车场的车路协同板块。但是,做车场协同的场端成本是不可控的,一个停车场如果要投资200万元,一万个停车场是200亿,不太现实。

禾多(泊车):师兄说得有道理,车路协同离不开政府的支持,目前来看很难建立大范围的车路协同,小范围的虽然有示范效应,但没有太大的落地意义。泊车市场我觉得也是这样,单车智能未来应该还会是主导。

禾多对话纵目

2、量产

纵目:我基本同意你的观点。2020年我们就与红旗合作,拿到了第一个量产项目。那时我就有感觉,一旦突破了0到1这张窗户纸,市场会有一个飞速的发展。我个人估计,在未来几年,市场仍会高速发展,因为主机厂在谈自动驾驶的时候,都会把泊车功能凸显出来,这是一个趋势。

禾多:说到量产,我们也一直坚持量产路线,作为创业公司,想要活下去就必须创造真正的商业价值,自动驾驶其他路线也能带来价值,但量产这条路线现在更清晰,而且有时间表和万亿的市场规模。

同时,量产路线会有快速的更新迭代。这样的迭代不仅可以产生非常好的商业模式和现金流,而且可以带来工程经验和数据积累,这对最终实现无人驾驶也是非常有帮助的。

禾多对话纵目

(禾多科技数据闭环)

纵目:英雄所见略同,我们也坚持软件快速更新迭代。

禾多:2015年的时候你们的ADAS产品就进入量产了,这么多年来你们又陆续落地了不少产品,今年你们营收应该破10亿了吧?

纵目:没有那么多,今年我们预计会有5-10亿元的营收。但师弟只看到了我们好的一面啊,我们确实一直聚焦在主机厂配套,也落地了不少量产产品。但也遇到了一些挑战,比如AVP,这个系统既要求安全、舒适,又要求物美价廉,因此我们投入了巨大的人力,财力解决这些问题。

不过这些年的经验让我意识到一个问题,单纯幻想用技术颠覆传统行业其实很难,我们必须具备综合实力,包括软硬件设计和研发、生产制造、供应链以及主机厂的客户关系等等。

这几年我们在这些方面不断发力,由Tier 2转型到了Tier 1,全国有六个研发中心,两个量产工厂。凭借系统能力和量产实力,我们成为了率先获得整车厂L4级别量产项目定点合同的企业之一。

禾多:师兄真牛!

纵目:不过渐渐的也感到了压力,产业链的扩大和投入的增加,使得我们的投入产出比有些失衡,所以现在才不敢奢望盈利。我们现在想的是尽快把铺好的产业链做好,把软硬件技术做成熟。

禾多:冒昧问一下,师兄有没有考虑过专心做软件?

纵目:怎么说呢,就像我刚才说的,单纯靠软件算法这些很难获得成功。一些关键的技术方向必须掌握在自己手里,如果传感器等硬件一直依赖于第三方供应商,那我们的软件技术性能会大打折扣。这样你新开发的产品,因为各种限制因素,可能会从一开始的一百分折扣到四五十分。

此外,随着产品理念的进步和发展,环视ADAS向更高级的L2-L4级别的低速自动驾驶迈进是必然趋势。但是,作为Tier 2,你很难向主机厂传递声音,自然也没有话语权。

从软件公司转型到软硬一体,虽然过程比较艰难,但是我们逐渐拥有了综合实力,相比纯软件或纯算法的公司,我们拥有更全面、更专业的综合能力。相比擅长生产制造的公司,我们在算法和软件上拥有优势,能为产品持续创新做支撑,带来更出色的用户体验。

禾多:但是国内外的大型Tier 1很多,像博世,法雷奥等,师兄怎么和他们竞争?

纵目:我的优势在视觉技术方面,同时超声波领域也是我们的一个强项。这保证我们在传感器最底层以及算法的最底层,可以做一个非常深度的优化。

我认为现在行业的合作多于竞争。

禾多:我认为你们铺的摊子可能稍微大了一点,我觉得还是专注一些比较好,虽然软硬件兼顾有一定的优势,但是整个系统方案的性能是由你的最短板决定的,多条战线同时开展可能会带来进度不一致的问题,你的硬件做不好,可能还会拖软件的后腿。

我们一直专注在软件层面,这样就有更大的自由度去行业里选择最好、最具性价比的硬件方案。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我们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去做集成,但是我们可以为客户提供一个更灵活、更方便、性价比更高的选择。

在传感器、芯片等硬件方面,虽然国内有一些领先的公司,但是整个产业链上还是很薄弱。我始终认为在软件方面,在高速和泊车领域我们才有弯道超车的可能,毕竟软件这方面我们都是坚持全栈自主开发的。

纵目:也许师弟说得有道理吧,我们就看看各自的产品谁的更适合市场的需求。前面也说了,现在我们做的产品基本上还是辅助驾驶,L4级产品也不是很成熟。

我有一个疑虑,迭代的方式是否会进化到更高阶的自动驾驶?

禾多:这个问题其实行业里之前就传过,我个人感觉应该大可不必如此顾虑。

以前有人认为L4是未来的无人驾驶,ADAS是现在的目标,介于中间的产品也许不存在,但是现在越来越多的功能(激光雷达)被搭载上车,迭代方式的顾虑慢慢被打消了。整车企业虽然也参与技术,但是当前来看,自动驾驶公司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

自动驾驶公司要有数据支撑才能帮助整车企业做迭代,数据共享利于实现双方共赢,能否获得迭代数据的顾虑也不应该存在了。随着激光雷达上车、高精定位技术的应用等量产自动驾驶的性能不断提升,当前城市辅助驾驶和未来自动驾驶在配置和性能上的差距越来越小,这就证明通过量产迭代实现无人驾驶是有可能性的。

纵目:我很认同师弟的看法。纵目走的是一个低速的、以环视为基础迭代出来的产品路线。我们与一汽红旗、长安、东风岚图等国内一线主机厂都达成了合作,我们的策略是,从低速走向高速,从泊车走向一个全方位驾驶过程。从泊车角度来看,我们可能会基于环视的自动泊车,会推动500米,或者说到最后的1公里,再去覆盖高速结构化的自动驾驶,或者说城区的路况。

禾多对话纵目

(纵目和长安达成合作)

我们的L4自主代客泊车系统、自动泊车系统、360环视高级驾驶辅助系统,ZATLAS全栈高精度地图以及ZEALOUS自动驾驶用户无忧云解决方案等都是朝着这个目标在努力。

禾多:师兄的想法是不错的。实现自动驾驶的过程分为两个循序渐进的阶段,第一个阶段,实现大批量装载,建立大数据基础。第二个阶段,从L2+升级至无人驾驶。先在限定场景实现无人驾驶(L4),然后逐渐扩大运营范围,直至实现完全无人驾驶(L5)。

在这种情况下,我认为场景打通比级别更重要,优秀的体验是实现大规模装载的前提,全场景打通是不断提升体验的必然结果。

禾多目前正处于第一个阶段,为了让技术“更好用”。

纵目:师弟这话说的很正确,单说自主泊车这一块,市场就很大的,听我给你算笔账啊。按全国3000万辆车来说,如果实现20%-30%的自主代客泊车渗透率,几百万台车光服务的费用每年就有百亿级别以上的规模,这里面还不算其中的硬件所带来的上下游的利润,所有加起来会是千亿级别的市场规模,这些足够我们来分?

虽然有百度等互联网巨头、吉利等传统主机厂、小鹏等造车新势力都在参与这个市场,但是我认为市场是足够大的。

禾多:师兄说得也不错。不过,师兄,我想说的是,软件是一个高度集中的行业,长远来看,最后可能只剩下两三个玩家。毕竟玩家越多,在规模化和成本上就越没有优势。

纵目:我既认同师弟的某些说法,也不认同师弟的某些说法。时间也不早了,让我们在虎年一起亦敌亦友。

禾多:祝师兄上市成功。

两人哈哈大笑!

-END-

禾多对话纵目

来源:红色星际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转载于互联网,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2年1月3日
下一篇 2022年1月3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