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科技人才助力脱贫攻坚

新华社银川5月29日电(记者艾福梅、谢建雯)30日是中国8000多万科技工作者自己的节日——第三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46岁的苹果树“土专家”王玉静刚刚收获了一个“大奖”——“宁夏最美科技人”。

王玉静家住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扁担沟镇烽火墩村,这里几乎家家户户都种苹果树。1992年,19岁的他也有了自己的苹果园,但由于缺乏技术、种植品种单一,苹果每斤只能卖一角钱。

意识到技术的重要性后,王玉静1996年前往陕西省洛川县学习嫁接、栽培、灌溉等新技术,还买来各类书籍“边学边试”,率先在村里尝试苹果套袋。三年后,他的果园迎来大丰收,个大可口、色泽鲜艳的两万斤苹果被高价抢购一空。

“科技可以改变一切,我们利用科技知识也可以改变果园。”他说。

王玉静成了村里果农取经的“红人”。2009年,他发展起“合作社+基地+农户+市场”的新型农业经营模式,带动周边1.6万亩果品产业发展,为合作社社员户均增收6000元。同时,作为一名有着20多年果树种植经验的科技特派员,他还通过指导建档立卡户种植果树,帮助30户贫困家庭脱贫致富。

“这几年日子过好了,但自己富了不算富,通过科技带领身边的群众共同致富才算一件有意义的事。”他说。

宁夏:科技人才助力脱贫攻坚

2019年第三届“宁夏最美科技人”颁奖现场,中国工程院院士何季麟为苹果树“土专家”王玉静(右一)等最美科技人颁奖。受访者供图

科技人才是中国反贫困斗争的重要力量。近年来,中国各地都选派科技人才赴贫困地区一线开展扶贫工作。宁夏也从2018年开始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选派科技扶贫指导员,并结合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革命老区科技人才项目选派科技特派员,一同到深度贫困村进行“一对一”定点精准帮扶。

宁夏农林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研究员桂林国从事旱作与节水农业研究已有35年。作为土生土长的宁夏人,他深知缺水是制约家乡发展的“瓶颈”。因此,他提出了农作物需水关键期灌水、水分敏感期控水的农作物有限控灌技术,并以此为基础研发了新垦土地快速培肥玉米节水高产配套技术等一系列种植模式,解决了旱区农业土壤肥力低下、用水成本高等问题。

固原市西吉县位于“苦甲天下”的宁夏西海固地区核心区。2013年至2018年间,作为院地合作西吉生态农业试验示范基地项目负责人,桂林国带领团队研究推广马铃薯宽幅间套作饲用玉米种植、芹菜水肥一体化和冬蒜苗复种一年两茬高效种植等技术,不仅为当地新增产值约1.12亿元,还推动了马铃薯、冷凉蔬菜等特色优势产业健康持续发展,助力西吉县脱贫攻坚。

“希望有一天我可以自豪地说,在宁夏脱贫致富的路上,有我的一份汗水。”桂林国说。

如果说桂林国是把论文写在了黄土地上,那42岁的王必强作为宁夏固原市泾源县香水镇畜牧兽医工作站的一名高级兽医师,则是写在了镇上的牛棚羊舍里。

泾源县距西吉县100多公里,这里是中国有名的黄牛肉之乡。但因当地农民很多都凭经验养殖,不懂养殖和防疫技术,经常赔个底朝天。为改变这一状况,王必强每年进村入户做技术指导和咨询的时间不少于260天,病畜治疗率高达95%,直接挽回经济损失上亿元,减免各种治疗费用上万元。

宁夏:科技人才助力脱贫攻坚

2019年第三届“宁夏最美科技人”颁奖典礼上,王必强(中间)手捧奖杯,向现场观众分享他科学报国、服务群众的故事。受访者供图

这些年,王必强坚持在宁夏三农信息平台和中国农技推广App线上推送畜牧兽医科普知识,还举办了百余场线下养殖技术培训班,培训农民3万多人次。

与此同时,他还先后培育抗病性强、生长快的优良牛犊3万多头,为当地农民带来经济收入3400多万元。“我是一名畜牧兽医工作者,我愿意播撒科技的火种,为农民脱贫致富再立新功。”王必强说。

来源:新华社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转载于互联网,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19年4月25日
下一篇 2019年4月25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