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迪观点 |刘胜语:从Matlab封禁看国内工业软件发展面临三大困境

2020年5月22日,哈工程、哈工大两所院校被列入美国制裁实体清单,随即两周后校内师生发现工科神器Matlab已经不能正常使用,软件封锁从商界向学术界蔓延仅仅是中美科技之争的一个缩影,而本次Matlab高校断供所反映出的国内工业软件问题更具有警钟意义,具体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分析:

国内高端工业软件产品匮乏,市场认可度普遍较低。从工业软件产品的供给能力看,受惠于消费互联网的成功实践以及工业市场的旺盛需求,我国涌现出用友、浪潮、金蝶等一批工业软件厂商,但这些厂商的产品无论是技术、功能还是市场占有率与国外同类竞品都存在相当大的差距。从市场认可度来看,国外厂商凭借着其软件产品在成熟度、功能性和易用性等方面的先发优势,牢牢把控住国内工业软件的高端市场。以研发设计软件为例,90%以上的CAD、CAE、EDA软件市场被达索、PTC、西门子、ANASYS、MathWorks、Synopsys等巨头企业所垄断,这些厂商的产品广泛应用于国内高校、科研机构以及相关企业,在用户侧已经形成了强大的市场惯性。

国内工业软件研发基础薄弱,专业性、复合性研究严重缺乏。工业软件的研发实际上涉及基础原理和软件编译两个层面,以使用仿真软件搭建汽车模型为例,这需要软件本身能够支持空气动力学,材料学,力学等基础学科原理才能模拟出真实的情况,简而言之,就要求软件开发者拥有跨专业的能力。可以说国内工业软件领域并不缺乏优秀的软件工程师,但具有专业领域背景的复合型软件人才却凤毛麟角。此外,通过大量基础学科的研究工作,对工程领域各种复杂情况的内在联系进行知识机理的沉淀,最终再到软件化、工程化,这样的过程在国内仍然处于一种缺位状态。

国内工业软件发展生态混乱,各类发展要素未能形成合力。从人才侧看,工业软件人才区别于软件人才有更高的要求,复合型人才的“难产”成为行业性难题,再加上国内外企业人才争夺激烈,互联网企业虹吸现象导致工业软件人才流失严重。从产学研合作看,工业企业追求高效、好用的国外性能软件,长期以来对国外软件形成依赖;纯软件企业不懂工业知识,其主要发力点在管理软件;而高校和研究机构则缺乏长效迭代机制和试验场景。从行业规范看,工业软件缺乏统一的开发、技术、框架、应用、安全等标准。同时,国外软件盗版猖獗,国产工业软件价格受到严重挤压,国产厂商生存困难。

赛迪观点 |刘胜语:从Matlab封禁看国内工业软件发展面临三大困境

刘胜语,工学硕士,毕业于北京理工大学,现供职于赛迪智库信息化与软件产业研究所,主要从事大数据、数字经济、数字化转型等领域研究工作。 赛迪智库信息化与软件产业研究所,是赛迪智库下属的专业从事软件与信息化战略规划及实施方案研究的咨询服务部门,由信息化中心和软件产业研究所合并组成。作为国内最早成立的知名信息化与软件产业专业研究机构,研究所长期为有关政府部门提供软件产业、信息技术服务、信息化咨询、规划及战略研究等支撑服务;同时,为信息产业发展提供政策法规、发展规划及战略研究等咨询服务;为企业提供信息化规划设计、实施方案及战略研究等一系列咨询服务。研究领域涵盖基础软件、应用软件与行业解决方案、信息安全、信息技术服务、数字内容产业、云计算、物联网、电子政务、国民经济信息化、社会领域信息化、城市社区信息化、农业农村信息化、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电子商务与物流信息化、区域信息化与智慧城市、信息技术与信息产业、信息化工程项目评价、CIO制度建设等重点领域。

来源:中国信息化周报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转载于互联网,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0年6月9日
下一篇 2020年6月9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