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汽车之四,软件快速迭代之道

在之前提到了互联网汽车实际上是软硬兼修的实力。传统车企,在硬实力上面极具优势。而特斯拉为代表的互联网汽车,则显示出系统功能开发,软件开发方面强大的实力和能力。

为什么这么说呢?熟悉汽车开发流程的人们都知道,一款新车型开发,一般都要经过造型设计,架构设计,工程设计开发,系统需求开发,功能设计开发,台架实验,小规模工程车实验,小规模线上试制,大规模线上预生产,爬坡预生产,和正式投产这些关键步骤。汽车上动辄上千个零件,不管是开发的工程设计工作量还是模具投入,后期的实验投入,试制投入,都是巨大的时间和金钱。一般从立项开始,到正式投产,少则3年,多则4到5年。所以,光是硬件开发,和系统集成,已经很考验车企的能力了。这个时候,最怕的就是半路要改需求,改配置,改结构,改硬件。这些改动,有些是为了适应市场需求,有些是发现前期的设计质量问题,但共同点在于,越在项目后期,越需要动硬件,就越容易造成巨大的费用。

因此在某种程度,汽车项目管理被视为典型的瀑布式项目管理惧怕的就是中途项目返工。

由于汽车开发中间巨大的工程工作量,我们中国车企,习惯将大部分系统开发工作和零件开发工作转移到零部件供应商,比如在国际上都大名鼎鼎的Boxxx公司和ConXXX。车企则专心的进行造型,车身,内外饰,性能集成等的设计开发,而将发动机,变速器,底盘,空调,电器等大部分繁琐,又或者存在技术壁垒的工作,招标给零部件企业。

在2019排名前10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中,基本都是掌握汽车零部件中核心技术的供应商,提供的不仅仅是机械产品,而且包含控制策略和软件功能,提供的都是利润率极高的产品。如果说汽车工业是工业中的皇冠,那么,不夸张的说,这些零部件企业提供的则是皇冠中的明珠。当然,由于我们国内汽车业发展也只有短短数10年,目前来看,这些掌握核心技术的企业,还集中分布在欧美日几个发达国家。所以说,我们国内的汽车产业发展,的确也还是路漫漫而修远兮呀。

再回过头来说说我们汽车企业中的软件开发实力,其实大家就可以想得到了,大部分核心控制,都是在top10的外资零部件企业,他们对代码和策略是基本不会开放出来的。我们车企所做的一些研发,往往是针对很小的某一小块算法进行一些试探性的研究,而要产业化,往往是在价格和性能上都不具备竞争力,而汽车产业,又是成本敏感行业,于是,有一些极少数车企,虽然具备一定的软件开发能力,也出于各方面考虑,最终仍然大量的进行了外包处理。这里面不乏一些跌宕起伏的商战故事,在此就不一一细说了。

在互联网汽车的2015年之后,我们终于逐渐意识到,软件开发部门,电子开发部门,原来是如此的重要了!道理如下,如果不能掌握核心软件的开发和管理能力,意味着即使你生产的汽车具备软件升级能力,但是,你却没有可以升级的软件。因为,软件,在这些零部件寡头手里。而每一版软件发布,都是漫长的时间和高额的费用。

那么再来看看特斯拉Tesla,在电机电池和中央控制器,以及自动驾驶控制器上面,他在公司成立之初就布局于此,核心的控制软件开发,都是自己完成。Top10的零部件供应商,只提供硬件和底层软件,这下彻彻底底的沦为了背景墙。毋庸多言,Tesla也的确花费了大量的投资来布局这些核心能力的建设。但是他从未妥协和放弃对核心技术的掌握和引领。并在蛰伏10年之后,震惊众人。

所以,回到事情的本质上,软件的快速迭代之道,唯有自己开发和掌握这些软件。

至于如何才能快速进行有效迭代,则又是一个震撼汽车行业的深水炸弹了。

来源:啰啰唆唆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转载于互联网,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19年8月14日
下一篇 2019年8月14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