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我干出租两个月 每天运营成本近400元

来源:钱江晚报

我参与报道并深入了解杭城的出租车行业,应该始于1992年。那个时候整天往杭州市公路运输管理处跑,我习惯称为“运管处”。

上世纪90年代,出租车开始健康发展,数量不断增加,除了几大公司参与经营之外,也有了个人拥有营运牌照。那时出租车少,打出租车的乘客也少,于是大部分出租车集中在火车站、汽车站、机场以及各大宾馆。那时候,这些地方都会发一些自己的证,没有证,就不允许接客人。比如城站,这些证又被一些人垄断,垄断证的那些人收取中间费,只有大概50辆出租车可以到站门口接客人,其它出租车连停都不让停。

为了取消这种“划地为牢”式的不正当经营,钱江晚报联合杭州市政府和公路运输管理处,一组报道连续写了30多篇,最终让杭城的出租车得以公平经营,也因此,我和出租车结下了情谊。

到上世纪90年代末,杭城出租车数量大增,管理上了台阶,车子外观统一了,内饰要求、司机着装等等也有了规范。但是,2000年之后,杭州出租车市场又出现了新的情况。由于市场不是很好,司机收入存在一定困难,于是出租车市场出现了两种情况,一方面是司机经营上有困境,生活上有不便,另一方面是有司机拉回扣、拒载、斩客,老百姓对出租车司机有诸多不理解。

为了更真切地了解出租车营运的真实情况,2001年7月12日起,得到当时的础润出租车公司同意,我穿上“的士服”,驾驶崭新的浙AT8980桑塔纳,做了两个月的出租车司机。

我和当时的部主任周丹分白天和晚上两班营运,白班上交公司250元,晚班交100元。加上汽油费,一天下来成本将近400元。

那个时候打车的人不多,但出租车数量却在每年增长。开上出租车之后我才知道,做生意还真是难。虽然说那个时候杭州城市不大,但因为没有导航,你得熟记每条小路每个小区。又因为打车的人都在路边,有的招手,而有的连手都懒得动,找客人全靠自己的眼力。开了一阵子吃了苦头后,我终于知道了其中的“学问”,最普通的“扫马路”被称为“中小学生”,段位高的“大学生”甚至“研究生”则需要有手段,他们做的便是“拉回扣”甚至“包车”的生意。

长达两个月的“的哥”体验,让我感受到了普通出租车司机的不易,比如整天在外面跑,吃个饭上个洗手间都成问题,几乎没有属于他们的休息和生活专用场所,更重要的是听到了更多真实的声音。这一段难忘的亲历,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俯下身,走基层,听民情。

之后的城市出行状态便是打车难了。由于城区扩大、经济发展和外来人员增加,马路边随时能打到出租车已不大可能,高峰时间打到车更像中了头奖。

再后来,“优步”来到杭州,“滴滴”等打车软件应运而生,点点手机,车子就能在你约定的时间准时来到你身边,这在十多年前我当“的哥”时,几乎不可想象。

本报记者 柏建斌

来源:中国经济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转载于互联网,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19年4月15日
下一篇 2019年4月15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