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新冠肺炎,每次吸痰都够我做一年噩梦!

“临走前的那一刻,老实说我挺难过的。”

一个多星期前,一批从深圳各大医院抽调到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简称“市三院”),负责抢救重型危重型“新冠肺炎”患者的重症医学专家,在奋战40多天后,迎来了第一次“换防”休整。

得了新冠肺炎,每次吸痰都够我做一年噩梦!

作为最早前来支援的专家之一,深圳市人民医院ICU主任刘雪燕收到通知后,没有感到如释重负,反而有点不高兴。

只因为她没来得及和一位患者好好道别。

得了新冠肺炎,每次吸痰都够我做一年噩梦!

那是一位65岁的阿姨。

1月26日,她被收进危重患者病区,1个月内上了2次呼吸机,间隔不到2天。

得了新冠肺炎,每次吸痰都够我做一年噩梦!

上一秒是生,下一秒可能是死,这位活了大半辈子的长者都承受不住这样的恐惧。

作为她的管床医生之一,刘雪燕每天都要花不少时间陪伴在她身旁,除了时刻关注病情变化,还要想一些最适合她的治疗方法。

“虽然她已经65岁,但皮肤保养得很好。气管切开对她来说,会留下创伤,影响美观,所以我们没有选择这种方式帮她呼吸。”

眼下,只能用最“费劲”的办法解决——徒手拍痰、喊来5、6个人一起帮忙翻身,每天早晚重复3-4次。

和平时在ICU工作不一样,穿着防护服做这些动作,往往不到10分钟就全身大汗,但医护们还是坚持着。

得了新冠肺炎,每次吸痰都够我做一年噩梦!

一开始,昏睡中的阿姨并不知道这一切。等到后面慢慢清醒过来,看到这一幕时,都会感动得流泪。

因为上着呼吸机没法说话,刘雪燕就会扶着她的手,让她把想法写在纸上。

看着她的字从歪歪扭扭,变得越来越好看,刘雪燕知道,这位坚强的老人家正在慢慢好起来。

时间久了,阿姨对刘雪燕也产生了更多依赖。有时候刘雪燕去忙别的病人,没在自己身边,她就开始焦虑,在纸上写着——

得了新冠肺炎,每次吸痰都够我做一年噩梦!

刘雪燕“换防”2天后,阿姨从昏睡中缓缓醒来,再次脱离了呼吸机。睁眼第一句话,还是“找刘主任”。

刘雪燕知道后,觉得很内疚:

“我一直很想见证她拔管的那一刻,也很遗憾没有和她好好道别…”

得了新冠肺炎,每次吸痰都够我做一年噩梦!

没有人想到,市三院一栋“默默无闻”的感染科病房楼,竟有一天成为抗击“新冠肺炎”最激烈的战场。

截至目前,这里住过420位确诊患者,其中重型危重型患者在高峰时期有41位。

为了救回这部分徘徊在生死边缘的人,深圳市卫健委从全市抽调了一批重症医学的“精英”,成立抗击“新冠肺炎”的重症医学专家组,进驻市三院支援。

得了新冠肺炎,每次吸痰都够我做一年噩梦!

专家组组长、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简称“市二院”)ICU主任冯永文形容大家是:生死线上的突击队

大年三十晚上,他接到深圳卫健委主管领导的电话,说要立即组织一批ICU专家,赶赴市三院救治重症患者。

今年64岁的他,是重症医学领域的权威专家。这时也只有一句话:只要患者需要,永远义不容辞。

但其他人呢?

他脑海里浮现了一些“老战友”的名字:张卫星、刘雪燕、温隽珉……很快便一个个打电话询问对方,愿不愿意“参战”。

让他意外的是,没有一个人“打折扣”。

大年初一到初四,22名“突击队员”陆续到位,准备在市三院大干一场。

当中包括14名专家、8名高年资主治医生,全部来自深圳各大医院ICU。

得了新冠肺炎,每次吸痰都够我做一年噩梦!

得了新冠肺炎,每次吸痰都够我做一年噩梦!

得了新冠肺炎,每次吸痰都够我做一年噩梦!

他们的任务,是救治重症患者。

想要这部分人活下来,很大一部分都要依靠ICU的各种硬软件支持。

但医院的ICU,不仅床位不够,还不是负压病房,大批的新冠肺炎患者只能入住感染科的普通病房。

这对重症患者来说,问题也接踵而来。

首先是供氧量,仅能供30%的重症患者用。

此外,抢救患者所需要的各种设备,耗电量巨大,放在普通病房分分钟短路,一旦短路,患者就有可能失去生命。

得了新冠肺炎,每次吸痰都够我做一年噩梦!

最重要的是,重症患者的病情,每分每秒都在变化,而病房的隔间构造,会妨碍医护人员的视线,从而错过了最佳抢救时间。

冯永文着急了,马上找到院长和感染科、信息科等科室协调,很快,大家都开始各自着手起来。

他用了约2周时间,临时当了一次“室内设计师”,将眼前的问题一一搞定:

供氧不够,就将10几桶瓶装氧临时组合成一套中央供氧系统;

得了新冠肺炎,每次吸痰都够我做一年噩梦!

电源负荷不够,就增加了几个UPS电源,保证供电稳定。

不能及时监护患者,就在病房里装摄像头,让医生在办公室里,都能实时看到患者的动静。

这个工程,繁杂又耗神,但冯永文还是心存感激:

“特别是ECMO(能替代心脏和肺的体外生命支持系统,俗称“魔肺”),通过深圳卫健委的协调,我们最终向市人民医院、阜外医院深圳医院、南方医深圳医院和南山区人民医院借到了4台,因为机器的品牌不同,有些医院甚至把唯一一套耗材借给了我们,而且还亲自送来,这让我非常感动。”

得了新冠肺炎,每次吸痰都够我做一年噩梦!

△ 世卫助理总干事布鲁斯·艾尔沃德前不久在深圳考察后感慨

得了新冠肺炎,每次吸痰都够我做一年噩梦!

“突击队”刚来的时候,医院里只有2位危重患者。

但一个礼拜后,他们发现了个不好的苗头——

危重患者突然变成6个,到了2月上旬,收治的同期危重患者达12?13个。

很快,病区2层楼的病床,全住满了!

得了新冠肺炎,每次吸痰都够我做一年噩梦!

看到这一幕,很多吃瓜群众都慌了。

但ICU医生却很淡定,遇到危机,他们早已习惯了思考怎么解决问题。

“查房的时候,我们发现很多普通患者的病情,都是在病房里慢慢加重,直到1-2天后,我们发现情况了,才转到危重病区。”

后来,有医生看到深圳给重点人群做核酸检测的做法,就想到了能不能也在确诊患者中,提前把危重患者筛查出来。

报告了上级后,大家都得到了共识:妥!

刘雪燕负责前期的重症筛查工作。每天,她都会去病区走一圈。在电脑前,快速阅览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主管医生讨论治疗方案。

同时,向医院建议买多些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仪,给一些中度症状的患者,提供早期氧疗支持,大大减少了他们演变成危重症的概率。

得了新冠肺炎,每次吸痰都够我做一年噩梦!

3月9日,专家组联合撰写了《深圳重症(重型/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指引(共识版)》,发表在《中华危重急救医学》第32卷第2期上。

当中就梳理了专家们在治疗深圳危重病例中获得的诸多心得,其中重要的一点是:

提前筛查出可能从轻症转为重症、危重症的病例,尽早介入,干预治疗,非常有效。

得了新冠肺炎,每次吸痰都够我做一年噩梦!

和死神掰手腕,ICU的医护的性子都容易急。

有一次,一位患者突然气道出血,需要紧急插管。

眼看着情况危急,市二院ICU医生任迪一个箭步冲了上去,成功挽回一局。

后来他才反应过来,自己穿着的只是二级防护装备,在如此接近患者的情况下,受感染的几率很高。

除了他,还有一帮负责操作“魔肺”的医生,号称“ICU中的ICU”。

得了新冠肺炎,每次吸痰都够我做一年噩梦!

2月22日晚上10点40分,一位上了“魔肺”的患者的生命体征突然变得不平稳,冯永文接到电话后,马上叫了几位专家,10分钟赶到现场,通过研判,决定要换管路和膜肺。

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知道,全国能够熟练操作的医生目前也只有2000多人。

但死神不等人。

在冯永文的指挥下,6位医生各自做好手术准备。1位负责机械停开,2位剪管、对接,2位对接时注水、1位应急。

最后,这帮人仅用了15秒,就成功将管路膜肺更换成功,挽回了一位危重患者的生命。

现在,深圳的危、重症患者已经回落至个位数,除了“突击队”日夜值守,还要得益于每天的大会诊、大讨论。这些会议上,经常会有广东省专家的身影。

得了新冠肺炎,每次吸痰都够我做一年噩梦!

但“突击队”还不能松懈。

“求生欲高的患者,恢复速度就越快,这是我从医这么多年得出的结论。所以我们接下来,还要更加关注患者心理。”冯永文说。

在此,他认为护士的角色至关重要

曾有一位康复患者在回访时,对护士说道:

“当时我病情危重,嘴里插着管子,护士每一次来吸痰,都让我难受得足以做一年的噩梦。”

得了新冠肺炎,每次吸痰都够我做一年噩梦!

这让市三院ICU护士江美娜感到亚历山大:

“我们最害怕的不是患者的死亡,而是清醒患者因为气管插管、吸痰等操作引起呛咳后的眼泪。”

把加油打气的话常挂嘴边,成为了她工作中的常态。她更愿意叫患者老李、老陈,因为这样更“亲切”。

每天给他们吸痰、刷牙的时候,自己都会握着手和他们讲些技巧:

“相信我,轻轻咬着牙垫,做深呼吸,这样就不会这么呛咳,也不会这么难受了。”

得了新冠肺炎,每次吸痰都够我做一年噩梦!

有时候,她还要帮他们擦完眼泪,再继续下一步操作。

就是这些鼓励,让很多心如死灰的患者恢复了信心,他们想要康复的眼神,也给到护士们无比的鼓励。

“看到一帮年轻人这么努力、拼命、有责任心,我觉得很感动,也很欣慰。希望能有一天,也能看到年轻人能把重症医学这个事业继续发扬光大。”冯永文说。

得了新冠肺炎,每次吸痰都够我做一年噩梦!

-End-

资料来源:深圳市卫健委医管处、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等

得了新冠肺炎,每次吸痰都够我做一年噩梦!

来源:深圳卫健委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转载于互联网,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0年2月8日
下一篇 2020年2月8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