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首次编制发布数字经济白皮书,接下来怎么做?来看权威解读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鲁佳

2017年,浙江启动实施数字经济“一号工程”。省第十五次党代会提出要打造数字经济“一号工程”升级版,为此,浙江首次编制发布《浙江省数字经济发展白皮书》。

在8月3日的发布会上,省经信厅副厅长叶健松、省网信办副主任许晴、省发展改革委二级巡视员金菊萍、省科技厅副厅长吴卿、省商务厅副厅长石琪琪,介绍了浙江数字经济发展的有关情况以及下一步的工作举措。

问:当前我省数字经济正在加速发展,赋能实体经济的进程也在不断地加速推进。那么请问,当前我省对于数字赋能有什么样的工作成效,下一步会有什么样的工作计划?

金菊萍:为进一步深化数字浙江建设,培育壮大新业态新模式,省发展改革委在项目建设、平台打造、系列活动开展上持续推出数字赋能组合拳。2021年,以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为主要特征的“三新”经济增加值预计占GDP的27.8%;全省城镇新增就业122.36万人,数字赋能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已经成为稳经济、保就业、促发展的“压舱石”。主要做法包括下面三个方面:

一是扩大有效投资,建设一批数字经济重大产业项目。2021年,全省“六个千亿”产业中数字经济完成投资1496亿元,计划完成率达到142.1%。下一步将聚焦数据中心、集成电路、人工智能、5G应用、高端制造等领域,推进一批重大项目建设;加强内育外引,争取新布局落地一批数字经济领域国家级重大项目,提升我省数字经济产业核心竞争力和全国显示度。

二是强化创新驱动,推进一批重大创新平台。加快推进建设超重力离心模拟与实验装置、超高灵敏极弱磁场和惯性测量装置等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推进13个数字经济领域“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30个特色小镇建设。下一步将加快创建国家级创新载体,提升原始创新策源能力,助力浙江三大科创高地和创新策源地建设。在大科学装置、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未来产业试验区等平台上持续加力,增强我省产业创新和成果转化能力,承担更多国家核心技术攻关任务,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性和竞争力。

三是强化数字赋能,推广应用一批示范典型。深入实施数字赋能626行动。围绕智能制造、数字化产业平台、数字新技术应用、数字交通等11个领域遴选了57个典型企业和平台案例进行宣传推广。下一步将启动征集第二批的典型企业和平台案例。通过新闻发布会、委公众号、门户网站等载体,对入选榜单的典型企业和平台进行推广宣传,促进新业态新模式加速涌现,全面营造数字赋能示范引领浓厚氛围。

问:今年省第十五次党代会提到要打造数字经济升级版,那么接下来浙江具体会怎么去落实呢?

叶健松:今年是我省实施数字经济“一号工程”升级版的开局之年,我们将根据省第十五次党代会精神和全省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的工作部署要求,聚焦“五区四中心”建设,全面建设数字经济强省,打造数字变革高地,实现新一轮“双倍增”,到2027年,数字经济增加值和核心产业增加值分别突破7万亿和1.6万亿元,努力实现争先进位,持续擦亮数字经济金名片。下一步着力在以下几方面抓好落实:

一是高水平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数字科技创新中心。紧扣“315”重大创新体系,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每年组织实施200项数字经济领域“双尖双领”科技攻关项目,突破形成150项以上重大创新成果。集中力量推动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综合性科学中心建设,布局建设一批省实验室等高能级平台,加快培育引进高层次数字创新人才,抢占数字竞争新制高点。

二是高水平建设全国数字产业化发展引领区。聚力产业能级跃升,实施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行动,做强做大数字安防、集成电路等6大千亿级特色产业集群,建成世界级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群,布局打造人工智能、第三代半导体等30个以上百亿级“新星”产业群和20个左右省级未来产业先导区,培育形成7家千亿级数字企业、50家百亿级数字企业。

三是高水平建设全国产业数字化转型示范区。加快推进“产业大脑+未来工厂”融合发展新范式,体系化推进行业产业大脑建设,推进数字化改造行动全覆盖,到2027年建成行业产业大脑50个,培育未来工厂100家、智能工厂1200家,实现规上工业企业和重点细分行业中小企业数字化改造全覆盖、百亿以上产业集群工业互联网平台全覆盖。

四是高水平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新兴金融中心。深入开展金融科技应用试点,加强钱塘江金融港湾和杭州国际金融科技中心建设,推动金融业态、模式、制度和服务全方位重塑。深化移动支付之省建设,开展数字人民币试点工作。

五是高水平建设全球数字贸易中心。加快发展数字贸易,高水平建设跨境电商综试区,扩大电商进农村、进山区的覆盖面,到2027年实现数字贸易进出口总额达到1.15万亿元。扩大数字经济国际合作,高质量办好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世界互联网大会等大会,支持数字经济企业“走出去”。

六是加快建设数据基础制度先行先试区。探索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推动数据资源高质量供给,深化公共数据有序开放,实施企业数据标准化治理行动,深化产业数据仓建设,促进产业数据互联互通。深化自贸试验区数据跨境流动试点,争取建设数据交易所。

七是加快建设长三角新型算力中心。优化布局新型算力网络,合力推动国家算力枢纽长三角节点建设,提升之江实验室智能计算中心、乌镇之光超级计算中心建设水平,争创国家超算中心。建成10个以上具有全国影响的行业云平台。

八是加快建设数字赋能共同富裕试验区。全面升级网络基础设施,推进软件适老化改造,建成5G基站20万个以上,实现5G和千兆光纤网络的城乡用户全覆盖。大力发展智慧交通,推动数字赋能山区26县高质量发展,实现数字生活普惠共享。

九是高水平建设全国数字经济体制机制创新先导区。放大数字化改革效应,全面提升数字经济治理能力。率先建立健全数字经济领域制度和规则体系,落实数字经济促进条例。创新数字化治理与服务模式,促进平台经济规范创新发展。加强数字经济安全保障。

问:近年来,数字化和绿色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两大趋势,国家“十四五”信息化规划也提出,要深入推进绿色智慧生态文明建设,推动数字化和绿色化的协同发展。请问浙江在这方面是如何考虑的,下一步又有哪些思路和举措?

许晴:数字化和绿色化日益成为全球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重要趋势,“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实现碳达峰的关键期、窗口期,也是实现“双化协同”的重点突破阶段,做好“双化协同”工作,对于我国实现高质量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重要意义。浙江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重要萌发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发源地和率先实践地,也是数字经济发展先行省份,是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加快推进数字化绿色化协同发展既是发展机遇,也是政治担当,我们要责无旁贷作好“双化协同”这篇文章。去年以来,我们贯彻落实中央网信委关于加快推进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发展的工作部署,着手出台我省推进“双化协同”的政策举措,围绕重点行业领域,制定了合理有效目标任务,将有序推动数字化和绿色化相互促进、协同转型。总的来看,重点是要走好数字化引领绿色化、绿色化带动数字化两条道路:

第一,突出数字化引领绿色化,推动数字技术赋能绿色化转型。一是推进重点行业数字化改造。聚焦钢铁、石化、建材、电力、交通等重点行业,运用数字化技术手段,建设数字化平台,为行业绿色化转型提供全链条支撑,深挖数字潜能。二是夯实数字基础设施绿色化转型。率先建设高速泛在、天地一体、云网融合、智能敏捷、绿色低碳、安全可控的智能化综合性数字基础设施,支撑各行业绿色发展。鼓励利用工业互联网、大数据,开展碳足迹计量、碳排放监测、碳资产管理、碳数据分析、资源和能源管理。

第二,突出绿色化带动数字化,推动数字产业绿色低碳发展。一是加快数字基础设施绿色化转型,率先实现数据中心节能降碳,加强区域资源整合,打造一批新型数据中心绿色化发展的典型。二是提升基站设施绿色化运行,鼓励建设太阳能基站、风能基站、光电互补基站等,逐步淘汰能耗高、能效水平低的小散落后站点,提升电信网络运行的整体能源使用效率。三是加强电子信息产品绿色设计和制造,鼓励企业突破轻量化、模块化、智能化等设计技术,应用无毒无害、节能、易回收等新材料,开展绿色设计认证,大力提高芯片、整机、终端等电子信息产品低功耗设计水平。

下一步,我们将坚持创新制胜、变革重塑、防控风险、共建共享,通过试点先行、政策支持、交流合作、宣传引导等一系列工作手段,营造良好氛围,积极推动数字技术赋能绿色化转型,更好地发挥绿色化转型对数字产业的带动作用,为助力高质量发展奋力推进“两个先行”作出更大贡献。

问:在之前召开的全省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上,袁家军书记明确提出了实施数字经济“一号工程”升级版的重点任务,其中就包括“积极探索数字贸易规则标准”。请问浙江在数字贸易规则标准方面的情况和下一步的重要工作举措?

石琪琪:数字贸易包括数字服务贸易和跨境电子商务,是发展开放型数字经济的重要载体,是新型国际贸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世界范围内数字贸易的全球规则尚未成型。近年来,我省聚焦打造全球数字贸易中心目标,积极发挥数字经济、数字贸易先发优势,先行开展数字贸易规则研究和标准体系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是积极谋划,构建工作机制。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数字贸易规则标准工作,去年11月,出台《中共浙江省委 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发展数字贸易的若干意见》,提出了“建立健全数字贸易制度体系,探索高标准数字贸易规则”的重点任务和部署。今年5月31日,经过一年半筹建,全国首家数字贸易标准化工作专业机构——浙江省数字贸易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正式挂牌成立,来自网易、大华、连连等数字贸易头部企业以及浙江大学、之江实验室等机构的40余专家担任委员,积极探索研究具有浙江特色的数字贸易标准体系。

二是先行探索,发布系列成果。制定数字贸易领域的全国首个标准——《数字贸易 通用术语》团体标准,收录了76个数字贸易领域通用术语,对概念定义、概念特征、概念体系等内容均有精准描述。发布全国首个数字贸易标准化研究报告——《数字贸易标准化白皮书》,全面分析了国内外数字贸易发展和标准化现状,从贸易业务、贸易监管与服务、贸易安全等方面构建了标准体系。

三是统筹合力,组建产学研联盟。联合浙江国际数字贸易协会、中国计量大学、蚂蚁科技、中南卡通等15家机构、企业,发起成立“数字贸易标准化产学研联盟”,以产、学、研合作为抓手,统筹推进全省数字贸易的领域标准化,提高标准制定、实施与监督的系统性和协调性。省商务厅还成立了《浙江数字贸易标准化建设路径分析》课题组,启动了对包括数字服务出口基地在内的全省8个国家级特色服务出口基地的标准化工作调研。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发挥产业优势,加快数字贸易重点领域标准研判;聚焦特色区域,开展数字贸易标准化试点建设;对接国际组织,积极推动数字贸易标准化合作,加快探索形成一批高质量标准成果,为我国抢占数字贸易制高点提供“浙江方案”。

问:上个月的省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上,提出我省要加快建设长三角新型算力中心,合力共建国家算力枢纽长三角节点,建设绿色高效算力基础设施,能否介绍一下这方面的具体工作部署?

金菊萍:今年2月份,国家发改委等部门正式批复同意在长三角地区启动建设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明确要求长三角枢纽规划设立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数据中心集群和芜湖数据中心集群,围绕这两个数据中心集群,抓紧优化算力布局,积极承接长三角中心城市实时性算力需求,引导温冷业务向西部迁移,构建长三角地区算力资源“一体协同、辐射全域”的发展格局。根据国家部署和我省实际,我们将重点围绕建设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积极建设绿色高效算力基础设施,推进以下五个方面工作:

一是有序推进数据中心能效提升。加快推动存量数据中心的节能降耗改造工作,按照“改造一批、整合一批、淘汰一批”原则,加快推进数据中心能效提升,集群内数据中心PUE原则上不超过1.3;其余数据中心PUE原则上不超过1.5,鼓励不超过1.4。优化数据中心建设布局,统筹好存量和新建数据中心项目,设置合理过渡期,确保平稳有序发展。

二是加快推进长三角枢纽节点建设。加快长三角国家枢纽节点建设,新建大型及以上数据中心原则上布局在集群范围内。依托算力网络e体化应用场景建设,积极探索开展“东数西算”协同创新应用及服务平台建设,将成本优先、非实时计算类的离线业务向西部枢纽节点转移,促进东西部算力优势互补、协同发展。

三是探索推进新型算力网络建设。推动数据中心从存储型向计算型升级,从“云+端”集中式架构向“云+边+端”分布式架构演变。积极发展云数据中心,推进虚拟化、弹性计算、海量数据存储等关键技术应用,提高机架利用率。强化绿色设计,加快研发应用液冷服务器、能源管理信息化系统、分布式供能等新技术,降低数据中心传统电源用电负荷。

四是优化数据中心评估管理机制。建立健全全生命周期管控体系,统筹解决设施规划、投资、建设、监管、评估等重大事项,组织开展行业准入、市场监管等方面的探索试点。依托省能源局一体化管控平台,将数据中心纳入能源监测范围,建立涵盖数据中心总能耗、IT负载总能耗、整体上架率、可再生能源使用率、经济贡献率等指标动态监测机制。

五是推进数据中心产业“强链补链”。鼓励龙头企业加快安全技术和产品研发,建设数据中心安全体系。以数据中心建设为契机,招引一批具有较强数字经济产业链带动能力的龙头企业,扶持一批数据中心电源设备、空调设备、液冷领域制造企业,培育一批本地数据中心和云服务提供商、安全防护提供商、信息系统集成商,推动若干传统龙头企业转型为数据中心运营商。

问:行业内有一个共识,就是数字经济离不开科技创新。请问科技创新是如何支撑浙江数字经济发展的?

吴卿:我们知道,数字经济是以数字化的知识和信息为关键生产要素,以数字技术创新为核心驱动力,以现代信息网络为重要载体,通过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不断提高传统产业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加速重构经济发展与政府治理模式的新型经济形态。数字经济是科技创新的主战场,科技创新又是数字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打好数字科技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建设高能级数字科创平台,加快数字创新型企业集群培育以及高层次数字创新人才引育,是科技创新支撑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

过去五年,省科技厅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围绕打造数字变革高地,深入实施数字经济“一号工程”,“互联网+”科创高地建设也取得了积极成效,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科技支撑与引领。我们围绕高水平建设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打造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宁波甬江科创大走廊、G60科创走廊三大数字科技创新集聚区,推进实验室体系、技术创新中心体系、高新园区等高能级平台建设。摸排梳理了数字经济核心产业链断链断供风险点203项,布局重大科技攻关项目215项,取得138项进口替代成果。我们累计培育数字经济领域高新技术企业1.1万家,认定数字经济领域科技领军企业36家。深入实施重大人才工程,集聚在数字经济领域的科技领军人才约占引育人才总数的四分之一。

未来五年,省科技厅将持续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委省政府数字经济决策部署,着力推进“互联网+”科创高地建设,为我省数字经济不断做强做优做大提供强大科技支撑。

一是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深化“互联网+”创新链技术路线图编制,采用“人脑+机脑”的方式找准技术瓶颈节点,每年组织实施200项以上数字经济领域“双尖双领”攻关项目,实现“项目、基地、人才、资金”一体化配置,获得30项以上重大标志性成果。

二是做强数字科创平台。集中力量建设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做强之江、湖畔等省实验室。谋划建设人工智能、量子传感、工业互联网等领域的重大科学装置及验证平台,争创国家智能工厂操作系统技术创新中心。

三是壮大数字经济创新主体队伍。每年在数字经济领域要培育1000家以上创新能力强的高新技术企业,3000家以上成长性好的科技型中小企业。

四是更大力度培育引进数字人才。深入实施“鲲鹏行动”等重点人才工程,每年新引进培育数字经济领域领军型创新创业团队10个以上,支持培育省“万人计划”科技领军人才15名以上。

五是全力支撑数字经济系统建设。深化“科技攻关在线”“科技成果转化在线”“科技企业成长在线”等重大应用实战实效,加速“未来实验室”推广,开发汇聚一批好用管用的科研工具和能力组建,以科技创新数字化改革的实际成效切实提升创新主体的获得感。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来源:钱江晚报小时新闻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转载于互联网,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2年7月2日
下一篇 2022年7月2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