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中国色彩之道40年——庆祝中国流行色协会成立40周年

回首中国色彩之道40年——庆祝中国流行色协会成立40周年

1982-2022

2022年是中国流行色协会成立40周年华诞。这40年是协会伴随祖国改革开放助力中国色彩事业建设的时段。协会作为专注色彩科学、服务色彩学科发展的时尚前沿指导机构,也见证了我国色彩科学与技术的创新进程。本栏目为协会40周年庆系列活动之一,与广大读者一同了解色彩科技工作者与色彩的精采故事!

等闲识得东风面,

万紫千红总是春。

躬逢盛世,

共迎美好。

中国流行色协会(以下简称:协会)成立于1982年。一转眼,已经到了40周年纪念日。从初创的小办公室到当今足以担当一个大国各行业的色彩人之家,这一路走来,真不容易!有心借此时厘清这个发展历程,说好色彩之道上的“中国故事”,可是回望这40年,扑面而来太多的人、事和场景,特别想到那些为协会做出贡献的历任领导与实操者以及一路相随成长的那些学者、设计师和企业,满满的一段历史,真不知从何说起?几易其稿均不能成文。最后,还是想回到自己,从亲历者的眼中说事。想借两条交织的线索来回眸,一条是以个人的亲历,从碎片的记忆中去缝合与协会同行的日子;另一条是与这个时代以每10年为阶段来看我国色彩发展的状态,去追寻这个过程中的那些已经消散在往日的印迹。一杯茶,一阵发呆,随着记忆力退化,浮现出来的记忆未必精准。好在文责自负,撰本文不为了说史,而是回望和追索发生在这个大时代的自以为要紧的因色彩而存在的那些往事。

结缘中国流行色协会

协会成立那年,我刚刚浙江美术学院(今中国美术学院)染织美术专业毕业。记得按照当年的入会规则,作为见习助教的我还只能仰视协会,想入会成为会员还需要等若干年评上讲师才有资格。协会创始人蔡作意先生鼓励我朝着色彩研究的道路继续努力。如果不是留校,我或许会真的应他之邀赴沪在协会工作。彼时,我与蔡先生相识近两年,他时任上海丝绸研究所副所长,数次被邀请来校讲学。以前我们每到上海实习,这个研究所也是必去的。协会也落户在这里。我来是因为吸引我的有那个资料室,里面书架上立着许多最新国际时尚的杂志、资料和常年积攒起来得非常漂亮的进口布样。睿智的蔡先生知道我长期着迷色彩,就特别交待管资料室的老师为我网开一面,一坐就是一天,我可以随愿翻阅和临摹那些资料,这在当时是一种奢侈。我喜欢来这里,还有一个理由,那就是我大三来实习时就认识这里的魏国村老师。他负责在研制蒙塞尔色立体色谱。看到那一摞一摞的约有一米见方的木盒子里有序码着密密麻麻的小瓶子,里面盛着调好的等色度差色谱的颜料,我好生羡慕。魏老师所用的颜料都是进口的,那般鲜明艳丽,对于当年我的眼睛来说算得上是开眼了!我日常所用的颜料都很廉价,色相不准,艳度有限。魏老师用牛角制的调色刀耐心地为我做示范,看到被刮出的颜色显出特别悦目的质感让我心动,那种感觉至今不忘。

与协会再次续缘,应该是12年以后的事了。此时,我已经有过两次赴法留学的经历,在国内外的色彩“江湖”有了一点阅历,对色彩学谜底的探究也有了一些心得。记得在1994和1996年度的协会征文活动中,我投了两篇论文“论色彩现象及其研究方法”和“论中国传统色彩成因”,得到了当年的评委老师的认可,获了两个“一等奖”。这给了我很大的鼓励。我应该是在这个时期顺利入会的。

我发愿要建立中国应用颜色标准系统的事,传到王增敬会长那里,他想见我。记得在一次协会常务理事会议讨论发展问题时,浙江流行色协会的陈工凡老师陪我赴上海参会。我带去满满一旅行箱从法国带回来的色卡。在会上我介绍了建全工具系统对于色彩设计的重要性。受到王会长的重视,他还询问了许多技术细节问题。由于当时还属于改革开放的初期,建立这样一个体系需要花不少钱。我向他报告了正在用霍英东教育基金会给我的研究基金研发这个系统,预设3000个等色差的颜色标准系统。王会长和徐志瑞副会长给了我许多鼓励。我在做这个色谱系统研制时,还时常想到魏老师工作的样子。

这时协会的秘书长是贾宗骊女士。这是位非常细心且有事业心的主持人。鉴于当时处在改革开放初期,人们能够出国的机会比较少,行业对流行色应用的困惑,色彩语言的概念与视觉效果之间缺乏联系。她和协会秘书处的几位老师商量,希望我能够从色彩学的角度对巴黎国际流行色方案做些解读。记得她和姚乃震、楠嵩、陆熊熊以及杨东奇等人都鼓励我工作,在《流行色》杂志将专门提供版面。于是,在他们的鼓励下,我从1996年起到1998年间,就每年春夏和秋冬两季从巴黎流行色协会发来的流行色提案做色度学空间的解读,以及基于现有色谱做应用的演绎。据说这样的流行色定案分析对设计师来说还是有启示作用的。同样对我来说更多是在解读过程中收获心得。

进入本世纪,随着时代发展的需要,协会决定乔迁进京。相比当时的上海,北京有更大平台和更多的资源。这对于协会来说是一次大发展的机遇。这当然得益于时任会长的纺织部部长杜钰洲的决策。新任秘书长是梁勇先生。梁秘书长是一位对色彩事业胸怀大愿景、有很强的执行力,有极高的工作热情。他经常找我畅谈,谈发展,谈要做的事情。谈了他真的就去做。从流行色的基础研究工作开始抓,比如创建CNCS基于应用的颜色标准体系(如今成型的COLORO就是在这个基础上发展的);创建流行色研究机构以及普及工作,他希望我继续在《流行色》杂志上开辟专栏,每期都发表一个专题的讲座。于是从2000开始至2002间,我由浅入深发表14期色彩专题讲座。后来是因为我在学校的教学与事务性工作实在太忙了,系列性的撰写才告段落。为表示我的歉意,《流行色》每次阶段性专题约稿我还是积极响应的。比如在《流行色》杂志的100期(2003.8)和200期(2009.4)时,我均分别撰写祝贺文章“为《流行色》杂志100期举杯”和“再举杯,为了《流行色》杂志200期的里程”。虽然这是后话。

2000年冬天,我回到巴黎做研究。协会得知后派遣我和同在巴黎陈小瑛女士为代表参加“第76届国际流行色会议”。这是我首次进入传说中的巴黎国际流行色预测定案会的现场。由于我们两人都可以用法语交流,比较清晰地阐释了我国协会专题组的研究思路和效果呈现,会场竟响起了掌声。在选色现场,我以学院派的眼光来观察这近30个国家流行色代表的关注点,以及巴黎国际流行色协会理事会最后定案的方式、学理依据和阐释理由。会后,我用如此心得去观察当季巴黎时尚市场色彩流行情况,以往关于流行色似是而非的认知,在此时有恍然大悟之感。我似乎一下明白了国际流行色与市场产品色彩的逻辑关系。对于我来说,是难得的新经验。此后,我给企业分享解析国际流行色现象与成因就靠谱多了。

回首中国色彩之道40年——庆祝中国流行色协会成立40周年

图1. 2000年12月巴黎流行色专家定案会议,商定2002-03秋冬流行色方案。

流行色趋势是一个时期内跨国的时尚力量,国际间的市场色彩是相互影响和相互关联的。它的及时性关乎市场竞争和品牌的生命力。关于这一点,梁秘书长是有敏锐的洞察力的。因而他积极对外拓展,积极地与日韩两国流行色协会协商筹备,终于在2004年共创轮值主席国制的亚洲色彩联合会与品牌论坛“亚洲色彩论坛”。这大大促进了中、日、韩三国企业与色彩机构的交流。由于影响力的不断扩大,亚洲多国流行色协会和研究机构纷纷加盟。每届年会的成功举办,也为国内广大的设计师打开了一扇色彩应用的窗口,让人们看到了亚洲乃至欧洲最新的色彩产业与研究的最新成果,这对于当时社会的色彩审美意识与应用是有积极的示范意义的。

回首中国色彩之道40年——庆祝中国流行色协会成立40周年

图2. 随梁勇会长带领考察日本丰田汽车色彩研究所。

作为国家级的色彩专业协会,他觉得有责任提高我国各行业的色彩研究与应用水平,中国流行色协会应该为了促进色彩的跨界交流方面有所作为。应该吸纳其他行业色彩机构与人员入会。号召一出,时尚家居、人物形象、汽车、城市建筑、颜色科学等等与色彩关联领域纷纷响应。从此,协会从原本纺织行业的专业协会上升为引领多个行业的大色彩协会。为鼓励各界色彩研究与应用创新的积极性,2004年协会创办首届“色彩中国”系统大奖,在为国家与色彩相关的产业发展做出贡献的同时,也扩大了协会在其他行业领域的影响力。这个时期,我应邀参与了许多学术性活动的策划或主持工作。这极大地拓宽了我在色彩应用研究领域的视野,这在院校的大墙内是很难想象如此众多的行业及如此壮阔的景观。

2006年,进入梁勇任常务副会长与朱莎任秘书长联袂主持工作时期。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推动城市化进入快车道,城市色彩问题日益凸显,协会领导们敏锐意识到色彩是可以有所作为的。他们要求我于2007年3月在北京国贸·中国大饭店国际会展中心策化一个由法国、日本、韩国与中国11座城市组成的“色彩中国·国际城市色彩规划展”,缪维负责展览落地装置,展览展出,反响热烈,为当时我国城市色彩难题的解决起到了示范作用。此后,协会又积极对接上级主管部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以下简称中国科协)2008年竟首次成功申办中国科协 “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品牌项目,这在中国科协内部各专业协会竞争激烈,是非常难申报立项的课题,协会则以“色彩与城市生活”选题入选第25届沙龙。派我赴三亚主持了由各界专家参加的研讨会。成果《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文集25――色彩与城市生活》由中国科协学会学术部编辑出版。

在我记忆中,这个时期协会对外交流和学术活动频密,业绩斐然。仅就我个人经历来说,我就受命代表协会出席过多届在中日韩三国举办的亚洲色彩联合会年会与 “亚洲色彩论坛”发言。也参加过2007年由东京财团法人日本色彩研究所牵头的《日中韩(常用)色名小事典》调研、编辑与出版工作。

回首中国色彩之道40年——庆祝中国流行色协会成立40周年

图3. 2005.中日韩传统色彩研究课题组成员,左起日本:大关徹,名取和幸,中国:宋建明,韩国:申惠英。

在协会领导下,我受命主持各界色彩专家为中国科协起草并成功撰写《2011-2012色彩学学科发展报告》,成果由中国科协出版。2012年12月在北京科技会堂,我应邀主持中国科协与协会主办的“色彩设计与科技”论坛,其中城市色彩议题被媒体报导,引起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关注并做重要批示。

回首中国色彩之道40年——庆祝中国流行色协会成立40周年

图4.在时任协会朱莎秘书长率领下赴中国科技会堂参加《2011-2012色彩学学科发展报告》发布会。

此外,2012年岁末的中国流行色协会成立30周年庆典在北京人民大会堂盛况;2013年岁末,气势宏大的“色彩中国·美丽中原”(郑州)国际时尚创意论坛,都让我印象深刻。我应邀前往演讲,同时还请法国色彩大师郎科罗教授做主旨演讲,大受欢迎。如今与他回忆起色彩对我国民众和产业的积极性,老教授依然兴奋,记忆犹新。

回首中国色彩之道40年——庆祝中国流行色协会成立40周年

图5. 2013年参加“色彩中国·美丽中原”(郑州)国际时尚创意论坛,协会特邀法国色彩大师郎科罗教授前来演讲

回首中国色彩之道40年——庆祝中国流行色协会成立40周年

图6. 2012年应邀在人民大会堂中国流行色协会成立30周年发言

2017年朱莎任会长,贺显伟任秘书长主持工作。协会继续在原来业绩的基础上拓展,各项工作都在稳健的推进中,比如色彩趋势研究与应用、色彩调研及常态的国际流行色参会与发布、色彩智库的建构、色彩学术论坛、以色彩搭配师为目标的色彩教育培训不断规范和成熟、色彩科普、色彩大赛以及色彩各专业研究委员会的发展,大量以企业为载体的色彩应用示范基地挂牌成立等等工作都在拓展中,且更加专业、务实和成熟。

协会领导与中国科协的联系更加紧密,协会工作受到更多的重视。我此时作为协会一位老成员也向领导表示,随时待命,如有任务下达,定整合资源尽绵薄之力。2015年受命组织中国美院色研所的力量完成了中国科协与协会交办的任务《色彩科普知识读物——玩转色彩》;2017年10月应邀主持了中国科协第122期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为养老产业注入更多爱的色彩”;2019年完成了中国科协与协会交办的“科技民生报告丛书”《城市色彩》的编撰;以及2021年,主持协同全国的颜色科学技术、纺织服装色彩、工业产品色彩以及城市建筑色彩领域专家共同完成了《色彩学学科路线图》,以上成果均由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2021年我继续受命组织“建筑与环境色彩研究专业委员会”换届。我邀请了一批年轻的学有所成、业有所为的色彩学人、建筑师和设计师以及建材企业领导加盟,希望第二届这个专委会加强研究,能以编撰行业《白皮书》为抓手,为国家扮演好类似城市建造领域色彩的“智库”角色。当然,用好这批年富力强的色彩人还可以有大的作为。

回首我的色彩探索的这一路,协会对于我来说,有家园般的氛围,温暖、厚实与可靠。它让我迈出校门,不感到孤单。我有色彩社会实践的高台,它提供给我的是色彩全域实践的视野,更是平台。时不时地它也给我出了许多未曾想过的考题,迫使我深思考,不让我理论脱离实际。如今回想起来不同时期共事过的年轻的同事们张玮、齐梅、李滨红、周一夫、侯新宇、秦爱梅、史春燕、张昕瞳、还有如今的蔡飞、王振、谭姝、黄薇……;他们的音容笑貌,对我的包容和悉心关照,就倍感亲切。协会也给了我许多受之有愧的荣誉和鼓励。我进京来协会就有回家的感觉。总之,我感恩我的协会。

回首过往40年色彩前行的印迹

1982-1992 被唤醒的“时尚色彩”

1982年之前,整个中国还是处在改革开放的初期,尽管国民经济还处在一个非常贫穷的水平上。但是,邓小平“不管黑猫白猫,捉到老鼠就是好猫”成了这个时期流行话语,使得整个时代充满了活力,向往“现代化”。尽管这一时期我国的工业化还处在初级阶段,低水平的来料加工是对外贸易的主要方式。但是丝毫挡不住人们对包括色彩在内的美好生活的向往。1979年,来自法国的时装设计师皮尔·卡丹带来的12位模特在北京民族文化宫做了“中国第一场时装秀”影响深远。它让国人的视觉受到了强烈的冲击,沉睡了一个多世纪的“时尚”色彩意识被唤醒。计划经济背景下的市场色彩氛围的僵化守旧,被年轻人的目光所不屑。人们开始大胆的追求“洋派”,追求色彩的时髦性。中国流行色协会就诞生在这个时代背景之上。1983年由协会、上海纺织控股[集团]公司主办的创刊《流行色》杂志,新中国终于有了色彩信息的专门窗口。

1984年上映的《街上流行红裙子》引起的反响可窥知一斑。时装与流行色的关系逐渐成为公众日常关心的话语。此后,与色彩关系最紧密的纺织与服装行业的乡镇企业遍地开花,逐渐的形成与国有纺织企业并驾齐驱的态势。此时的企业能够接到的其实都是国际低端市场的订单,尽管如此,那些产品的色彩还是优于国内市场的状况。

色彩水平的提高,教育是重要的渠道。在全国领军的艺术院校的色彩教育体系在超过十年的争论逐步回归理性,一度被放大作用的“色彩构成”找到了合适的学术位置。除了有传统的中外绘画色彩研究之外,还有东方传统图案色彩探索线索和西式色彩构成探索线索、以及与关注市场的设计色彩探索线索等并驾齐驱,在这样基本结构的基础上,色彩探索与创新成为色彩教育的主要目标。1985年我首次赴法留学,师从法国色彩大师郎科罗教授。我有幸可以既在巴黎高等装饰艺术学院的各专业的色彩课堂上学习,还可以从教授的3D色彩设计事务所的工作室实习,在工作过程中看到法国乃至国际色彩研究与设计前沿发生的状况。1988年我应当时色彩学术研讨的要求,撰写了“郎科罗的色彩教学” 发表在《新美术》NO.34,介绍了发生在巴黎色彩课的情况,以丰富人们的思考。与此时同时,我国各专业的设计正处在大发展的酝酿时期。

1992-2002 多元化发展的端倪

此时我国加工贸易还处在最初的进料加工的发展阶段。企业对来样加工订单的要求艰难的适应着,其中对产品颜色标准理解和沟通方式成是问题。此时企业是否有美国的“PANTONE色卡”成为能否承接订单的门槛之一。社会渴望了解国际色彩教育的信息。记得当时还在巴黎的我便被邀请撰写“法国色彩研究领域的新趋势”论文(发表在1992年《新美术》N0.49.)介绍了当时国际色彩的情况。1993年底回国,看到社会如此广泛对色彩问题关注。次年就在中国美术学院创办了色彩研究所,以基础理论和系统应用为主要研究目标。以王大珩、靳其诚院士为首颜色标准研究团队毅然担负起为我国创建“GB国家颜色标准体系” 的使命,经过多年的努力,1994年终于填补了我国颜色标准体系的空白。

邓小平南巡讲话之后,国家经济发展为之振奋。我国社会出现了冰火两重天。冰者,纺织制造业的“压锭下岗”;火者,由1993年成立的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引领时尚爆发,时装周遍地开花,北京、上海、大连、宁波等地的时装博览会和时装发布会连番登场,由此时装行业、模特行业、时尚摄影、时尚传媒等等行业闪亮的发展。那种绚丽的演绎流行色彩风尚状态甚至激励了下岗创业工人的斗志。

此时我国相对比较发达地区对城市建设环境就有了品质的诉求,城市色彩开始被人们所关注。1995年对美院寄予厚望的开发商来找到我们,要求为他们的杭州滨江4号地块的做色彩规划,这是我个人首次独立面对约1平方公里土地上的项目施以色彩规划理念,并且实施了第一期的住宅建筑项目的色彩设计。我终于得到了理论联系实际“接地气”的实验,它为我此后一系列的探索做好了热身。1997年我应邀带领团队完成了深圳欢乐谷主题公园色彩规划设计;1998年我应杭州城市规划设计院邀请加盟对西湖的湖滨片区1.5平方公里展开“旧城改造”工程,提出“杭州市湖滨地区城市色彩整治方案”;这些可谓是我国最早的对具有城市建设对色彩提出专项诉求与探索实验。它也成为我拉开法国“色彩地理学”中国化转型发展的序幕。

随着1997年香港、1999年澳门相继回归,国家经济稳步发展,国民内心对即将到来的新世纪也愈发的有信心。颜色技术与科学家们在他们的领域中默默且踏实的应对着来自企业的各种各样具体的诉求。而与之不同的是热热闹闹的产品设计领域,家电、小家电、汽车等产品都开始关注色彩的时尚性与营销的意义。此间随着民众生活水平不断的改善,开始关注服饰色彩与肤色乃至形象的关系。1998年归国的于西蔓在北京设立中国首家专业形象、色彩咨询机构“北京西蔓色彩文化发展有限公司”,首创了我国形象设计的培训行业。

回首中国色彩之道40年——庆祝中国流行色协会成立40周年

图7.2001年协会推荐荣幸参加人民大会堂中国学科技术协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

2002-2012 经济爆发性增长

进入本世纪,经济空前的增长,国家提出“全面小康”的伟大战略。对外贸易在开放型经济的表现抢眼,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的口号开始提出。各行各业踌躇满志,努力向上。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了其圈层的不断向外,几近爆发式拓展,住房区建设如雨后春夏,道路不断加宽,私家车持续着拥堵在城市各级的道路上。民众的出国旅游热情不断释放,且逐年递增。

以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10年上海世博会两大国际级重大盛会为标志。它激起了国人要向国际展现这些年发展业绩的强烈冲动;同时,也刺激了国际企业挤入我国高层次市场的欲望。从2007开始,我就带领国美团队参与上海世博会多项大型场馆的筹建工作。目睹了国际各种高端与视听感受的技术与艺术策划团队在这里争奇斗艳,这让国人的意识与眼界有了一次广泛的拓宽和提升。尽管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严重的冲击了外向型的企业,但似乎并没影响到我国发达地区的内需消费市场。

回首中国色彩之道40年——庆祝中国流行色协会成立40周年

图8. 2007年在杭州西湖创意谷成立北斗星色彩研究机构

我国的时尚产业开始探索走出国门,在交流中不断学习、提升自身,同时,也希望向外界展示自己。色彩科技、流行趋势、色彩文化、色彩应用研究和市场实践在这个十年都有了长足的进步与发展。

此时的城市色彩规划与住宅区建筑设计诉求有发热的态势,从这个时期开始一路飙升。2007年我们响应政府发展文创产业的号召,从院校一隅的小工作室向能够成规模的接受社会诉求的色彩咨询与服务机构转型,因此成立“杭州北斗星色彩研究有限公司”,号称“公司”(工商局要求的)实则还是研究所惯性。“公司”一开张,我们就被络绎不绝的市场逼着满负荷运转,先后完成超过40座城市和乡村色彩规划,以及数以百计的住宅区色彩设计,其中也包括2010上海世博会中国馆“中国红”、南京南站这样的巨型建筑色彩设计多项。城市亢奋的发展,导致乡村的空心化和衰败,看到了问题,我们就开始静下心来琢磨色彩营造对乡村振兴的意义。“色彩地理学”在这个过程中实现了“中国化”的转型发展。我们的实践得到我的导师高度肯定。

回首中国色彩之道40年——庆祝中国流行色协会成立40周年

图9. 北斗星色彩研究的城市色彩工作模型

2012-2022 文化身份辨识与国潮云涌

经过前十年的经济空前的发展,我国悄然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吸引了大量学成归国的学子深入企业、设计机构和国产品牌,市场成熟推助的各方以品质推升。“一带一路”成为我国协同相关亚欧国家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的发展的国策,以抵御挥之不去的西方围堵。我国基础工业体系不断夯实,大规模建造使我国被授予“狂魔”声誉。继“文化创意产业”号召之后,2015年国家又号召“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再次极大的激发了年轻人创造力。刺激了文创注入市场的活力,艺术加科技再加市场成为时代产业增量的特征,色彩品质也被逼上了一个新台阶。从物质化是色浆、染料、油墨、涂料、高分子颜料不断地精细化;LED、裸眼3D、CMF、AI、高分辨率屏幕以及设计软件迭代也带动颜色软件算法的迭代;颜色显现与传输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提高了色彩传输与精准复制技术;各个层级的色彩培训遍地开花,色彩规划与色彩设计方法研究不断的升级……等等,盛况空前。

在这个时期的国际最有影响力的时尚相关的产业、行业博览会到处都可以见到我国的企业和设计师身影。民众出国观光热情高涨,“买买买”实力超强,留给各国零售商家的“一国独秀”的印象。然而,在这个观览选购中,也滋养了民众的色彩审美感受力、眼界和包容度,同时,也比对了中外文化的差异性,逐渐地形成崇洋但不媚外的族群,他们自觉的在反思东西方,在反思与比较中觉醒。

随着城市化进程持续推进,城市市民提升改变自己的住房条件欲望强烈,它推助了新家居环境的文化艺术品位的追求,以“家”生活态营造为核心的室内设计行业、软装行业、以及相关的家纺、家电、家居、家具、器物等行业的大量发展。还是以我们色彩团队实践为例,在这个时期先后完成城乡色彩规划超过了50项,一线城市和新城区也在其中。各地政府提出的标准越来越高。还有古城历史风貌保护区色彩以及乡村色彩改造项目明显的增多。

以2016年G20杭州峰会、2021年冬奥会以及正在筹备的2022年杭州亚运会等国际大型活动为标志的特色工程,在筹办过程中,作为支撑文创观念、形式表达、产品、环境和城市风貌品质被要求不断提升,它无形中推动的包括色彩理论研究在内的色彩创意,色彩系统规划与设计、色彩营造、色彩管理等等方面领域的日趋成熟。

自2017年美国总统换届以来,外部环境骤然阴暗起来,傲慢霸凌,肆无忌惮地打压我国的企业乃至科学界。这极大地激发了年轻人的爱国情绪。文化自信与个性彰显成为90后、00后的自我表达。他们以自己的方式诠释时尚。国潮云涌,从盲盒文创摆设到妆容,乃至元宇宙空间形象塑造,以及生活方式和内容都在追求东方精神色彩;社会上的国学热持续发展,一种重新审视自己的文化身份,塑造自己的形象成为风尚;从祭祖、祭孔仪式与氛围塑造到汉服、唐装、宋风宋韵等等仿古装,不论真假那些年轻人都自信的堂而皇之的走在大街上。各种争议争鸣,不绝于耳。以牛克诚教授为首的中国艺术研究院的色彩学者们深感传统色彩研究变得当务之急,从2016年起创办“中国传统色彩理论研讨会”,吸引了我国乃至海外色彩学者加盟交流,至今已经五届,业绩斐然,成果丰硕。这极大的推动了我国传统色彩历史传承学理与转型更新方法的研究。

遥望协会未来十年的方向

假如我们以今天的形势来遥想未来2032年,协会的各色彩专业领域将发生怎样的情况?尽管我从不相信预测,但是遥望色彩事业的前景还是有意义的。将复杂多元的问题归纳成如下三个方面:

3.1. 从国际大环境上看,西方非理性的政客将继续兴风作浪,以往宽松自由的国际交流环境将要受到来自列强多方面的制约。国家倡导的双循环发展态势特征越来越变得现实,我们不但要在内循环中做好自己的事,还要继续积极开放,与国际的有识之士与机构交流,寻求共同发展。西方广大的色彩人与他们的政客是不同的,对华友好者居多。协会已是国际有影响力的平台,对外交流是大有可为方向。

3.2. 从高科技快速迭代上看,高科技发展依然重要的时代特征,色彩研究及应用工具将持续的创新与迭代。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新界面将导致新观念的不断变化,反映在个人、家庭和社会生活乃至生产方式与市场业态的色彩变化将不断加快。积极学习、研究与实践依然是常态。协会是可以作为旗帜,吸引各界色彩人、产业聚集旗下,协同创新,向世界发展中国色彩界“艺科融合”的声音。

3.3. 从中国经济发展上看,据经济专家的预测,即使是疫情导致停产、封控的2022年,中国人均GDP也还将达到了1.2万美元,离高收入国家只差了150美元。到2035年,人均GDP会达到2.2万美元。这是我国的幸运也是挑战。它将持续的催人和企业奋进。经超过40年的发展,我国已经积累相当厚实的财富、生产能力、市场规模、人才乃至经验与教训,未来的色彩人应该以重塑中国当代色彩文化的叙事与评价体系为己任,从哲学、艺术、美学、设计、科技、市场等等领域协同探索。协会同样可以向中国科协领命,整合旗下资源来建全建好这个体系,要把时尚叙事话语权真正的掌握在自己的手上,形成足以与西方同行平等对话与交流的能力。

回想过去十年、二十年带来的变化,便很容易得出未来十年的变化程度,幅度只能更大而不可能维系原状,或者更小更慢。在这样经济水平的社会,民众对消费品质的追求将会有更高品质、更多样式和更人性化的交互方式。挑战将表现在色彩研究、设计创新、产品智造乃至线上线下多维市场营造的竞争力上。

结语

这是挂一漏万的回忆,只作为我个人此时此刻对过去40年的一段色彩学术生活阅历与感受的匆匆回放。中国流行色协会毕竟是国家一级色彩学科的跨行业领域的协会,它过去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历程,一路探索前行,其间关联着难以胜数的院校、机构、企业、行业乃至市场等广大且繁多的领域,涉及几代色彩人和事,它们都是“中国故事”的组成部分。色彩是支撑人的视觉感受与审美意识的主要载体,它的品质与艺术、技术学科,以及产业与市场态势关联。可喜的是如今越来越多的有才华的年轻人加盟其中并积极的发挥着作用。这势必在观念、知识、方法上持续更新,他们将推助色彩的文化与文明朝着理想的方向发展。为此,我对中国流行色协会的前景满怀乐观,并对它实现美好理想抱以期待。

2022年7月5日于中国美术学院色彩研究所

回首中国色彩之道40年——庆祝中国流行色协会成立40周年

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国科协特聘全国色彩学首席科学传播专家

中国流行色协会副会长、教育部高等学校设计类专业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国际色彩学会(AIC)环境色彩设计研究组终身荣誉会员

亚洲时尚联合会中国主席团主席

2022杭州亚运会组委会设计总监

来源:中国流行色协会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转载于互联网,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2年7月1日
下一篇 2022年7月1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