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从软件工程师,到面包师,不求一生波澜壮阔,只为不违本心

他从软件工程师,到面包师,不求一生波澜壮阔,只为不违本心

我们周围,涌现出这么多饱满而坚定的普通人。

从宏大叙事中解脱出来,

尊重自己的感受,活得像一个人,

这无疑是时代的进步。

阿城的面包店.mp317:02来自好好虚度时光

▲主播/夏忆 配乐/房东的猫-美好事物

文|祁十一

在大理苍山的半山坡上,有一间小小的店面。

不到20平米,整面玻璃门,浅绿色的招牌、浅绿色的墙面,一如不远处的苍山,雅静清爽。

那是一间面包店。面包店老板,也是店里唯一的面包师,叫阿城。

阿城每天一大早开始做面包,下午全部出炉,傍晚时分便所剩无几。如果不提早些去,常常不能买到心仪的种类。

面包师阿城,如此度过一天又一天,沉默而规律。

如果不是和他聊天,我不会想到,这个颇像日本职人的阿城,曾经是国有银行研发中心的软件工程师。

工作很好,但他尽心尽力地做到五年合约期满,便决绝地离去。

如今在我眼前的阿城,能看得出很快乐。

“做面包就像和自然相处,有很多很有生命力的东西。他每天的期待,是能做出“比昨天更好吃、更好看的面包”。

这样的工作,诚实而有益于他人,何尝不是一种幸福?

他从软件工程师,到面包师,不求一生波澜壮阔,只为不违本心

他从软件工程师,到面包师,不求一生波澜壮阔,只为不违本心

▲制作面包,既是工作,也是生活,彻底的诚实。

1

在银行工作时的阿城,是一个勤勉的员工。

身处这家银行研发中心总部所在地珠海,上下班有班车,吃饭有食堂,公司大楼里还有健身场所,收入也不错。阿城的同事们,大多都对工作的满意度很高,很少有人主动离开。

阿城也感恩这份工作。

“它赋予了我很多东西,国企,做事踏实,给你稳定的保障,让你认真做事。我们做程序的部门也很简单,没有那么多斗争。”

但五年合同满了后,阿城仍然离开了。

那时他已是部门主管。国企的生活很稳定,但不是他想要的安稳。

相比于在大机构里做一颗按部就班的镙丝钉,他更想要自己去掌控有创造、更灵动的小事业。

像每一个刚获自由的人一样,他先去满足看世界的欲望。

行至贵州西江苗寨,在认识的村民家里住下,没想到一住就是近两年。

那两年,他在西江缓慢悠闲地活着,没有要做的事情,每天在山里行走,去不同的村民家探访、吃饭、聊天,认识了不少山里的朋友。

这段经历,有人说他像一个在做田野考察的人类学家,有人说不过是游手好闲地虚度光阴罢了。

我问他,两年,什么也不做,只靠积蓄活着,不会焦虑心慌吗?

他说,因为知道自己想要返回城市时,随时能找到工作。有这样的底气,就安心地活在当下。

直到与妻子巴团相识,又被贵州连绵不断的雨困扰,决定找一座阳光充沛的城市生活。

他从软件工程师,到面包师,不求一生波澜壮阔,只为不违本心

他从软件工程师,到面包师,不求一生波澜壮阔,只为不违本心

▲面包店里看到的苍山与晚霞

2

2010年夏末,阿城和巴团来到双廊,被这个小镇所迷住,决定留在这里开一间小店。

巴团想过开一间粥店,兼卖甜品。阿城觉得做事应该简单专注,不应复杂,要卖就只卖一样东西。后来果真只卖甜品,取名“木棉”。

夫妻俩每日守着小店,潜心研究甜品的做法。

在双廊,他们还遇到了将自己的甜品事业,向更广阔世界拓展的机遇。

李刚,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1993年来云南采风,喜欢上这里的风物人情。二十多年里,一次次地来云南旅行。

李刚后来在北京三里屯开了云南餐厅“一坐一忘”。为了发掘云南本土食材与菜式,他往云南跑得更勤。

在一次去双廊的旅行中,李刚认识了阿城。

“看到阿城的甜品店时,一下就觉得这个小小的、淡淡的店很吸引人,吃到东西之后也还蛮惊艳的。

阿城和他夫人都很安静地忙着,就很喜欢他们,和这种做事的方式。后来每天都去坐坐,聊聊天,发发呆。”

之后,李刚邀请阿城和他的木棉甜品入驻“一坐一忘”。

李刚说,“单纯从利益出发,这么美好的事情就不会发生了。我内心希望,阿城对食物的态度能影响到我们团队,像一个匠人一样,专注投入。”

随着“一坐一忘”在北京、天津、上海、杭州陆续开店,阿城的甜品店也去到了更多城市。

他从软件工程师,到面包师,不求一生波澜壮阔,只为不违本心

他从软件工程师,到面包师,不求一生波澜壮阔,只为不违本心

▲面包店内小小的、淡雅的空间

3

几年后儿子出生,阿城从双廊搬到大理古城,甜品店交给了店长管理,亦开启了他转型面包师的契机。

我第一次吃到阿城的面包,觉得惊艳。

那是一款薄荷味道的餐包,表面金黄,内里松软厚实,一口咬下去嚼劲十足,滋味可口,我忍不住三口两口全吃掉。从此记住了做面包的阿城。

他从软件工程师,到面包师,不求一生波澜壮阔,只为不违本心

▲第一次吃到阿城的面包,薄荷餐包,记忆深刻

那时他还在练习,尚未开店,只是在朋友圈里接受定购。

阿城的面包之路便是如此起步的。相较于点缀式的甜品,他更想尝试能当主食的面包。

“做面包比做甜点更复杂,即使拿到配方,也需要跟当地的水质、温度、湿度去调和,还与做面包的人的经验相关。”

决定之后,便去了上海,师从一位祖辈做面包的法国面包师。

学成回来,继续在家里练习。每天换着花样做,法棍、全麦、红糖面包、菠萝包……

每一种面包都有各自对面粉、酵母、发酵时间、烘烤时间的要求,阿城一点点摸索。

做事向来认真专注的阿城,有着五年做甜品的底子,有对食物天然的喜爱,不久便在面包制作的技艺上大有长进,做出了外形诱人、味道可口的面包。

他没有立即开店,而是一边在家练习,一边向朋友们发布定购消息。

“每天我和家人想吃什么面包,就做什么面包,并公布在朋友圈里。感兴趣的人,可以买来尝。”

最初是熟悉的朋友买,吃了之后觉得好,又向其他人推荐。口口相传下,阿城有了最初的30多个种子顾客。

这个过程,阿城用了一年半。

他从软件工程师,到面包师,不求一生波澜壮阔,只为不违本心

他从软件工程师,到面包师,不求一生波澜壮阔,只为不违本心

▲阿城在家做面包时,常常搭配自制的沙拉、土豆奶油浓汤,做给自己和家人。

他从软件工程师,到面包师,不求一生波澜壮阔,只为不违本心

有时朋友来访,就用面包搭配鱼柳做成三明治,再用朋友自己种的黄瓜、小蕃茄、辣椒,做成沙拉。阿城做的尽兴,朋友们也吃得开心。

他从软件工程师,到面包师,不求一生波澜壮阔,只为不违本心

▲收到朋友寄来的贵州干辣椒,剪成丝,撒在面包上,有很香的烟熏味,也唤起了在贵州的回忆。

4

自信做出足够好吃的面包后,阿城才找了一间店面。

那附近,聚集了世界各地来到大理生活的人们,形成了一个社区。阿城的面包,名副其实的社区小店,一来二去都是熟客。

每天早上6点半,阿城便起床洗漱、吃早餐,8点不到就去店里,开始一天的工作。

“做面包是一个很需要自律与规律的工作,因为面粉有它固定的发酵时间,你必须顺着它的时间走,否则做出来的面包不好吃。”

到了店里,他会查看放在冰箱里、酵母机里的面团,就像探视睡梦中的白胖小孩,查看它们的生长状况。

那些柔软的面团,头天下午便放进了酵母机或冰箱里,在恒定的温度与幽暗之中生长。

面团也如任何有生命的动物、植物一样,需要合适的环境去发育、成长。

“在自然界里,25度的温度最适合酵母发酵、生长,所以便在酵母机里保持25度,给面团最适宜的环境。“

“冰箱可以帮助你控制发酵,温度低,发酵缓慢,会让面包的口感更好。”

得到发酵成熟的面团后,阿城开始给面团称重,

“做面包是很精准的,所以要称重。”

然后揉面团、制作面包、放进烤箱烘烤。每一个步骤,阿城对待面团都仔细而轻柔。

“你希望呈现出好的口感,就要和面团好好相处。有的人做出来的面包口感是死的,就是因为没有好好对待面团。”

揉面、擀面、捏出合适的面团形状,阿城的动作熟练而迅速,那是长时间练习之后的灵巧,也是通往匠人之路的必须。

他从软件工程师,到面包师,不求一生波澜壮阔,只为不违本心

他从软件工程师,到面包师,不求一生波澜壮阔,只为不违本心

他从软件工程师,到面包师,不求一生波澜壮阔,只为不违本心

▲阿城制作的维也纳甜面包、法棍、全麦乡村面包、核桃面包。

5

有时面包尚未出炉,便有晨跑完的人跑来店里,想买刚做好的面包。

有时是推着小车出门遛娃的爸爸,还有下班的人们、放学的老师与学生,甚至有专门从20公里外的新城开车过来的。

附近的咖啡馆、酒馆也来批量定制面包,再拿回店里提供给客人。

即便不买面包,附近的人们,也会不时去小小的面包店里坐一坐。喝杯热茶,看阿城做面包,在门口的蒲团上晒太阳,几个朋友聊聊天。

面包店,就像一个小小连接点,连接着附近社区的人们。

面包师阿城,则以面包与朋友、陌生人,与这个世界保持着温暖的联系。

他和他的与山面包,一样的沉默清爽简淡,在苍山下云淡风清地活着。

无需浓墨重彩,也没有轰轰烈烈大张旗鼓,只是找到自己的兴趣与热爱,有能力以此为生,如此简单。

在我看来,那就是美好的人生。

他从软件工程师,到面包师,不求一生波澜壮阔,只为不违本心

▲店里常常聚集着大人与孩子,香甜淳厚的面包店或许就是孩子眼中美好的童话小屋。

他从软件工程师,到面包师,不求一生波澜壮阔,只为不违本心

他从软件工程师,到面包师,不求一生波澜壮阔,只为不违本心

▲做面包,也做家庭自制奶茶,或者搭配红茶,便是美味餐食,也是对生活的美好再造。

他从软件工程师,到面包师,不求一生波澜壮阔,只为不违本心

▲做健康干净的面包和沙拉给儿子,三岁的小男孩很喜欢,一只小手迫不及待地伸了出来。

他从软件工程师,到面包师,不求一生波澜壮阔,只为不违本心

有时做面包的间隙,或者一天工作结束时,坐在阳光下,晒晒太阳,喝一杯茶,吃自己做的焦糖核桃卷。是阿城认同的内外合一、诚实而圆满的人生。

本期作者:祁十一,好好虚度时光签约作者。生于四川,求学上海,北京工作,喜欢大理。四处晃荡,记录人的故事与命运。公众号“她途”(girlstravelaround)。

本文图片来自阿城及他的朋友

-END-

推荐阅读:

我不断上路看别处,开始懂了为何我们总焦虑

没有过负重前行,哪来的岁月静好

我生活在一个时代的乌托邦里

【转载、投稿、合作】

请邮件联系:hhxdsg@qq.com

来源:好好虚度时光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转载于互联网,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18年1月22日
下一篇 2018年1月22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