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9年云南省临沧市中缅边境牛口蹄疫血清学检测

摘要:为了解云南省中缅边境地区牛口蹄疫免疫状况,评估疫情发生风险,对2016—2019年采自临沧市镇康、耿马和沧源3个县168个场点的入境牛和境内牛血清1688份,采用口蹄疫病毒O、A、Asia-1型C-ELISA抗体检测试剂盒与口蹄疫病毒非结构蛋白抗体单抗阻断ELISA试剂盒进行检测。结果显示:O、A、Asia-1型抗体阳性率分别为39.99%、39.22%、28.85%,非结构蛋白抗体阳性率为20.44%。与沧源县和耿马县相比,镇康县O、A、Asia-1型抗体阳性率和非结构蛋白抗体阳性率显著偏低(P<0.01)。2016—2019年,O、A型抗体阳性率总体呈显著上升趋势(P<0.05),Asia-1型呈下降趋势,非结构蛋白抗体呈现波浪状变化。境内牛O、A、Asia-1型抗体阳性率显著高于入境牛(P<0.05),而非结构蛋白抗体阳性率显著低于入境牛(P<0.01);水牛O、A、Asia-1型抗体阳性率和非结构蛋白抗体阳性率均高于黄牛。结果表明,云南省临沧市中缅边境地区入境牛口蹄疫免疫水平较低,且隐性带毒率较高,存在较高的病毒传入和疫情发生风险。提议在中缅边境地区持续开展牛口蹄疫病原学和血清学监测,提高边境地区易感动物免疫密度,严格监控牛的非法跨境移动。本研究为中缅边境地区牛口蹄疫防控提供了数据参考。

口蹄疫(foot-and-mouth disease,FMD)是由口蹄疫病毒(foot-and-mouth disease virus,FMDV)引起的,主要侵害猪、牛、羊等偶蹄动物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列为须通报动物疫病,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FMDV有7个血清型,型间无交叉免疫保护。在东南亚国家,流行的FMDV毒株主要有O型的SEA/Mya-98、Cathay、ME-SA/PanAsia、ME-SA/Ind-2001d毒株以及A型的ASIA/Sea-97毒株。其中ME-SA/Ind-2001d毒株2015年首次传入老挝,随后在越南、缅甸流行,2017年初传入我国新疆喀什地区。Asia-1型流行的报告极少,近15年来,只有2017年缅甸报道过G-VIII毒株。与我国接壤或邻近的东南亚国家A、O和Asia-1型FMD常年流行,动物隐性带毒情况较普遍。从分子流行病学分析结果来看,近年引起我国FMD疫情的流行毒株均来源于东南亚国家,因此东南亚地区已成为传入我国FMDV的主要疫源地。

临沧市地处云南省西南部,辖1个区7个县,其中镇康、耿马和沧源3个县与缅甸山水相连,国境线长290.8km(镇康县段96.36km、耿马县段47.35km与缅甸禅邦第一特区果敢县接壤,沧源县段147.09km与缅甸佤邦第二特区接壤),有镇康南伞、耿马孟定清水河以及沧源永和3个国家级口岸和数量众多的边境通道,边民互通频繁,畜牧业生产长期处于频繁互市与混牧状态。因东南亚、南亚大多数国家存在FMD,国与国之间的正常活畜流动和畜产品正常贸易被严格禁止。但因国内牛羊肉供需矛盾突出,价格逐年上涨,使得边民跨境非法贩运活畜入境行为频繁发生。加之,缅北地区战事时有发生,大量牲畜随边民不断涌入临沧境内,造成大量活畜非法频繁跨境流动,给临沧市动物疫病防控带来极大挑战。为了解临沧市边境地区外来牛FMD血清学背景,对2016—2019年采自镇康、耿马和沧源3个县的入境牛血清1688份进行了FMDV血清抗体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以评估当地入境牛FMDV血清抗体水平和传入的潜在风险。

2016—2019年云南省临沧市中缅边境牛口蹄疫血清学检测

材料与方法

2016—2019年云南省临沧市中缅边境牛口蹄疫血清学检测

材料

血清采集。按照随机抽样原则,在云南省临沧市镇康、耿马和沧源3个县中缅边境采样。每个县先按采样点所属地理位置划定采样区域,再将划定区域内的养殖场、活畜交易市场和散养户分别进行编号,并随机抽取养殖场2~3个、活畜交易市场1个、散养户40~60个。样品采集由县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实施,场群内按饲养牛只的耳标号,随机选取采样个体。2016—2019年,3个县共在168个采样点,累计采集牛血样品1688份(表1)。将采集的血液样品分离血清,56℃灭活30min,-20℃保存备用。

2016—2019年云南省临沧市中缅边境牛口蹄疫血清学检测

检测方法

血清抗体检测。采用 O、A、Asia-1型C-ELISA抗体检测试剂盒进行抗体检测,各型试剂盒的操作方法相同,均参照说明书进行。结果判定:当阳性对照孔平均OD值≥0.8,阴性对照孔平均OD值≤0.3时,试验结果成立;抑制率≥40%判定为阳性,抑制率<40%判定为阴性。

非结构蛋白抗体检测。采用FMDV非结构蛋白抗体单抗阻断ELISA试剂盒,按照试剂盒说明书操作。结果判定:阻断率=(阴性对照OD450平均值-样品孔OD450平均值)/阴性对照OD450平均值×100%。当阳性对照OD450平均值≥55%、阴性对照OD450平均值-阳性对照OD450平均值≥0.6时,试验结果成立;被检样品阻断率≥40%判定为阳性,介于25%~40%判定为可疑,<40%判定为阴性。

检测结果分析

从血清型分布、时间分布、区域分布和群间分布等方面,应用SPSS软件进行抗体阳性率统计分析。

2016—2019年云南省临沧市中缅边境牛口蹄疫血清学检测

结果与分析

2016—2019年云南省临沧市中缅边境牛口蹄疫血清学检测

血清型分布

血清型统计数据(表2)显示:1688份血清样品中,共检出O型抗体阳性675份,抗体阳性率为39.99%;A型抗体阳性662份,抗体阳性率为39.22%;Asia-1型抗体阳性487份,抗体阳性率为28.85%。非结构蛋白抗体阳性345份,抗体阳性率为20.44%。

2016—2019年云南省临沧市中缅边境牛口蹄疫血清学检测

区域分布

区域统计结果(表3)显示:沧源县采集血清样品558份,O、A、Asia-1型抗体阳性率分别为49.28%、56.27%、43.19%,非结构蛋白抗体阳性率为24.91%;耿马县采集血清样品560份,O、A、Asia-1型抗体阳性率分别为48.39%、44.64%、32.32%,非结构蛋白抗体阳性率为17.68;镇康县采集血清样品570份,O、A、Asia-1型抗体阳性率分别为22.63%、17.19%、11.40%,非结构蛋白抗体阳性率为18.77%。总体来看,沧源县和耿马县抗体阳性率相当,但镇康县显著偏低(P<0.01)。

2016—2019年云南省临沧市中缅边境牛口蹄疫血清学检测

时间分布

时间分布统计结果(表4)显示:2016—2019年3个边境县的O、A型抗体阳性率总体呈显著上升趋势(P<0.05),均由2016年的15%左右上升到2019年的40%以上;Asia-1型抗体阳性率呈下降趋势,由2016年的33%左右下降到2019年的25%左右;非结构蛋白抗体阳性率呈现波浪状变化趋势,2017年降至7.56%,2018年又上升至37.05%,2019年再次下降到17.00%。

2016—2019年云南省临沧市中缅边境牛口蹄疫血清学检测

群间分布

境内牛和入境牛。累计检测的1688份牛血清样品包括入境牛血清样品1238份、境内牛450份。统计结果(表5)显示:境内牛O、A、Asia-1型抗体阳性率分别为44.89%、43.11%、33.33%,入境牛分别为38.21%、37.80%、27.22%,境内牛显著高于入境牛(P<0.05);境内牛非结构蛋白抗体阳性率为7.56%,入境牛为25.12%,差异极显著(P<0.01)。

2016—2019年云南省临沧市中缅边境牛口蹄疫血清学检测

黄牛与水牛。从入境牛的种属来看,水牛O、A、Asia-1型抗体阳性率分别为63.08%、50.00%、29.20%,非结构蛋白抗体阳性率为26.92%;黄牛O、A、Asia-1型抗体阳性率分别为57.78%、35.93%、23.70%,非结构蛋白抗体阳性率为12.22%。水牛O、A型抗体阳性率以及非结构蛋白抗体阳性率均高于黄牛(表6)。

2016—2019年云南省临沧市中缅边境牛口蹄疫血清学检测

2016—2019年云南省临沧市中缅边境牛口蹄疫血清学检测

讨论

2016—2019年云南省临沧市中缅边境牛口蹄疫血清学检测

从血清学监测结果可以看出,2016—2019年云南省临沧市中缅边境牛FMD免疫水平不高,且存在一定的病毒感染,O、A、Asia-1型和非结构蛋白抗体平均阳性率介于20%~40%。东南亚国家大多经济不发达,部分国家并未实施强制免疫策略,导致FMD免疫率低,而病毒感染率偏高。较高的非结构蛋白抗体水平,说明近期牛感染过病毒或隐性带毒。镇康县和沧源县2018年入境牛非结构蛋白抗体分别高达46.70%和40.00%,隐性带毒风险极高,因此如何控制FMD跨境传播,是今后边境地区FMD防控面临的难题。

检测发现,边境地区牛群中存在一定的Asia-1型抗体阳性(28.85%),而多数东南亚国家多年来未报告发现Asia-1型疫情。这其中除因免疫引起的抗体阳性外,还有两种可能:一是不同血清型的交叉免疫导致cELISA检测出现假阳性;二是Asia-1型FMDV在东南亚部分地区仍呈隐性流行。因此我国要警惕东南亚地区Asia-1型的传入。

2017年O、A型抗体阳性率比2016年均显著上升,但非结构蛋白抗体阳性率显著下降,说明云南省自2017年获批在云南边境实施跨境动物疫病区域化管理试点工作以来,通过建立FMD控制区,指定入境通道,控制偶蹄活畜向控制区外流动等措施,有效阻断了FMD的传播,降低了传入风险。但2018年非结构蛋白抗体阳性率明显上升,这可能与国内肉价上涨以及2018年境外口蹄疫流行加重、地方武装战事等,导致大量活牛非法跨境输入有关。

与入境牛相比,境内牛O、A、Asia-1型抗体阳性率较高,非结构蛋白抗体阳性率较低,说明境内牛口蹄疫免疫效果略优于入境牛,但不管是境内牛还是境外牛,总体血清抗体阳性率偏低,疫情发生风险较高。当然,Asia-1型抗体阳性率偏低也与我国2017年Asia-1型疫苗退出强制免疫计划有关。检测发现,水牛的非结构蛋白抗体阳性率高于黄牛,说明水牛携带FMDV的风险偏高,其原因有待探讨。

本次检测仅采集入境牛样本1238份、境内牛450份,样本数量偏少,也不排除采样时,部分散养户提供信息不准确等因素的存在,这些都会导致检测分析结果有偏倚。下一步可考虑增加境内牛的样本数量,采集有详细背景信息的牛群。

2016—2019年云南省临沧市中缅边境牛口蹄疫血清学检测

结论

2016—2019年云南省临沧市中缅边境牛口蹄疫血清学检测

检测发现,云南省临沧市中缅边境地区入境牛FMD免疫水平较低,隐性带毒率较高,存在较高的疫情传入和发生风险。提议在边境地区连续系统开展FMD病原学和血清学监测,加强免疫,提高免疫密度和抗体水平,同时严格监控牛的非法跨境移动,警惕FMD传入。

来源:中国兽医发布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转载于互联网,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0年8月21日
下一篇 2020年8月21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