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工具带来的思维转变——BI工程师实战班学习分享

本文一位BI工程师在帆软论坛上分享他转型数据分析的故事。

一个工具带来的思维转变——BI工程师实战班学习分享

定位篇

实体企业IT,大多数从电脑维护,机房运维,再到桌面支持,每天琐碎、繁杂、没有地位地工作。我总想吐槽:为什么百度一下就会的东西,非要打电话让我过去教怎么用WORD、EXECL,为什么电信的故障非要打电话对我来兴师问罪,为什么你瞎搞整瘫了电脑,而让我跟着想办法导数据,装系统……但不能抱怨,因为只要一个电话,电脑城的同行们就杀过来了~你的优势仅仅只是到的快一些,人脸熟一点。作为一名不愿意当程序猿的企业IT,伴随着年龄的增长,危机悄悄地跟随着抱怨,也爬上了心头。

转眼30多岁,小鲜肉的头衔已经交给下一代去传承。人常说,医生是越老越好,IT是越年轻越好,对于这话我的理解是:自己的价值体现,要从做一个别人短期内无法替代的人开始。那么怎么做呢?就业后,各种尝试,考了人力资源管理师的证,异想天开的想去当人事;考了建造师,想着要不去做做工程项目?最后差点去考了注会。虽然学的很杂,但学习总是有用的,一方面锻炼了学习能力,另一方面也拓宽了眼界,一番总结后,我的结论是企业IT应该站在企业整体信息化管理的高度去为企业考虑该如何规划信息化的构建,而不再是一个修理电脑的维修工。

信息化建设前篇

公司的信息化建设并非是一蹴而就的,比方说就算你强行把刀耕火种的原始人拉到现代来,短期内他还是只想着温饱问题。所以信息化建设的分步进行是必然的。先看看现有的情况,公司里传递信息的手段五花八门,邮件、共享文档,包括二指宽的小纸条,业务人员逆来顺受的工作着,老员工跟新员工说,就这样做就好了,别问为什么。就算去业务部门询问痛点和需求,要么就是说不出来,要么就是各种拒绝(后来想想,也许理由很多:麻烦、困惑、不信任,以及可能还有个人/部门利益等等)。还好,最后通过引导公司最大的生产部,终于收集到了一部分痛点。

转变从使用FineReport 9.0开始。好的报表工具效率很高,加上前期调查的充分,各种表单直指业务部门痛点。随着各种表单的诞生,一次次地为生产部的工作带来了轻松的享受。一潭死水中扔进一块石头,可能是没感觉的,但架不住一直扔。后来生产经理发现效率的明显提升,更是帮忙加大推广,逐渐的原来不愿意交流的部门也开始敞开心扉,死水中的搅拌棒瞬间变成了触到G点的振动棒,报表的建设瞬间如火如荼…

信息化建设不到火候,是很难听到高大上的需求的 。13年的时候,曾经有人向我安利BI,当时我们全公司都对BI嗤之以鼻,不就是EXECL画图嘛,光软件就要花几十万,只是为展现几个数据,太不值得。可是现在,随着各种报表的开发期望纷至沓来,需要展现的内容更多,展现的方式要求更直观和具体。因此,BI的需求也就应运而生。

学习篇

自从用了帆软的FineReport 9.0以后,了解到帆软还有一款叫FineBI的产品,好用的FineReport给了我很惊艳的感受,那么FineBI又会是什么样呢?正好看到BI的培训班(BI工程师从入门到精通实战班),可以好好了解下BI到底是个什么东东。

说实话,报名费还是让我犹豫了下,倒是不贵,只是说真的,到底这玩意值不值得花这个钱?序章的讲解,让我吃了定心丸,上来就讲怎么从网站爬数据,然后做成仪表板,哇塞,瞬间感觉已经成为数据人了。

之后的学习就……还是蛮难的,那啥啥啥分析,啥啥啥算法,让我着实费了很多的脑细胞。建模是尤其痛苦的,看着满眼的数据,如何清洗,如何归类,一遍遍地尝试,一遍遍地调整,没思路了就重听下Royide老师的视频,然后撸起袖子接着试。说实话这段学习时光让我挺怀念,很有种高考前的味道。

Royide老师讲课很有范,也很容易懂,班主任老师也很尽心尽力^_^还记得有一次夜里12点多有问题想不通,寻思着先把问题问了,估计得等明儿老师才能答复吧。结果刚问出去,老师就解答了,真的很感动,再次感谢一下班主任和Royide老师。

群里的兄弟们很有意思,也很厉害。刻苦上进一堆问题的白鹤,实力派的考证达人顾哥,考试前一起抱佛脚的listen、花花和lja2008,还有天天忙的神龙见首不见尾的凌风等人。还记得大家一起在群里七嘴八舌地讨论,瞎出主意的时候,让人怀念。

自从上了BI课,人就着了魔似的,同事交流,家里闲谈,万事皆可分析的理念,被我到处灌输。同事有人说我停留在理论上,我就分析给他们看,用某个月的生产数据,结合生产业务流程,假想特殊情况的发生,做了一份生产数值异常下滑的分析报告(见下图)。

一个工具带来的思维转变——BI工程师实战班学习分享

这份报告不止被Royide老师夸奖,还被拿到了公司信息化建设会议上讨论,老总额外奖励了600块钱作为信息化建设创新奖励。奖励事小,公司信息化发展事大。其实BI的学习只是一方面 ,而如何进行信息化建设才真正地让我受益匪浅。Royide老师分别从由上而下和由下而上两个方面由浅入深地讲解了信息化建设的推进思路,使我受到很大启发,因此也让我在公司的信息化建设会议上能够侃侃而谈。

信息化建设后篇

经过调查了解,周边的很多家化工厂普遍信息化建设不足,而各个工厂的业务部门甚至部分IT,也对信息化建设有着或多或少的迷茫。可是为什么会有如此多的迷茫?与信息化深入骨髓的互联网公司相比,我们这些实体公司到底缺少些什么?

  • 工具
  • 良好的工具是提供数据成熟的平台和基础。举一个例子:我司的部分生产、财务人员,常年被各种报表套牢,别说改革创新,连日常工作都几乎无法完成。通过帆软FineReport,用一键出表的方式替代原有半天甚至一天才能解决的报表,解放了他们的双手,也在此基础上丰满了业务数据。业务人员时间有了,自然就有了更多的功夫去思考如何提升。

  • 数据和思维
  • 数据成熟度带来数据化思维的转变。再举个例子:开始与生产、品控内勤进行交流,同为年轻人,按理说思维应该很活跃,但交流的结果,很是尴尬,无非是局限在公司现有的ERP或者什么系统上。经过引导,效果也不是很明显,他们不知道到底要如何实现自己的需求,我讲了BI,他们更是觉得天方夜谭。但给他们做了几个报表以后,就好像为他们打开了一扇数据大门。经过多次与他们交流,逐渐能够很准确地说出自己的需求,并且已经开始尝试性地提出数据分析模型,稍加引导后即是一个很好的BI页面。其实很多部门都有各种各样的数据分析需求,有的已经在人工判断,有的还存在于概念之中,大到整体流水线的节能降耗、大型设备机组的预知预修,小到办公用品的发放、警示标志的张贴位置等等。如果将这些分析进行优化和固化,相信智能化工厂的实现只是时间问题。

    所以,简洁、高效、灵活的信息化系统是实体企业信息化建设之路的开端。再次为帆软点个赞!

    这里还要为我们的老总点个赞。50多岁的老总,却是公司内走在信息化建设最前沿的人。他所提出的理念,独到、超前,但又很接地气。他一直强调信息化建设不是IT一个部门,而是全厂的事情,IT部门负责引导,全厂动员去发现信息化痛点,提出建设需求。正如Royide老师所说,由上而下的建设方式是真的非常省心。而老总的魄力和好学也成为我们IT部门学习的楷模。

    小商品市场不做好,淘宝取代它;视频网站不做好,抖音取代它,所以不管是一个部门、还是一家工厂,如果做的不好,迟早都会被淘汰。但相信我,当银行的柜台换成了ATM机,小超市变成了自动售货机,在传统行业饱受冲击的当下,我们IT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我们引领着改革创新和大数据的未来。让帆软成为我们的翅膀,让我们向着信息化、智能化的方向前行,IT兄弟们,未来掌握在我们手中。

    用Royide老师的名言收个尾:莫问前程,勇往直前。

    最后,真心推荐各位参加《BI工程师从入门到精通实战班》,为事业!为成长!

    来源:帆软软件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转载于互联网,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19年1月25日
    下一篇 2019年1月25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