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类APP不能背离“教育”二字

法治周末特约评论员 于强

近日,教育部、中央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民政部、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新闻出版署、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等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引导规范教育移动互联网应用有序健康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是国家层面发布的首个全面规范教育APP的政策文件,将覆盖各学段教育和各类教育APP。

教育APP近几年确实有泛滥的趋势,小学布置作业批改作业用APP,大学里打水、跑步、考勤也都纷纷用各种APP。教育部科教司负责人称,之前调研中发现,少数高校开发引进的APP甚至超出了20个,师生不堪其扰。这也是教育部等八部门出台规范意见的重要原因。

这些APP上有的存在有害信息,有的广告丛生,针对这些具体问题,《意见》都提出了针对性的规范要求。只要畅通举报途径,真正做到违规必罚,相信会得到有效控制。但教育APP最值得重视的问题不仅仅是广告或者有害信息,而是学校自身理解偏差而导致的失控。前者是表面乱象,后者才是根源。

关于教育APP泛滥,之前媒体其实有过多轮报道。从报道来看,教育APP按照实际的应用场景大致可分三个类型:其一是辅助学习类的。比如让学生在APP上做作业,或者用APP来批改作业。有些是为了回避不能布置课后作业的规定,有的确实能提高学习或者批改作业的效率。这类APP只要适当控制数量,就没有什么大的负面效果。

其二是管理类的。比如上课考勤、跑步打卡等,这类提高管理效率的APP本来是最没有危害性的,但近来有值得警惕的新趋向。某些高校在追求新技术的过程中有些“走火入魔”,试水人脸识别、大数据分析等技术,在考勤之外开发更多功能,比如监控学生的课堂表现,看有没有发呆、玩手机等。

这在管理之外似乎有了新的企图,想借由新技术来“监控”学生以期“改造”学生。用这样侵犯学生隐私却无法保证教育效果的方式,显然就背离了教育的初衷。

其三是服务类的。比如有些学校打开水、洗澡等都要用APP。在这个接受商业服务普遍都刷手机的时代,服务全面APP化本也无可厚非,可值得警惕的是,在APP化的过程滑向商业化。新技术的出现,本是要给学生提供便利,而不是增加负担。如果使用APP之后,学生喝水、洗澡并没有变得更便宜更便捷,反而是又贵又复杂,那APP的意义是什么呢?学校自身倒是“减负”了,却把学生推给了商家,这是不可接受的。

梳理这三类教育APP不难发现,评判APP有没有过滥其实有个很简单的标准——有没有给学生带来好处,有没有背离“教育”二字。学校作为主导方,有时候会出于方便管理、给自身减负等狭隘目的而推出APP。要实现有效制衡,最根本的一条是对学校决定使用APP的权力加以限制,给师生更多的话语权。

这一点此次《意见》已有所考量,比如提出“选用教育APP要充分征求师生、家长意见,并经学校领导班子集体决策同意”。但这个要求还是比较原则性的,要保证现实不跑偏,有必要细化成可执行的程序。“充分征求师生、家长意见”,到底该怎么理解?是让班主任给师生家长征询意见,还是召开特定的专题听证会?现在中小学普遍都有家委会,类似这样的决策,最好能明确交由家委会讨论决策。重要的是,不能仅仅走一个征求师生、家长意见的形式,而要切实给大家一定的否决权、决策权。

教育场景和商业场景最大的不同,就在于“教育”二字。管理类的APP也好,服务类的APP也罢,初看起来和教育没有直接关系,可细究起来,潜移默化中也都是一种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有些APP商业机构推出很正常,但是在大学场景里出现,就会显得很怪诞。所以,学校在推出教育APP的时候,无论是自己开发还是引进外包,都必须放在“教育”的框架下去权衡。而要做到这一点,不能仅靠学校管理者自身觉悟,而是要让师生共同参与监督。教育APP有没有背离“教育”二字,受教育对象最有体会和发言权,应该多创造条件让他们说了算。

责编:高恒涛

来源:法治周末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转载于互联网,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19年8月7日
下一篇 2019年8月7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