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软件定义卫星高峰论坛”开幕 专家热议智能航天

中新社北京4月7日电 (记者 孙自法)主题为“软件定义卫星,智能引领航天”的“2018软件定义卫星高峰论坛”7日在北京开幕。

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地球空间信息专家李德仁在论坛上作题为《从对地观测卫星到对地观测脑》的主旨报告说,无所不在的空天地传感器将产生前所未有的时空大数据,需要建立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也需要建立基于云计算的星地协同的对地观测脑。

他认为,从对地观测卫星到对地观测脑是人工智能、脑认知和对地观测技术在大数据时代集成与融合的必然发展,将推动软件定义卫星和天地云计算的跨越发展。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首席科学家杨小牛作主旨报告时指出,“软件星”概念的在中国提出已十多年,也先后得到国家相关研究计划的支持,但“软件星”多功能星座优化设计、安全可靠的快速软件上载技术、智能化综合信息处理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深化研究。

他表示,有理由相信,“软件星”在未来综合一体化、智能化空间信息系统建设中将发挥应有作用。

“2018软件定义卫星高峰论坛”两天会期中,除主旨报告、专题报告和分论坛报告外,还推出“软件定义卫星与智能航天”与“软件定义卫星与商业航天”两场圆桌对话,探讨发展天基智能的必要性和制约天基智能发展的瓶颈、发展软件定义卫星的必要性、传统卫星如何向智能卫星演化等关键技术问题,以及软件定义卫星的产业运作模式、商业航天产业生态环境建设、商业航天的发展趋势等话题。

据了解,相对于传统卫星,软件定义卫星可通过软件最大化、硬件最小化,有助于降低卫星的研发成本、缩短其研发周期。软件易于迭代和复用,通过更改、优化软件即可满足多种多样的应用场景和需求。随着星上应用软件的日益丰富,则将大幅提高卫星的智能化程度,推动传统卫星向智能卫星演化。

来自中国科学院、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中国电子科技集团、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等多个科研院所,以及高校、商业航天企业的专家学者当天代表相聚雁栖湖畔,共商中国软件定义卫星及智能航天发展大计。(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转载于互联网,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18年3月3日
下一篇 2018年3月5日

相关推荐